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青少年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机制

当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比较大时,我们常常会将这个行为问题化,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疾病。但我们不能直接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化、标签化,而是需要一个发展的角度,将这些行为正常化,将其理解为一种应激反应,是在非正常时期的正常表现,反映的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回应。比如,某人刚经历过地震,表现出出汗、害怕、恐惧等症状,我们不能定义为这就是焦虑症。所以,当青少年受到外部的不良刺激,如家庭忽视、人际交往不良时,会有“沉迷网络”这些行为的回应。

一个孩子总喜欢偷东西,偷完了挨一顿打。我们不能直接将此行为问题化为“小偷、盗窃犯”,归因为品德不好、心理有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其行为背后的机制。

心理动力学认为,当一个人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爱,如果用正常的方式无法获得时,就会用不正常的方式获得。不正常的方式如吵架,好好说话时不能建立有效的联系,而吵架时,互相对骂就是一种沟通,用扭曲的方式满足了沟通和联系的需求。

对于偷东西的小孩,偷东西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和生病的原理类似。比如,妈妈一离开家孩子就生病,因为一生病妈妈就得回来。回来以后妈妈把他批评一顿,他就高兴了、舒服了。所以他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诉求。当一个人故意刺激你时,他就是为了让你回应他,若是不予理会,这个刺激就会消失。从医学心理学看,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有意义的。

当我们用文化心理的视角去分析时,青少年的行为都可以不叫作心理疾病,都可以不叫作道德问题,也不要叫作法律问题,而是理解为在他的心理发育的过程中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没有获得的积极回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破解办法就是去找孩子行为背后的哪个需求没有被满足。如一个患有强迫症的人,用行为疗法训练他,不让他反复洗手、反复锁门,不让他爱干净,效果并不好。要找到他背后恐惧的机制,有没有被压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把这个东西解决了就行了。治标,更要治本。

类似的病态背后可以寻找机制的例子很多,比如,一个孩子喜欢虐待小动物,被发现以后被父母修理了一顿,但是没过几天又犯错误了。比如,有的孩子被批评了以后不能还嘴,说不过家长,没法通过正常的说话来表达,他就有可能表现为爱发脾气,或者是躯体化症状,如喘不上气来、得假性心脏病等。比如,一个孩子喉咙得病了,无器质上的问题,就是讲不出话来,或者只能低声讲,原来是因为家里有强势的父母,他时常处在恐惧中,正常人可以表达恐惧和愤怒,他却表达不出来,于是说话有问题了,有苦说不出,无法呐喊心中的委屈,最后可能患上哮喘。哮喘是一种身心疾病,每当他压抑时哮喘就发作了。大多数孩子的心理问题排除生物学因素,都可以从文化上寻找原因。 vjkCY95x1FLP9NEQa13QVSuOp7A5O51ZrbWnvgS4u9eZvpVe7JPibPZ4lGfATax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