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章
中国人的尚“和”心态

一、“和”是一种选择

大家都知道孟子比较注重“义”,在《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的论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义”就是精神层面的大我。

孟子在面对冲突和矛盾的时候,他的选择是义。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多个矛盾,才不会导致内心的冲突呢?这就涉及我们中国人的尚和心态。

“和”不单单是我们中国人崇尚的文化,还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法则,也是我们应对外部环境很自然的一种选择。

二、“和”与“争”

中国人更讲合作,因为我们以前发展的主要是农业经济,这就为和的心态提供了一个经济基础。在没有农业种植之前,我们靠采摘和狩猎维持生存,那个时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竞争,但这种竞争只是外部的,内部还是合作形式。不过有了农业经济之后,多户人家会聚集在同一个地方,多个部族联合起来,彼此之间会通过联姻去达到“和”。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和”的心态。

正因为我们崇尚“和”,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多是和谐的。中国社会是重视人情与和谐的。我们知道,儒家学说也是主张和谐,为什么儒家学说能成为主流,就是因为它与大众内心的追求是一致的。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不是儒家学说带领我们崇尚和谐,而是我们本身就有这样的心思与追求,儒家学说只是顺应了民心而已。

尚“和”心态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确切地说,应该是我们在处理社会矛盾时形成的。如果西方人要了解我们,就必须了解我们的“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合作就是合作,竞争就是竞争,相对来说是二元的。但是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竞争又包括合作,合作又包含竞争。比如说今天只有一个红薯,但是两个人都要吃,这就有矛盾了。你吃了我就没有了,这是不可调解的矛盾,在生存面前这是大事情。但是我们又清楚地知道,我们不能够互相地攻击,因为那样子的话,你把我的腿打瘸了,我把你的胳膊砍掉了,那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好处。于是我们就得想办法处理我们之间的矛盾。

三、以“和”为美

在现实当中,只要有人发现外部有冲突,就会想办法和解。当然这也符合我们的社会心理需要。因为我们害怕分离,所以往往喜欢成人之美,喜欢做老好人,做和事佬。但如果我们把“和”单纯地理解为和稀泥、老好人,其实是不对的,这不是真正的“和”。真正的“和”是你积极选择的,你是享受那种状态的,所以“以和为美”的美学思维,就这样产生了。

我们看到的美的东西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多元素组成的。你注意看我们的山水画,它都是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我们在欣赏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享受心理,这就是美学思维,就是“和”这种文化在影响着艺术。

中国人对事物的看法和审美已经跟“和”密切联系在一起了。我们往往会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只有看成整体时我们才觉得舒服,内心才会产生美感,否则就会觉得别扭,看待他人也是一样。圣人的“和”已不单单是外部的“和”,他的人格层面也是“和”的,于是乎,“执中致和”就变成大家的理想追求了。

当然“和”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在“和”的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失衡的状态。比如说我们做得多了,外人不理解,还挖苦我们,我们的内心就会受损,就会有一些压抑的情绪彰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和”跟中庸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庸也是如此,人们要不就太“左”,要不就太“右”,不容易走在中间的道路上,这就需要下功夫练习了。

“和”是中国人理想人格的一部分,现实中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你能做到一部分也是很厉害的。

四、“和”与情绪管理

《中庸》首章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说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

当我们不受外部不良刺激的影响,不会经常引起情绪上的波动,这个就是“中”;如果我们要和外部进行互动,但是又不会影响别人伤害自己,这就是“和”。“和”是很难达到的,不管是圣人君子还是普通大众,都在追求“和”的状态。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人不能达到“和”,他的人格就不是理想的人格。

这有点类似于心理健康标准中的环境适应。用一个成语来表达,就是“随遇而安”。如何才能“安”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你的内心达到了“和”的状态,这样你才能安。你还有很多事情没处理,你心里还有很多难受的事没表达,如果你还有很多的委屈,还有很多的愤怒,还有很多的不甘心没化解,你外部不能和,内部也不能和,你怎么可能安!

“随遇而安”之后还要做到“心安理得”。让自己“心安理得”,就要进行行动。比如说你未完成的事件完成了,你是不是就心安理得啦?你该做的事情没做完,怎么可能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要求行为要符合外部的道,你的行为都符合道了,你就心安理得了。问心无愧,是你内心还有未完成的愿望,你去完成了,你就问心无愧了。随遇而安是你在面对环境的时候,你知道怎么选择,怎么放下,怎么融入。每一个人都问心无愧,心安理得,随遇而安,那就达到了“和”。

所以,“和”就变成了心理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也是我们作为理想人格的一个追求。

五、“和”与幸福感

“和”会直接增加我们的幸福感。在我们的传统经典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和是可以创造快乐的,乐是来源于和的。一个社会在追求“和”的时候,就会慢慢地趋向于幸福,“和”可以和小康与大同并行,没有“和”就不能实现小康,也不能实现大同。小康就是所有人都达到一个舒服的、平静的、有吃有喝的状态。没有“和”怎么可能小康呢!我们很多人对于和谐社会理解不够,认为和谐社会就是为了集体利益牺牲自己。这就好像我们把中庸片面理解了是一样的,其实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和”是心理管理的最高状态,是社会管理的最高状态,它是真善美的具体体现。“和”不是让你压抑,不是让你有情绪暂时先忍一忍。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国人本身想要实现理想人格是很难的,但是并不是没有路径,我们一直都在探索。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怎样达到一种“和”的理想人格,这是有脉络可循,有方法可依的。

六、发生冲突时强调和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全体敌人,才是最高明的。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达到和,我们就得变化。举个例子来说,你是一块冰块,你往前走的时候,发现前面没有路了,那你就只能慢慢化成水流过去。现在我们一般只说放下,放下也是一种变化,只不过这种变化是趋向于“和”的。所以我们要有能力变,要有能力根据外部环境去变换成任何可以去适应的心态。

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大家注意看,古往今来的很多战役都因为后方的老百姓不想打战,所以前方不得不撤兵。一个好的将军,他是懂得如何去做一项工作的,不是说领导派他去打仗了,他就马上高兴地去了。如果他在前线打得正激烈将要赢了的时候,皇帝来了一道圣旨,叫他撤军。这时候他撤军有可能会使伤亡更惨重,那他该怎么办呢?他必须在出兵之前就想好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好的用兵者在没出发之前已经向领导说明白了,不让领导有丝毫的怀疑,而且还要把全朝大臣的想法都一个一个地巩固好,并且要在全国动员,让全国老百姓上下一心,之后他们再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兵。

这就是我们的“和”。“和”是可以变成任何有利于我们目标实现的状态。可目前的情况是,我们连调整自己的态度都很难,更何况达到“和”呢?“和”就是个体目标很明确,他知道自己要追求什么。大家想一想,我们跟亲人之间发生的冲突是不是很多都是在斗气?你的儿子你和他斗啥气呢?你的老公你曾发誓跟他过一辈子的,你跟他斗啥气呢?难道就不能“和”吗?我们要是斗气,我们就打不赢这场仗。

就连兵法都体现了“和”的文化,可见“和”已经贯穿我们的方方面面了,我们现在没有做到“和”,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们有没有这个“和”的基础?有!其实中国人追求心理健康是最有基础的,因为我们有“和”的文化,有“和”的心态,那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就是我们对“和”的认识不够,达到“和”的方法也不多。

七、“和”与权宜之计

由于我们不具备一些“和”的条件,但是我们又要“和”,在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中,有时为了“和”,甚至会委曲求全或者掩盖弊端,于是就有各种权宜之计出现了。比如说有一件事,提起来就让人伤心,于是当事人就会直接对大家说:“这件事情,以后谁也不能再提了,谁要再提,我首先不放过他!”这种情况就不是真正的“和”,它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

大家注意看,凡是采取权宜之计的人,都是群体中的边缘人。他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只能在外圈溜达。社会就是一个“和”的场,有多少人在外圈被甩着走。我们很多人活到三四十岁、四五十岁还不适应,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跟韦老师说句话都害怕。这该怎么办呢?我们的心理学就是把外围的人尽力地往中间集中,让他达到“和”的状态,这样犯罪的人就少了,心理不健康的人也少了。

我们做三天的工作坊,很多人就因为某个当下的体验,对自我的认识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有些女学员就哭着说我应该接受自己的过去,我不应该这样看事情,我应该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她往前走了一步,他的内心就更“和”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慢慢地意识到,人为什么会用非正常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就跟妈妈不给小孩买玩具,小孩就躺在地上撒泼,前来围观的群众就对妈妈指指点点,迫于压力妈妈就给他买了玩具是一样的道理,这些都是权宜之计。虽然权宜之计会暂时让自己得逞,但时间长了,吃亏的还是自己。 Lu2+MZGawzDZY0vaiyEl6qYJmI0LrUt5725B9d51dtmW/PnBUqwfefnkooZmRmr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