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不了解身体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所以会限制儿童的活动。甚至就连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也没有注意到活动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动物(animal)”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动作(animation)”或者简单地说是“活动”,如果植物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前者扎根土地,而后者可以四处活动,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限制孩子的活动呢?
成年人会不假思索地说“孩子是一棵树或一朵花”或者说“孩子是天使”,意思是“他们应该安安静静的”。换句话说,孩子可以是一种活动的存在,但必须是在成人生活的范围之外。所有这些都揭示了人类心理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比精神分析学家认识到的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的盲目性更为严重。这种盲目性根深蒂固,可以用这样一个事实来理解,即科学虽然探测了人类的潜意识深渊,但却还不能彻底揭示其秘密。
所有人都认同感官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显然,聋哑人或盲人在智力成熟的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困难,因为听觉和视觉是心灵的大门。聋哑或者失明不会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带来任何的影响,但是如果故意剥夺了儿童的视觉或听觉,却还认为他可以达到较高的文化和道德水准,我们会觉得这种想法非常荒谬。
尽管如此,人们并不容易接受身体活动对人的道德和智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这个观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如果不能使运动器官得到充分锻炼,他的发育就会受到阻碍,将比失去视力或听力的孩子更难达到发展目标。
“肉体的囚徒”要比聋哑、失明的人遭受更多、更深的痛苦。尽管聋哑、失明的人被剥夺了与周围环境接触的手段,但是经历过一个适应的过程后,至少其他感官的敏锐性可以部分地弥补这些感官的不足。
另外,身体活动与个体的人格密切相关,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替代。如果一个人对此认识不到位,那只会伤害到自己。他会因此偏离生活轨道,把自己带入一个没有出口的死胡同。
当我们谈到“肌肉”时,我们通常把它们想象成某种“机械”。这种观念与我们所说的精神观念相悖,精神是没有物质基础的,因而它不会受到任何机制的支配。
运动或身体活动对心理发展至关重要,比视觉和听觉对智力发展的作用更为重要。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说法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然而,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都是按照物理法则和机械规律发挥作用的。眼睛就像“一台有生命的照相机”,结构如此精妙。耳朵就像一支乐队,可以产生类似于鼓和弦的振动。
但是,当我们谈到这些伟大器官在心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时,我们并不把它们看作机械装置,而是把它们作为获取知识的工具。人们通过这些奇妙的、有生命的工具,让自我与世界接触,并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视觉不断带来愉悦的感受,如看到太阳升起、欣赏艺术作品等,听觉则带来悦耳的声音滋养心灵。
每个人都会享受这些不同的感官印象并做出不同的判断。如果自我不能从这些不同的影像和声音中获得愉悦感,那么这些精妙的感觉器官又有什么用呢?视觉和听觉虽然重要,但它们有更重要的目的要实现。个体的人格正是通过看和听才得以塑造和发展的。
生理活动,同样是通过运动来实现的。这就需要不同的器官配合,即使有的器官不像耳膜或晶状体那样结构精细。
教育和生活的基本目标是,理性的生物应该控制自己的活动器官,这样,他的行为不仅受感官刺激的本能反应引导,而且也受理性本身所引导。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这一点,就不能达到理性生物所期望的人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