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十三章
偏差

经验表明,“正常化”会导致儿童许多幼稚特质的消失,不仅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是缺点的特质,如邋遢、叛逆、懒惰、贪婪、自私、吵闹和激动,还有其他普遍被认为是优点的特质,如所谓的“创造性想象”,对故事的喜爱,对个人的依恋、顺从等,还包括一些已经被科学研究和证实的童年特征,如模仿、好奇、反复无常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这些孩子身上幼稚特征的消失,说明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本性。这一发现令人震惊,但并不完全是新出现的,因为从很早的时候起,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人的本性:这是天性,在出生时被赋予。人类因为堕落被剥夺了之前获得的祝福,任由周围环境和内心幻觉支配自己。这种学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孩子的遭遇。

个体会被一些本身微小的东西误导,这些东西往往以爱和帮助为借口,在成年人无意识的利己主义中对儿童产生糟糕的影响。不过,儿童身上有一个难以被破坏的发展计划,所以他们能够不断获得新生,按照计划正常发展。儿童能够回归正常的自然状态与一个特定的因素有关,那就是他专注于某种能让他接触外部现实的活动。

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儿童的发展偏差都有同一个来源,即他们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不利环境,导致他们无法实现原始的发展计划。因此,他们的潜能在“化身”的过程中得不到充分发挥。 T3BZLdiAZx6IdPu0iDBB8eHJCkOE9o3rDu6oDJFNXDmPxukSEaTW12CA7O/BOY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