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知觉:我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

看见雨后天空中的云桥,填充着“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我们会脱口而出——“这是彩虹”。我们在感觉到事物后,经过一系列的组织和解释能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知。我们可以通过知觉反映出作用于我们感官的事物本身的意义,再加以概括,对事物进行一定的解释。

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认知。比如,有的孩子看见大大的玩偶时会感到欣喜,并情不自禁地上去拥抱玩偶;但也有的孩子在看到那么大的玩偶时,会感到害怕而放声大哭。不要因此责怪孩子的胆小和无知,或许这只是由于经验不足而导致的知觉偏差现象。

一、知觉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却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它的稳定性。比如,远处的人逐渐向我们走来,呈现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映象应该是由小变大,但我们对这个人的高矮直觉却一直保持稳定。知觉的恒常性总是通过视觉线索形成。视觉线索包括周围物体大小、方位和照明条件等各种信息。我们可以变化这些条件帮助孩子理解事物的本质。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属性的许多部分组成的,人们在知觉它时能依据以往经验组成一个整体。孩子就是通过知觉这个特性能够迅速对人的面孔进行加工,从而识别对方到底是照顾者还是陌生人。

知觉的理解性。我们会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用词语加标志的特性,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当我们看到一些不规则图形时,可能有些人会看成小狗,有些人会看成小猫,这正是因为知觉的理解性在不同的个体上存在差异,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知觉的选择性。我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比如,鸡尾酒效应就是知觉的选择性的体现,我们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者噪声。在平时的育儿活动中,父母要重点帮助孩子找到知觉的对象。

二、知觉类型

(一)深度知觉

刚会爬的孩子就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的能力,沃克和吉布森的视觉悬崖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史上最经典的实验之一。研究人员在玻璃板下放置了一块由不同棋盘式图案构成的布料,借助布料上的不同图案构成视觉错觉,并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研究孩子的深度知觉。研究发现,当把孩子放在产生“视觉悬崖”的布料上方,孩子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也意味着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能够充分意识到深度知觉,能够确认物体深度的存在。研究人员还设置了妈妈在悬崖的一侧招呼孩子的情景,结果发现,孩子在图案不会引起深度知觉时,会选择立刻爬向妈妈;当孩子面对引起“错觉悬崖”的情景时,反而会比较迟疑地爬向妈妈。研究还有一个有价值的发现,当孩子看到妈妈害怕的表情时,他们会拒绝再向前爬;当深度较小时,孩子不再观察妈妈的表情而径直向前爬。

孩子开始学会运用非语言交流,并且从中获得信息以改变行为的方式叫“社会性参照”,这也是孩子社会性参照发展中的重要表现。

(二)时间知觉

幼儿初期的孩子只能和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理解时间的概念,比如,吃早点的时间就是早上,妈妈下班回家的时间就是傍晚。他们在理解有关时间的词语时,会将词义泛化,例如,“昨天”可能泛指“今天”前的某一天。幼儿中期的孩子开始理解“昨天”和“今天”,但对于复杂的“大前天”“大后天”就有点儿混淆了。

幼儿晚期的孩子能够理解诸如“春、夏、秋、冬”“昨日、今日、明日”这样的时间概念,但对于“5秒”这样短时间的理解则略显困难。但等到他们进入幼儿园后,时间知觉会得到有效的发展,他们已经理解“周末不用去幼儿园”“7点半需要出门去幼儿园”这种语句,父母经常培养孩子的时间习惯,也有助于孩子逐步理解有关时间的概念。除此之外,幼儿园有规律、有计划的生活节奏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还有助于孩子对短时间的理解,如午餐的时间限制、课外活动的时间范围、体育课上的运动时间等。

(三)形状知觉

从孩子对形状的掌握和应用来看,一般具有以下规律:他们会先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开始熟悉,然后依次掌握长方形、半圆形、梯形、菱形,最后到平行四边形。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可以利用视觉、触觉和动觉等多种通道的结合来更好地掌握形状知觉。另外,有研究发现,相比于物体的中心,孩子对物体的轮廓有更多的偏爱,比如,他们更关注图形的线条和棱角;相比于简单的线段,孩子更偏爱由曲线、各种线条朝向等组成的复杂图形。仅仅在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孩子就可以通过视觉线索认识妈妈的面孔,并学会辨认谁是自己的妈妈。这或许是因为妈妈能够满足他们生理和安全的需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在恶劣的环境中适应下来而发展出的本能。

三、孩子的感知适应能力有多强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罗伯特·范茨在对孩子视觉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孩子对事物的注视时间有所不同,进而提出了习惯化的概念。

习惯化是指由于刺激重复发生而无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致使个体对这种刺激(如预警铃声、警报声)的自发反应减弱或消失的现象。那么什么是去习惯化呢?即已经对某一刺激形成习惯化的孩子,当呈现新的刺激物给他时,又会引起他新的注意。改变刺激的形式或结果,可能会使习惯化了的反应重新发生。如孩子在第一次看到红色的气球时,眼珠会随着气球来回转动,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孩子仿佛已经习惯了气球的存在,甚至对它提不起一点儿兴趣,这就是一种“习惯化”,简单来说就是看腻了。还是刚刚的例子,我们在红色气球的表面上画了一个新的图案,这时孩子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了这个气球的身上,这就是“去习惯化”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以上实验中获得一定启示:单调的、不断作用的刺激会让孩子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情绪,这对于孩子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的发展往往是不利的,这就需要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从增加外界刺激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上入手,以期保持孩子活跃的兴趣状态。

我们可以从选择不同类型的玩具和不同种类的儿童绘本入手,或者通过时间变量来改变熟悉度,比如,把以前熟悉了的刺激物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呈现,也会起到一定的新异性效果。 CVtk0YrdU5evugj6rbFKdIZNyooR3p8SHqhmYKbPF4eJ0M9ySKgK1EGeRplfj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