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依恋:母婴关系塑造孩子一生的情感

在这里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关于依恋的经典实验。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茨做了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把眼看就要裂开的鹅蛋与鹅妈妈分离开,然后静静等待鹅蛋啪啪地一个个裂开,这时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鹅从蛋壳中钻出来,它们伸着细细的脖子,抖抖身上的绒毛,用黑溜溜的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像是在寻找着什么,是食物还是鹅妈妈?最后,当洛伦茨出现在这群小鹅附近时,这群小鹅迈开刚刚会走路的小腿,一步一步地跟随在洛伦茨的身后,却忽视了辛苦生育自己的鹅妈妈。洛伦茨在对幼小动物的依恋行为进行研究时发现,刚刚降生的动物会关注和紧紧跟随他们最先注意到的环境中会移动的物体,并且表现出依附的行为,这也被称为“印刻”。

依恋是指孩子与抚养者之间建立的相对稳定、长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系。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若能成功发展安全型的依恋关系,那么就可以维持健康、积极的亲密关系。为了建立积极的依恋关系,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及时关注。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微笑、哭泣等情绪反应及时满足孩子的各类需求。对于幼小的孩子,父母更要关注他们的生理需求,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则需要多多关注他们的社会需求。

第二,减少分离焦虑的体验。研究表明,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维生素,由父母亲自抚养长大的孩子幸福感更高。在0~3岁应尽量减少孩子对分离焦虑的体验次数,若无法减少,则应采取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过渡分离焦虑。

第三,小步子原则。妈妈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从开始的紧密联系,到妈妈进入孩子的视野范围,最后再逐步扩大两者的空间距离。分离的过程应当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

一、依恋缺失

常常被父母拒绝认可的孩子、留守孩子和孤儿院孩子都是成年后依恋缺失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共同特点在于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关心,主要表现在长期存在亲子分离、抚养者关注度不够、抚养者给予的爱不足、没有在共生时期建立好依恋关系等问题上。除此以外,父母以回避、冷暴力、拒绝沟通等方式应对孩子一时的错误行为也会导致依恋缺失的现象。依恋对象是个体的港湾,对于应对压力及焦虑具有缓冲作用。

亲子依恋缺损,常常发生在那些没有足够的爱的家庭。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对于关爱的渴望远远超乎常人,要么对他人有莫名的敌意与不安。在成年后的成长生涯中,他们往往无法自如地应对他人的爱,甚至无法感知到他人的爱,可是他们又强烈地需要他人的认可和爱,甚至会发展为“无限制讨好他人,以获得安全,避免焦虑”的神经症性倾向。比如,讨好身边的所有人,把希望从妈妈身上获得的认可转移到获得他人的认可等。这种关系模式往往会贯穿在他们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等一切关系中。亲子依恋的缺失会导致孩子通过找对象等方式来寻求外界的情感补偿,希望能找一个依靠,寻找安全感和家的归属感。在这种依恋关系下长大的孩子通常难以结束一段不健康的恋爱关系,甚至会为了博取对象的欢心而做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因为他们实在太害怕孤独了,太需要他人的认可了。

二、依恋过度

亲子间的依恋是否越多越好?父母给予自己孩子更多的爱不好吗?无时无刻紧贴在孩子身边,为孩子提前扫除周边所有的困难,为孩子搭建最牢固的安全屋。但这种过度保护容易导致依恋过度,而亲子间的依恋往往需要一个合理的“度”。亲子依恋过度会剥夺孩子独立生活和社交的能力,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孩子自尊心很强却又内心脆弱,遇到问题只知道逃避而不是自己解决,很难良好地适应社会。具体来说,父母在家为孩子包揽所有家务,更有甚者帮助孩子系鞋带、洗贴身衣物等,这种依恋关系下的孩子在今后可能难以独自生活,常常选择逃避问题等。

妈妈给孩子过多的关注,我们可以理解为妈妈对孩子存在分离焦虑,比如,妈妈一旦离开孩子就觉得特别焦虑、内心有满满的担忧而无法做好任何事。过分依恋孩子会导致父母神经紧张、杞人忧天,没有任何根据地担心孩子的状况,常常试图把孩子牢牢绑在身边,不能接受孩子脱离自己的控制、离开自己的监控范围等。离不开孩子的父母可能在明知孩子不会遇见任何危险的前提下,身体无法离开孩子,一颗心系在孩子身上,行为上为孩子排除一切困难,思想上对孩子有极强的控制欲,无法接受孩子超出自己的规划。比如,舍不得孩子去上幼儿园,在孩子去幼儿园时一整天都非常担心。

有人认为,妈妈对孩子的过度依恋可能是由于不健康的自我评价——妈妈的自我价值取决于孩子,在她们心中,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孩子。如果离开孩子,妈妈就有强烈的丧失感和被拒绝感。所以,过度依恋这一现象反映出的问题是,孩子已经不再需要父母,而父母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暂时无法接受孩子长大的现实。

三、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与某人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结后,又要与之分开,随之产生伤心、痛苦并拒绝分开的情绪。患分离焦虑的孩子一般会表现出与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抑郁情绪和一些受焦虑影响的不安行为,比如,哭泣、身体不适(如胃痛、头痛)、逃避(如拒绝分离)等,并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如不断给依恋对象打电话,要求回到依恋对象身边)。

关于孩子分离焦虑的发展特点,有些研究表明,孩子在7~24个月大是分离焦虑表现得最明显的时期。分离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为和妈妈分离而产生的恐惧;另一种是对陌生人的恐惧。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客体永存性”,0~2岁的孩子无法正确理解“消失”的概念,比如,妈妈只是从一个房间到了另一个房间,而在孩子的心中却是“妈妈像变魔术一样消失了”。由于思维的客体永久性,这个阶段的孩子只能感受到自己看得到、摸得着和真切感受得到的物品。

6个月以后的孩子会频繁出现哭闹、夜醒等行为,父母不必为此过度焦虑,也不要因此而苛责孩子,此时的孩子正处于不断寻求抚养者存在的阶段,是孩子在与抚养者建立信任的阶段。到3岁以后至学龄期,孩子的分离焦虑会逐渐减弱,原因在于,虽然当依恋对象不在可视范围内时,孩子依然会感受到不安全感,但是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已经显著成熟,所以能对这种分离有一定的容忍能力。

约翰·鲍尔比运用观察法,把孩子的分离焦虑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抗阶段,孩子开始会号啕大哭,又吵又闹。

第二阶段——失望阶段,孩子仍然会哭泣,但哭声断断续续,同时吵闹动作减少,这时的孩子不理睬他人,表情稍有迟钝。

第三阶段——超脱阶段,孩子在挣扎累了以后开始选择接受外人的照料并开始正常的活动,如玩玩具,但是当妈妈出现时,孩子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童年期的分离焦虑与其成年后的行为和心理有什么关系呢?大部分研究证明,童年期分离焦虑与成年期恐惧症(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的恐惧、紧张心理,包括社交恐惧症、特定的恐惧症和场所恐惧症)之间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只是这种相关性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相关度不清晰。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表明,若长期体会到分离焦虑,将对孩子今后的自我评价的建立和婚恋观的形成产生影响。

四、学校恐惧

学校恐惧是分离焦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学校恐惧是指不管是否与依恋对象分离,孩子都拒绝去学校,一旦说要去学校就会大哭大闹,但却不拒绝去其他地方。那么父母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

(一)立下约定后立刻离开

父母应该在和孩子约定好回来的时间后,大大方方地和孩子说再见,然后果断离开。如果离开的时间较长,可以间隔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打视频电话,和他说说话。父母可千万不要为了省事,而选择“偷偷溜走”这种方式。因为长此以往,孩子会长期处于担心父母随时“消失”的恐慌感中,他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二)情绪控制

很多父母看见孩子因不舍而流泪会感到心酸,于是亲子间的告别场景就转变为一场煽情戏。还有的父母看见孩子坚强独立、忍住不哭泣的样子感到焦虑,会错误地以为自己孩子不依恋自己了,并且会有意无意地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不合理的情绪控制,导致孩子难以正确地对待分离。

(三)给予一定的缓冲时间

很多父母常常对孩子遇见陌生人后号啕大哭,或是孩子不想去幼儿园而胡搅蛮缠感到困惑,到处询问他人应该如何纠正这种行为。可实际上,这只是孩子成长必经的一个阶段,根本不需要纠正。父母要做的是告诉陌生人:“我的孩子现在感到恐惧,需要保持一段距离。”并及时和幼儿园老师沟通:“我的孩子对上幼儿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不如让我先接他回家。”父母可千万不要陷入“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差劲”“孩子这样哭真是丢我的脸”这样的负面想法中。理解孩子这个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尊重他的情绪,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四)诚实表达

父母要诚实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看法,比如,如实告诉孩子:“妈妈能理解你的伤心,也理解你为什么哭。”或者诚实表达自己也有同样的情绪:“妈妈离开你同样会感到伤心、难过,我一定会在约定时间内见到你的。”

(五)利用“躲猫猫”游戏

我们可以将物品藏起来,让孩子去寻找。或者父母藏在面纱下,然后揭开面纱让孩子再次看到父母的脸。通过这种方式慢慢培养孩子建立“客体永久性”的概念。

(六)增加孩子生活接触的人

作为妈妈,要认识到自己并不能是孩子唯一亲密的人。否则在分别时,孩子的焦虑症状会更严重。妈妈要懂得适当“放手”,让孩子与爸爸、祖父母等人也有足够的时间相处并建立亲密关系。

五、对物品的依恋

很多孩子会对某样东西特别依恋。比如,要抱着洋娃娃一起上街,要含着奶嘴才能安睡,要一边玩耍一边抓着小被子等。处在婴幼儿期的孩子,常常通过满足感官需求来安抚自己的情绪。在孩子的眼中,妈妈是自己安全的保障。如果暂时离开妈妈,独自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那将是非常可怕的。妈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陪在孩子身边,孩子也需要与妈妈分离,渐渐减少对妈妈的依恋,并走向完全独立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如果有很多的不安全感,也可以通过抚摸妈妈的物品来满足依恋。我们发现,孩子的依恋物通常都是柔软舒适的,就像妈妈的怀抱一样舒服。那是因为这些依恋物在孩子眼中就是妈妈的象征,有这些物品陪伴自己,就像妈妈在身边一样。孩子有了可以依恋的事物来暂时替代妈妈,就会感觉到很有安全感。

父母会疑惑,为什么我家的孩子总是依恋某个物品,而别人家的孩子看起来就正常许多?这或许是因为他人的依恋物是自身的某个部位而不是某个具体的物品,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些孩子受到父母精心的照顾,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足以使他们能够独立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

首先,父母要明白依恋物是在父母陪伴不足的情况下为孩子提供了心理慰藉,比起在家里搞起破坏的行为,父母应该好好感谢孩子身边的依恋物,它们是忠诚的陪伴者。其次,父母要明白孩子对物品的依恋现象将会在5~6岁自动消失。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孩子无时无刻不紧贴着某个物品,此时建议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最后,父母要明白孩子的这种依恋关系是一种健康的依恋。因为孩子在遭遇一些心灵伤害时,需要借助一些事物来疗愈和抚慰自己,而这些物品就具有疗愈的功效,孩子的焦虑能够由此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多拥抱孩子,给予孩子恰当的心理慰藉,及时满足他们合理的需求,重视陪伴孩子的时光。最重要的是,正确看待孩子的依恋物,不要过分排斥,也不要强烈制止孩子对物品的依恋,可以给予孩子一点儿时间学会慢慢和依恋物告别,比如,和孩子一起拥抱依恋物,陪孩子和依恋物说上最后一句话,再由孩子亲手整理依恋物。 12US/FKmb4BBnd6QN0aY74YSe3hbh9gaOWSBK3zkTomfHrstObG1/wBmgh3NR0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