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何为家长的“不良行为”

父母并非生来就有做父母的能力,父母的行为举动也是在和孩子的互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的,在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中,极少数父母能做到十全十美、毫无瑕疵,大部分家长的教养方式都是有弊端的,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些不良行为。不良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反社会规范的一些行为,它也许是违反了公共生活准则,也许是违反了社会生活、学习、劳动等方面的纪律,是一种不符合社会公共道德的行为。不良行为如果不受到制止而继续往前发展就会走向犯罪。但是在本书的语境中,家长的不良行为并不是从法律道德层面来讲的,它的效用范围是在父母和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不良行为是指家长在做出某些判断,或者是进行某些行为的时候,这些判断、语言、行为都是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的,也不能够顾及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规律,并且没有照顾到孩子的主观情绪感受,只是按照一种主观的、自我的行事准则来行动,向孩子输出“我”认为好的东西,逼迫孩子沿袭“我”认为好的道路前进,如果孩子一旦表现出抗拒,家长就以批评、恐吓、威胁的态度对待孩子,这些行为就统称为家长的不良行为。而这种行为大有弊端,它的出现会遏止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截断孩子和父母的情感联结,使亲子关系陷入低谷,家庭氛围沉重,让家长和孩子因为误解而视对方如仇敌,水火不容。

家长的这种不良行为,阻碍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从而造成家庭的矛盾。在不良行为发生的时候,不一定是父母双方的共同责任,有的时候父母意见也不统一,父亲按自己的行事准则输出言论和行动,母亲不认同,父亲责骂甚至家暴孩子的时候,母亲又心疼。母亲按照自己的教养观去教育孩子的时候,父亲有时又觉得太过溺爱,会不利于孩子人格的成长。父母其中一个的不良行为、父母双方的不良行为、父母之间的矛盾,都会造成亲子矛盾、家庭矛盾以及夫妻矛盾。父母的不良行为不但会影响无辜的孩子,有时候还会反作用于自己,让夫妻之间失去信任。有一些家庭的矛盾不断激化,又为了孩子不断容忍,最终在孩子高考结束后分道扬镳,婚姻关系走向解体,有时候还会造成更加惨痛的悲剧和意外,这些都是不良行为带来的严重弊端。

如果孩子受到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太深,怨念越积越多,甚至会导致极端情况的出现。

家长之间的伤害,家长对孩子的伤害,孩子对家长的反击,这些不良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看起来触目惊心,但它们并非“无药可医”,只要掌握了不良行为的起因、心理根源和特点,并施以恰当的预防或补救措施,父母的不良行为是完全可以被矫正的,只要心态端正积极,不良行为也能逐渐转化为良性行为。 a8cd04NV4qQ3um3FdbYhK0S5gZKh/Eol2bJFbIbze4Z++amplLY2M1AtPJLvxU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