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心理理论:你的感觉,我都懂

孩子看见妈妈皱眉头的样子,因而学会了慢慢停止哭闹;孩子明白了什么是错误的信念,因而学会了如何和父母撒谎……孩子不会停留在原地,他们的心理理论能力会不断得到发展。心理理论是什么呢?难道是指心理学界各流派提出的观念吗?实际上,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孩子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孩子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大量研究证实,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趋势为2~3岁形成愿望心理理论,4~5岁形成愿望-信念心理理论,等到5岁以后开始逐步形成解释性心理理论。其中,愿望心理理论是指孩子认为他人行为目的、想法等与自己一致,如“我喜欢的礼物你一定会喜欢”这类想法。此时孩子的观点采择能力有限,低年级的孩子可能会认为周围所有人与自己的感受是相同的,比如,他喜欢小汽车,就会认为周围所有小朋友都喜欢小汽车。高年级的孩子或许会知道他人与自己在感受和想法上不一样,但并不知道具体哪里不一样,所以他们不知道自己说出的话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孩子的天真无邪或许是因为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愿望-信念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开始意识到他人会与自己具有不同的动机、兴趣和想法,关于他人与自己是不同的这一现象开始接受。而解释性心理理论是指孩子开始理解外界如何影响他人的认知,他人的认知又会对外界产生什么影响。随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孩子能逐渐通过观察他人的一些心理状态来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我们更应该学会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孩子。

一、心理理论的作用

心理理论与科学意义上的理论不一样,并不是指心理学中的理论。其实际意思是通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情绪等)的了解和认知,进一步对自己和他人接下来的行为提前做出预测和解读。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需要察言观色,揣摩他人的真实意图,运用的就是心理理论这一功能,它在我们的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拥有良好的心理理论,能增加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更准确地预测他人的行为和认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对孩子而言,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提高,这些能力是他们社会交往中所必需的。这能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误会、欺骗、错误信念等概念。具体来说,发展了优秀的心理理论的孩子可以在日常交往中正确识别他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表征,可以发现他人表面与实质的不一致,比如,意识到“他们两个人表面上看着很好,但实际上都很讨厌对方”等。

二、心理理论与行为

(一)心理理论与语言行为

用研究任务衡量的心理理论能力和语言能力有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孩子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才能通过心理理论测试任务。这说明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基础也许是语言能力,成熟的语言能力为人们认知客观事物和周围世界,包括他人的心理状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亲子之间合乎语言习惯的交谈对于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可能有所帮助。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学习材料下,当教育工作者表现得捉摸不定时,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差于当教育工作者表现出肯定姿态时。这是因为孩子在建立词语和它的指代物或意义之间的联结中,会倾向于根据老师的表现,如老师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来支持学习。老师确信无疑或怀疑的姿态都会被孩子所察觉,所以我们需要强调老师在教学中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心理理论分配公平性行为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原则,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类合作的作用。资源分配是孩子在生活中常常要面临的情景,资源分配的不公经常导致人际冲突的发生。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教育孩子理解“分配公平性”这个概念。毕竟分配公平性的培养能够促进孩子之间的合作,减少人际冲突。

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理论中存在3种主要成分可能影响分配公平性,它们分别是感知需求、推断意图和理解情绪。感知需求是指孩子是否能够体会到他人的资源需要。当孩子感知到对方并不需要资源时,心理理论能力越好的孩子会分享得越少。推断意图是指孩子对行为背后意图的理解。对他人行为背后意图的不同推断会导致我们做出不同的反应。理解情绪,对情绪的理解能力可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

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分配公平性行为,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被分配者对资源的渴望,例如,告诉他:“孩子,人家和你一样都很喜欢这个娃娃,我相信你给他玩,他也会同样爱护的。”也可以准确地向孩子解释分配行为背后意图:“孩子,人家是想和你一起照顾这个玩偶,你愿意让他感受到和你一样的快乐吗?”还可以告知孩子被分配的喜悦:“孩子,你看看你的好朋友因为你的分享多开心啊!”

三、如何提高心理理论能力

(一)家庭因素

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社会化的首要对象。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早期的生活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溺爱型和专制型。研究发现,民主型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互动较多。这种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认知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而使孩子的心理理论能力得到较好的发展。而溺爱型的父母习惯为孩子“扫平”一切困难,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不利于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亲子交往对孩子心理理论能力发展还具有很多促进作用。比如,父母给孩子创造了许多情景认知他人愿望、想法、意图和情绪的机会,如孩子聚会、小区游玩等活动,从而使得孩子在这方面的经验不断丰富,这些经验有助于促使孩子修正和改进他们已有的心理理论。或者父母在亲子交往中用实际的行动和想法给孩子提供社会学习的榜样,让孩子在日常交往中逐步了解他人的想法,了解什么是善意的谎言等。孩子还可以通过将自己置身于他人位置的方法来获得对心理状态及相关行为的认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对自己与他人心理世界的认知,从而提升了心理理论能力发展的水平。

其次,我们建议父母多组织假装游戏。假装游戏是指孩子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实现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结。研究表明,在假装游戏过程中,孩子通过设身处地地扮演另一个角色,与同伴协商如何分配角色和将一个物体假想为另一个物体的方式,都会促进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父母可以在家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在外带孩子去各种职业体验馆。

最后,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阅读交流的机会。我们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听睡前故事的习惯,等到孩子长大,睡前故事就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中。在阅读过程中,父母的语言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放松的氛围。父母可以运用一些提问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主人公,比如,“他的目的是什么?”“他的愿望是什么?”以此引导孩子对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但如今电子设备侵入了我们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不少父母会困惑陪孩子阅读是用电子设备还是用实体书。在这里建议各位父母选择实体的纸质书籍。在使用实体书时,父母可以询问孩子:“孩子,接下来小红帽应该怎么做呢?”用亲切的互动带领孩子走进故事里的世界。父母还可以用低沉的语调模仿“熊”的声音,用尖细的语调模仿“狐狸”的声音,同时孩子阅读模仿实体书也能避免电子设备对眼睛产生的不良影响。倘若使用电子设备,互动或许会转变成用iPad播放熊和狐狸说的话,可见,这违背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培养习惯的初衷,并且不利于孩子对故事情感色烈的理解。可能真正的问题在于父母向孩子讲授故事的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奔波了一天的父母,面对缠着自己要听故事的孩子不免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像“凯叔讲故事”“喜马拉雅”这种音频分享平台往往就成了很多父母的选择。

虽然类似的讲故事平台有着使用方便的优势,但是亲子情感的交流离不开的是父母的声音,毕竟孩子从胎儿期就听着父母的声音长大。亲子共读结束后,就故事内容的谈心过程是加深亲子关系、促进父母理解孩子生活的最好途径。

(二)交往因素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哪怕是孩子也需要与小区内的玩伴交流玩耍。研究表明,如果孩子在早期能够与同龄人有社会性的交往活动,他们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会比其他孩子高很多。在与他人交往机会较多的情况下,如在多子女家庭里,孩子们学习并发展心理理论的机会也就很多。有研究发现,在兄弟姐妹数量一样多的情况下,拥有哥哥姐姐的孩子比拥有弟弟妹妹多的孩子在错误信念任务上的得分要高一些,从中推测出的可能原因是孩子在与知识经验丰富的人的交流中,可以更好地锻炼他们的言语水平和认知水平,获得心理理论能力的提升。

孩子的交往不局限于兄弟姐妹,还包括同龄人。由于交往双方年龄、身高和体重等方面大致相似,同伴间常常处于一种平等互惠的关系。孩子只有通过认真观察同伴的表情和身体姿态,倾听同伴的话语,才能正确了解同伴的意图和情绪,理解同伴行为背后的原因,预测同伴的需求,以达到最佳的同伴关系。并且有研究发现,在同伴交往中越受欢迎的孩子,其心理理论水平发展得越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同伴交往有助于孩子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

现如今,在生活压力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独生子女。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去小区、公园等地方玩耍,还可以多多组织同龄孩子的聚会,无论是邀请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还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到他人家做客,又或者让孩子去跑跑腿,都是增加同伴交往的好机会。 NyH1sjXQRZO/ml2Xd3FcMEODwtlQpNCG/rRLZnJTm388MYJQ5PlDV7v5oHQJd7I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