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一章
权宜之敌

权宜之敌是站在对立面来应对外界的压力。那些反动人员大多是通过权宜之敌来让自己活下去。

一、梁山好汉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北宋时期,由于朝廷奸臣当道,皇帝无能,很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些遭受迫害的好汉齐聚梁山,开始替天行道,这就是一种权宜之敌。

我们先说林冲吧,林冲是80万禁军教头,一直都是老老实实做人,客客气气当官。可是命运似乎故意和他过不去,高俅之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娘子,就算娘子一再受欺负,林冲也是敢怒不敢言。可是高俅仍不甘心,设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硬是给他安排了一个谋杀的罪名。林冲明知这是陷害,可他没有办法,只能遵照朝廷旨意,被流放到沧州牢城。林冲本想在沧州的草料场安安分分生活,谁知又遭昔日好友陆谦的放火暗算。一怒之下,林冲终于爆发,提枪杀死了陆谦等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

梁山好汉中类似林冲经历的还有很多,宋江不是吗?杨志不是吗?武松不是吗?

宋江作为一名小吏,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朝为官,在官场上有一番作为,只可惜阎婆惜的出现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变成了杀人犯,只能选择到处逃窜。从柴进家中一直逃到白虎山,最后逃到郓城,他宁愿被抓走也不愿意成为贼寇。后来被发配江州,因为醉酒提了反诗险些被杀,还是晁盖等人将他救下,他这才咬牙上了梁山。

杨志则更倒霉,他历经波折,两次重要的任务——押送花石纲和生辰纲——交给他,结果都被搞砸了,根本无法回去交差,而且他一点钱都没有,家传宝刀都打算卖掉,极度郁闷的他甚至还想过自杀。要不是遇到曹正,等着他的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武松是一名打虎英雄,但是他身上也背负着很多人命。他先是因为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被刺配,在途中又杀了那些杀手和蒋门神,后来又杀了飞天蜈蚣和道童,他是真的无处可去了,不过他最后选择的却是上二龙山,后来还是朝廷要剿灭三山,最后他才不得已加入梁山。

二、太平天国起义

如果说《水浒传》只是小说情节,现实中根本没有,那我们就来说一个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起义。这可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暴动,并且还建立了国家,有了自己的法规与制度。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凭借自己的超强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略中国。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的赔偿费,只能加大苛捐杂税的征收,更大力度地搜刮民脂民膏。在此种情况下,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起义,抵制清政府的压迫。那段时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高达一百余次。

此时有一股起义令人瞩目,它发生在广西多民族聚居区,由于清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压迫与剥削更加严重,再加上天灾人祸,广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农民苦不堪言。此时,洪秀全联合冯云山在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950年,洪秀全要求会众到桂平县金田村团营编伍,年底太平军就与清军展开了斗争,由此开始了与朝廷的武装对立。

太平天国起义完全是被朝廷逼得没有办法了,农民只好站在朝廷的对立面进行自救,这就是一种权宜之敌。

三、小结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走上权益之敌的人也有很多。比如说一个单位里面,有的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很难受,怎么办?最后他就站在别人的对立面了。社会上的有些人,其实并没有受到多少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在他内心里面,就觉得自己被人利用了,被人陷害了,于是就走上了上访之路,这也算是一种权宜之敌吧。

现在我们国家要走向民族复兴,可等到我们经济真的高速发展之后,你就会发现有很多人没事可干,社会上会出现很多酸不溜秋的人,严重者就会走上权宜之敌的道路。现在的权宜之敌,不可能像过去一样出现战争或起义行为,但是他们仍会站在对立面对一些事务指指点点。为什么现在国家要抓意识形态,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我看来这是对民众提前教育,使民众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rOBrk+T1D1Zsez1cXGq4B7LEWx0v36ekf91RXR90jAHZ9G491phcC0hdHk2T0Qvz



第二十二章
权宜之乱

权宜之乱是通过打破平衡来应对外界的压力,比如说夫妻吵架,动不动就发火骂人等。

一、我的权宜之乱

我的权宜之乱是这样的:比如说有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喜欢息事宁人,我不是这样,我一定要吵出个结果,一定要把事情说得明白,否则我晚上就睡不着觉。

这看起来并不像是个问题,因为它能及时解决问题,不会把事情拖到明天,不会让过去的事情来压抑自己。但是另一方面它也能反映出我的破坏性。比如在亲密关系或者师生关系中,我不可能让整个团队是安静的,安静显示着秩序井然,但我却不习惯,我会直接扔一个东西过去,把大家搞乱搞蒙,搞蒙了以后大家不就得重新排序了吗?在找秩序的过程中,我自然就又拿到了掌控权。

就像我女儿所说的:“你是一个喜欢破坏关系的人。刚刚建立了一点良好的关系,你就开始搞破坏。”当时我不以为意,过一段时间想想,还真是这样!

实际上这些所有的权宜之计,都是我们在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环境适应中,找到的最佳掌控感,我们通过这个掌控感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及目标。之所以叫它们权宜之计,是因为它们不是中庸之道,是偏左或偏右的。就像桥上本来有条路可以过河,但是走的车太多了,桥承受不了重量就坍塌了,我们只能跑到旁边林子里穿行。如果不小心都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那就是权宜之死了。

我选择的是权宜之乱这样一条路。我喜欢斗争、喜欢找事、喜欢打乱重建。

二、权宜之乱源于内心的不安全感

我为什么会选择权宜之乱,走上一条破坏者的路呢?其背后反映了我的不安全感。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一直都在运动中,狡兔三窟就是这样。本来拥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就可以了,但是我却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变化。

比如说我已经出版了20本书,其实只要我扎扎实实地做一本书,就能做出很多道道来。就拿《向西游记取育儿经》来说吧,我可以专门开发这样一个幼儿培训教育课程,然后制作一些工具,创新一些技术,这就是很好的商机;我好好经营阜阳市心理学会,我在当地的影响力就会升好几个台阶。但是为什么我没有专注于一件事?看似我是在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变,其实还是源自这种不安全感的心理机制。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只有听到外面的大动静,我才能睡得踏实,这就是我的人格特质。

所以我们在进行自我认知时,一定要找到背后的机制。很庆幸我找到了自己的机制。找到机制之后,你就会理解,进而就会慢慢地升级优化,遇见更好的自己。事实上,我最近三个月在思考权宜之乱时,发现有一部分人是善于搞破坏的,破坏之后才能创造出新的东西出来。所以网校的主任们跟着我会很累,因为他们的模式要跟我匹配才行。不匹配,他们就得进行升级,就得进行转化,直到匹配为止。这个过程是非常难受且痛苦的,但是没办法,互联网教育,没有创意就招不到学员,每年从六月份到八月份招生的这三个月,我总是不停地在换招数,不停地去变换,不然根本就招不到几千人,但是很多人就适应不了我这种模式。今年我就在思考,我要把人格防御机制中的不好的成分尽量减少,把好的成分多多运用出来。

三、升级自己的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中,有些是好的成分。那什么是好的成分呢?就还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以前到处挖井,有些地方是出水的,有些地方是没有水的。那出水的地方呢?比如说某省健康管理学会马上要成立一个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在这个地方我们有很多学员,正好委员会负责人我也认识,我们就可以发挥学员的力量,多做一些心理健康的工作。所以这种权宜之乱,也会促进我找到一些发展的机会,遍地撒种,总有会开花的。

所以在这里我劝告大家,对于我们过去的防御机制,我们不要全盘地否定。因为过去的防御机制是我们在一段时期内,给自己找到的最佳生存位置,它也是为自己立过汗马功劳的。只要我们没有选择权宜之死,一切都还有机会。当我们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机制之后,我们就会慢慢地破解或化解这种模式,从而使自己更新换代。就像以前的小房子换成了现在的大房子,以前的人工机器变成了现在的自动机器,已经完全升级了。升级之后,我们原来的一些优势还会为我们所用,还是有利于我们发展的。

当我们在进行防御机制升级的时候,也就是我们走在了寻找理想人格的道路上,此时我们就不会那么偏左或偏右了。在这个正道上走着走着,真正有能力者就能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等我们到了五六十岁的时候,那些自我的成分也就修复得差不多了,在社会上也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成就,这个时候就趋向于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了。 a71caoulMrd7BdluaxHUKnYiCHOoSWeUSAIYH3Uct0R3ENDyKxPs+TPVbgWRh1S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