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能力高的人会“玩转”旅游,也就是说会全身心地享受旅游。如何“玩转”?关键点就在于放空心态,而放空心态的过程类似于上文所提到的“献血”,具体来讲就是旅行者要把内心的感受使劲往外表达。而关于“献血”中的“血”是什么?如果老师去讲课,“血”就是知识;如果是一个心理老师,那么“血”就是感受。如果旅行者老是不表达出内心的体验,三言两语一带而过的话,长此以往便不能挖掘新的感受出来。
心旅伴的主题活动中,VIP游客们自主参与,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而且,心旅伴的终极目标是让参与其中的游客能得到内心的最佳体验,或者能解决内心的情结与困扰。这样的效果,只能通过游客全身心的投入与体验才能达到。
清华大学前任校长曾经提出这样的教师观:老师教学生犹如大鱼带小鱼,小鱼从游之,时而在前,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想象这个场景,颇有点导游带团旅行的意味。心旅伴的导游,其肩负的一部分任务,也包括引导旅游团的团员们成长、学习和体验,不论是学生在老师周围“游”学,还是游客们在导游身边游玩,这两者都含有体验和成长的异曲同工之妙。
导游除了要给游客讲解景点的文化和历史之外,还要让游客融入景点的氛围中,尽情地体验天地山河,体验内心震撼,指导游客当自己心灵的探索者。“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表现在教育上,就是指懂方法的老师会引导学生全心投入学习,教给他们最基本的原理;表现在旅游上,那就是导游带游客们登顶后一览众山小,不限制、不打扰游客们在峰顶的自由体验,给他们时间和空间,留他们自己体验,如果有人欲倾诉,安静聆听即可。
旅游不是一定要长篇大论,而是要能抓住当下情绪体验的那个一瞬间的灵感或者状态。因此所有服务于旅行的有关部门和打造景点的开发商们,都在尽一切所能创造能让游客达到某种巅峰状态的景致。
普通的个体,平时日常生活中不抽空做冥想、思辨和写作等一系列有助于表达的练习,那么在旅游中他是达不到那种精准表达感受的程度的。如果旅游事先设置为,先让旅客达到放空状态,比如上文举例说到的戴眼罩和耳机隔绝视觉与听觉感受渠道,然后突然间以瀑布迎面的感官来冲击旅行者们,一般的人都会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受,但因为是普通人,没有通过练习形成旅行家们表达旅游体验的能力,所以就不会有惊世绝俗的诗篇或游记流传于后世。所以说,积累和练习对于正确的表达很重要。
累积和练习的方法还包括解读旅游胜地的诗词曲赋,可以背记下来,学习先人的写作方式,表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日积月累地练习之后,也会有显见的进步。
记忆中所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或者场景,其中最触动回忆的是伴随事件和场景的那些情绪体验。以笔者参加的一次户外团体为例,那是一次自主地南下广州的团,不购物纯体验的那种。从四川出发之时,停靠在一座红军会师的桥上,解读桥上的抗战标语,团里的广东游客用粤语教我们说这句标语,导游也讲述了当初的战况,一群人围坐着,认真听着,笔者还记得当时内心的虔诚和澎湃,记得对抗战军人的景仰与感恩。这种走心的体验,在之后的人生和旅途中,都能时不时地滋养自己。
我们记住的是内心的体验,所以今天影响我们的就是那些体验,我们记住的也是那些体验而不是别人给我们讲的道理。所以游客们要在旅游途中去做更多的体验,体验丰富了之后,其人生的建构也更为丰富。
从更高层面来看,生理上的知觉体验带来的心理的积极情绪体验,很多时候都可以帮助我们找寻生活的意义和趣味。比如我们参与一些祭祀之类的文化性的体验,或者参与了一些与自然联结,甚至是与祖先联结的文化性活动,我们就会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意义感,而持续的意义感就是个体生命价值感的核心所在。
所以生理知觉带来的心理积极情绪体验,浅层面是生活的幸福感,深层面是生命的意义感。获取幸福感和意义感,要经历一种身心合一的体验,达到这种体验状态,便可以获得这两种需要,这样,浅层面的需要和深度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人才是真正地活着,才会有价值感。
常常旅游的人,在经历过多次或多年的旅游之后,往往会寻求不一样的旅游方式,以求找到新鲜的灵感。这些人往往更加返璞归真,不再拘泥于形式,他们在游过各大著名景点后,更加倾向于去一些小众的、有民族特色的景点,用心体会其中的风土人情、文化和历史。宛如一位吃惯了山珍海味的食客,有时候偏爱路边地道的开了几十年的老面铺子或者老酒馆。
思维展开,我们探讨一下怎么激发创新的灵感。一般来说,创新是人的心理上的一种变化,也是人脑海中产生的一种内在思维的碰撞,那么这种内在的思维碰撞是怎么产生的?以自然界中的碰撞为例来说,空间温度的变化,是因为不同方位的空气对流,比如下雪的前提就是对流的温度和足够的湿度。一边是湿热气流,一边是湿冷气流,两方一对流,雨或者雪就产生了。雨有蒙蒙细雨、暴风骤雨、瓢泼大雨等不同的形态;雪有撒盐空中、柳絮翻飞、鹅毛大雪等不同的形态。所以雨雪不仅是与前期的蒸发和温度湿度对流条件有关,其后期表现出来的形态也各有不同。历经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运动,自然界会产生各种神奇的现象,而人类的创新思维也是如此,时间的厚度与思想观念之间的碰撞,有时候能激发很多平时意想不到的灵感。
从以上所述的角度来看,部分学者让自己保持心态和思维的四平八稳,具体来说就是永远都处在舒服快乐的状态,不会有压力,像贝加尔湖那样平静祥和,难得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鲜少有焦虑和忧思,这个状态就不太可能出现创新性的灵感、理论或作品。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心理上忽高忽低的变化。时而高亢,笔者理解为一种热烈的、热情的状态,而且热烈就要热烈到一定的程度;时而低缓,笔者理解为一种放空、松弛的状态,低缓就让它松弛到一定的程度。如此,当高和低两种创作的状态一对流、一切换、一碰撞,这时就可能会出来新的灵感和理论,好比是心里下了一场灵感的雨雪。故此,笔者发现那些多产的理论雄厚的科学家,那些伟大的、让人敬仰的艺术家,都带有“神经病”式的气质。为何如此解读?因为他们经常从事创作和发明,经常需要经历个人内心状态的高低起伏,表现在表情、语言和行为上,在不知情的旁观者看来就具有“神经病”的气质。
很多游客会因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思维或者创作遭到瓶颈,而选择去做一次放逐自我、找寻自我的旅游,以求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工作的价值。那么,在旅游中,我们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惯用思维方式,打破内心桎梏,直面自己“才思枯竭”“百无一用”的窘境,跳脱开来,以客观的、上进的态度对待我们自己。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多体验、多学习、多观赏风景,也许在这个过程中,绝好的创意会突然敲响你的心房。
在我们的教育中,从幼儿到基础再到高等教育,大部分的学习内容和程序已经完全设定好了,我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地用功即可。可能现在很多初中和高中的毕业年级,音体美劳等课余活动以及各种兴趣班,都会被主打科目的课程和补习取代,即使读了20多年的书,到最后许多人都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就不太习惯于创新。
如果我们要打破内心桎梏,跳脱开来的话,那么这个桎梏是什么?我们需要跳脱的是哪个范围?举例而言,某一档演讲竞技节目的一位参与者,本职工作教英语,其学生已经有成千上万名了,他有一个学术上的爱好,那就是将中国的比较唯美的古典诗词翻译成英语版的诗歌,且常在课堂上讲解给学生们听。但有的学生会认为,中考和高考都不会考这些,这位老师讲授的古诗词英文化知识,对他们完全没有益处。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便能看出,考试给学生的压力和固化思维已经很严重了,如果教育中所有的内容和行为都是为了升学考试,那么对于拓展的教育内容的探索精神和其文化素养的培养也将是一种禁锢。所以,我们要打破内心固定思维的桎梏,跳出已经画好的生活圈,从我们自身做起,常常寻找思维的突破和变化,以身示范,影响并保护孩子们的创造力。
旅游,实质上是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去过很多国家,走过很多座大桥,见过很多次不同山头的朝阳和月光,听过很多吹拉弹唱,看过很多场劲歌热舞。所有的这些旅途中的场景,都会对旅客的文化思维产生影响。
人们在一座城市待久了,便会想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感受不一样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文化思维求变的方式。不论是去北方的大草原骑马牧羊,还是去西藏洗涤心灵,事实上都是改变了我们身处的自然环境,这种地域空间的改变,也是对我们文化思维和心灵审美的一种冲击和丰富。
荒诞在精神分析中,是一种生命无意义的体验或者状态,当某项任务或者工作圆满结束的时候,当事人的内心可能会滋生出一种生活没有意义的感觉,形成一种无聊、空洞的情绪体验。当下的人们常常感到荒诞,他们经常不快乐,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他们有人对自己不满意,觉得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没有什么兴趣,察觉不到价值感和自豪感,甚至有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亲手阻断了许多机会,即那些通过参与事件进而产生体验的机会。
人们需要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对荒诞进行对抗,在旅游中也同样可以。当下需要对旅游进行重大改革,如果在改革的过程中,能真正地运用心理学去促进旅游,去推动旅游,那么游客们在旅游中所体验到的幸福感和所得到的成长力量将会大幅度提升。所以把心理学应用在旅游中的这种模式,有助于旅游行业的发展。
我们应该结合生态心理、文化心理的理论指导,做真正走心的旅游。真正的旅游就是私人订制的,在这其中不会去人为设置体验的障碍。而现实中的旅游,因为有一些人为设置的原因,把我们与自然、社会、自我和身体之间的互动体验给部分剥夺了,所以游客得到的体验程度,如果说完美体验是100%,那么游客可能只会体验到其中的50%。
生理的知觉体验和情绪反应对于生活的幸福感和生命的意义感而言,是比较重要的。举一个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果让你拿着一个百香果,回忆百香果的味道,那么口腔里面自然而然地会分泌出唾液,这是条件反射,也是一种聚生,就是身体和情绪体验的一种关系互动。人类机体在进化中形成的感觉系统是很值得信任的,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去尝试,比如吃百香果这种事情,不去尝试,就不会体验到那种酸中带甜的味道。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给自己设限,面对这方面的挑战直接就认为自己承受不住,遇到那方面的机遇也不敢向前迈步去尝试,在饮食方面可能就表现为,既不能吃这个怕上火,又不能吃那个怕过敏。这样拒绝尝试的行为最终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体验的机会,那么生理上相对应的知觉功能也就无法启用,进而被关闭了。然而事实上,人类身体很多的原始体验功能,都可以让我们体验到快乐、满意、兴趣、自豪等积极情绪,如果我们关闭这些功能或者很少去使用这些功能,那么就体验不到相应最纯粹的积极情绪,这样一来,我们的幸福体验将会少很多。
以亲子教育为例,如果家长不允许孩子去尽情奔跑,那么他就感受不到他的身体和速度,与身边的空气、环境和氛围就不能产生互动,也就达不到那种巅峰的体验,内心也就不会有触动的地方,积极情绪就会少一些。有一些家长带娃去郊游时,抱着娃背着娃或者把娃牵在手里,本质上娃是没有太多的体验的,因为他自己不下地活动,就体验不到那种自由的、飞一般的感觉,父母把孩子这种体验的机会都剥夺了,那么孩子的心灵怎么会自由呢?又怎么会有创造性呢?
教育上如是,生活上也如是。之前做呼伦贝尔心灵成长主题的时候,心旅伴的旅行团里有一位心理学同行的新疆小女孩,化名西子,其性格活泼,经常组织同龄的小青年们一起海聊和做游戏,在团里表现得开朗阳光,简直活脱脱一枚小太阳。可是后来真正地接触下来,其实会发现她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完全没有这么开朗的性格,就是一个被家庭教育规制着、束缚着的孩子。但是,她的这种天性,这种无拘无束的天性使得她难以接受父母严格的管制,甚至被家人看成是问题孩子。
家里人认为她有心理问题,所以才将她介绍过来参加心旅伴,言下之意即为,这个小女孩在现实生活当中表现得不善交际和言辞、性格孤僻,但其在心旅伴的旅游团里很活跃,与旅游同伴相处得十分融洽,甚至是团队氛围的推动者。所以,在自然放松的环境中,西子是完全正常的。于是,我们推断,西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有点焦虑、抑郁且不合群,但是在参与到心旅伴这个陌生而放松的环境中时,可能因为少了熟人社会的评价、指责和压力,西子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既然问题的症结不在西子本身,那么便有可能出在其家庭或学习的环境上,也有可能是父母、老师或者同学让其产生了紧张和压迫的情绪。
也许看到这里,你会担心西子在旅行结束重归家庭和学校生活之后依旧会变回孤僻的模样,其实不然,她没有再压抑下去,这可能得益于其在旅途中观念的转变,可能在心旅伴的一些活动中,她的某些积极情绪被激活了,让她全身心地接纳并且热爱上了自己,自信和自豪感是最好的良药,激起了西子探索外界众多领域的兴趣。这样一来,西子不再受制于环境了,那么环境给予她的消极影响就变得微乎其微了。西子学会了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别人对她的评价,遭到不合适的否定时她会认为那些评价中的她不是真正的她,负面的评价再也不会伤害到她。
西子的例子是正面而积极的,同样逃离生活的例子,上文有提到一例负面结果的,就是那个轻生的旅行者,将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寄托于一次旅行,最后没有在旅行中调节过来,还是以悲剧收场。每每回忆至此,笔者扼腕长叹,如果那位大哥当初能加入心旅伴的旅行团,在美丽的景色中,有旅伴和心理导游专心聆听他的苦闷和郁结,说不定事情最后的结局会皆大欢喜。他可能会发现,其实他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能够去面对生活中让其抑郁的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社会中有一些人,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虚伪的自己,是被社会化和熟人社会塑造的自己。而如果这些人能参与心旅伴的旅行活动,他们可能会找到真我。本会团体与旅游结合产生的心旅伴,最终目的就是想让成员们找到真实的自己,所有的旅游心理技术、旅游同伴以及景点和物质服务,都是为这个目的而服务的。
治愈内心的阴暗面之后,心态变得积极阳光了,之后面对冷嘲热讽或者生活挫折之时,便多了一分淡定从容。将心旅伴的成员们引导进入其各自的内心世界中,用心体验记忆中的积极面,让他们遇见最美的自己,便不再理会外界的诋毁,可以拥有强大的内心。这个步骤类似于祛除人们心理上的湿气,彻底祛除之后,会拥有更强的抵抗力,也就不会像原来那样畏寒了。
这个时候,如果别人再跟这些心理上已经彻底“祛湿”了的人灌输消极观念,这些人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因为他们曾经到达过内心的那片世外桃源,他们坚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被重视、被认可、被尊重的。这种感受类似于抵达过彼岸的成就感,当再次遇到挫折坎坷之时,自信会一直陪伴在身旁。
内心郁积了多年的困扰,在顿悟的那一刹那烟消云散。参与心旅伴旅游的七天,内心顿悟的七个瞬间,就相当于捋顺了以往七年生命画卷中的纠结愁绪。虽然没有《西游记》中“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般大跨度的时间对比,但是,人生是一种心理体验,在找寻到自己内心的世外桃源之后的自信和顿悟,或许真的类似于穿越时空的治愈效果。游客跟着心旅伴在这个景点旅游一天,可能他的内心已经走过了心灵四季,走过春季时心花怒放,走过夏季时热情澎湃,走过秋季时迷茫孤寂,走过冬季时痛苦难捱,但是他最终还是挺过了四季体验,最后走进了自己心灵的世外桃源,找到了圆满的状态,寻到了与世无争的心境。
犹记得在莫尔格勒河,我们心旅伴的成员们集体给爸爸写过一封信,然后分享式地当众读出来,其他人都静静地听着,没人打扰。弯弯曲曲的河面,心旅伴几十人散落在河的两岸,河水静静地流淌,牛羊在惬意地吃草,天上的白云在飘,地上的人在轻轻地哭泣。如此度过了一个小时,对于参与的成员来说,这一个小时的时间,相当于其人生的成长。成长顿悟的瞬间,抵得过过去的多少年的努力。
原生家庭中的矛盾和伤痛,也能在倾诉和宣泄中得到调解和治愈。举例而言,笔者曾经带着一位学生去其家乡旅游,由于她远嫁他乡,本身与父母的关系就比较僵,此次回到故里,近乡情怯,当时的情绪起伏很大。因为团里的成员们一起感受、一起分享,加入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元素,在去祭拜当地的图腾之时,她当场泣不成声,情绪得到了宣泄,在宣泄中表达了多年来从未对妈妈说出口的情感。以前她曾试过回到家乡从小成长的文化环境当中,也试过她自己回去见爸爸妈妈,还试过站在为人妻为人母的立场上去体谅父母主动缓和,但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后来在这次心旅伴的旅行中,她30年来的心理创伤被疗愈了,现在她一下子释怀了。
此外,有仪式感的冥想和祭拜,能让人突破心理防线,接受现实。举例而言,之前研究生班的人去山西大槐树游学,当时的主题是“大槐树寻根之旅”,当时参与活动的人员中,有三个是被抱养长大的孩子,到现在还不能接受事实,来参加心旅伴之前做不到开口对着自己的养父母叫一声爸爸妈妈,但是他们参加完心旅伴回去之后就做到了,他们把心里的隔阂拿掉了,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心理上的疗愈。
旅行中能暴露出人性的弱点和缺点,有的人可能会做出在平时生活中根本不会做的行为。举例而言,笔者有一位网校的学员,在本身的生活中是一位端庄美丽、大方优雅的女企业家,但是在心旅伴的某一次就餐的过程中,服务员少上了一份饭,之后在等待服务员补齐这份饭的过程中,她突然没有把持住,做了一个可能连她自己事后也不愿接受的行为:她跑过来要笔者手里的这份饭,并且表明她是付了钱的,应该享受到应有的就餐服务。这个行为,她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不可能做得出来,但是在旅行的过程中展现得一览无遗。
这次旅行回来,笔者在参与在北京召开的心理学家大会上,遇到了当时正在担任台湾ERP企业服务协会会长一职的一位教授,他了解到笔者常年驻扎在内蒙古做心旅伴的项目,也了解到笔者为一些大型企业兼职担任人力资源,联想到其单位的老板正在为管理和选拔人才而一筹莫展。待他了解到心旅伴这个模式之后,强烈建议企业高管也组一个心旅伴的团去旅行,当然,整个过程都会有心理导游、后勤人员、医务人员的陪同。只需七天的旅行时间,老板便能看到旅行中各个人的表现,看到大家平时生活中不太会表现出的人格特质,这样一来,老板就知道公司需要聘用哪一位员工。
关于旅行中表现出来的夫妻相处模式,笔者在呼伦贝尔带的一个心旅伴团队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选好址,成员们有空的都在帮忙搭帐篷,有一对夫妻成员,其中的妻子在干活,这位丈夫拿着席子朝搭帐篷的方向走去,就在众人以为他会加入团体劳动的时候,结果这位先生把席子铺在地上直接躺在上面晒日光浴睡大觉了,其妻多次劝其帮助搭帐篷而无果。当时在场的很多人感慨是什么样的感情能支撑这位妻子跟她先生过一辈子的。
在一起旅行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就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审美品位等进行磨合,所以笔者在此比较倡导的是,结婚之前,情侣们最好先跟团出去旅行,在这个过程中,在线路规划、住宿安排、景点体验、付出程度等方面都能增加情侣之间的了解和互动,也为双方做出是否结婚的决定提供参考。因为如果仅是两人出去旅行,你侬我侬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甜蜜的假象”,但如果还有团体中的其他人员和社会关系的介入,这其中的气场和氛围会有所不同,情侣双方的体验也会不同。举例来说,如果一对情侣跟团旅游,其中一人在其中移情别恋了,这就是真相,这趟旅行检验出来这位移情别恋的恋人,其忠诚度不够,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以,可以将婚前组团旅行纳入婚前必经的过程之一,积极地感受两人的相处模式,观察恋人在旅行中表现出来的恋爱品质以及其他特质,会更有利于识别彼此感情的真诚度,同时也在体验和分享的过程中更了解对方。
心旅伴是带领成员们走进自己内心世外桃源的一次旅行,去游览一个美轮美奂、壮丽恢宏的景致,通过体验和冥想,看到了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气氛良好,诗兴大发作一首五言或者七言绝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读者品味完顿时拍案叫绝。这便是当场感受的乐趣所在,体验深刻便容易进入内心桃源,也是心流的高峰体验。
笔者组建的本会团体导师班,首届班长是一位女士,那次她带着女儿和旅行团,随笔者带领的心理导游培训班游呼伦贝尔。在笔者给心理导游进行培训活动的过程中,一位共同带队的德高望重的老师,带着那位班长女士的女儿在一旁体验大自然。他们抓到一只蚂蚱,小女孩当时的反应就是恳求老师:“张爷爷,我们不要带走这个蚂蚱,这里是它的家,张爷爷我以后会照顾你的。”在场的很多大人听到都特别受触动,因为小孩子的话语是最单纯、最真诚的。这次呼伦贝尔草原行中,感触较深的成员,在不知不觉中就走进了自己心灵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