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国人的孝道与情绪管理

“孝”是一种家庭伦理关系,本意是指子女对父母的侍奉和赡养。《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荀子》云:“能以事亲谓之孝。” 即能够奉养自己的父母,就是孝。

一、孝道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孝”的观念的产生,是随着传统家族制度的父家长制度的形成而产生的,时间可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商代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孝”的会意字,字的上半部像一个长须飘飘的老人,字的下半部像一个小孩,整个字形老人在上,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这表明“孝”的观念在商代就已出现。

西周时,由于宗法制度的出现,“孝”的观念大大发展了。在《尚书》《周易》《诗经》等西周时期的著作中,关于孝的论述很多。西周的孝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祖先的孝,称之为“追孝”,也就是歌颂祖宗的公德,祈求祖先的保佑;而对在世父母的孝,称之为“孝养”。

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的观念并加以发展,提出了系统的孝道思想。孔子提出的孝道是与“仁”学思想体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孔子继承了西周的“孝”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孔子的弟子有若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有了这个道德根基,才能实行儒家之道。孔子把“孝养”的观念和行为,提高到“孝敬”即精神孝养的高度,是了不起的飞跃。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孝道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孟子认为大孝的人要终生孝敬父母,他还把“孝悌”与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从而把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

荀子同样很重视“孝悌”观念,认为“兴孝悌”是达到安民、安政的措施之一,荀子孝道的特点是把“孝”纳入礼的范围之内,重视依“礼”来行孝。

二、魏晋南北朝的孝道

孝道历来为各个封建王朝所重视与提倡,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家族势力的膨胀和门阀政治的实施,族人之间的关系是上下分明、利害相关、休戚与共的,这就需要用孝道来维护族内的长幼尊卑秩序,增强宗族内部的凝聚力。这个时期的人们把家庭和家族的利益看得比国家的利益更高,最终使得原来家族伦理意义上的“孝”一跃而成为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核心。

封建帝王第一个以“孝”字作为年号的是南朝刘宋孝武帝刘骏,年号“孝建”(454—456年),而历史上以“孝”字立年号的基本都出现在这一时期。正史上首先给孝子立传也是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有两大突出之处:一个是特别重视对以《孝经》为核心的孝道的研究和传播,主要表现在皇家重视学习、研究和传播孝道,学者对《孝经》等做了大量注解;另一个是在士族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沿袭了汉代的“孝治天下”。于是,人们在崇尚清谈的同时也崇尚孝道,孝道出了名,人也就出了名。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大量的孝道故事就出现了,而统治者的过度提倡,使孝子们达到了愚孝的地步。

“愚孝之所以为愚,是其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 “埋儿奉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事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试想:如果郭巨未挖得黄金,那儿子就真的被活埋了。这样的孝顺也真是可怕!

还有因为“极孝”而被加官进爵的,王祥就是一个例子。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想养他,常在其父面前说王祥的是非。父亲信以为真,就不再疼爱他,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鱼拿回来给继母吃。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后来,王祥因孝名和功绩被加官晋爵,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其孝名为历代所传唱。

谁孝顺谁就当官,这实际上过了头了,孝顺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愚孝。魏晋时期崇尚这种愚孝,说明那时的文化对人性的压迫已经到了残忍的地步,甚至有点接近病态。这就好像幼儿园老师奖励那些拾金不昧的孩子,一些学生为了得到奖励,甚至去偷钱一样,这样的班级文化最终就演变成病态的了。

为什么魏晋时期会出现“孝治天下”呢?因为那时期的人们太渴望做正人君子,但是又做不到,结果有一天突然发现孝顺爹娘就是正人君子的典范,于是大家就开始纷纷效仿了。只要孝敬好父母,就可以成为君子,就可以成为名人,就可以加官晋爵,这等好事为啥不做呢?大家以前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了一条进修的康庄大道,那肯定是人声鼎沸、川流不息!

魏晋时期出现愚孝,现代社会也有伪孝行为的发生。比如说家里的老人去世了,除去对老人有愧疚的儿女哭得最悲伤外,那些在老人生前从没给过好脸色的儿媳妇也哭得很响。难道她们是良心发现了吗?不是的,她们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是为了讨好别人才这样做的。等到老人的丧事一过,吵架的、分家产的,各种不和睦的事情都出来了。这种心理管理,会造成好多人偏离了中庸之道。因为她们本身不需要这么悲伤的,却表现得这么悲伤了;不需要这么压抑的,却表现得这么压抑。这时心理就无法实现平衡,无法达到“和”的状态。

现在的婆媳矛盾也是一大反映,婆媳之间不和,丈夫在中间很难受,如果丈夫只听妈妈的话,妈妈说妻子不好,就去找妻子算账,这样是不好的。所以在对父母尽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理智,要坚持原则地去尽孝。

三、魏晋南北朝的哀文化

我们今天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那些盛世朝代,比如说唐、宋、元、明、清这一类的。但实际上,那些混乱的短暂阶段,往往更能够让我们窥探到,中华文化当中的一些发展的、内在的规律,比如说像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化受到了特别严重的影响。在动荡乱世,人们最容易感受到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自然就形成了悲剧性的文化基调。就如同前段时间在网上比较流行的“葛优躺”,就是大家表现自己“颓废”状态的写照。“葛优躺”的背后其实就是一种丧文化,这个和“宅”在某些地方还是挺相似的,都属于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亚文化。还记得在某段时间,一些年轻人把自己的头发整得五颜六色的吗?这也属于亚文化。

亚文化不是主流文化,它是主流文化的一个分支,不过这个分支一般只能存在一段时间,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亚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信号,它在提醒我们,当主流文化向前发展遇到阻力时,我们是需要允许其他文化的存在的。就好像我们在马路上开着车,突然前面在修路,不让车辆通行,这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看看周边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一样。

对应历史中的朝代更替,其中有一些少数民族的部落建立了大统一王朝,此时主流的汉文化就会受到冲击。比如说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蒙古人要统治天下臣民,就需要接受内地的汉文化,他们的行事作风也需要按照汉文化的规矩来。如果他们无法完全适应汉文化,就仍会保留一些自己的文化。此时相对于整个汉文化来说,蒙古人的文化就相当于亚文化。

其实亚文化的产生也是现实的需要,这说明当时的主流文化已经无法满足某些人的需要。就比如说现在的年轻人,需要张扬个性,需要爆发活力,你如果一直压制着他们,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作为家长,要把自己的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不要他一做错事,你就觉得天要塌下来一样。

四、情绪管理

我们要怎么对待自己的情绪与本能,使其符合中庸状态呢?《中庸》告诉了我们答案——“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话从何理解呢?就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 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 被称作“和”。

具体来说,人在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的这些情感的时候,心中是没有受到外物侵扰的,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对你来说影响不大,你能保持着自己的心境和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中”。但是在处理各种事物的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外部事物的干扰,激发各样的情绪变化。如果这个时候你表现出来,表现得恰到好处,既不过分也没有不足,而且是符合当事人的身份,不违背情理和事实,这就达到了和的境界。

比如说你想骂人了,但是最终没有骂出来,你也没有因为不好的情绪而影响他人,这就是“中”。很多父母在外面受气,在家会给孩子脸色看,这就是没有做到“中”,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守住这个“中”,比如我的性格中就有这个毛病——迁怒。本来自己心情不好,刚好旁边有人在做事,于是就各种挑毛病,批评教育他,这其实就偏离了中庸,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如果我当时选择把这个情绪放在心里,或者听听音乐、出去走走,进而化解这个情绪,这就是做到了“中”。如果这个情绪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化解,一定要发泄出来呢?这时就要把握好力度了。太过了,容易伤人;太轻了,达不到效果。既要让自己满意,又不会对其他人造成困扰,这样才是“和”的状态。现在很多人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尤其是高考阶段的父母,要不就是大气不敢出,要不就是跟孩子冲突得很厉害,这就没有达到“中和”的状态。

“中和”的状态就是在位的状态,你在你的位置,别人也在别人的位置上,我们之间不是相互伤害的。你的情绪并没有侵犯别人,也没有强加给别人。这就是“中和”。

《中庸》开篇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位育”是儒家的核心口号,是修养工夫之极致,“中和”是目的,不偏不倚,谐调适度;“位育”是手段,各守其分,适应处境。

大家如果查近现代的教育家,基本上提倡的都是“全人”教育理念,全人教育理念围绕的就是培育健全人格的理念,这就是“中和位育”,就是中庸之道讲的培养君子的德行。

我观察身边的人,要不就是小心翼翼,敢做不敢出声,要不就是憋不住,咋咋呼呼,“炸”到谁是谁;要不就是他说每一句话都有控制别人或者敲打别人的意向;要不就是内疚自责,害怕影响别人。对大多数人来说,做到“喜怒哀乐未发”和“发而皆中”的确是不容易的。

上一次我在湖南湘水授课的时候,看到有些老师上课,我很不舒服,甚至还身体冒汗,但是我一直在忍着没有发声。我这个时候的忍,并不是控制愤怒,而是在脑子里琢磨等一下我怎么把有些老师不好的行为给呈现出来。等到我开讲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觉得我是在“修理”他们,其实不是的,我并没有针对某个人,我表达的都是客观事实。比如说几点几分你做了什么,为什么你会那样做,你那样做背后反映出你人格层面的模式是怎么样,我全部客观地呈现出来。这就是“发而皆中节”,在表达的时候并不加入个人的投射,更不加个人的期待,也不加个人的喜恶,就是客观陈述。

自我管理对大家来说并不是太难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是很不容易的。我要达到令自己满意的一个层面,就需要处理好我和他人的关系,尽量不去侵犯别人,这是我自我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

如果你有一套方法,能保证自己不受外部事物的干扰,就算需要发泄,也能够做到只表述客观,不被情绪控制,那你就是平和的。你长期处于中和状态中,一旦你参与事物,也能够做到“中和位育”,那你就是一位自我管理很强的人。如果你去做老师的话,教出的学生大多都是具有中庸思维的人,那他们就不会太过,也不会太压抑。现在的很多老师、家长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是不够的,所以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有一天上课,不再带着那种激情,不再通过情绪感染学员,能够带领大家在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在行云流水当中,让大家看到自己,看到真相,感受到温暖和爱,而没有任何的不舒服,那个时候我们的教学场才是真正自由的。但同时我也在害怕,如果我不通过情绪感染学员,我害怕他们投入不进去。不过我也坚信,在我不断地进步中,我会到达那个高度的。

人心向善,生命向上,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杰作,每一颗心灵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之前我们用很多的教学策略,比如搞个活动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或者针对学员的问题一个劲儿地分析,这都不是“中和”的状态,都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是你相信每一颗心灵都是充满爱的,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能力的。

如果你在真正的道上,你就不必标榜你是爱学生的,不必宣扬你用的方法是最好的,你只需要做好就行了。作为父母也是一样,只要做好自己,就在会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也不必再对孩子耳提面命。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心理成长。可惜很多人觉得做起来很难,就放弃了。 2jSkdl1raKXY7T0RBRsDpSKBP/QwQjnkogE1zH7YQ2gKX0xxP3R2iyEs0QB8VSj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