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还是别人家的小孩好”

在对青少年的陪伴过程中,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消极思维。我们永远不想夸自己的孩子,好像一夸他就“飞”了。我们往往不是积极地去评价他,而更愿意去评价他的问题。以前考50分的,现在考60分,回家能获表扬;原先考100分的,现在考98分,回家会挨一顿打。这就是一种消极思维,而不是用积极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我在东北的一个实验小学做的3000人的家长会上,教家长使用积极行为的策略。我问各位家长,你家孩子有哪些优势?一下子就问住了,“我的孩子还有优势吗?”家长可能心想心理专家会问孩子有什么问题,可以分析,然后解决,而当我问到孩子有什么优势、有什么积极品质时,家长就比较困惑。这是青少年心理问题中的一个社会心理文化现象。很多人尽可能多地找出孩子的问题,像传统的心理学,以分析问题为主,而不是看我们能做点什么。这也是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刻板思维模式,即“只有最好没有更好”的找问题模式。所以,只要一评价自己的孩子,便还是别人家的孩子好。但家长内心也是矛盾的,只能自己说自家小孩不好,别人评价他不好就不行。 O09MmuDmhJyEgueNXzdKoI4gu0DnJvQIBPaO3UzWRJnmOB3xMlm7Wfl/XqZxoI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