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了雅园社区“心理茶馆”近期的工作开展情况后,我觉得需要对心理茶馆工作有一个定性。就像负责人建议的,可以请一些社工来做心理茶馆的助手。他已经考虑到心理茶馆的志愿者身份是社工还是心理咨询师。从他谈的两个青少年的案例来看,心理茶馆的工作是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辅导为主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茶馆做的是心理学的工作。既然做的是心理学工作,那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就是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辅导师。但是慢慢地,我们的工作就不仅限于心理学了,我们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比如老年人关怀、走访社会居民等。从这一点来说,也包含了社工所做的一部分工作。不过心理咨询师和社工还是不同的,其中一个区别就在于心理咨询师是不求不应的,社工的工作是主动服务,直接上居民家里去服务,所以我们在宣传心理茶馆的时候,其实都是以社工的方式去做的。
现在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已经有两个身份了,一个是咨询师,另一个是社工,其实还有第三个身份那就是信访工作者。目前社会基层服务工作有一个主战场,除主战场之外还有其他隐形的战场,我们主要是做隐形阵地的工作,可以把它叫作新时代的统战工作、社会治理工作。这时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工作已经不是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的效果了,还要使居民在自己认同的基础上增加对政府、社会的认可。这个工作实际上已经变成舆情的部分,是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它的话,我更愿意把这个工作叫作信访工作。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上门去,还是等人家来,你在老百姓的心中已不单单是心理工作者了。
举个例子,一个志愿者组织到山区里去帮助一户穷人家的孩子辅导,并给他们经济和精神上的关怀。临走的时候,那一户人家说感谢党和政府,其实可能去的那一群人里面没有一个党和政府的人员,但是他却感谢党和政府。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在老百姓的心中,只要他被帮助了,他就会觉得是政府和党帮助的。同样的道理,只要居民来求助你,你的身份已经被居民有意无意和政府挂钩了。也就是说在这个心理茶馆里的工作人员,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心理科学工作者或者社会服务工作者,还是政府的信访接待者,是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
社区居民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能在心理茶馆得到化解,不至于去上访、生病、发生恶性的冲突和争吵。我们要有能力把他们都吸引到我们这里,让社区居民把自己的一些诉求告诉工作人员,问题得到了解决,居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这不是正符合提升社会积极心态的思想吗?如果整个社会居民的心态都变得积极,这不就是扩大社会张力,让社会更加和谐发展吗?社会心态是社会治理的隐形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茶馆的服务人员也是在做信访的工作。信访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解决民生问题,缓解上访者的不良情绪,心理茶馆也在做这样的工作。心理茶馆的接待人员也帮助处理各种家庭纠纷、社会问题。
除了信访的工作外,心理茶馆还承担起调解的工作。大家知道当社会中产生一些不良心态时,是需要调解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代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我们做的工作就落到了这个矛盾上。矛盾的化解需要需求的满足,心理茶馆所做的工作就是立足于需求的满足。比如在老年人的心理关怀这个层面,以前只要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但现在还需要有人倾听,如果有人愿意倾听,满足他们这个需要,他们就获得了幸福感。我们要提高服务能力,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感。所以心理茶馆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信访的工作,还包括调解的工作,甚至是更高级的工作。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我们是在做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叫作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者。
总之,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既具有心理咨询师的身份,还要具有社工的心态,也要进行一部分信访和调解的工作,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如果对心理茶馆的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话,对社工培训的是心理倾听的能力、访谈的能力,而对心理咨询师,则要提高其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社工最大的特点不是亲自上,而是可以整合资源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