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攻击:动不动就打人怎么办

一、婴儿期攻击性行为

在心理学中,攻击性行为最根本的特征是有意伤害性。在幼儿园中,我们发现孩子在兴奋时会撞倒同伴,为了与人玩耍出现了用东西砸人的行为。虽然孩子并非有意伤害,但侵犯了他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对方不愉快的心情,同样需要教育引导。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天生有两种本能,即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是死的本能——自我毁灭的本能从内部转向外部。德国著名的心理学行为治疗师安妮特·卡斯特-察恩认为,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是因为孩子想弄清楚他们到底有多少权力与影响力,专业名词叫作“攻击性社会探索”。孩子通过攻击性行为,如拍打、咬人、踢人等,来探索自己的影响力在所处的社会领域里能到达多远,能在谁的身上发挥什么效应。

加拿大暴力行为研究学者理查德·特里姆布雷认为,最容易通过愤怒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攻击意识的年龄是在2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叛逆行为与青春期男孩和女孩,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提出人的攻击本能从出生开始就伴随了,毫不夸张地说,当我们在呼吸第一口空气时,就已经有感受愤怒的能力了。比如,一个4个月大的孩子就已经有表达愤怒的能力了,他们会哭、会闹、会尖叫。等他们随着身体的发育能灵活控制肢体时,孩子踢或咬的频率明显增多。在研究人员的观察下,2岁的孩子在每做4个动作时就暗含着一个具有攻击意义的动作,他们已经很擅长用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并且他们的攻击水平已经达到顶峰。到3岁时,成人的许多动作,孩子都有能力做了,但他们的暴力行为出现频率反而开始下降。

虽然孩子与成人力量的悬殊使得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不足以对成人造成严重伤害,但如果父母不重视这个问题,或者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极有可能会对其未来在社会的关系中带来不好的影响。

根据上述观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或许只是孩子接触社会的一种表现。什么时候,天使般的孩子会暴露出恶魔的面孔呢?

有时,父母在和孩子相处中,会出现情绪情感表达不当的情况,他们会用拍打的方式代表对孩子的喜爱。这样孩子就会习得这种互动方式,当孩子在活动受阻时(与知觉、体验、人际交往相联系的活动等),他们会因为感到不满而愤怒,并出现抓人等现象。婴幼儿期实际上存在一种“非典型性”攻击性行为,即孩子的攻击表现既不具备工具性(希望通过欺负对方达到某一目的),也不具备敌意性(希望给他人带来实质性伤害)。他们其实都在表达自己的情绪,或许是开心的情绪,但却未意识到传递给他人的并非快乐;或许是生气的情绪,但却未意识到传递给他人的不是拒绝而是伤害。

因此,我们发现孩子不仅在感到愤怒时会表现出侵犯行为,在想表达愉悦情绪的同时,也会有侵犯行为的发生,这表明孩子无法像成人一样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在上幼儿园前就喜欢打爸爸的耳光或者扔东西给爸爸,爸爸反而感到很开心,以为孩子特别活泼,在闹着玩。进入幼儿园后,这个孩子会因为兴奋而在跳舞时用力抱住其他的孩子,甚至摔倒了他人。还会因为过于热情地打招呼而把他人拍疼。之后,老师和父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由父母带领孩子向被打的孩子道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跳舞时,老师拉着他的手,免得他因为兴奋而伤害了其他小朋友。父母在家合理教导孩子正确的情绪表达,适当批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阶段。“以自我为中心”是指孩子不能区别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不能区别自己的活动和他人的活动,把一切都看作与自己有关,是自己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孩子眼中“我”是世界的中心,大家都是“我”的配角,“我”是这个世界舞台的主角。“以自我为中心”不是缺点,而是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父母需要正确接纳,但这一阶段的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容易发生频繁的攻击现象。比如,两个孩子互相争抢玩具,因为在他们心里永远都是自己最重要。在孩子心中,所有玩具都是自己的,不存在“让”“借”这样的概念。

不了解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年龄特点的成人往往会把这样的行为定义为“小气”“不会分享”,因此我们要理解和正确面对他们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方式。老师在幼儿园要仔细观察并及时介入,毕竟攻击性行为的发生不可预料,其结果也难以预测。比如,当看到孩子做出攻击性行为的预备动作时,举起了手或准备张口咬人时,老师要马上采取措施,可以采用将其抱走或语言提醒的方式。只要老师的措施提前于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攻击性行为后果就会减轻或消失。而且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形成一定的条件反射,攻击后会受到老师的教育。有的孩子在多次意图攻击时受到老师善意的提醒后,下次再想去攻击他人时,会下意识地看看老师,并停止攻击。

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父母和老师都要引导孩子学会分享、表达友好,比如,父母树立爱分享的形象。这些正面的教育都会让孩子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逐步学会分享带来的快乐。

动作先于表达。2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理解语言和积极发展语言活动的阶段,即孩子开始有能力去理解和读懂成人的语言,但是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还比较缓慢。当处在这一阶段时,孩子已经开始掌握具有一定概括性意义的词语,比如,“饿了”“饱了”。但是如果成人没有对孩子加以有意识的影响,孩子不能很快地掌握词语,其表达能力的发展速度也会减慢,导致孩子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因此只能用乱动、抓人、撞人等身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防止他人侵犯自己的利益。

语言能力的缺乏使孩子只能采取动作,但这动作常常与成人对该动作的认知相左。为此,我们可以做的是强化孩子的是非观。孩子的记忆力不强,特别是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做过或说过就忘,会出现“虚心接受,屡教不改”的现象。成人不能怕麻烦,而要反复强调,告诉孩子打人是不对的,没有人会喜欢爱打人的小朋友。在这种反复强调下,孩子就会记得越来越牢固,也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并且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父母和老师还要明白的是,孩子频繁采取攻击性行为,是因为他不知道遇到矛盾该怎么解决,特别是不太会说话的孩子,他和他人的交流方式就是靠肢体语言。所以,对待这样的孩子当务之急是教会其说话,而不是讲大道理。因此,老师要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让他开口,学习正确的社交方式。当这些孩子能用交流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后,攻击性行为也会随之大大减少。

二、幼儿期攻击性行为

等孩子进入幼儿期后,攻击性行为与婴儿期相比又有所不同。具体表现为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并存,而语言攻击逐步成为主要攻击方式。

除这两种方式外,关系攻击逐步表现出来,即利用人际关系网络实施以破坏人际关系为目的的攻击。例如,幼儿会拉拢要好的朋友,以小团体形式说服他人排斥某个幼儿,或用夸大的事实向老师告状,期待某个不喜欢的幼儿受到批评等。而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频率相较于婴儿期又有所减弱,这一阶段的攻击性行为背后有着更多的心理原因和社会文化原因。

(一)缺乏相应的交往技能

幼儿期、青少年期乃至成年期出现攻击性甚至暴力行为基本都产生于交往问题,这被称为“人际适应不良”。研究人员提出,孩子比较缺乏好的解决策略来处理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如果从小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往往就不会采取恰当的方式来解决人际矛盾和冲突,反而凭借自身的身体优势来解决,而这往往会导致与同伴之间关系紧张、争执不断。如果是性格比较急躁的孩子,则更容易造成骂人、打人等不良后果。比如,他人因好心主动帮助幼儿收拾桌子,而幼儿因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两者便发生了争执。这时,老师或父母要及时介入,帮助幼儿进行换位思考,引导幼儿从自我中心的意识圈中走出来。老师和父母需要营造一个谦让、协商、合作的集体氛围。

强化幼儿良好的交往态度,教给幼儿有效的交往方式,是减少矛盾和攻击性行为的最好办法,往往事半功倍。老师可以通过表扬相互协商、会谦让的幼儿,使良好的合作方式为大家肯定、接受。

(二)源自不信任或错误归因

人们总倾向于给自己的行为找原因,幼儿也不例外。幼儿在遭受挫折后,往往会将原因归结于他人,进而做出报复性攻击。如果是攻击性较强的幼儿,则对他人行为的意图误会的程度也就更深,会做出敌意性归因,导致不良的后果发生。而如果幼儿认为有合理的动机来解释他人给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时,一般会倾向于降低攻击性动机。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老师要分别站在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双方的角度进行倾听,并借助旁观者的陈述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再进行判断。其次,老师要让幼儿再次审视事件的发生发展,引导其用比较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自己的行为。

正确归因能帮助幼儿客观认知自己处理方式的性质,许多幼儿在攻击他人后还会蓄意贬低对方,他们的理由就是因为对方的不好从而迫使自己出手,使自己相信受害者是可憎的,在心理上找到对自己行为的认同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攻击者理直气壮地说:“我是打了他(她),那是××(被攻击者)不好。”再问:“那这件事里,你有没有不好的地方?”“我也有不好,但那是因为××(被攻击者)先(更)不好。”这时,老师如何引导攻击者正确归因,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从错误归因中发现问题,是很需要教育技巧的。

除了上述比较直观的身体攻击性行为,幼儿期表现出来的关系攻击尤为值得重视。在幼儿园里,中大班的幼儿开始更频繁地出现语言攻击和关系攻击,他们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个性,也有了比较固定的交往圈,一旦有其不认可的同伴或事件加入进来,就会出现排斥动作,伴随告状、骂人、起外号等关系攻击性行为,而且以女孩居多。老师应认真倾听,理解事情的原委,毕竟善于使用语言攻击的人表达能力比较强,巧言令色,总会向自己有利方面解释。老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时需要对幼儿进行客观评价,特别是在发现幼儿有编造、夸大或隐瞒事实等现象发生时,不要第一时间指责他们,或者给他们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而是要耐心说服,让幼儿重新审视事件,并意识到诚实的重要性。

(三)挫折经历

心理学最早关于攻击的理论就是挫折—侵犯理论,多拉德和米勒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之后的观点认为遭受挫折不一定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但攻击性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遭受了挫折。

幼儿经历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交往面日益扩大,带来的不如意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导致频繁的攻击性行为。比如,和同学下棋输了,就开始握紧拳头,大喘粗气。弗洛伊德提出应该鼓励人们以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攻击的愿望,否则侵犯性精神能量这一常数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暴力性发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合理宣泄,用被允许的恰当方式去表达和宣泄情绪。如站在山顶上大声地将不满喊出来,在操场上肆意奔跑,躲在隐秘的角落里痛快地哭一场,参加运动量大的活动等。有些幼儿特别是男孩精力充沛、无处宣泄时就会以攻击取乐,成人要因势利导,让其多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并增加一定的难度,如跳远、跳绳、攀登等具备一定技巧和挑战性的运动,无形中释放了体力、精力,并作为运动健将的形象在集体中树立起正面榜样。

(四)企图引起他人的注意

国内大多数家庭仍是独生子女家庭,在这种家庭中,孩子一般会受到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关注,处于家庭的中心。而当孩子进入集体后,会发现得不到如此多的注意和关注。为此,孩子只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引起老师的注意,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家校联合的方式来解决。在家,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关注,让孩子学会支配自己的时间,学会与自己玩耍。在幼儿园,老师应该增加孩子表现的机会,比如,让孩子表演弹钢琴、讲故事等,满足孩子需要被关注的心理。

(五)模仿

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尤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长期生活在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电视媒体上的攻击性行为、暴力画面也会是孩子模仿的来源。 aK1iaJianuOqvlf7hX3JqtVH7SHNMqLEotBtqP5jYvfT54T4PJRAl7Ss4lSBvO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