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变成几个人主导的局面,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一是社会组织的成员奉献精神都不强。如果人人都为组织做一点事,会员都具有风险精神,社会组织就发展起来了。
二是公众对公益的认知水平不够。我们知道,社会组织一般的经费来源是组织的会费,但是大部分的社会组织是没有经营的,准确地说是入不敷出经营不下去的。这是因为社会大众对这种公益性的社会组织不了解。
公益组织虽是非营利性的,但是并不是说不可以赚钱。其实公益组织可以与商业机构一样的盈利,但这部分的盈利不是商业利益,而是公共利益。比如我在阜阳市心理学会开一个培训班,每个人收3000块钱,招了30个学生,这个钱除了正常开支之外,都放在了阜阳市心理学会的公账上,作为心理学会的正常运营资金,这不就不用捐钱了吗?不光不用捐钱,而且还有钱了,如果资金充足,我们还可以去做知识普及,培训很多志愿者去做服务。这个盈利的钱虽然不会当作红利分发出去,但是可以为专职的工作人员提供工资开销。另外,组织的运营需要资金的地方很多,没有资金支持,没有哪个组织可以支撑下去的。只是有些老百姓的认知有偏差。
就拿阜阳市心理学会来说吧,我创办这个学会主要是源于阜阳的一批心理学爱好者到广州参加了我的课程,觉得很不错,就想邀请我回去,为家乡多做点贡献,跟他们一起推动阜阳的心理学发展。我同意了,就和他们一起策划成立阜阳市心理学会。他们要求我当会长,做学术带头人,但我不做法人,也不投资,注册资金他们出,以后赚了亏了都和我没关系,我的身份就是学者,是个专业的老师。可是在注册学会的时候,由于我是第一发起人,大家都推举我做会长,他人不具备做法人的条件,于是我就成了法人。
由于我还在经营网校,阜阳也有网校的教学点,我就在学会搞了个教学点,这样学会通过招生就有了一些收入。但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个别同志产生了不同的声音,学会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我为了照顾大家的感受,就把学会跟网校合作的业务给停掉了。
可学会很快就没钱了,总不能让学会运转不下去吧,于是我就拿出来10万元作为学会的经费,我坚决不允许我们的学会沦为“僵尸”学会。幸好这一波学会的发起人都是真心愿意为社会服务的,虽然受了点委屈,付出了很大精力,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地在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