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旅伴是离不开生态这个背景环境的,人在旅途中的心理状态研究,其实也是以生态心理学作为背景的。
今天我们从生态心理学的四个维度来探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身体(生理)、人与自我(心理)。借助这四个维度,能全方位解读心旅伴。
第一个维度是人与社会,包括游客在旅行中的人际关系。如旅行的同伴是自己很珍视的人(可以是亲人、恋人、好朋友),那么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人际环境就会让人感到身心上的安全和放松。反之,如果参加跟团旅行,团里有一位成员经常状况不断,要么是迟到,要么是单独行动事后还要大家等他,要么是这位团员经常跟别的游客发生口角摩擦,那么在这次旅途中,整个旅行团的成员都不会有太好的心情,更加不会有太深的旅游感悟。而万一带队的导游是比较善于影响群体氛围的,可能还会出现绑架消费、行程安排过于紧凑或者过于平淡等情况,那么旅行的乐趣也会大打折扣,所以说人与社会这一维度,对于旅行而言很重要,说白了就是合适的旅行同伴是好的旅行的基础。
第二个维度是人与自然。人与自然这一维度探讨的是景点的可欣赏度以及人对景点的体验方式。举例而言,黄河壶口瀑布这个景点,其可欣赏度是公认较高的,那么如果两个旅行团同游这个美景。其中一队的导游是流程式的,很机械化地要求游客们下车、远观拍照、跑近欣赏再拍照,五分钟后集合撤退;而另外一队的导游就不一样,组织游客悠闲地、放松地、自由地欣赏和感受,可以闭着眼睛听瀑布声,也可以坐着冥想,用心感受滔滔黄河的壮观,倾听它的诉说,不禁让人联想起名家乐作《黄河大合唱》,这样一番走心的体验之后再集合进行团队内分享。那么这两个旅行团,同样是游览壶口瀑布这个风景,但是两队游客的心理体验必定是千差万别,所得到的洗礼和感悟也是不同的,相信走心体验的旅行团,他们的内心得到的感受和共鸣更多。所以,自然环境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是游客对待自然景点的方式和过程是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人与自然的互动,如果不走心,去旅行像是走流水线程序:下车、远看拍照、近看拍照、上车,那么再壮观绮丽的壶口瀑布也很难让人有深层次的感触,所以有的人去了跟没去过一样。而有的人用心感悟了,他可能会写出好的作品,会治愈内心的创伤,会了却某个执念,甚至内心会达到一个新的发展层次。景都是好景,关键在于人怎么去对待和解读,焦急的、气喘吁吁的状态下是没法拥有一个完整的、好的旅游体验的。所以,在人与自然的这个维度上,我们的旅游应该有哪些方面是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呢?
最重要的就是人应该去更好地感受自然,使心灵体验再上一个台阶,这是形式上的仪式感与内心中的虔诚感。注重仪式是因为内心虔诚,仪式到位了会增进人的虔诚感,这也是个体身心相互促进的一种平衡状态。具体来说,从古到今,人在做某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都会有沐浴更衣这个生理仪式上的行为,洁净自身以迎接重大事件的来临,这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比如在拜访重要人物或者参加一趟令人期待的旅行之前,人们往往沐浴更衣以示尊重。还能达到内心的肃静,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体验是这个个体独有的仪式感。
在越过山丘去寻找最终的风景的过程中,你的机体消耗了多少卡路里?整个身体机能还保留百分之多少的状态?而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你内心的体验水平是否会因为机体状态的不同有所区别呢?如果消耗的程度不够,可能最终见到风景之时的冲击和体验就不会那么透彻;而如果身体疲劳过度,可能都不会有太多的精力和心情去欣赏美景。换句话说,身体的消耗度,会影响自己在看到风景之后的情绪唤醒水平。
简单举个例子,吃饭的时间点什么时候才是最好的?不饿的时候吃得不香,饿过头了会感觉食欲不佳,最佳的点就在于刚饿的时候,吃什么都香。同样的道理,如果现代的旅行社能根据不同个体行走的路程大概消耗的卡路里的数值,来设计其到达目的地正好看见风景的时间,使每个个体都处于最佳赏景的机体状态,这样便能让游客得到最佳的旅游体验,这一刻,身体、心理和风景三位一体匹配上了,这才叫科学旅游。这里面有一个比较难以把握的点在于,游客的年龄、性别、体能状况可能千差万别,老年游客普遍反应迟缓一些,徒步的速度也会比不上中青年,而年轻人则拥有消耗不完的劲儿,如果在到达的时候能让所有人都处于刚刚好的状态,这便是在科学旅游之上的另一种境界了,我们称之为人性化的量身定制的旅游。这个可以是一个探索的方向,如果未来旅行社组团出游的过程中能注重到这一方面,加上高科技的手环测算游客的机体状态,这样的旅游状态也许是可期的。
第三个维度是人与身体(生理)。以一个通俗的例子作为引导,人的一天中的三餐,会涉及的问题包括:吃不吃?什么时候吃?荤素食材怎么搭配?吃什么菜系?甜品要哪些?……所有的一日三餐都能以不同的形式进行搭配,在这之中,对三餐的最低标准是吃了不影响肠胃正常工作,而最低的标准对味道、菜系、荤素、食材就都没有了要求,口语化来表达就是:只要不吃坏肚子,能吃饱就行。如果将上述的最低标准迁移到旅游上面来,这个不影响肠胃工作的最低标准不应该是旅游饮食的标准,旅游是一个享受的过程,标准需要定得高一些,旅途中的饮食要精致、营养,食物供应到人的肠胃,肠胃的运作状况会影响人的情绪,肠胃也被称为人的“情绪脑”。
肠胃对人的情绪的影响作用在具身认知里已经论证过:头部是“理智的我”,颈部以下髋部以上是“情绪的我”,而髋部及以下是“本能的我”。这三个“我”中,“情绪的我”本身就是情绪脑。以宗教教徒修行为例,印度的佛教教徒过午不食,教徒不允许自己在禅宗修行之时因为要消化食物而过多地消耗精力,这样也会让他在修行中带着情绪。所以用一天中一半的时间把胃清空,这样胃的消化会减慢,教徒也不会出现过多的情绪而影响禅修。再比如,饮食偏辣的人,经常会易怒,脾气火爆,比如川蜀湘地的人;而如果饮食偏甜,就会比较温婉,比如沪浙之地的人;而如果饮食特别清淡,则情绪稳定,悠闲淡然,如两广地区的当地人。所以胃是人的一个情绪脑,如果旅游中不照顾好胃这个情绪脑,人在旅游中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
可能那些在机场这种安静的公共场所高声嚷叫的人,那些经常陷入语言冲突之中的人,很有可能之前吃过辛辣的或者不合口味的食物,影响了肠胃的运作,进而影响了人的情绪。所以佛教将辛辣食物列在戒律之内,戒饮酒、忌辛辣、戒荤腥,宜粗茶淡饭。所以说温和的食物能让人性情温和、内心平静。佛家禅修的本质是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旅行,是坐着寻找自己精神世界的世外桃源,而如果佛家弟子饮食辛辣,在坐定禅修的过程中,他情绪的自我会被胃部的不适带出来,内心也无法保持平淡,想要在禅修和领悟佛法上有什么提升就更加不可能了;而如果他饮食清淡,全身舒畅,那么就可以正常地进行心灵之旅,就可以找到他的世外桃源。再回到现实生活的旅游上来,游客最好不要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不然会影响其在旅途中的心情。
第四维度就是人与自我(心理)。这个维度本质上是在探讨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对待自己?在旅游的当下,游客是否能放下外界的评判和束缚,用心感受自己当下的心理体验?在旅游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游客们拿着相机或者手机对着景点的一切一通乱照,而这种记录的行为走心了吗?多半没有。真正地享受到旅游的乐趣,需要游客们把自己心里的相机的快门按下,先用心体验、用心记录下此刻醉人的美景。假如说每位游客的眼睛都真正地睁开了,那他们的眼睛就是他们心灵的相机,这样一来,每位游客的心灵之窗就都打开了,也就用不着挂在身上的相机了。而此刻他们的体验都会对其内心产生影响,可能有的思想正在心里萌芽,有的作品正在心里发酵,这样打开自我之后,他们与自己的内心就可以真正地对话了。这就是王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其中蕴含了格物致知的精神,即我就是风景,风景就是我,相由心生,一切由我造,万物皆我心,我心即宇宙,这才是最高境界的旅游体验。
以佛家讲经论道为例,释迦牟尼给弟子讲经之时,其十大弟子之一的阿难问过:“老师,什么是明眼人?什么是盲人?”事实上,阿难提出的这个问题很艰深,佛祖释迦牟尼(现代人理解的佛祖不是宗教的,而是觉悟者)回答道:“一个眼睛能看见的人和一个失明的人同时被关进漆黑一片的暗室里,眼睛能看见的人拼命睁大眼睛,非要看见周围的景象,才会有安全感地往前走;而双目失明的盲人心灵通透,装着一个明亮的世界,慢慢地摸着墙壁走出了暗室。所以,不论是正常人,还是双目失明的人,必须要内心打开才能充分感受这个世界,心灵打开方为眼开。”
以课堂中的学生听课状态为例,有的学生看似睁大眼睛,同时朝老师拼命点头,但并不见得他真的理解了,他可能是不懂装懂,像是南郭先生在滥竽充数;而有的学生可能看似眯着眼,虽然眼睛闭上但可能心灵打开了,所以他能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点,老师与他之间的沟通是成功的。所以不能只看表面,旅行中要让游客们打开眼睛、打开自我,用心体会当下的自我感受,这是一个需要练习和领悟的过程。
生态心理学是心旅伴的一个重要的背景理论。我们可以先讨论一下其他心理学的由来,比如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融合演变而成的;管理心理学是由工业心理学演变而来的;心理学是哲学和生理学结合的“后代”;积极心理学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而促成心理旅游(旅游心理学)诞生的参与者比较繁杂。简单举例而言,武林中厉害的高手和少侠,比如郭靖、张无忌那样的天之骄子,他们的师门通常不止一个,都是在游历锻炼中吸收众家之所长,融会贯通再做创新,才终成大器。比如郭靖先后从江南七怪、洪七公、黄药师、中神通以及老顽童等众多高手身上学习过武艺,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将自己的武艺琢磨得精湛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