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父母和老师会因为孩子的说谎行为而急得直跺脚,可是说谎这件事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认为说谎是我们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过程。
皮亚杰对于“孩子的道德判断”的经典研究,可以说是后续关于孩子说谎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有关孩子说谎的概念研究中,为了探讨孩子对说谎的认知,他直接问孩子什么是说谎,结果发现,孩子的说谎行为表现出一种系统的发展趋势。在年龄比较小的孩子看来,骂人、说脏话等行为都是说谎;一直到儿童晚期,他们也仅仅把一个与事实不符的论调,如“1+1=3”,看成是说谎,他们还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说谎;到了10岁以后,孩子在对说谎的认知中才开始考虑说谎者的动机。
(一)3~5岁
当孩子处于这个年龄阶段,他们还无法真正理解说谎的概念。有研究结果表明,哪怕仅仅只有2岁的孩子,也已经具备了说谎和欺骗的能力。但更多的结果表明,3岁以前的孩子只具备自发说谎的能力,对说谎的认知是杂乱无章的。我们可以把这一阶段当作说谎的第一级水平,比如,当询问孩子桌子上的糖果怎么不见了,他们更多的情况是会回答不知道或者否认。因此处于这一水平的孩子只是想通过说谎来影响他人的行为,获取自己一定的利益,但还不会考虑他人会想什么,也不会想到是否会给他人造成错误信念。4岁以上的孩子不仅可以有目的、有规划地说谎,还能自圆其说,隐藏自己的说谎行为。此时,他们会像编故事一样合理解释自己的行为,面对同样的问题,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回答“邻居张叔叔的女儿拿走了”。可见,孩子说谎行为的发展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说谎的方式也会逐渐成熟。并且孩子关于说谎的认知有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而不是像成人一样能迅速判断说谎的意图和说谎的结果。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们常常会听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说一些天真烂漫的话。比如,在他们的眼里,超人会来拯救世界,我们可以和小兔子一起玩耍等。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正处于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时期,他们的脑海里有自己的“想象朋友”。他们还分不清真实与幻想的区别,所以往往会通过说谎或者瞎编故事的方式来证明他们脑海中想象的人或事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有时孩子说出的虚幻的话背后隐藏着自己的向往,比如,他们可能和他人说自己去过迪士尼乐园可实际上并没有,那是因为他们充满对迪士尼乐园的向往。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呢?当孩子说了一些摸不着头脑的话后,父母即使觉得很荒诞,也不要立刻给孩子贴标签,不要担心孩子的道德发展水平,更不能急于批评和指责孩子。也就是说,父母不要以大人的步伐走进孩子的世界,不要用大人的话语刺破孩子的纯真幻想。我们可以暂时顺着他们的思维,或者时不时地给予他们一些实际的提示物,引导孩子基于现实的物体或事情展开想象,让他们在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想象世界里快乐成长。
(二)6~8岁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关注是否能避开惩罚,赢得奖励。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开始具有社交能力,并且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是不对的,可能导致父母伤心或者会让父母失望时,就会用谎言来讨好父母,以弥补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当兄弟姐妹或者一群同龄人在场时,孩子也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想要避免遭受惩罚。或者是在孩子可以从表情中看出父母即将暴怒、局面开始不受控制时,他们会基于所谓的“求生本能”——担忧被权威人物批评,来说一些日后很难自圆其说的谎言,只为暂时度过眼前的危机。
首先,父母可以试着理解孩子撒谎的前因后果。相信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出于善意,理解孩子这么做的原因。父母最好用恰当的方式让孩子自行承认自己是否说谎了,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说谎的原因。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闭上眼睛后说:“我想知道是谁刚刚吃了糖果,希望这个小朋友可以牵下我的手。”如果只是初犯,父母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自行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一次谎言就给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进而形成刻板印象。父母千万不要冷落或者怒气冲天地指责孩子,这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道德感才刚刚形成,撒谎被揭穿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他们感到愧疚,而自己父母的冷落和指责,更会加重这种愧疚感。其次,还需要告诉孩子:“谁都会犯错误,知错能改才是关键,父母不会因为你的一次错误而不爱你。”勇敢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使孩子有充足的安全感,让他们知道父母的爱不会因为他们的过错而减少。
(三)9~12岁
逐步迈入青春期的孩子,也就进入了上文所说的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自律道德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的标准,是非观还会随着问题情景的改变而改变。
青春期的孩子,面临的最大冲突就是在玩耍和学习之间,比如,明明是在学习时间偷偷玩手机,却理直气壮地说自己一直在学习,明明是在偷偷看课外书,却和父母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把作业完成了。该年龄阶段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因不愿意服从父母或者减少争吵而说谎。因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父母只会允许他们认可的事情——有些事可以说,有些事得到的可能是拒绝。而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道德认知和父母不一样,因此常常发生冲突。在孩子的心中,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成绩也不能证明什么,因此孩子因为不想写作业、想出去和朋友玩,就会用说谎的方式来避免待在家中。
建议父母可以通过谈心来了解真正的原因,比如,压力过大、对无法掌控某种情况的焦虑感,也有可能只是孩子为了避免与父母沟通,而发现说谎是个省时省力的办法。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可以适当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不要再把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孩子,给他们分析说谎会让自己变成一个没有信任感的人。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极有可能为此付出超乎想象的代价。如果是因为学习压力过大,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好好协商学习与娱乐的时间。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就在某个年龄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如果孩子长期都使用这类谎言,父母就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在生活中,我猜想大家或多或少说过一些善意的谎言。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父母也会有些善意的谎言。比如,关心爸爸的孩子不愿意让爸爸多喝酒便出手阻拦,那么爸爸可能会说:“这是可乐啊,不是红酒呀。”2012年,《国际心理学期刊》有一项关于美国父母和中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跨文化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美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比例高达84%,而中国父母说善意的谎言的比例高达98%。虽然事实就摆在眼前,但大部分父母却依然觉得自己这样做是为孩子好,适当说一些善意的谎言无伤大雅。然而观察学习理论表明,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父母所谓的善意的谎言是否能教会孩子撒谎呢?
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谎言有不同的分类方式,当前比较认可的是将谎言区分为“白谎”和“黑谎”。白谎是利他性谎言,主要是指以保护他人免受伤害为动机而编造出来的假话;反之,黑谎是利己性谎言,主要是指以谋取利益为主而编造出来的假话。父母要明确自己所说的究竟是为了逃避责任的黑谎还是“善意的谎言”——白谎。
举例来说,父母向孩子承诺考试考到第几名就带孩子去迪士尼乐园玩,实际上父母压根没有这项旅游规划,这纯粹是为了父母利益的黑谎。而白谎则更多具有善意的出发点,如父母对孩子所送的简陋手工礼物表示喜欢。父母为了给孩子树立优良的榜样形象,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撒黑谎,这样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诚信的品质,当黑谎这种不可能实现的谎言暴露时,孩子会怨恨父母,觉得父母人格有问题,所以从内心开始轻视父母,这也是孩子未来会变得叛逆的导火索。
那么白谎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吗?并不是。有时父母为了便于管教会和孩子说“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要过来抓你了”“你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的”这样的话。父母肯定是觉得这些话不会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才会时常把白谎挂在嘴边。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孩子会因此而感到极度恐惧,毕竟父母就是最权威、最值得信任的人,他们一定不会骗自己。因此他们很难有安全感,常常觉得周围环境不太安全,甚至还可能会变得更黏父母。所以说,父母在说白谎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
心理学中有一个罗森塔尔效应,又叫作“皮格马利翁效应”“期待效应”。这个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提出的,他们在某所小学开学初对一老师说:“根据一项测验,这个班级中有1/3的学生会在将来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可实际上,并没有这个测验,这1/3的学生也是被随机指定的。学期结束后,我们惊喜地发现这1/3的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显著提高。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我们总是会根据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或期待而认知自己,并且努力使事态的发展符合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或期待。虽然父母为了孩子的良性成长而选择撒白谎,但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父母也不可避免地对孩子的能力有所怀疑。比如,老师对父母说你们的孩子在学习上有点儿吃力。而为了维护孩子的信心,父母会对孩子说老师觉得你表现得很好。可父母多多少少会受到老师权威的影响而开始质疑孩子的能力,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期望,均会无意识地表露在你的言行举止中,最终导致期望的发生。建议父母在撒白谎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对孩子的积极期望,以使得白谎能真正发挥作用。
父母常常会疑惑善意的谎言该教给孩子吗?如果父母执意教孩子什么是善意的谎言,往往会导致孩子学会了撒谎。因为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善意的谎言过于抽象以致难以理解其真实的含义。人类的神经细胞内有和镜子功能类似的神经细胞,被称为“镜像神经元”,这是使我们的祖先逐步脱离猿类的“功臣”之一。它的功能正是记录他人的行为,并协助人们学会从简单模仿发展到更复杂的模仿,由此逐渐发展了语言、音乐、艺术、使用工具等。
因此,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也会逐渐学会什么是善意的谎言,什么谎言又是会伤害人的,逐渐养成与人为善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