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记忆力:我会储存,我会用

不少人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常常感到“有理而无话可说”,像我在生活中常常会羡慕那些在日常沟通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语言天才”。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平常就保持着丰富的阅读量,还离不开的是他们卓越的记忆力。卓越的记忆力不仅能够将眼前所见、耳畔所闻的东西深深印在脑海里,还能够很好地帮助人们将知识串联起来,切实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指通过识别和区分,把事物在头脑中留下一定印记的过程。识记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记忆的品质。其中,有意记忆是指存在一定的预定目的,并且个体在这个识记过程中也付出了一定的意志努力。有意记忆又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前者是指记忆材料之间无联系或个体没有理解记忆材料的实质意义;后者是指个体能根据自身经验理解记忆材料。无意记忆是指在没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情况下顺其自然地将事物刻画在脑海中。

回忆或再认是记忆的最后环节,我们常常运用回忆或再认的效果来衡量记忆水平。回忆是指之前体验过的事物在脑海内再度出现的心理过程。再认是指之前体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个体能够识别出来的心理过程。

一、孩子记忆的特点

孩子对事物的记忆是没有目的、没有意志努力的,自己不会有主动记忆的动机。随着孩子大脑的发育,认知思维能力的提高,孩子的记忆容量有所增大,无意记忆的效果也会有实质性的进步。父母也要正确意识到,直到3岁以后,孩子才会逐渐发展有意记忆,而在读小学前有意记忆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是远远少于无意记忆的。

在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中,机械记忆是孩子使用较多的手段。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大脑皮层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早期生活经验,所以他们难以把记忆材料的内在意义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是他们无法理解记忆材料内容的原因。那我们可以说机械记忆不重要吗?可千万不能有这样的误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理解是在认知、感知的基础上,因而理解记忆的要求要高于机械记忆,只有具备一定的机械记忆才能理解更丰富的记忆材料。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丰富,前期机械记忆中的一部分内容可以转化为理解记忆,产生更加优越的记忆效果。

孩子总是偏爱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记忆的一种方式,记忆内容为事物的形象。因而颜色越鲜艳、图案越有趣、形象越直观的刺激物,越是能吸引孩子的眼球,促进孩子的记忆。

二、孩子尘封的记忆

如果现在让各位读者回忆一下自己在童年期的经历,是不是只有像火花一样闪过的回忆呢?这种现象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科学家把它称为幼儿期遗忘。幼儿期遗忘是说学龄前孩子看起来活力强、记忆活跃,但记忆微弱且易消失。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孩子的大脑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结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比如,与长时记忆有关的海马体附近的齿状回主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将信息运输到海马体以形成长时记忆。而齿状回要到4~5岁才能成熟,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孩子都很难形成长时记忆。其次,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够成熟,哪怕记住了某件事情也无法用合适的符号加以表征。最后,如我们之前所说,孩子的记忆以无意记忆为主,孩子很难通过现实的联结来准确提取记忆信息。除此之外,孩子的记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密不可分,自我意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记忆材料,还有利于回忆记忆内容。只有等到自我意识开始萌芽时,孩子的记忆才逐渐稳固。

三、天才孩子

孩子的记忆存储方式主要是非言语的方式,如图片、声音等,那么这必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将非言语转化为言语才能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记忆成果。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的记忆并不完善。除此之外,通常成人的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般来说,对于无规律性信息,我们通过注意将其放入短时记忆中,通过复述将其放入长时记忆。而研究表明,孩子的记忆策略发展较弱,比如,3岁的孩子无法掌握复述这种记忆策略,这或许是因为3岁的孩子不需要记住任何信息,直到7~10岁才能比较有效地使用这一策略。

记忆有4种品质,它们分别是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这4种品质有机联系、缺一不可,我们也常常通过这4种品质去衡量记忆水平的好坏。记忆的敏捷性是指识记速度快慢方面的特征。个体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越快,记忆越敏锐,能在单位时间内记忆的内容就越多。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个体的暂时性神经联系越牢固,识记材料保持的时间就越久。记忆的准确性是指记忆内容识别、保持和再现的精确程度。离开了记忆的准确性,我们就无从谈起好的记忆效果。记忆的准备性是指从记忆库中回忆起相关知识的快慢和准确性,换句话说,就是能否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内容。

那么,高水平的记忆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虽然我们无法回避遗传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家庭的教养方式来找到蛛丝马迹。例如,帮助孩子接触真实的世界。研究表明,接触更多元的刺激、培养广泛的兴趣来促进他们大脑的发展;及时的关注;亲子间积极的互动;等等。

四、学龄前孩子记忆与暗示性影响

如今,越来越多的重大案件需要孩子出庭作证。这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孩子的错误记忆,孩子记忆受到暗示的可能也成为影响其证言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孩子的错误记忆是指孩子在反复的询问过程中容易表现出前后陈述不一致、记忆混淆的现象。了解孩子容易受暗示的心理特征不仅可以多角度认识孩子的认知活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看待孩子的作证能力。

孩子产生错误记忆的原因有以下两种。

(一)认知角度

孩子对事件的记忆会受到回忆事件前后发生事件信息的干扰。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记忆痕迹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所谓的记忆痕迹都是对所接收信息进行编码的痕迹记录,伴随时间的推移和错误信息的干扰,痕迹的各种信息有可能逐渐松动,甚至几乎完全分离,但是在主动提取信息的阶段,这些特征又有可能重新聚合在一起,所以在编码与提取阶段下的记忆都有可能被歪曲。其中痕迹又分为强弱两种,弱痕迹的事件信息结合松散,就会使暗示性信息更容易介入,导致弱痕迹被冲淡、混合或抹去。而年幼孩子仅仅根据机械记忆而不是意义记忆,因而记忆的编码痕迹较弱,所以这类人群容易受暗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学龄前孩子的言语技巧掌握不足,因而难以准确地理解成人所运用的语言结构。而且孩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产出技巧有限,使得成人无法恰当理解孩子的口头报告。

孩子不仅缺乏对不同来源的记忆加以分辨的能力,还难以区别现实与幻想。研究表明,如果从整体知觉到语义上,真实事件与暗示信息都极度相似的话,孩子很容易将其混淆,而且难以区分开。

(二)社会及动机因素

在引导孩子作证的过程中,我们无法忽视的关键人物就是访谈者了。访谈者的偏见和有意无意表现出的暗示信息,都是影响孩子说出事实的关键因素。

对事件的发生、对行为者的动机事先形成一定判断的访谈者,很可能在访谈过程中直接忽略孩子提供的与自己判断不相一致的证据,也有可能在访谈过程中对有选择可能的问题避而不谈(如“你仔细想想你看到的是这样的吗?”)。

若访谈者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形成了偏见,那么他很有可能在提问时更多地选择有诱导性的特殊问题。诱导性提问是指提问者通过不恰当的方式来操纵或限制回答者的陈述,例如,“你是否看到了……”“他摸了你身体的哪些地方?”“确定吗?你再好好想想你的回答。”但事实证明,孩子在面对开放式的问题时常常回答得更正确,因为上述特殊问题会使孩子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观点而与访谈者保持一致。当诱导性提问多次运用在提问过程中时,孩子的陈述会被“污染”。

有些访谈者会巧妙地设计一些情景或运用一些语言来传递暗示。例如,访谈者可以通过有情感起伏的语调来传递隐含的信息,暗示孩子不符合意图的回答将得到威胁或符合意图的回答将得到奖励。访谈者还会采取定势诱导的方式,运用语言将加害者描述为一个“十恶不赦的大坏人”。例如,预先告知孩子一句:“小明在上一个幼儿园时经常和别的小朋友打架。”那么要不了多久就会有很多小朋友来和老师告小明的状,尽管小明在新幼儿园尚未表现不好。这种带有暗示性成分的信息会让孩子不知不觉将错误信息纳入他的认知系统中,进而产生误判。

还有些访谈者会运用孩子难以区分现实和幻想的认知特征,在提问过程中不断要求孩子回忆某一事件的画面,不断构想事件的细节,导致孩子为现实发生的事件拼凑上了虚假的细节描述。环境对孩子错误记忆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在不断被提问的高压环境下,在提问者的权威下,不少孩子往往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虽然目前对于回忆的准确性与紧张气氛的相关性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但我们也要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访谈者的暗示性技巧还有很多,有些是本书尚未列举的,还有些是过于隐蔽尚未被发掘的。所以,我们要采用恰当的询问技巧,合理控制询问频率,客观分析孩子的陈述,理性看待孩子回忆的准确性。 TfmC27TYFqcmIRPb9oczCVin+GfN404Scl0+K/tOgRYxKcuCsDnsy417Q5uMPco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