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国式父母”:越努力越糟糕

就在前不久的上海市教委校长会议上,一组数字让人震惊:2020年从高三、初三复课起,上海市跳楼自杀学生24人,小学生3人。这样的数据令人惊心。可能有父母心里想:“现在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吧。”

父母常常认为现在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选择结束生命这种方式来逃避问题是愚蠢的。可是父母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生活在条件如此优越的环境下的孩子还会选择自杀?原因有很多,我们在这里可以讲最典型的一种——“体会不到快乐”。明明已经取得好成绩了,父母的期待却越来越高,孩子便体会不到好成绩带来的愉悦;明明想和同学一起旅游,父母以担心安全而睡不着为由,折断了孩子想看看世界的翅膀;明明是父母自行承诺会好好照顾你、为你提供物质保障,却掺杂着父母的诉苦,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压垮了孩子对生活的期望。“你知道吗?父母都是为了你才这样辛苦的!”“我们对你还不够好吗?”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光里,你是否感受到了这种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通常是指团体或者个人用一些非道德的操纵手段来说服某人按照操纵者的愿望改变自己,这种改变通常给被操纵者带来损害。父母常常以不自知的方式将类似于“我爱你”的话语转化成刀子插入那些爱你们、尊重你们的孩子的心中。

一、“中国式父母”特点

(一)限制沟通

限制沟通主要表现在,很多时候父母一旦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就会尝试曲解或者忽略他们真实的想法。比如,用“这件事等你回家再说吧”或是“等你考完试再说”这样的话来搪塞孩子。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与孩子沟通,其实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用绳索将孩子捆绑在自己身上,不允许他们有任何脱离轨道的行为。

(二)引发内疚

引发内疚是指父母有时通过强化自己对孩子的奉献而不断加深孩子对父母、对家庭的内疚感,进而加重孩子身上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比如:“你想出国,没事,爸爸妈妈过得苦一点儿,卖套房就可以了。”“你看看你比别人要多花多少钱?”父母的话是利用爱转变成压力,压着自己的孩子喘不过气来。

(三)言语攻击

言语攻击是指父母反反复复地用孩子的过失来攻击孩子。“你难道又要像之前那样考不好吗?”孩子已经因为以前的错误受过责备,再拿出来反复说,一次又一次地让孩子体验那份痛苦。被说多了,孩子会觉得自己糟糕透顶、一无是处,甚至变得要么自卑,要么不在乎。

(四)收回爱意

收回爱意是指父母以爱为由,胁迫孩子服从自己、顺从自己的愿望。比如:“你不结婚,有没有想过父母会怎么样,那这样我们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了!”“你要是再哭,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患得患失的亲子依恋关系容易导致孩子成长后期依恋的缺失。

二、如何做优质的父母

父母要根据相应的领域以合适的方式拒绝孩子。举例来说,当问题与道德或法律有关时,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教给孩子正确的知识。未成年的孩子因为身心发展不成熟以及认知发展的限制,对道德和法律暂时无法形成正确的观点,很多时候意识不到其中的严重性。比如,幼小的孩子随便损坏他人的玩具等。并且,父母在这些方面对孩子的干涉并不会引发孩子过强的负面情绪。而当涉及孩子交朋友时,可能更需要孩子自行探索什么样的朋友才是最合适的,否则过多的干涉容易引发孩子的消极情绪。在很多父母眼里,孩子不应该与成绩差的孩子交朋友,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在辅导朋友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也有可能巩固知识呢!当涉及个人问题,如早睡早起、多看好书、少玩手机等,父母需要在自己做好榜样的基础上要求孩子,并且与孩子协商寻找最合适的解决办法。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父母对孩子的管理,一是指导方面,即父母应该以何种方式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督促;二是教养方式方面,即父母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指导。我们可以让两个维度分别处于横纵坐标,于是父母对孩子的管理方式就被划分为4种类型。①有理有据的支持。即采用民主的方式指导孩子行为,比如,与孩子沟通制定规则,在孩子违反规定后予以惩罚。②强迫性的规则制定。即父母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制定规则,并采用威胁、恐吓等方式迫使孩子遵守规则。③少指导少教养。可以理解为我们通常所说的“溺爱”。④无规则高指导。亲子间没有沟通后形成的规则,但是父母常常随心所欲地制定规则并强迫孩子遵守。在这里,我们建议父母在管教孩子时采用合理制定规则的方式。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谈一下如何合理制定规则。孩子通常会害怕某个东西,可能是害怕滑滑梯,也可能是害怕晚上一个人上厕所。不少父母面对这类问题会一味地强迫:“怕黑?那就把你关进漆黑的房间,狠狠地哭一场就好了!”但这样并不能真正让孩子摆脱对黑暗的恐惧。我们建议父母首先要采取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了解他恐惧的原因究竟在哪儿。之后,父母可以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与孩子达成共识,比如,孩子因为看了恐怖片而害怕所有黑暗的东西,我们可以鼓励他在睡觉时保留小夜灯,逐渐消除孩子对黑暗的恐惧。

我们还可以结合孩子的就餐行为对父母的指导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有些孩子吃饭时表现不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①不爱吃饭,喜欢吃水果、零食,喂饭时常常需要父母追着喂。②挑食,比如,只吃蔬菜。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对这类行为感到头疼,为什么不吃呢?如果孩子一会儿饿了该怎么办呢?喂饭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对孩子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听话的愤怒;另一方面存在着对孩子是否吃饱、营养是否充足的担忧。

其实孩子的这类行为常常可以归因于“顾问型父母”。这种类型的父母常常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应对和处理危险的能力,不能独立生活。在这种思想下,父母常常自以为是——认为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这类父母会在吃饭时全程盯着孩子吃饭,还不停地说:“把青菜吃了。”“为什么不吃肉肉,是不好吃吗?”“一口饭,一口菜。”……在这种高压的监管下,孩子很容易丧失吃饭的乐趣。

顾问型父母会强行要求孩子把饭吃完。这种类型的父母在面对孩子说“饱了”以后,还会不断地质疑:“就吃这么一点儿,你真的饱了吗?你再吃几勺。”父母的自以为是强行剥夺了孩子对饥饿和饱腹的判断,长此以往,会损坏孩子自我察觉的能力。因为在孩子生命的前3年,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感受世界,通过感觉来获取对世界以及自我的认知。就像穿衣服一样,没有孩子天生就会给自己穿衣服,他们需要肢体的发展以及不断地练习,进而才能学会如何把衣服穿好、帽子戴好。

如果父母一直围在孩子身边,不停歇地进行哄喂,孩子会丧失自主能力,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如果我们把吃饭的主导权还给孩子,那么孩子会逐渐体验到进食带来的愉悦,更深切体会到食物的美味。具体来说,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主引导辅食添加,如果孩子开始对棒骨、胡萝卜这类方便抓举的食物感兴趣,可以给孩子提供相对软烂、大块的餐桌上的食物,而不是一贯使用软乎乎的辅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孩子进食的乐趣和动手能力,孩子还会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尝试,合理判断自己对食物的接受能力。

孩子如果不爱吃某种食物,父母也不必因这种正常的现象而焦虑。你想想,你其实也有爱吃或不爱吃的食物。孩子不爱吃某种食物,或者吃得很少,我们不需要过于着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这种暂时“不喜欢”的食物消失,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呈现出来。比如,不爱吃蔬菜的孩子,我们可以把青菜藏在饭团里。其实父母不用过分担心孩子的偏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毕竟在尚未探索完的大自然中,他们想找到适合孩子吃的食物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父母总是过分放大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出忧虑状态,总是给孩子下定义——“他总是挑食”“她不是个乖宝宝”,这样的消极评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对吃饭这件小事更加抵触。甚至,孩子还有可能对父母的评价照单全收,认为自己确实是一个“问题孩子”,这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不利的。健康的营养搭配,包括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几方面。针对每种必需的营养物,父母都尽可能选择丰富的食材,根据孩子的兴趣灵活安排,就能确保充分的营养摄取了。

一切的喂养方式,基本的原则就是根据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兴趣爱好,并在科学的营养需求上,以尊重和爱的态度,让孩子学会如何自主吃饭,逐步体会吃饭的乐趣,最终获得自主进食的能力。积极的养育心态,一定可以让孩子成为更爱吃饭的孩子。 cTk3UVCMBtNfLhtNp7L/KxzD9QuV6FmpqbKF/kbelXM1Y+Xex3VertqfNuKMsq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