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旅游的心理资本建设

若要将心理学应用到旅游中的这种模式阐述清楚的话,我们便不得不提一个关键概念,即旅游的心理资本。

(一)心理资本的定义

心理资本是管理学的概念。在管理学看来,人有了心理资本,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比如,乐观使个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困境;自信使个体以正面的评价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坚韧会使个体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勇往直前;耐性使个体遇到困难之后依然坚持;勇气使个体拥有承担责任并且爆发和创新的精神。所有的这些心理资本都可以使我们获得幸福。

(二)按心理资本水平划分旅游级别

根据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以心旅伴的视角进行探索,可将各种旅游进行细化和分级。

1.“地狱级”旅游

第一个级别也是最基础级别的旅游,我们戏称之为“地狱级”旅游,这种旅游中的游客常常拥有走马观花似的固定模式:上车睡觉,下车如厕,景点拍照。回去后有人问他们旅游的心情怎么样,他们回答不知道!

这个级别为什么被称为“地狱级”呢?因为游客的人格没有被导游和旅行社充分地尊重,所以其尊严在地狱,这类游客是用最少的经济支出去景点凑热闹的,基本上是哪个景点出名就去哪儿,哪个城市大就去哪儿,哪样的旅行时髦就来哪样的旅行,身体和心灵都在路过各种亭台楼阁,过了之后便毫无印象和感想。

“地狱级”旅游的游客钟爱心理资本水平低的普通线:长途跋涉到景点,下车五分钟睁睁眼拍拍照,之后上车回程睡半天,然后再到下一景点。这样一路颠簸,周而复始。如果导游安排他们提前在景点住一晚,第二天慢慢听曲儿看画讲故事,这帮游客肯定不干,保不齐还要大骂导游矫情,只有这样节奏紧张且交流不多的普通旅游才适合他们。

2.“人间级”旅游

第二级别是“人间”级别的旅游,为何称之为“人间级”?因为这一级别的旅游中,游客和导游之间在心理上的人格关系是平等的,在旅游成团之前,游客便已经通过原价购买了相应等级的服务,不存在游客占便宜之说。这时候的导游不再引导游客花大量的时间在购物上,这个级别中的游客也不会有人格被导游藐视或侮辱的待遇,也不会有因为不消费而被导游破口大骂的情况发生,还能得到导游的尊重。

它与第一个级别的区别就在于:第一级别的旅游中,游客景点逗留的时间很少,但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很长,而且买东西的时间也长,一天七个小时可能至少有两个小时,导游会带游客购物,路上来回四个小时,再除去排队、买票的时间,游客花在景点观赏上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而在第二个级别的旅游中,导游的服务态度是温和且不急躁的,也没有那么多的套路和那么强烈的引导游客消费的欲望。

3. VIP贵宾游

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再高一个水平,对应的旅游层次也再升一个级别,到了第三个级别的旅游,便有点类似于VIP贵宾的享受。旅游的线路可以根据团内成员的建议做一些改动;饭菜口味、搭配和食材可以根据出资的多少和团内成员的偏好做一些微调;旅行社也会安排温和善良、专业负责的导游带队;或者旅行社派专门的车和司机去接送,全程彬彬有礼而且服务到每个人;等等。这样全面的微调服务,就有点VIP贵宾服务的感觉了,总之是针对这个团队的一些特殊要求而特别安排的服务,已经达到享受旅游的层次了。这个级别就相当于现有的一般旅行社所能做到的VIP贵宾级别的旅游。

4.心旅伴的初级游

上述第三级别的旅游,还没达到心旅伴的级别,从第四级别才有我们心旅伴的一丝感觉。因为在第四级别中,才考虑在旅游过程中加入旅游心理技术和生态心理技术,让游客与文化互动,提升游客的旅游心理享受和体验水平,所以说这第四个水平是我们心旅伴的初级水平。

但心旅伴并不是几位心理导游带着游客到地方搂着一棵树所有人哭一场,这是误解。这里面掺杂着很多的团辅技术,操作起来要顾及团队中所有游客的开放程度和成长进度,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容易和浅显。但这也只心旅伴中一般级别的旅游。

5.心旅伴私人订制游

心旅伴初级旅游再往上就是心旅伴私人定制级别的旅游,也是旅游的第五个级别。在这一层级中,所有的旅游线路,都不按照原来既定的旅行社路线走,也就是说,不一定硬是要去访遍所有必去的经典景点,这与第一层级的旅游不一样,时间都不需要遵循原来规定的时间,可以做到随时停车、随时做活动、随时分享内心体验。

以游呼伦贝尔为例,呼伦贝尔有一个闻名于世的根河湿地,这个湿地中放置着一块“亚洲第一湿地”的牌子。我们这第五层级的旅游是一种高水平的、向内求索的心理旅游,所以团员们不一定硬是要站在这块牌子前面合照,更何况还要顶着烈日排队暴晒一个小时才能轮到合照。故此,我们这个心旅伴私人定制级别的旅行团,在观赏湿地最好的地势开展主题活动,而且是在团员们都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活动。这样便能看出来这个级别的游客,其旅游的心理资本水平是明显高于前面一、二、三这三个级别的。而如果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在一、二、三级水平的话,在这个环节中他会抗拒主题活动,给出的理由一般都会是:我需要跟“亚洲第一湿地”这块牌子合照来发朋友圈,否则就好像我没来过一样。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出来旅游,不论去哪里旅游,即便跟再多的著名招牌合照,那都跟没去过差不多,因为他们不走心、不在意自己的内心体验,生活在朋友圈的评价中,不是自己过得快乐不快乐,而是活在外人的恭维和赞美中,这样类型的游客适合选择和他们自己匹配的旅游级别,不适合参加心旅伴私人定制级别的旅游,因为他们会不适应这些活动,会更向往外界美景的刺激而忽视对文化的感知和内心的求索。

6.小型化私人定制游

第六级别:心旅伴小型化私人定制级旅游,也是最高级别的旅游。三五个呼朋引伴,七八人对酒当歌,这是一种身体和心灵同在路上的心灵之旅,我们暂且称之为高端VIP。在这个级别的旅游中,如果在西藏的话,便索性融入当地的牧人家庭生活,聆听喇嘛讲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跟当地的牧民一起挤奶放牧,去看当地文化传承人的艺术表演,吃穿用度已经脱离了商业性宾馆的流水线服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小型化的私人定制旅行,其后勤保障和外围服务需要的精力物力会更多,从路线攻略的量身定制、与当地居民协调,到主题活动的深度开展与随时调整,还要兼顾旅行中每个成员的医疗保健服务和饮食口味,这都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功课与策划。前面第一层级别的旅行团,是一个导游带几十个游客打“游击战”,最后这第六个级别的旅游团,可能就是十几二十个心旅伴和旅行社的工作者组成的后勤人员,来对团里的三五个人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再以教育资源的配置举例,一所学校是一位普通老师教五六十个学生,可能会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进度,因为精力不允许;而另外一所学校却是五个精英老师针对十个学生因材施教,做全面的教学计划,随时调整辅导强度并尽量做相应的拓展练习,还有保育员和心理老师在身心两方面给予保障,所以第二个学校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自然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这六个级别的旅游形式,其中第一、二、三这三个级别属于传统旅游,而第四、五、六级别属于心旅伴的旅游。前三个级别的旅游中,第二级别中的游客基本上人格不会被侮辱,不用看司机和导游的脸色,也不会有被套路的感觉,对于大众而言已经是比较正常的旅游体验了;第三级别的旅游中,游客多掏了钱,能享受VIP贵宾级别的服务,这一级别的旅游对于大众而言,其心理体验就更好了。

传统的旅游级别中,游客回家之后的内心体验和评价也各有不同,一部分游客的感想是“破财消灾”,也就是花了钱免于被侮辱了;一部分游客会抱怨出门之前没看皇历,感觉出门犯太岁,旅游的时候总是跟别人有冲突;一部分人旅游后感觉有点失望,对旅游的美好幻想破灭了;当然也肯定有一部分游客会觉得旅游购物实在是尽兴;或者还有一部分游客感觉很棒,山清水秀、花美人甜,觉得这次的旅游景点很值得去;甚至还有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自己其实可以下次报更好的旅游团,和更少的人一起去进行深度旅行。这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游后感想,这也是与游客本身的旅游心理资本水平有密切关系的。

所以说,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各有不同,如果不将旅游分级的话,那么游客的旅游能力和旅游团队的服务就不匹配了,游客的体验也会打折扣。当然,我们呼吁要逐渐消除第一个级别,即“地狱”级别的旅游形式,这便是相关部门应该狠抓的工作了。

(三)游客与导游之间的冲突

将心理资本迁移到旅游上来,我们探讨一下游客在旅游中的旅游心理资本。那么,不同的游客,其心理资本的水平也会或高或低有所不同。若是旅游时所持的心态是随遇而安或入乡随俗,那么游客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会适应得很快;但如果某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得不错,而一换环境就会水土不服,那么这个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交往这几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均需提高。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中就包括“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以前接触的都是熟悉亲切的家人邻居,但凑巧今天遇到一个特地来找碴的不好伺候的人,个体如果不能随机应变地处理好当下跟这位找碴的人的关系,那么很有可能爆发冲突。

1.不等价交换现象

我们经常能在各大媒体的社会新闻头条上见到这样的内容:旅客0元或低价拼团旅行,却在旅行中被导游骂到狗血淋头。为什么在旅行团中时常会发生导游和游客之间的冲突呢?这个冲突问题源于什么呢?

答案是,源于旅游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游客想要以更低的经济投入来换取高质量的旅游服务,而旅游服务人员则想要通过低价的报名费诱导游客先参与进旅游,之后以促进游客消费等额外消费的形式提升收入,但是当游客不产生额外消费行为时,旅游服务的提供方的收入便得不到保障,于是服务质量下降,引起游客的心理体验落差,导致游客与导游或者旅行社之间产生冲突。

一般来说,0元团费和低价拼团旅游的现象滋生,是旅行社以低价团费招募旅客成团旅行,为了在旅途中将成本挣回,旅游公司和导游会在游客游玩的景点或者餐馆极力推荐产品并促成购买行为,以拿回扣和提成的方式拉回成本的一种旅游方式。在香港的旅游界,将上面说的这种旅游现象称为“卖猪仔”。我们可以细算一下,假如香港游的线路成本价是3000,但现在旅行社为了增加旅客量,将成团报名价定为2000,结果每一位游客报名,旅行社就亏损1000元。但是旅行社会把这里每人1000元的亏损直接放在导游身上,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导游在整个带团的过程中,就会以各种明示暗示的鼓吹和推销来刺激游客进行消费,导游不光要赚回亏损的1000块,还要反过来再赚钱。所以就会出现报道里写的:某旅行社带团导游极力劝游客消费,游客拒不消费,结果游客和导游就大肆争吵,场面一度难堪,双方在对抗中对对方人格的侮辱之意溢于言表,典型的“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说回游客的心理资本,游客遇到了这一类低价拼团或者0元旅游的活动的时候,报名去参加了这个团,这个行为本身就很恶劣了。面对导游催促消费的明示和暗示,适应当时环境的游客只好勾着头装睡觉,忍受着导游的谩骂和侮辱,既来之则安之,这是游客自己选择的低价游导致的结果,只能游客自己承受。那么,这也反映出了,低价报团的游客们的旅游心理资本水平低,因为这些游客想要花低价买高端的服务,但是服务方得不到想要的经济利益,所以降低精神服务的水平,以发泄未能达到正常预期收入的不满,自然这些游客也就得不到高端的服务了。

游客们去旅游本身是为了散心,是花钱买快乐,结果低价拼团游中发生了冲突,让自己更加烦心。所以说,有的游客想要快乐却又不想花钱,说明其享受精神需求的认识水平不够,一分付出一分收获,钱没有花到那个水平上,就不要妄想能享受VIP级别的旅游服务。进一步概括起来讲,所有既不想为自己的快乐旅游买单,又想贪便宜去获得这种快乐体验的人,都是旅游心理资本水平低的人,这些人连足够的经济意识和市场常识都没有,更没有达到享受精神需要的水平。

我们对于想获得精神享受就要去付出物质代价这个认知要到位,所以凡是真正有能力、有资格享受旅游精神福利的人,都是不会贪别人便宜的人。至少达到相应的旅游心理资本水平的人,他会掂量自己会不会因为付款不足而影响旅途的服务体验,他会问自己:去香港2000元收费正常吗?一日游只花费250元能行吗?可能他得出的结论是250元都不够付油费,那么在旅途中自然享受不到高端的精神服务了。那些拼团低价游或者0元游的旅客,不用说高端的精神服务,他们连最基本的、低端的导游服务都得不到保障,而且整个旅途都在被侮辱,简直是群众版的“人在囧途”。

这些经历过“人在囧途”旅游状态折磨的旅客,在打道回府之后,可能对与旅游相关的消费支出都变得更谨慎了。他们可能会对于自己一直在默默忍受导游的讽刺和侮辱感到事后委屈;可能旅途中的不愉快事件和心理落差让他们直接排斥旅游;也可能他们自以为看到了世间人情冷暖,对社会持负面的态度;甚至还有人会因为抗住了导游狂轰滥炸式的推销而感到扬扬得意……其实这些想法都会导致这些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下降,进而其幸福水平也下降了。可能这些游客觉得自己跟导游斗智斗勇斗赢了,但实际上他们在心理上输了,他们的奸诈水平提高了,但善良水平下降了,而这些失去的善良品质,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而且,这些游客在旅途中被伤害和磨灭的自尊人格怎么补救和重塑?难道省下了钱就是最好的选择吗?金钱和人格比起来,到底哪个重要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2.社会的旅游文化之殇

现如今,“0团费”“卖猪仔”这一类旅游现象,已经在无形中影响旅行团的社会形象了,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大家一提到组团旅游,游客就害怕导游的套路,导游也害怕游客的不合作,双方都心累,最后的副作用是:社会文化被伤害了。此话怎讲?贪便宜的游客们还没组成旅游团,成交的时候就已经欠旅游组织机构的钱了,本来这些游客旅游前待在家里时还挺纯良,遇到拼团旅行一出去魔鬼式玩了一趟,回来之后整个人的道德水平都压低了,变得更斤斤计较了。而且,旅行社的这种营销策略自然也有不合适的地方,需要从各方面进行改进。因为旅行社的降价也降服务的行为,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道德行为,作为文化机构和服务机构,旅行社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对社会有着负面的影响。国家和政府的相关经济与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对这种影响不良的商业或文化行为进行管制和规范,表面上这种负面的影响是看不出来的,只有文化学者、社会学者才看得到其中重大的社会危害。

比如某个旅行社几年共接待了十万人次的游客,假设这些游客中有一半的人回到家后,都认为自己凭着旅途中一路与导游的斗智斗勇,成功地捂紧了钱袋子,心里还有着扬扬得意的自我满足感。接着,可能他们会有社会很险恶的认知观念,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会灌输这种观点:“孩子,你以后万一碰到这类的旅行社或者导游,记得要采用这样那样的方式来对待他们。”无论孩子接不接受这种观念的灌输,他对这个社会的看法也会变得阴暗和狭隘,同时也会养成凡事斤斤计较的性格,甚至还可能学会给别人设置套路。长此以往,凡是参加过低价拼团旅行的游客,回去后一家人都受到影响,进而人人自危,人人都防微杜渐,社会风气和国民安全感也会下降。所以说,旅行社作为文化机构,应该着力提升社会公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福利水平,旅游本来是起到推动公民幸福的作用的,结果反而将公民的幸福感和素质都影响得下降了。

(四)提升心理资本的水平

心旅伴是旅游各方面人员(包括旅行社、导游和游客等与旅游有关的各方面人员)的心理资本提升之后,再加上一些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来促进游客旅游体验深度的一种特色旅游。要实现高质量的心旅伴,则需要旅游中的各参与方都具备较高水平的旅游心理资本。

而围绕心理资本的提升,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需要提升心理资本的对象,这里可以分成两类人,一类是旅游工作人员,包括旅游饭店的经理、老板,以及所有旅行社的经理、导游等工作人员;另一类就是游客们,只要是大众中参与旅游的,皆可称之为游客。

1.旅游行业承载的社会责任

随着当下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享乐化,人民精神享受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甚至有一部分游客是奔着“重新做人”“自我救赎”等偏于疗愈化的目的而去旅游的。不论游客抱着何种初衷,旅游这种休闲方式已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系统化的产业链,开发商、旅行社、导游等行业和职业也日渐兴盛。

在这当中,旅游行业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初具形态和规模,其产生的经济、文化、心理效应也越发举足轻重,仅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这一方面来看,旅游行业要做的改进还有很多。

(1)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

以笔者熟知的心理咨询行业为例来谈,可能来访者前来咨询之前抱着很高的期望,但是来咨询中心进行咨询之后,可能咨询师没有找对方法,或者最初的几次咨询中破冰没做到位,导致信任感没建立好,结果来访者回去之后,可能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能通过心理咨询的途径得到心理缓解和疗愈。从这个角度看来,心理咨询的工作如果没做好,就相当于截断了一条来访者发展的路径,道德上也要承受极大的苛责。

所以,名气越大的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员越要专业和精通,越要对来访者负起责任,不然如果没有帮助来访者进行良性发展,那么来访者可能会丧失信心,其内心最认可的、最出名的心理咨询机构都拿他的心理问题没有办法,可能他会认为自己没有痊愈的希望了,严重的情况,来访者回家后可能会有轻生的念头。这便是心理咨询行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咨询员们做好本职工作,其产生的积极意义是极为深远的。

(2)自我救赎的流行方式:旅游

以笔者团队开办过的心理导游实地培训班为例,培训班上有一位学员在表达参加此次培训的原因的过程中,讲述了他朋友的故事,其间他几度哽咽,心情激动到不能自已。这是真实地发生在他身边的关于旅游的悲剧,他的一位好友的丈夫得了抑郁症,这位得抑郁症的丈夫也尝试了很多方式试图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收效甚微。后来他想要旅游,也相信旅游能够给他带来好的转机,在去旅游之前,他暗下决心,如果这次旅游能调整好他的心情,让他很开心并得到放松的话,回来之后他就认认真真地活着,如果调整不好他就去死。这个决定是后来在他的遗书里看到的。那次,他花几千元报名参加了一个团体旅游,旅游结束之后回去就自杀了。讲述者替那位自杀者感到不值,也替他的好朋友感到悲伤,而他一定要参加这次的心理导游实地培训班,也是为了向逝去者致以哀思,也借此多学习心理学在旅行中的应用知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帮助到像他朋友的丈夫那样将旅游当作心灵救赎的人。

这个真实的故事触动了当场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培训师和督导。人们才意识到,原来真的有人会把旅游当成他生命中拯救心灵、给予其灵魂最后一丝希望的那根救命稻草。当下旅游行业的心理资本水平偏低,部分人可能没到想自我了结的程度,旅游完之后却真有轻生的冲动了;还有一部分人将拯救家庭关系、挽回婚恋关系的最后希望寄托在一次充满期待的旅行上。现实生活中就有相当多的人,实在无法解决自己的婚姻难题,最后就下定决心去旅游,是希望能冷静地换一种心情,但可能没想到旅游本身的项目让游客体验很差,结局有可能是回家后直接就离婚了。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现实案例,不胜枚举。所以,旅游成了人们去检视自己生活状态的契机,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在其中,更有甚者,旅游似乎成了一部分人进行自我救赎的一种自愈方式。

我们无意夸大心理学在旅游中能起到的作用,可是旅游现如今真的是成了很多人自救的稻草。游客普遍偏低的心理资本,我们没法多加指责,毕竟这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我们可以从较小的方面改进,或者说可以从源头做出调整,从导游、旅游公司的工作人员、旅行社、旅游局以及相关的行政部门和旅游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等这些旅游的发起方面,做一些心理建设和职业道德的呼吁。这一部分人如果旅游心理资本水平偏低的话,就代表着他们已经有一部分道德开始沦丧了,开始变得麻木不仁和价值观扭曲。以导游为例;比如导游认为能骗到的游客就是傻就是活该被骗;比如导游们扎堆讨论的是哪个导游“业绩”突出;比如导游们会和商贩或者休闲项目老板合起来坑游客刺激其消费;等等。这样一来,导游在带队的过程中很难享受到快乐,因为这类型的导游把自己放在了游客的对立面,与游客是斗智斗勇、剑拔弩张的关系,这种自我定位只会让自己的心理越来越不健康,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到最后导游可能会将整个旅行团的氛围影响得很紧张、很脆弱。

在这种氛围紧张的旅游团体中,游客们本来出钱来旅游就是为了图个开心,没必要跟导游在琐事和细节上过于计较,为了减少冲突,有时候只能小心翼翼地迁就着导游的坏脾气,哄着导游开心,忍一忍就过去了。以笔者所带的一个旅行团的情况为例,去年心旅伴做的其中一个团,是我们与某电视台合作完成的。当对方指派给我们的那位导游离开我们团的时候,本该是拥抱话别并表示感谢的场景,但我们这边包括大人小孩没有一个人跟她说再见,因为大家实在是对她没有好感,她带团的整个过程中都在嚷嚷着“我现在就想把你们这个团扔了,不带你们了,老娘有的是旅行团可以带,不在乎你们这一个”。碰上这样心理资本水平的导游,也只能说是这个旅行团运气不够好了。但这事实能反映整个社会大概的精神文化消费水平。

2.游客旅游能力与导游服务的匹配问题

正确的旅游认知应当是:我们需要通过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换取旅游中专业化的导游服务,而不是靠投机取巧的方式以低价购买高端消费,这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等价交换的原则。

如果说游客的旅游心理资本水平不够高,抑或对自己将要参与的旅游的认知水平不够,以及其享受旅游这种精神福利的心理能力还不够,那么他将比较难以和高端的导游服务匹配上。具体来讲,好的导游服务带有文化、精神上的深度与探索,不仅仅停留在购物拍照的层次上,如果游客自身的同理心或文化感知能力有限,那么便难以理解导游讲解文化景点的文化和历史,并且可能邀请成员做分享的那份良苦用心。比如说导游安排一些成长相关的活动但游客反而觉得无聊,这就说明该游客心理认知水平不足。较高的审美能力能促使游客选择去神圣的、美丽的景点,如果审美不够,那么只能去与自己欣赏水平相当的景点。比如说一位来自景点当地的好导游,他爱自己的家乡和他的信仰,会给游客用心讲述本地的文化和历史,但耐心和认知不足的游客可能还会嘲笑这位尽职尽责的导游啰嗦。

特别是去有宗教信仰或文化信仰的地区旅游,比如西藏这个带有浓厚佛教色彩的旅游大省,有些导游是藏传佛教的信徒,而有的游客可能做出亵渎当地佛教文化的行为,这就说明这些游客的心理资本水平不够高,也说明他们欠缺的旅游能力与导游们优良的旅游服务不匹配。旅行社中也会有不设套路的良心旅行社,但接待的游客已经习惯了“三步一小套,五步一大套”的套路式旅游模式,结果这家的良心导游给游客耐心讲解和分享,游客却处处提防;反而是如果导游按游客之前遇到的套路出牌的话,游客会欣然接受。这些良心旅行社不主动引导也不强制游客购物,纯玩纯分享三天而不带游客去扫货,反而有的游客还会不理解,甚至发飙大骂旅行社和导游不带他们去买当地特产。这样的旅行社走的是高端的经营路线,带客游玩可能只是单纯地想要传播当地文化,或者做主题活动以助人内心成长,结果游客不在这种心灵体验的层次上,那么就不适合参加这种“不套路”的团,反而更适合参加带客扫货买买买的旅行团。俗话说,见惯了太多的套路,再也不相信纯良,可能说的就是这些被“坑”惨了的游客们,而上述的这种游客“自虐”式的不正常现象,也是游客旅游能力与导游服务匹配不上的表现。

3.优化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地让游客的整体心理资本水平提升上来很有难度,所以,我们先不急于去提高游客的旅游心理资本,因为这个部分是与社会和文化的整体素质相关的。心旅伴先是在第四、五、六级别的旅游中为对应的游客服务,也算是旅游中的高端服务。那么,目前我们率先需要推动的是旅游的健康发展,推动旅游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提高,推动旅游区的环境建设,推动大规模的心理旅游的发展,多进行理论的研究与技术的探讨,改善心旅伴的大环境大背景,推动心旅伴慢慢基层化和日常化。这样一来,渐渐地,心旅伴的游客就会多起来。

(1)心理资本水平培训的提出

以2012年的北戴河之行为例。笔者与北戴河地区的旅游部门负责人就如何提升该区的旅游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进行商讨,制定了全北戴河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工作人员的旅游心理资本培训项目,计划要对该区所有旅游饭店的经理、老板以及所有旅行社的经理、导游进行系统的心理资本培训。这个项目之后交接给秦皇岛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去实施,但后续没有开展下来。但是如果当初这个咨询师协会坚持做下去,也有很多值得研究和开发的地方,比如说这个培训的课程设置,可以包括游客心理分析、游客心理危机干预、旅游过程中的心理沟通、旅游心理文化的讲解,等等。

(2)行政干预与市场运作

除了开启上述的培训项目以外,还能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干预,对心理导游的职业资格做一个认定规范。以丽江这座旅游城市为例,如果丽江市政府的旅游部门做一个硬性规定,让所有在丽江开旅店的老板都要拿到这个心理导游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者给拿到证书的老板的旅店添加心理导游的标识,没有拿到证书的老板的旅店,就是普通的旅店,这样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

行政干预如果比较难以实现的话,我们可以换一个民间途径进行市场化操作。专业的心理学机构对景点的旅馆、酒吧负责人进行培训和指导,指导当地驴友行业的工作人员在他们自己的产业(旅馆、宾馆、饭店、文化场所、旅游景点等)地点开展心旅伴的主题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有点不同于以往单单唱歌跳舞讲故事的环节,可以将当地的图腾、景点历史、文化艺术等与之进行有机的结合,创造出一系列的心理技术,恰当应用到每一次的主题活动中去。心旅伴与之前的传统娱乐活动并不相排斥,心旅伴的活动加入当地的文化展示当中,既能让景点得到深层次的展示,也能让游客在赏景之外得到更大的心灵成长。或者,当地民众还可以将这些方面与自己的产品结合,最后生产出不一样的旅游纪念品等实物。这一系列的改进都是以提高旅游服务工作人员的心理资本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基础进行的。这样一来,这种程度的文化开发项目就与以往不同了。

(3)用“献血”模式提升心理资本水平

笔者学习的风格是“献血”模式,或者说是以“献血”模式主,那么什么是笔者口中常常提到的“献血”模式呢?

①何为“献血”模式?

心灵成长之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蜕变成了我们本会团体后面正式提出来的心旅伴,这是关于深度旅游的概念,后续会展开来讨论。

而心旅伴的产生其实是与笔者常用的“献血”模式的学习思考方式有关的。人们在进行过很多次旅游之后会发现,过去经历的每次旅游都可能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身边的朋友不一样,身处的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看到的景点给感官和心灵带来的冲击也是不一样的,于是在每一次旅行的过程中产生的心情也大相径庭,时间一久,沉淀下来的收获和感触也会慢慢变多。而掌握这种“献血”模式般的学习方式,能够使大家将来更好地在旅行中使周遭的友人亲人都能乐在其中,在旅行中享受,甚至我们可以将我们的这种“献血”模式版的学习和旅行的方式应用到生活工作中,传递给需要的人,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加顺畅。

什么是“献血”模式的学习呢?以本书的内容挖掘为例,本书前十章阐述心理学在旅游中的概念、原理和实操技术;本书的后面十章,核心在于案例的展示与分析,通过回顾这些具体的案例,可以把大家带到那些旅游的当下,之后再对这些案例进行解读,又是一次对内容的挖掘和深度的剖析。做这两遍解析,有点类似于荞麦里也要榨出油的那一股劲,笔者的这种学习风格就是“献血”模式。

②如何培养“献血”模式?

联系到现实中真正的献血过程,献血的过程是慢慢抽血,而不是一股脑全部把血献出来,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控制在某个量的范围内。那么同样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讲述的人总会有新的思考和想法产生,这便是从现实的献血活动迁移到了学习上的“献血”模式。讲授知识的人就是要做到倾囊相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进行进一步的解构和剖析,抓住脑海中碰撞出来的灵感,抽丝剥茧、捋清思路形成新的观点。

“献血”模式对于“献血”的人的要求,类似于自己本身要有“弱水三千”,这样才能取出“一瓢精华”给予别人饮用的感觉,而饮水的人在饮用之后,还得产生出不同以往的东西,这样他便也能加入“献血”的行列。现实生活中所有参与献血行列的人,献血后机体的供血量和需血量进入短暂失衡的状态,此时机体的造血细胞被激活,造血细胞一工作,造血功能增强,进而补给到全身的肌肉骨骼,直至达到机体内新的血液供给平衡。这一过程迁移到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教授知识的过程便类似于“献血”行动,每次课堂之前的知识准备和自我充电的过程就类似于机体的造血细胞在造出新的血液,而每次在备课和充电的过程中造出来的新思想都可以作为下次“献血”的准备,如此循环往复,“献血”的人和接受“新鲜血液”的人都能得到提升,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

所以说“献血”模式的过程像底蕴深厚的老先生慢慢地教导出自己的得意门生,“献血”就是教,以教为形,以学为启。以教为形,其表现的形式还是教,然而真正的内涵是学生在学。而且这其中学的方法也有一定的讲究,这个学要求学生要让所有“血管”里的血液全部流通起来,像是武侠小说中打通任督二脉这种筑基一样的操作。迁移到学习和旅游中来,“献血”之前,可能有的人感受过的地方仅限于内心的一隅之地,“献血”之后,内心的思想脉络打通后,可能会得到新的观点。所以说,没有探索过的心灵空间都要去体验和探索一次,没有去过的想要去的景点都可以去游历一番。

再将“献血”模式迁移到旅游上来。旅游是个体通过游历更多的物理环境,进而开发其内心的不同区域,即借助体验外部环境的过程来开发自己内心的疆域。举例而言,如果一个人从未参观过桃花园,他在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去桃花园游玩,那么当他在桃花的海洋里春心荡漾时,这种春心荡漾的情绪体验会帮助他发现自己内心的桃花源。与其说是这位从未参观过桃花园的人双脚走进了现实世界中的桃花园,不如说他是走进了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但如果他不具备“献血”的能力,本身是难以产生新的想法和创造性的作品的人,那么即使身在花海,他也不会有心神荡漾的感悟,更不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那片桃花源,这样也就没法实现旅游的核心目标。这个目标是体验到内心的心流感受。

③“献血者”的自我更新

真正到位的“献血”是把自己的知识抽干,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内容和理论。然而通常在笔者“献完血”之后,有声音表示担忧,因为倾囊相授,知识全部流传出去了,之后的路怎么走?你没有压轴的知识当作“底牌”了。当时,笔者也焦虑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最终想通了,其实只要保持探索和学习的状态,“教会徒弟,饿死师父”这种悲剧是不会上演的,虽然学生们都进步很快,都在各个行业争当精英,但是笔者本人也还在孜孜不倦地探索中,生有涯而学海无涯。

一直秉承着“献血”模式的工作风格,时间累积下来会发现,笔者“献血”越彻底,之后推翻重建起来的理论也好、灵感也罢,都是越来越高质量的。感触最深的便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这次接触沟通,对方会惊叹于笔者的进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其中起作用的就是学习,是不断“献血”之后推倒重建、不断在内心体验中捕捉灵感的那些累积。

4.科普景点文化,提升大众旅游素养

(1)旅游宣传广告的宣传效益

关于旅游景点的公益宣传广告,国家和地方旅游局应该花精力并投入经济在中央各大媒体频道、网络平台,以及抖音和微信朋友圈等大流量的社交平台,大力推广这些又美又有底蕴和故事的景点。

这些公益广告需要以丰富形象的景点介绍为载体,以达到充分宣传的效果,那么这些媒体和社交的庞大受众群体便可以看到各个旅游地点的真诚展示,这样也更方便于游客做出选择。比如说,止于对江南水乡的想象层面的游客,在看了相关的旅游宣传片之后,会有一个具象的了解,就会更加促动其出发去一睹江南小桥流水、烟花絮飞的美丽小镇,这事实上也是直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很好的办法。

(2)精神文化导向的旅游宣传

我们常见的道德教育的公益广告,其中有一个经典的画面,相信所有人都记得:几岁大的儿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然后自己也费了吃奶的劲摇摇晃晃地端了一盆水要给妈妈洗脚,那盆水比较多,还有一些水花溅到孩子的脸上了,妈妈看到了既欣慰又感动,观众看到了也喉头哽咽。观众的心都被触动了,进而会反省自己对家人是不是平时不够体贴,今后也会更加孝敬家里的长辈,这样一来,教育民众的效果就达到了。

中央电视频道经常会播放各个省市美丽山水的宣传片,比如“中山故里广东欢迎您”,或者说“荔枝之乡等你来”,或者是“岭南好风光”之类的。这些都是以山水和特产为导向的宣传内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介绍的内容做些精神文化方面的引导呢?比如说:“听,这是南华寺的钟声……”这就改变了一个感觉通道的刺激,改变了一个场景,将当地最有特色的文化和精神体现出来,让游客一看到、一听到就有冲动想要去一睹为快。内容一变,味道就不一样了,那么这个宣传片就不再是特产和风景的视角,而是心理和文化的视角了。这样一来的话,广告中对广东的宣传可以加入六组会盟的内容,还有对传宗第一人的提及,因为传宗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主要体现,是游客们寻找精神家园的一条很好的通道。

这样的融入文化和精神的地方特色介绍,可能那个记忆点会让人印象深刻,也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到同频的游客,进而促进全国的文化繁荣和交流。

(3)心旅伴专家讲学式指导

就心理旅游技术的应用程度而言,孔孟之乡的开发也还远远不够。笔者之前到孟府孟庙讲授并录制《向孟子学经济心理学》这门网络课程,次年又带广东大学心理技术研究试验班的成员到孔孟之乡游学,再拜孔子。之后与孟府研究院的教授开研讨会,他们对笔者提出的旅游心理技术、文化心理技术以及心旅伴旅游线路很感兴趣,当时他们听完的反应是拍案叫绝。而且当地旅行社经理和老板也对笔者创办的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有所了解,身边也有家人在网校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

除了在社交平台和各大电视台投放旅游宣传片之外,以文化、公益、政府和民间组织的通力合作,全面提升旅游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心理资本的地面活动有没有必要开展呢?也很有必要。

旅游大会每年都可以邀请心理旅游的专家去做报告;旅游新项目的开发,也需要精通旅游的心理学家去做报告。如果将笔者团队这些年来做心旅伴的经典案例都解析一遍,那么作为报告听众的这些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和广大游客们,听完后一定会有新的启发。其实游客和导游的需求很明显是不同的,通俗而言,游客是花钱买开心,导游是付出服务让游客开心从而挣到钱。游客以足够的经济支出来换取导游相应的旅途中的文化、精神和引导服务,让自己在旅途中过得开心舒适。游客给的钱与导游的旅游服务相匹配,这就是最舒适、最公平的旅游。

(4)景点开发与服务对人才的需求

旅游心理技术与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这些工作其实在不同的景区,都有人坚持在做,而且都在各自发展出路。比如说北京的龙泉寺,聘请了五六位博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业人员,成立了计算机的开发小组,将龙泉寺打造成了拥有系统的一条龙智能化服务的特色旅游景点,但我们地面上的旅行社暂时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集结心理学方面的高学历人才,组团对一些景点做设置和改造呢?完全可以的,我相信这样的设想终有一天会实现。所以说,高学历人才通过专业技术的研发,能打造出景点的一些特色服务和文化优势,这是值得推崇的。

除了理论研究型的人才,还有一些经验丰富技术出众的人才。这也是不论是旅游业还是心理学行业,都需要吸引和团结的真正的人才。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有真正的、有真才实干的人才,要么技术过硬要么理论深厚的这些人,进入心理学领域,进入心理旅游的领域,进入社会心理服务的行业中来,而不是学完了心理学之后去做与社会心理服务毫不相干的工作去了。而且,这个旅游心理学领域,一定会需要一群这样的有心理学知识和技术且热爱旅游的人来做出应有的探究,贡献出一份力量。

(五)心旅伴未来展望

笔者和笔者团队有一个设想,希望将心旅伴这种旅游方式在全国地区做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相信有关部门、各大旅行社以及广大的游客会逐渐感受到心旅伴的魔力和效应。让大众的旅游能力切切实实地提高起来,也是心旅伴项目努力的终极目标。

如果以团体心理辅导或拓展为主要活动,召集学员和心理学的爱好者们参与心理成长的旅游团,主题可以是婚姻、亲子、自我成长、情绪管理、职业规划等,是可以一呼百应,一年带几十个这样的旅行团的。但是如果能吸引那些参加传统旅游的大众游客也能加入心旅伴,这个便是心旅伴的一种突破和推广了。

推广到一定的程度,全国范围内的旅行社都有心旅伴的旅行团,大众都可以报名参加心旅伴。举例而言,以爱情为主题的心旅伴旅游团,从全国30多个省份招募参与者,由心旅伴旅行社里专业的爱情心理学导师兼导游承接此项目,成团后可以去夏威夷或西双版纳开始神秘爱情之旅。如果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报名,每天都可以让大众享受心旅伴级别的旅游服务,这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项目。

为什么这个顺应趋势且有潜力的项目还没做起来?可能原因在于大家还没看到其实质的效应,可能还是把心旅伴当成游学、培训或者纯粹专业的心理成长。不对,心旅伴是旅游中的心理旅游,能让旅游行业多方受益,也能让游客们旅游心理体验实现最大化。具体来说,心旅伴就是一种将心理理论支持和技术方法(包括文化心理学、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的各种团辅活动和技术等等),适宜地应用在旅游过程中,以使旅游的效益最大化的旅游方式。它不是心理治疗,不是医生和病人一起去旅游,也不是一个带着某种会议目标的旅游。 q7IzthmS4QroKsiefE4qWmK5YoRkHHOgPotcXpuMNiPg0Pj8luvlHpGKO1Rx/H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