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长会 3
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几乎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要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对自己呵护有加的父母,去适应陌生的团体环境,这个时候幼儿难免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当然作为父母,他们从孩子出生起就一直陪伴在其左右,面临与孩子的分离,心中难免也会出现不适应,焦虑情绪也会由此产生。其实幼儿的焦虑状态与母亲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母亲的分离焦虑会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

一、分离焦虑的概念

为了深入了解亲子间的分离焦虑,我们需要先明白分离焦虑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分离焦虑等问题。

焦虑通常为情绪表现中的烦躁、坐立不安,还附带生理反应。分离焦虑是指因为分离而产生不舒服或是不愉快的一种情绪表现。

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主要照顾者分开而表现出苦恼及焦虑的一种情绪表现,以及产生的一种不适应的行为。 早在依恋理论中,我们就了解到如果幼儿对母亲的离开表示强烈的反抗,还会发怒摔东西,这就是不安全依恋的体现,就是分离焦虑的体验。

然而并不是只有孩子才会有分离焦虑,母亲在面对与孩子的分离时,也会产生一种焦虑感。母亲的分离焦虑是指母亲与自己的孩子分开后会产生烦躁、不安甚至是伤心、不舒服的感觉。

二、分离焦虑的理论研究

(一)习性学理论

鲍尔比的习性学理论认为,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和母亲一旦形成情感联结,建立起依恋关系,即使与母亲分离,联结也仍旧存在。只要依恋关系正常,幼儿与母亲分离时会感到自身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因此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这种观点被很多研究者所接受,所以现在学界存在很多关于依恋类型与分离焦虑的相关研究。

鲍尔比根据观察发现,幼儿的分离焦虑主要经过 3 个明显的阶段:反抗阶段、失望阶段和超越阶段。

在反抗阶段,幼儿极力阻止与亲人的分离,如幼儿园开学时,宝宝紧紧拉着父母的手不肯松开,眼睛中充满了泪光与无助;或者不停地打闹、拒绝进食、躺在地上耍赖等。

在失望阶段,当与亲人在一起的想法无法得到满足时,幼儿开始失望,反抗的行为也随之减少,仍然哭泣,但断断续续,吵闹的动作也会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出现迟钝。

在超越阶段,幼儿的依恋行为会被抑制,偶尔才会表现出来。幼儿会接受别人的照顾,也能正常地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从出生时就存在“出生创伤”。在子宫中的时候,婴儿的原生依恋保持着完整,胎儿不需要乳房便能够源源不断地从母体中获取能量。但当婴儿从子宫中出生的那一刻,婴儿与母体产生分离,对外界的环境产生不适应,还被各种刺激所包围,就会体验到危机感和无助感。这种无助感是他第一次面临的挫折与创伤。出生创伤是人类原始的焦虑,它是后续焦虑的基础。

埃里克森则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阻碍就会导致焦虑的产生。他认为人生要经过心理发展的 8 个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心理危机。其中婴儿期的主要心理危机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幼儿期主要是获得自主感,克服害羞与自我怀疑;学前期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如果哪个年龄阶段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个体就会体验到焦虑。

(三)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认为焦虑主要是习得的,通过条件反射将中性情景和威胁情景联结,经过多次配对后,即使只出现中性情景,撤销威胁情景,人们也会对中性情景产生害怕的心理,这就是通过习得而产生的焦虑。幼儿的分离焦虑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如家长可能平时会对孩子说“你要是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语,当家长把孩子放在幼儿园而自己决然离开时,孩子可能会产生“爸妈不要自己了,他们把我抛弃了”这样的心理。

虽然焦虑是学习产生的,但是也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 ,父母给予适当刺激,让孩子产生新的情景联结,就可以降低幼儿的焦虑情绪。

(四)人本主义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研究个体需要结构的理论模型。在马斯洛看来,人们的需要共分为 5 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从这个角度来说,分离焦虑也可以看作幼儿需要的未满足。

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在家里一般都由专人照顾,衣、食、住、行完全不用自己操心。进入幼儿园之后,由于上课要守纪律,吃饭要讲规律,休息时间也有要求,这对一些“小皇帝”“小公主”来说是充满很大挑战的。他们没有亲人的关怀,由于小朋友比较多,教师也不可能每个都照顾到位。在这种情况下,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幼儿,吃饭可能都是问题,甚至还会出现呕吐、恶心、尿频的症状。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孩子的生理需求就无法满足。

另外,由于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的安全感也会缺失。当孩子在自己家里时,和熟悉的人整天待在一起,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自己都是清楚的。这种熟悉的感觉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孩子生活在其中也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可幼儿园不一样,孩子完全不了解幼儿园是什么样的,也不认识里面的人。面对那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孩子难免会感到害怕或者紧张。同时由于在上幼儿园初期,幼儿没有和教师形成基本的信任感,没有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孩子只能自己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还容易造成心理恐慌,使孩子产生逃避心理。

幼儿在家庭中时常享有被成年人“众星捧月”的待遇,但他们这种在家庭中唯我独尊的地位在幼儿园中遭到了冲击。教师难以像父母一样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也难以把全部的精力平均分配在每个孩子身上。再加上教师对每个孩子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些教师都不清楚,可能很平常的一个举动就会触碰到某些孩子的敏感神经,导致孩子出现失落、哭闹、悲伤等情绪。孩子受尊重的感觉、被爱的需要,在幼儿园这里都难以得到满足。

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待幼儿分离焦虑问题,为分离焦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视角。

三、幼儿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与发展特点

根据前人的研究得知,幼儿分离焦虑的行为表现主要有 3 种:激进型、退缩型和依赖型。

第一种是激进型,这是大多数幼儿的行为表现方式。孩子大声哭闹,满地打滚,攻击教师和其他孩子。

第二种是退缩型,主要行为表现是默默哭泣,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也拒绝和其他人交流。

第三种是依赖型,主要行为表现是寸步不离地跟着教师,无法独自睡觉,还容易受其他小朋友的影响。

关于幼儿分离焦虑的发展特点,最早对其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鲍尔比经过观察发现,7~24 个月是幼儿分离焦虑表现最明显的时期。到了学前期,幼儿分离焦虑水平会慢慢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时他们对分离表现出更大的容忍力。

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处于什么文化背景,分离焦虑首次出现的时间都有显著的一致性,在幼儿 7~8 个月时,一般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的行为反应,可见分离焦虑是每一个个体必经的阶段。

罗增让教授对 3~5 岁、7~8 岁、10~11 岁、13~14 岁孩子的分离焦虑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3~5 岁儿童分离焦虑水平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 儿童分离焦虑逐渐下降,且焦虑强度的减少呈线性趋势。 这也反映了年龄较小的幼儿分离焦虑程度比较高的现象。

四、儿童分离焦虑的影响因素

儿童分离焦虑主要来源于两个环境:家庭与幼儿园。从家庭环境来说,儿童的分离焦虑与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幼儿园环境来说,儿童的分离焦虑与教师敏感性密切相关。

(一)亲子依恋与分离焦虑

亲子依恋是指儿童与父母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依恋类型共分为 3 种,分别是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如果婴儿与母亲形成的是安全型依恋,他与母亲建立了温暖、亲密、稳定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获得了满足,那么即使与母亲面临分离情景,他也能够平静地处理。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分离焦虑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孩子抚养、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倾向。 已有研究发现,父母的温暖关怀会降低孩子的焦虑水平;相反,父母的拒绝否定、过度保护或干涉则会增加孩子的焦虑水平。

那些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培养幼儿独立能力,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和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与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问题。

(三)教师敏感性与分离焦虑

孩子离开家庭之后,幼儿园的教师就是孩子每天接触最多的成人。如果教师有较高的敏感性,能够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培养信任感、克服内心的恐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水平。通过调查发现,如果幼儿园的教师能够和孩子形成良好的关系,就能促进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与发展,为孩子提供了与同伴和其他成人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孩子发展相应的认知与社会技能。

五、母亲的分离焦虑研究

幼儿面临与母亲分离时,会产生分离焦虑;母亲在面临与孩子分离时,同样也会产生分离焦虑。

关于母亲的分离焦虑,相关研究并不多。有研究者通过访谈幼儿教师的方式发现母亲也会产生分离焦虑。有些母亲对教师没有建立信任感,会一直到学校看孩子或者不断打电话询问孩子的状态。有些父母送孩子上幼儿园后,觉得自己不再被孩子所需要了,就会产生不安和烦躁的心理,甚至还会偷偷哭泣。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焦虑,他们的情绪状态和行为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张学敏在 2018 年对母亲的分离焦虑、儿童的分离焦虑进行研究发现,母亲的分离焦虑水平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母亲能够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唯一一个能够照顾好孩子的人,将孩子交给幼儿园教师还是比较放心的,但是一旦与孩子分离,其内心还是容易产生焦虑感与罪恶感。母亲对于与孩子分离的态度对孩子的分离焦虑产生重要的影响,母亲的分离焦虑程度越高,孩子的分离焦虑程度也就越高。

六、课程目标

儿童种种的不适应的表现, 会引起家长的分离焦虑。反过来,家长的焦虑情绪又会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绪。本次家长会,就是着眼于缓解家长的分离焦虑,让家长在分离的情景体验、模拟中一步步和孩子在心理上进行剥离,实现心理成长,从而能以淡定、平和的情绪状态来面对与孩子的分离,妥善协助孩子处理好“入园焦虑”。

七、课堂实录

杨老师:欢迎各位家长来参加今天的体验式家长会。我们今天的课程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就是我的课堂讲授,大概有 1 个小时的时间。后面将会由韦老师对我的这堂课进行点评,点评的目的是想让大家从我的课中看到不同的地方,然后大家回去帮助自己和更多的人。

好,下面请各位家长先把手里的包包放到后面,因为我们随后的环节中还有活动。放好之后,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家长们按要求行动……)

以轻松的打招呼方式引入,活跃气氛,打破拘谨,调动积极性。

现在请各位在座的家长,把你们的右手举起来。右手举起来之后,和你们右边的朋友握握手,打个招呼说“你好吗”。

(家长们跟着做……)

对,很好。再把左手举起来,跟你们左边的朋友打个招呼,问他“今天来的路上摔倒没”。

(家长们跟着做,笑……)

提出团体的契约。

杨老师:我今天的课堂有 3 点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地体验;第二个要求是积极地参与,我曾经给初中学生的家长们上过体验课,他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争着、抢着要参与,我希望我们在场的家长也是这样,只有你参与得越多,你的收获才越大;第三个要求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地倾听,用心,你的心一定要在这里,能做到吗?

家长们:能。

增进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

杨老师:咱们在座家长的孩子都是一个班的还是一所学校的?

家长们:一所学校的。

杨老师:一所学校的,不是一个班级的,也就是说,还有彼此不认识的,是不是?我先采访一下,这位家长,你在这里面认识几个人?

家长 1:一个班的有认识的。

杨老师:一个班上的认识是吧,你认识几个?

家长 2:也是一个班上的才认识。

杨老师:也是一个班上的认识,别的不认识是吧?好的,一会儿大家都会认识的。

好的,各位家长,我今天带着两个身份来跟大家沟通。第一个,我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今年 22 岁了,他已经读完书工作了。

我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想法,想跟大家探讨和交流。第二个,我还是一位教育学工作者,我在小学工作了 30 多年,做班主任、做校长,后来我又进入心理学教育,跟随韦老师开展学校心理的教育工作。

引发好奇心与期待感,带入课堂。

之前有一个妈妈来找我,她说:“杨老师,我们家孩子不听话,你说我该怎么办?”我就开玩笑问她:“这孩子不听话,不听谁的话?”她说:“不听我的话。”我说:“不听你的话听谁的话,她是不是听隔壁阿姨的话,她是不是听路边上的人的话?”那个妈妈想了想说:“不是,她听的是她自己的话。”当她说到这儿的时候我就说:“恭喜你,你的孩子长大了。”

各位家长,你们觉得孩子老听你的话行不行?

家长们:不行。

杨老师:孩子这一辈子老听父母的话行吗?不行!这中间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位家长具有两个方面的欠缺。

第一个是缺少对孩子心理的发生、发展的变化的了解。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共分为 8 个阶段。从婴儿期到儿童期,然后到学龄期,慢慢长大到了青春期,再长大到了中年期,再后来一直到老年期,每个发展阶段都会面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这个心理危机不是指一种灾难性的威胁,而是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个体在处理这个心理危机时,都可以得到一个积极或消极的结果。积极结果是指心理危机得到恰当的解决,此危机对应的发展阶段则会对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则会对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

分析家长的欠缺,引出两个逆反期,引起家长的共鸣。

另外,每个孩子都会有几个逆反期,相信家长对此也有切身的体会。我们有专家说孩子有 3 个逆反期,也有专家说是有两个逆反期,这个都没有关系。我们主要关注 3~6 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孩子 3~6岁的时候,父母要他向西,他偏要向东,你要对他提点要求,他回答最多的就是“不”。这个阶段就是孩子自我意识开始萌发的阶段,他们开始认识到了“我”的重要,希望我这个人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后来慢慢到了小学阶段,也就是 7~8 岁的时候,不是有一句老话“七岁八岁讨人嫌”吗?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特别不听教师的话,不愿配合教师。不像现在的各位家长,既愿意积极参与,也乐意配合教师。七八岁的孩子不听教师的话,他们就想争取自身的权利、地位,得到大人的尊重。再往后,到了青春期,这个时候是不是很多家长都非常焦虑?我就遇到很多在这方面有困惑的家长,家长们反映说:“我说他,他就是不听,这孩子就不知道怎么了,着魔了!”还有的青春期孩子在学校跟教师、同学也相处得不好。

青春期孩子的这些表现,其实都是他们成长发育阶段中的正常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处理不当,这个正常心理状态也可能发展成问题,甚至还会演化为心理疾病。所以,这个时候就看家长怎么处理了。

通过对 3 个层次家长的解读,引起家长的反思,去看见自己在家庭教育中需要成长的点,唤醒家长的学习意识。

家长的处理水平可以分为 3 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家长自己成长得非常好,人格也很健全。同时也非常爱学习,跟孩子有良好的互动,他们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给孩子温暖。

处于第二个层次的家长,他们的心理人格还不够健全,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又特别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能够达到他们最理想化的状态。费孝通先生有一句话:“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孩子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的确,父母总是把教育孩子的过程当成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在座的家长,是不是这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是不是?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强,对不对?我们特别希望我们的孩子比自己有出息、比自己优秀。虽然对孩子期望很高,但这类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往往不得法。另外,他们自己也不学习也不成长,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孩子优秀、有出息。大家想想,你是不是这个层次的人呢?

第三个层次的家长,他们本身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因为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然后就会跟孩子说:“孩子,你爹没本事,你自己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成长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这样的家长看起来有些放任,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问,但是这样也有好的地方,就是让孩子自由成长,自由发展,尊重孩子的选择。

这 3 个层次的家长,大家觉得哪一个最糟糕呢?第二个是不是?第二个层次的家长是最糟糕的,自己不想学习不想成长,把无限的精力都投入教育孩子当中去,他们越是这样做,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同时他们还无所适从,有一种无助感。

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终身学习,我们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各位家长来到这里,就要一起学习和分享,也并不是说大家不好,只是我们大家共同探讨,总有可以提升、可以优化的地方。

好的,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调查。

步步引导,深入分析家庭教育方法的适合与不适合。

对于自身的教育方法:

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比较恰当的家长占46.2%。

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恰当的只有 4.9%。

36.8%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够恰当。

12.1%的家长表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方法是否恰当。

这是家长对自身的教育方法评价的一个调查,大家注意看,46.2%的家长认为自己的教育方法是恰当的。这只是家长自身的主观评价,那从客观上来说,他们的教育方法恰不恰当,这就不好说了,是吧?

这个恰不恰当关键要看自己的孩子,孩子说恰当才是真的恰当。有些方法适合别人的孩子,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所以一定要看教育方法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这是第一点。

接下来,我们要看一看跟我们当时的环境和情景是否有关。具体如下。

对孩子的期望:

70%的家长期望孩子的综合素质佳。

15%的家长期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

5.4%的家长期望一切顺其自然。

8.9%的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其他的期望,包括孩子能够快乐地生活,期望孩子将来有成就。

以上呈现的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我们70%的家长都是期望孩子综合素质佳,综合素质里面包括学习成绩、身体和心理素质,对不对?心理健康具体包括什么呢?包括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比如说,勇敢、自信、乐观、有礼貌、举止文明,是不是?70%的家长都是这么期望的,但 15%的家长还是期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很多家长期望孩子综合素质佳,但是操作的时候,他们却把学习成绩看得最重要。5.4%的家长期望一切顺其自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8.9%的家长表示对孩子有其他的期望。比如说,将来我的孩子只要能够快乐地生活就行了,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坏、能不能成为一个公司老板、将来能不能赚很多钱,这些不重要,只要他将来能够快乐地生活;同时也期望孩子能够有成绩、能够在社会上发挥更大的价值。这是目前家长对孩子期望的调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最希望孩子的综合素质佳。

孩子的心理素质在综合素质表现中是很重要的。我们说这个孩子很自信,自信就会勇敢,他就敢去尝试,不会因为一件事的失败或一时的困难就逃避,就退缩了。而且在自信的状态下他也会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能力,素质也就会更强,是不是这样?

所以今天的体验式家长会,我会讲到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块,因为很多家长都想增强孩子内心的能量,挖掘孩子的潜力,提升孩子的心理资本或积极品质。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积极品质,你认为孩子身上哪一个积极品质需要增强、需要提升,或者说你觉得他身上哪一个积极品质是非常好的?比如说,上一堂家长会,有个家长说,我的孩子有点内向,我希望他能够改善一些。在做“星光大道”这个环节的时候,这位家长第一个站了起来,从教室后面走到最前方。她说:“我知道我的孩子在这一方面有一些欠缺,所以我想给他做一个榜样。”我们都知道,内向不一定就是缺点,内向不一定不好,但是这位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更加敞开心扉去尝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对未来的事物、对未来的世界,是有一些恐惧的。作为家长,我们肯定要不断地鼓励他,让他尝试,同时我们也要带领他。如果家长能够带领他去做,他会更觉得有后盾、有靠山,于是更加勇敢,也更加努力。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调查。

提高自身素质投入:

69.7%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提高素质方面的投入较少。

18.3%的家长认为自己投入较多。

12%的家长认为自己没有任何投入。

我们看这项调查,这里就讲到我们自身了。我们之前都是在说孩子,现在说一下我们自身。有 69.7%的家长认为自己在提高素质方面的投入较少,还有 12%的家长说自己没有任何投入。

进一步引导家长意识到学习是最好的投入。

素质方面的投入,不仅是金钱方面的投入,还有学习方面的投入,各位家长,你们觉得要不要学习?(家长们点头……)大家都在点头,肯定是要学习,要学哪些东西呢?

家长 1:我觉得要学的东西特别多,至少要跟孩子一起成长,比如说,孩子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家长都要了解。

杨老师:这个家长说了,她要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的特点,这一点很好,跟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要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在小学阶段,要了解学龄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吧?就是要了解一下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这个投入当然要有金钱方面的投入。比如说,买一些书、学一些课程,还有参加一些培训活动,这相当于是金钱上的投入。另外,还有一个是时间上的投入,你愿意为孩子投入时间、投入你的精力吗?你愿意吗?

家长 1:愿意。

杨老师:你愿意吗?

家长 2:愿意。

杨老师:没有家长说不愿意的,大家很愿意。但是当孩子真的需要你的时候,有的家长就没有时间,没有精力了。

对自身素质的投入,投入多少算多呢?这个调查并没有说我们在提高素质方面,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算高,这就要看你自己,你自己认为在素质投入方面是多是少呢?我现场也问一下在座的家长,你认为在自身素质方面的投入是多是少?

家长 3:少。

杨老师:少。你觉得是哪些方面少呢?

家长 3:成长方面。

杨老师:成长方面,这位家长说并不是钱的问题,是自己在成长方面投入得少。你呢,你认为自己在自身素质方面的投入怎么样呢?

家长 4:很少。

杨老师:为什么?

家长 4:从来没想过。

杨老师:这位家长属于 12%的家长,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东西,从来没有想过要投入。

我刚才调查了两位家长,他们也是说在自身素质投入方面做得不够。这两位家长,我不了解他们的经济条件,也不了解他们的经济投入。但是他们说自己在学习成长方面的投入很少。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在场的家长们也是这样,包括我们在全国各地调查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家长在自身成长方面投入得太少了,有时候不一定花钱就能成长,不花钱也能成长的。但更多的是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要有学习、成长的想法,所以希望家长们也能够投入自身成长中来。

今天这样的成长机会就一定要抓住。你是不是很期待接下来的课程?

家长们:对。

将家长的关注从投入引到课程,体验式家长会正式开始。

杨老师:好的,希望我们接下来的课程能够进行得更好,你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下面请所有的家长都站起来,围成一个圈,把手放在旁边人的后腰上,左手放在左边人的后腰上,右手放在右边人的后腰上。

(家长们按要求操作……)

给各位家长一个机会,认识一下其他家长。对,男家长和女家长还有不好意思的。在这个机会中,要想学习、要想成长,一定要把自己交出去。把手放在旁边家长的后背上,挠一挠他的后腰。看一看他感觉到了吗?好的,非常好。向你左边的家长笑一笑,也向你右边的家长会心笑一笑。

(家长们按要求操作……)

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活动,大家看向我们所有的家长,一会儿我们来做一个这样的活动,叫作“粘泡泡糖”。吃过泡泡糖没有?

家长们:吃过。

热身游戏,让家长快速进入团体的氛围中来。

杨老师:泡泡糖是不是易粘手?一粘上就拿不掉,是不是?今天我们来玩“粘泡泡糖”的游戏,我说“粘粘粘,泡泡糖”,你就说“粘哪里”,我可能说“粘左手”,那么你的左手就要注意了,要跟别人粘到一起。然后你问“粘几个”,我就会告诉你说“粘两个”,然后你们两个就粘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我的指令会变化。

我们先试一遍好不好?粘粘粘,泡泡糖。

家长们:粘哪里?

杨老师:粘左手。

家长们:粘几个?

杨老师:粘 3 个。

(家长们 3 个人成团,抱在一起……)

杨老师:对,粘 3 个。好,再来一遍。简化一下,我说“粘粘粘,泡泡糖”,你们就说“粘几个”,我说“粘 4 个”,就是 4 个人搂在一起,我说“粘 5 个”,你们就 5 个人搂在一起。开始,粘粘粘,泡泡糖。

家长们:粘几个?

杨老师:粘 3 个。

(家长们 3 个人抱团中……)

杨老师:等一会儿如果粘的人数不够,或者是速度最慢的,就出来表演节目。准备好,这一次认真了。粘的时候你可以随意走动。好,粘粘粘,泡泡糖。

家长们:粘几个?

杨老师:粘 8 个。

(家长们 8 个人抱团中……)

杨老师:这 8 个人是最后一个组团成功的,你们要准备表演一个节目了。过来这边站着,你们要表演节目。

(8 个人站在台前……)

说一句话也行,或者派一个代表也行,谁来?要不你来说吧,代表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家长 1:我今天是来学习的,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杨老师:这样吧,你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叫什么名字,算是大家认识你了,也算你表演节目了。

家长 1:我叫王××,今年 41 岁了。

杨老师:一点儿都不像,非常年轻,是吧?好吧,那就算通过了,请坐。

我们现在开始报一下数。大家看一下场内,刚才有几位家长说,你们是一个班的,是吧?下面我给大家一个机会,除了本班认识的家长,你再去认识 3 位家长,先看一下全场,哪一位你觉得比较顺眼,哪一位你看着比较喜欢,你就去认识他/她,好不好?好,现在开始。

(家长们相互观察场中的人……)

杨老师:好的,各位家长,请站起来。1、2、1、2 报数,咱们分成两个圈,1、2、1、2报数。从你开始。

(家长们报数中……)

杨老师:好,凡是报 2 的家长到我这儿来,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把我围在中间。站近一点,不要站太远。你们现在面朝外、手拉手。现在这些家长形成的圈就是内圈,内圈的家长不要动,脸上要呈现微笑的状态。外圈的家长跟我走,我们一起来绕圈。外圈的家长边走边看内圈的家长,看看哪一位你比较顺眼;内圈的家长因为你们现在没法动,要想办法把自己最灿烂、最美的笑容展现给别人,这样外圈的家长才能被你吸引。外圈的家长要注意观察,一会儿我喊停的时候,你就要赶快跑过去,抓住那位你相中的家长,要不然就被别人抢走了。1、2、3,停!

情景模拟,为分离体验预热,唤醒思考的同时酝酿情绪。

(家长们找伙伴……)

杨老师:好的,现在家长们都找到了伙伴,大家相互认识一下,拉着对方的手。请大家安静下来,深呼吸一下。来,跟我学,一起深呼吸。首先吸气,吐气,对,把心静下来,听我讲下面一段话。

我们非常有缘相聚在一起,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也是这样。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为我们付出,我们现在又为自己的孩子去努力。但是人生道路上来来往往,父母终究要离我们而去,我们也终将离开我们的孩子。孩子的人生要自己行走,我们只能在后面默默地祝福他们。人生中充满了这样的分离。有时有的人和我们分离了就永远也见不到了,比如说我们的一些长辈,这是死别;但更多的是生离。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孩子出生了,离开了妈妈的身体,这是一次分离,这是一个痛苦的分离,但也是一次令人欣喜的分离。孩子慢慢长大了,上幼儿园了,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哭着闹着不愿意去,父母狠下心来把他们推进了幼儿园。慢慢地,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有的家长想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了家里,孩子十分不舍得我们离开,哭着喊着在后面追着我们,但是为了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不得不远走他乡。孩子慢慢长大了,上了大学了,这个时候就像小鸟长了翅膀要飞出去一样,他们有可能从此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这样大大小小的分离。当我说到这儿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是否浮现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分离的画面呢?对,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有可能是我们亲人离去的时候我们的哭泣,不愿意让他走。有可能是我们的孩子长大之后离开我们去生活、去学习,而我们不舍得他。也有可能是我们要离开我们的父母或离开我们的孩子,我们内心依依不舍。

那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活动,请大家认真地体验。你对面的这位伙伴,你拉着他的后衣襟,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每个人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一个分离的画面,每个人的分离的画面是不一样的,对吧?当我说到这儿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样的画面?

家长 1:我想起我的爸爸,我第一天去幼儿园的时候,他把我送到幼儿园,爸爸哭,我的眼泪也忍不住。

杨老师:这位妈妈说的画面也让我心有感触,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也跟你一样,孩子哭着喊着不愿意去,我内心很难过,掉着眼泪。但是我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

这位家长,当我说到这儿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呢?

家长 2:我想的是一个生离死别的画面。因为今年我孩子的爷爷正好去世 3 周年了,3 周年的时候要操办,我心里特别难受,因为我家里这两个孩子,一直是他们的爷爷奶奶带。刚好我们的大孩子上大班的时候,他爷爷就走了,因为突发脑出血、脑干出血,没来得及救治。所以对我来说,我的心里对孩子一直有一种愧疚。

杨老师:这就是我们痛彻心扉的两个世界的分离。

好的,我们接下来做一个活动。请你拉着前面人的后衣襟,前面的人使劲往前走,并且嘴里要喊着“我要走了”。后面的人使劲拉着他的衣服,说“你不要走”。我们来体验一下,做这个活动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刚才分离的画面。你就在心里想这个画面。前面的人你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往前走,后面的人你有多大劲就使多大劲挽留他/她。我们来体验一下我们内心的感受。好,开始。

家长们:我要走了。

杨老师:使劲拉,往前走。

杨老师:你的感受是什么?

引导家长关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

家长 1:想走出去,但是又有一点舍不得。

杨老师:你的感受是什么?

家长 2:舍不得。

杨老师:你的感受呢?

家长 3:也是舍不得。

杨老师:好,你来说一说你的感受。

家长 4:舍不得。

家长 5:舍不得。

家长 6:舍不得。

杨老师:我也看到了大家眼睛中都泪光闪闪,这就表示这个活动触动了大家的内心。如果眼泪想流就让它流淌,不要刻意压制,它是我们内心涌出的一颗颗珍珠。下面大家不要说话,你还重复你刚才的动作,前面的人还使劲往前走,后面的人还使劲地挽留他/她,这里我给大家播放一曲音乐,请注意听。

(纯音乐——久石让的《天空之城》……)

前面的人心里默默想着,我要走了,我要走了。后面的人就使劲挽留他/她,想着你不要走,你不要走……

好的,大家可以松开手了,这个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自己的体会,你体会到什么了?

家长 1:就是那种很悲伤的感觉。

杨老师:很悲伤的感觉?

家长 1:对。

杨老师:你有什么感觉?

家长 2:舍不得。

杨老师:大家看,很多家长都说舍不得。好,现在两个人面对面,和对方握个手,或者是拥抱,表达你内心的那种感谢还有支持。

好的,相互交流一下刚才这个活动给你带来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可以相互说一下。

(家长们交流感受中……)

好的,我看到大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交流。当我们舍不得的时候,比如说,亲人离开我们去往另外一个世界,或者是孩子长大了,要走出家门,走进学校,我们做家长的有很多舍不得。既然我们舍不得,干脆把他留在身边行不行呢?不行!为什么不行呢?他有他自己的人生,对吧?我们一定不能把他圈在自己的身边,要让他自己去创造自己的天地,开拓自己的人生。

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既然那么舍不得也那么放不下,便唯有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好好珍惜,珍惜我们现在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时间,珍惜当下陪伴孩子的机会。

家长 3:我觉得是,像我的孩子从小在我们身边长大,他离开时我肯定舍不得,但是也没办法,他有他自己的人生,需要他自己过。

杨老师:非常好,这位家长说得特别好,既然我们和孩子不得不分开,我们现在跟他在一起的时候,就应该好好地培养他,和他一起成长。

招聘技术的作用:通过模拟分离情景,设计招聘广告,进一步体验分离的情绪以及分离的意义——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这个过程还有利于家长去看见自己的教养方式,从而促进反思。

下面我想给大家发张纸。刚才大家都说了,我们舍不得孩子,假如现在给大家说这样一个情景,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们必须离开孩子 5 年,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这 5 年的时间你没办法和孩子见面,但你又控制不了对孩子的思念。我们没办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你又想找到一位非常合适、非常理想的父亲或者母亲来照顾你的孩子。你招聘的父母的条件,请你在这张纸上写下来,题目就叫“招聘”。如果你是爸爸你就写“招聘爸爸”,如果你是妈妈,你就写“招聘妈妈”。

(家长们写招聘条件……)

写好的家长细细地看一下你招聘的父母的条件,看看需不需要补充。我看到有的家长写了七八条,有的写了四五条;有的写家长年龄要求,还有的写工资待遇。你招聘一位父亲或母亲肯定要有一定的工资待遇,看看你的“招聘”还需要补充吗?等一会儿我找家长来分享一下。

(家长们检查自己的“招聘”条件……)

好,我请一位家长来分享一下啊。这位家长你的孩子叫什么?

招聘 1:我的孩子在五年级(七)班,他叫闫××。

杨老师:下面请这位家长来开一个招聘会,大家仔细听一听,看看这个过程中,你愿意不愿意应聘帮助这位妈妈来照顾孩子。

招聘 1:我招聘的这位妈妈首先应该有一定的学历,就是在学习方面能够对孩子有一些帮助。

杨老师:打断一下,这个学历有没有具体要求?

招聘 1:本科。然后就是我觉得这位妈妈一定要有阳光般的心理,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话才能教育出很有阳光、朝气蓬勃的孩子。

另外,要有充分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方面,要有很多的时间跟孩子进行沟通,对孩子要有耐心,尽量花很多的时间跟孩子一起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在生活方面能够给孩子做出合格的美食。

说实话不管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父亲,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能够跟孩子一起玩耍,尽量不要去摆父母的架子,不过在学习方面还是应该严格要求孩子。

还有就是我觉得夫妻关系要很和睦,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孩子一定要在夫妻关系和睦的这样一个有爱的环境中成长。

还有就是要孝敬老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百善孝为先,所以我觉得孝敬老人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我要招聘的条件。

杨老师:这位妈妈,她将会离开孩子 5 年,其间不能够与孩子见面,所以内心的那种辛酸,那种舍不得,我相信在座的父母都非常能够理解,所以她开出了这样一个招聘妈妈的条件。

大家刚才听了之后,有哪一位妈妈是愿意来帮助她,愿意在这 5 年中替这位妈妈代为行使职责的吗?有愿意应聘的吗?有吗?(有人举手)你来说一下你为什么想应聘呢?

应聘 1:我觉得我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妈妈。她提的有两条我不符合,不知她能不能够看在我其他条件符合的份儿上录用我。我是本科学历,有爱心、有耐心,能够有效地陪伴孩子,既陪伴他的学习,也陪伴他的生活,这些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有两条做不到,第一条是做出可口的饭菜;第二条是和睦的夫妻关系,我目前是单身状态,不知这位家长还愿意录用我吗?

招聘 1:说实话,做出可口的饭菜是必要的条件,因为我自己做得也不是很好,所以我就觉得有一点亏欠孩子。我经常听见我的同事说我今天又给孩子做了什么好吃的,每当听到这里,我心里就挺难受的,觉得对不起我的孩子。所以对于这一点,很抱歉,我觉得我不能录用这位家长。

杨老师:看来你没有应聘成功,感谢这位妈妈。从刚才她招聘妈妈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她想要给孩子做可口的美食,其实她希望自己能够做到。

招聘 1:其实可以尝试,我还在摸索中。

杨老师:也就是说,只要我愿意为孩子付出,想做出可口的美食,我可以去学一学,对不对?

招聘 1:对。

引导家长从招聘条件入手去反思自己,从而有意识地学习。

杨老师:可以去学习一下,是不是这样的?只要有心,那你觉得你自己呢?

招聘 1:我觉得我也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争取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包括去了解他,跟他一起进行心灵沟通。

杨老师:非常好,刚才你说到可口的美食,你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希望能招到一位比你更会做饭的妈妈?

招聘 1:对。

杨老师:但是现在你也意识到,如果你愿意陪伴孩子,你在这方面也是可以的?

招聘 1:可以做到。

杨老师:可以再学习做到,是吧?

招聘 1:对。

杨老师:你刚才还说到跟孩子在一块儿要有耐心,你在这方面没有吗?

招聘 1:对啊,有时候我下班回家,孩子有一些不会的题拿来问我,我说,你怎么学的,怎么不动脑子想一想?对他没有一点耐心。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回家能够改正这一方面。

杨老师:虽然没有招聘成功,但是这位妈妈在反思自己,反省自己做不到的地方,对不对?好的,那你就继续寻找吧,有可能会寻找到你认为最适合的妈妈,也可能你自己会成为最好的妈妈,对不对?

好的,我再找一位家长跟大家再招聘一次,招聘爸爸,你再选一下,大家看一看有没有愿意的。

招聘 2:我想给孩子招聘一位这样的爸爸,具体条件如下。

一、社会阅历比较丰富,现在社会比较复杂,需要多给孩子指导社会知识。

二、在心理上多多辅导孩子。

三、因为孩子很少离开我,孩子生活能力差,在生活上多多指导,多和孩子一起实践。

四、真诚待人,多指导孩子的不足之处,能够及时沟通,提出改善的意见。

五、能够让孩子多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

杨老师:刚刚他说到,他想招聘一位社会阅历比较丰富,能够给孩子在社会适应方面做一些指导的爸爸。我觉得他说得比较好,现在很多青少年在社会事业、人际关系方面有很多障碍、很多问题。我想问一下这位爸爸,你在给孩子做指导的时候,是不是也做过这方面的辅导呢?

招聘 2:我有这方面的指导,但知识不够丰富,活到老学到老嘛!

杨老师:掌声送给他,刚才听了这位爸爸的招聘条件之后,有没有人愿意应聘呢?(有位男家长起身……)掌声欢迎这位爸爸到前面来。你为什么来应聘呢?

应聘 2:因为他刚刚说的,招聘爸爸的条件和我很类似,我先说一下我的应聘理由,我是从 3 个层面来说的。

第一个是从个人层面。我能够教会他独立生存,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说,做饭之类的;对事物保持好奇心、有兴趣,对社会很有信赖感。第二个是从社会层面。要教他乐于与人交流,这样他才会从多维层面去思考问题。第三个是要教他了解事物的本身,能从他人的角度去分析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我从父母方面的一个方向去把控的。

我做事有原则,该自己做的自己做,该孩子做的要让孩子做,能够带给孩子安全感,即使不强壮也要锻炼身体,健康地成长,这是我认为的。然后教会孩子生活技能,简单的理财观,包括教会孩子懂得爱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一个就是,教会孩子友善待人,与人和睦相处,不故意诋毁他人。我觉得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劳逸结合,让孩子放开玩啊。

此外,如果有条件、有时间,可以带着孩子走遍当地,了解当地的人文、地理,这对促进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最后一个是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我觉得我的条件非常适合你。

招聘 2:可以。

杨老师:你把孩子交给他放心吗?

招聘 2:放心,百分之百放心。

应聘 2:但我现在还不是爸爸哦,不过我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

杨老师:你的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好的,非常感谢你的配合,也非常开心你找到了一位能够履行父亲职责履行得更好的爸爸,好的,谢谢!

两两相对的交流,给每个家长表达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地总结、升华。

刚才有两位家长给大家展示了,一位妈妈一位爸爸,其实大家还有很多话要交流,现在两两相对,两人相互交流一下你招聘妈妈/爸爸的条件。我要跟大家说,这个活动不是让大家看一下热闹,然后招聘一下就行了。其实你写出来的条件是什么?是对自己的要求,你是否能够做到,同时有可能你没有做到,但是你希望自己做到的,比如说可口的饭菜,比如说对孩子的耐心,对不对?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你的期待是不是也应该尝试着自己做到。

(家长们交流中……)

杨老师:好的,各位家长请站起来,请大家起立,围到我这里来,围成一圈,刚才我们大家都讨论了招聘父母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有一些是对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个活动,就是希望提醒大家,对于那些不足的地方,我们要提升自己和完善自己,让自己更好。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要珍惜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今天的活动基本上就到这里了。我想问一下,大家有收获吗?

家长们:有。

杨老师:好的好的,非常感谢我们到场的这 40 位家长。好的,大家把手伸到最前面,两只手伸到最前面,向我们所有的家长鼓掌,表示感谢!如果你认为哪位家长对你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或者给你带来很大的帮助,你也可以跑过去跟他握手,表示对他的感谢。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大家!各位家长可以退场了。

八、韦老师点评

(一)优点

家长有很多的问题是会影响到孩子的,家长的分离焦虑就是如此。人最怕失去,所以他要控制。存在主义大师欧文·亚隆认为,心理问题的根源是 4 个存在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人皆无法避免这 4 个存在命题引发的焦虑,对这些焦虑的防御,就导致了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产生。家长的分离焦虑就涉及孤独和无意义这两大“生命终极关怀”,因此这个主题选得非常好。

河南某幼儿园,对家长做了 3 年的分离焦虑研究。结果发现,参与研究的家长,比那些没有参与研究的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更少,较少做出不良的行为影响孩子,孩子在学校的规范行为也更多。所以这个研究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很有实践意义的。

“招聘父母”这个技术很巧妙,无论教师在讲课中怎么讲,比如,告诫父母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动情,要说到做到,等等,可能当时家长会有心理触动,可走下课堂之后,仍是做不到。教师的教育效果仍然没有达到。但“招聘父母”这个技术,是让家长设身处地地体验,让他们自己说,自己做,自己反思。家长能够领略其中的精髓,这就是比较好的技术。

(二)不足与优化建议

1.丰富的知识

家长一系列的不良行为,导致一批批的问题孩子出现,因此在家长教育课堂中,呈现给家长的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也是一个知识目标。

为什么杨老师会选择“分离焦虑”这个主题呢?作为一个班主任,你要开家长会,如果你没有找到病根,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点不够,就是我们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你怎么做饭?米是什么?米就是科学的知识,如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等。我们开家长会辅导家长,开展家校合作,如果不找出背后的原因,那家长能配合教师吗?找出孩子问题背后的导火线,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我们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所有的体验式教学,每一堂课背后都要有一个知识点,都要有一个教育目标,教育目标背后就是一个知识体系。如果我们只是随便从哪里挑来几个游戏和技术做一堂课,那就不叫体验式课堂了。为什么我们要做体验式课堂,而不是告诉家长知识点就可以,或者发一本书让家长回家看,因为这样不可能达到教育效果,家长知道了但很少能做到,所以要让家长体验。体验式家长会是很重要的一堂体验课,只要课堂的教育目标实现,家长的教育效果也就达到了。

我们养孩子就是一次“投资”,如果花那么大的代价投资了20 多年,最后培养出来的都是心理不健全、没有办法经营幸福生活、不能追求事业成功的人该怎么办呢?所以家长要认识到不能因为自己而耽误孩子,认识到自己要学习和成长。只要家长认识到了,他就绝对不会挡在孩子的前面。

这堂课要上好,就得了解分离焦虑。杨老师对于分离焦虑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我粗略估计了一下,是掌握了 60%。如果她对于分离焦虑知识掌握得更系统、更全面,比如,谁做过这样的研究,得出什么结论,什么叫焦虑,父母为什么焦虑,焦虑的时候会做什么行为,等等,那么她就会出口成章,表达非常简洁流畅,不会因为知识点不够,啰里啰唆或者绕很多弯路。

2.狠心的能力

导师需要具备两大资本,第一个就是知识资本;第二个就是心理资本。上面我们已经提到过知识资本,接下来我们聊聊心理资本。

为什么讲到心理资本呢?大家请注意,刚开始大家玩“粘泡泡糖”的活动时,有一个小组由于组团速度慢,被惩表演节目。这个时候杨老师说:“说一句话也行,也算表演完成。”杨老师没有坚定地执行规则,这就说明她心理资本不够,没有狠心的能力。你没有这个能力,你的技术推到一定的程度就推不下去了。比如说,“你不要走”这个技术最后的分享环节,有人说很悲伤,杨老师就要抓住这个点,问家长悲伤什么。一定要深入进去才能达到最高的体验。这就好像你去旅游,就差那么几步,你就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了,可惜你中途掉链子停下来了。

没有狠心背后有很多原因,第一是不好意思;第二是怕得罪对方;第三是怕进行不下去;第四是怕有人反对。

这堂课存在着很多次“这样也行,那样也可以”的情况,就是差那么一点点火候,差那么一点点体验。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做了一遍又一遍却不能使人们发生改变?原因就是体验不到位。这就需要狠心的能力,让你一次记住,让你一次深入下去。

3.技术的匹配问题

“你不要走”这个技术的指导语没有讲清楚。好的技术体验需要在前面一次讲清楚规则,后面再也不说一句话。如果没有讲清楚指导语,技术的效果很可能会大打折扣,成员就可能难以深入体验。既然我们要体验分离焦虑,就要让内心的情感迸发出来,导师要关注成员的情感体验。

杨老师的技术指导语,表面上看是没讲清楚,但背后要去思考,为什么没有讲清楚呢?我觉得是你没有把它作为主要技术来推进家长的体验。我们知道,推进体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 4 种。

第一种,导师的指导语。如果这个导师本身是有感染力的,靠语言就能把他的课堂推向一定的高度,这是导师的指导语。

第二种,技术。如果这个技术很好,本身可以把成员的体验推进到一定的深度,那导师只要带着大家去做就行了。

第三种,分享。如果导师的指导语和技术都没有把成员的体验推进到一定的深度,这时候就要靠分享。一人分享推进一点点,再一人分享,再推进一点点。

第四种,音乐。播放适当的歌曲或者轻音乐。

推进一堂体验课的时候,能不能体验到一定深度主要看这4 个方面。这 4 种方式,只要用好了一种,就能够把情感带到一定的深度。

另外,不同年纪的父母投入也不一样,小学阶段的父母还在敏感期,比较在意孩子;到了高中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心情,父母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往往会忽视。根据父母投入的不同,我们在技术安排上也要不一样。小学的家长给他多一些活跃的技术,高中的家长就多一些思考型的技术。体验式班会、体验式家长会的导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风格优势是什么,这样你再去带领技术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去推进。

学习是快乐的,当一个人尝到学习的快乐,他就愿意学了。我们的目的是让家长们尝到学习的快乐,让家长在里面去体验,把他的分离焦虑更彻底地找出来,然后站在情感体验最高处告诉他,不要因为自己的分离焦虑而做一些不良的行为。这个时候可以澄清知识点,你有哪些控制孩子心理的不恰当的行为。每个人可以按照顺序列出来,这就是体验之后的教育强化。

九、导师小结

(以下内容是导师杨老师的小结实录。)

刚才韦老师说到狠心的能力、丰富的知识,还有一个是带领技术的能力。大家也看得到韦老师的这次评课是非常真诚的,他一点也不留情。这个时候我能不能承受韦老师的点评,这就涉及心理资本中的韧性能力。如果我能做得到,我能承受住,那么我进步就会很快。

“你不要走”这个技术,我看过韦老师做过很多次,我自己也做过好多次。我在这个课程中使用的时候,是这么想的:第一,我不能深入,因为深入会费时间,时间延长之后,我后面的“招聘父母”时间就会很紧。最重要的是,招聘父母是这门课的主题,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大环境。第二,我不敢深入,因为我知道一深入,人的情感就会出来。你看刚才 40 位家长,有十几位家长都是在擦眼泪的。其中,有一位家长说到她孩子的爷爷去世了,她非常痛苦,如果再涉及一些心理危机事件,就需要专业的导师进行处理。到时候如果我兜不住这场景,就没法收场了,所以这个不敢深入。

我要说的另一个话题就是真诚的能力。韦老师的评课是非常真诚的。我们今天的课程没有提前彩排,全部都是真实体现。这是一种真诚的能力,我愿意敞开,愿意去献丑,愿意把自己不足的地方、软弱的方面展现给大家,这就是真诚的能力。比如说,在做“你不要走”这个技术环节的时候,我没有狠心去做,在这方面我的确有一点不足。 juFTD04b8rjCy460dfJbRYTFBWSubXk5U6lE4hz/Zp5C25U6kS4OnnjpYonXew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