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节
性别意识:原来我们不一样

性别意识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在生理上的特征有较大不同,若存在性别意识偏差,发生性别认同障碍,拒绝接受自己的性别,则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异装癖”。因此,在孩子的早期发展中,性别意识的建立是很重要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孩子性别意识的建立。

一、性别意识是什么

性别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性别的正确认知。科尔伯格将孩子的性别意识划分为3个阶段。

性别标志(第一阶段):此时的孩子根据他人的外部特征来判断他人的性别。例如,他们会认为,留长头发的都是女孩。性别固定(第二阶段):孩子的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逐渐具有“守恒性”。男孩开始知道自己长大后将成为像爸爸一样的“男人”;女孩开始知道自己长大后将成为像妈妈一样的“女人”。性别一致性(第三阶段):此时孩子发展了对性别角色的一致性认知,了解到哪怕一个人剪短了头发,她也有可能是女性。

孩子在3岁左右,就能对男孩和女孩各自适宜的行为与活动有了正确的认知。比如,男孩知道自己要玩汽车、球这类具备男子汉气概的玩具,女孩知道自己要玩布娃娃这类具备女性气质的玩具。此后,随着性别概念的深入,男孩和女孩就会根据的性别角色选择符合自己的行为。

针对自我价值定向理论,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性别助长的概念。我们先来解释自我价值定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社会化的动物,人的理性思维寻求事物的理由。

基于此,人需要建立解释周围世界的理由体系并在其中找到自我和自我的意义。自我价值——也就是自我的存在有价值,在个人的价值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自我实际上是个体自身和整个世界的价值发生与诠释的中心。换句话说,周围世界一切事物的价值,甚至个体自身,必须与自我价值相联系,个体才能获得和理解事物的意义。比如,你喜欢苹果,此时苹果与你的自我价值相结合,苹果的价值就转价为你所喜爱的事物。

性别助长是指对于性意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的个体,异性的存在会导致特殊行为效率的增加;而性别意识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则不存在这种性别助长现象。例如,进入青春期的女性随着性意识的萌发,其自我价值和自我判断标准开始发生变化,这时认为“温柔”“文雅”的品质更能得到大众的赞扬,女性的柔美概念开始进入其自我价值定向系统。

例如,在异性的注视下,女性说话和举止变得更加温柔。

二、性别双性化

荣格提出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个概念来解释人们心中的女性倾向与男性倾向。阿尼玛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潜藏在人格面具之下,以虚无缥缈的形态陪伴人们的生活。

荣格认为,阿尼玛是一个男性身上具有的少量女性特征或是女性基因。那是在男性身上既不呈现也不消失的东西,它始终存在于男性身上,起着使其女性化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将阿尼玛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原型,它时而贯穿你的情绪,时而又伴随你的冲动表现出来。阿尼玛是各种情感的混合体,而这些情感具有女性特征,比如,模糊不清的感情和情绪、预感性、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对他人外貌喜爱的能力、沉迷于自然的感觉等。

与阿尼玛类似,阿尼姆斯是女性心中的自然原型,还可以作为一个集体的男性形象。阿尼姆斯有正反两面的形象,反面的阿尼姆斯形象有强盗、凶手和死神,正面的阿尼姆斯形象则可以给予女性事业心、勇气、真挚,甚至能帮助女性找到属于她自己的道路。

在中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男性人物和女性人物人格特点的互补,甚至有部分极端展现着男性女性化的特质。日常生活中,性别混淆和中性化的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在中、日、韩三国中,具有俊美阴柔、温柔体贴特征的男明星和英姿飒爽的女性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中性化人格是一种复杂、融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集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于一体。无论是文学艺术作品中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人物角色性别错位,还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性别错位现象,都显示出了一种与现实对抗的姿态。也就是说,在这种看似反常和扭曲的性别观念中,潜藏着的恰恰是被现实所遮蔽的健康的性别观念。正是出于对社会文化建构的强制性的性别角色的对抗,也是出于对完整人性的追求,这种反常化的性别错位现象就以对抗的姿态彰显了人们潜意识中追求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的需求。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符合社会标准的男孩或女孩,从而压抑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两种原型的发展。例如,不给男孩玩洋娃娃,不给女孩玩小汽车。男孩被强迫展示属于男性阳刚、坚强的一面的同时,本来属于他心中的阿尼玛就被无意识地压制了,从而隐藏在一个角落里。

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表面上“大男子主义”的男性,其内心却是十分柔弱的,很渴望被保护的。当外界的抑制过大从而使不平衡达到一定程度时,阿尼玛原型就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一个男性通过男性化的外表掩饰住内在“女性化”——过于喜欢女性化的物品,喜欢模仿女性的动作和语言,有的甚至成为“娘娘腔”。同样,女性潜意识中的阿尼姆斯原型在不合理的压制下也会以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

三、孩子性意识的培养

性别角色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期:一是2~3岁的幼儿期;二是11~18岁的青春期。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理事会主席玛丽·斯泰肯·考尔德伦强调,5岁以前是孩子性教育的关键期。现在有较多的声音提倡及时对孩子进行早期性教育。很多人认为一度忽视对孩子的性教育会使孩子缺乏相关的性知识,以至于一个又一个幼儿被性侵的悲剧发生。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告诉孩子什么是性行为,以及如何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行为。

一般来说,女孩3岁以后,爸爸可能需要回避与女儿一起洗澡的场景。3岁之后,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也要开始逐渐形成界限,比如,在日常接触中尽量避免触碰敏感部位。当然也可以结合现在的网络平台,给孩子观看有关性教育的视频,至少告诉孩子自己的哪些部位是他人不可以碰的,当有人执意如此时,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

四、做最坚固的后盾

如果这类不幸的事件真的发生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在这里我想让大家首先了解孩子可能受到的性虐待有哪些形式。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猥亵”和“性侵”两种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性虐待行为一直为父母或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但却能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一)展示性相关事物

1.播放色情影片。

2.故意展露成人生殖器官。

3.当着孩子的面做与性相关的活动。

(二)孩子参与性行为

1.采取拍照、录像或网络直播的方式记录被迫摆出性吸引姿势。

2.鼓励孩子偷看或偷听他人的性行为过程。

3.偷看或逼迫孩子脱衣服或者上厕所的行为。

4.逼迫孩子进行自慰。

5.以不合理的亲密行为去触碰一个孩子,无论这时孩子是否穿着衣服。

6.用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触碰孩子的生殖器官或隐私部位。

7.强迫孩子以任何方式发生性行为。

大多数孩子或许无法自如地和父母沟通这类难以启齿的事情。那么为了避免孩子出现类似情况,要进行及时的干预。英国反孩子性虐待网站曾列举了一些标志,说明当未成年人(儿童、青少年)在遭受到性虐待后,可能会出现这些异常表现。

(一)行为表现

1.睡眠问题频发,比如,做噩梦、失眠和惊醒等。

2.时不时地发呆。

3.改变饮食习惯,比如,拒绝吃饭、食欲变化等。

4.吞咽困难。

5.与性有关的形象出现在他们的绘画、写作、玩耍或者梦里。

6.突然开始变得有钱、有玩具或者礼物。

7.说有性意味的语言。

8.对日常脱衣服的行为有所抵制。

9.游戏过程中暗含“性”。

(二)情绪表现

1.情绪波动剧烈,时而开心,时而愤怒、恐惧和不安。

2.害怕某些人或某些地方。

3.有耻辱感,觉得自己很脏、不是好孩子。

当孩子出现上述行为时,我们不能保证他一定遭受了性侵犯,但父母有必要与孩子进行一定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确保孩子处于一个安全和放松的环境下。比起用直观的语言,我们可以采取“过家家”这样的游戏,以及画画和讲故事等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我们还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或者利用心理测验来发掘孩子隐藏的秘密,比如,主题统觉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等。父母在谈话过程中也不要总是质问孩子:“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方才会这样对你?”要学会积极地倾听,给予孩子更多的表达空间,让孩子相信你是值得信任的。 0WTgND07Flm9Z/P6U+zOSJdOdDmwOwr3RK2cXz2PpFHc92vMfSZajsikkaiqIuE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