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家长会 1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家长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家长陪伴可以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而错误的陪伴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要尤为重视家长陪伴的质量。

一、陪伴的定义

“陪”的字义是“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的字义是“同在一起而能互助的人”。“陪伴”即“随同做伴”的意思。 由于陪伴在我国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基础,所以它也传达了一种“接纳、照顾、注视、关怀的情感”。

虽然“陪伴”的概念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但是还没有研究者在心理学方面对“陪伴”进行界定。因此我们暂且用“随同做伴”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定义吧。

二、父母陪伴的结构

关于父母陪伴的结构,目前研究者关注的是小学生父母,故在此对小学生父母陪伴的结构进行了整理。

冯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结合小学生这个实际群体,提出了家长陪伴的 4 个结构:养育陪伴、学习陪伴、娱乐陪伴和情感陪伴。

养育陪伴: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陪伴,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从而保障孩子顺利走向健康成熟。如送孩子上学、指导孩子做家务等。

学习陪伴:父母在学习方面对孩子的陪伴,如帮助孩子辅导功课、制订学习计划、检查作业等。

娱乐陪伴:父母陪孩子一起进行娱乐活动,如陪孩子玩耍、指导孩子做游戏、陪孩子看电影等。

情感陪伴:父母和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并在此过程中表达对孩子的爱与关怀。如父母拥抱孩子、鼓励孩子、和孩子一起探讨感兴趣的话题等。

梁建芬通过整理前人有关家长陪伴行为的研究,也发现了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可以分为 4 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第二方面是家长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如学习参与或学习陪伴;第三方面是情感陪伴;第四方面是娱乐陪伴。 这和冯丽提出的家长陪伴的四个维度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家长陪伴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既有学习的陪伴,也有娱乐的陪伴;既有情感支持的陪伴,也有物质生活的陪伴。

三、家长陪伴的相关研究

在 20 世纪初期,众多研究者就开始关注家长陪伴这个领域。学者们普遍认为从孩子出生起,家长陪伴就很重要,家长的陪伴行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但目前为止,国内外还较少形成关于家长陪伴的专有理论和测量工具,有关家长陪伴的内容主要是在家长参与、父母教养方式等领域中。

1.家长参与

家长参与的概念来源于美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操作定义。关于家长参与的研究,有一些研究者侧重于研究家庭方面,而另一些研究者则侧重于研究学校方面。

归纳国内现有的家长参与的研究,可以分为以下 3 个维度。亲子沟通:询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并与其讨论、了解孩子喜欢的学校活动、和孩子讨论学习计划、帮助孩子制订学习目标等。家庭督导: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控制孩子看电视或玩游戏的时间等。家长期望:安排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或兴趣班,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出要求等。通过这 3 个维度,我们很容易看出,即使有家长参与,家长也是侧重于在孩子学习方面进行陪伴,家长很少陪孩子进行娱乐活动。

国外的研究者对家长参与进行了很多方面的研究。美国提倡“家长参与”以教育孩子,进而得出结论:无论家庭经济情况好坏、家长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的大小,家长的参与过程都会对孩子的成长(包括学习、职业生涯)产生较大的影响。

爱普斯坦认为,家长参与共分为 6 种类型:养育、交流、家庭学习、志愿活动、决策、与学校及社团的合作,其中前 3 种发生在家庭环境中,后 3 种发生在学校环境中。

养育:指父母为孩子提供基本的物质、安全和健康保障,教育孩子走向成熟。

交流:指父母和学校以打电话或召开家长会的方式围绕学校教育和孩子的发展情况所进行的沟通。

家庭学习:指学习陪伴,家长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等。

志愿活动:指父母根据学校需求和自身特长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从而为教师以及学生提供帮助。

决策:指父母作为代表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活动,为学校方法政策的制定提供建议。

与学校及社团的合作:指父母整合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校方案的实施及学生的发展。

众多研究者发现,家长参与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儿童因素。

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参与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收入、父母的角色信念、父母的职业特点都有关系。关于受教育程度,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的陪伴就越重视,其参与水平也就越高 ;关于家庭经济收入方面,家庭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父母的参与水平和孩子的学业成就也就越高 ;关于父母职业方面,通常情况下,家长工作越忙,时间和精力越缺乏,陪伴孩子的可能性也会越小。有调查发现,农民和公司职员或管理者对孩子的陪伴较少。

学校因素方面:学校的规模、内在的文化氛围、学校的管理者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等因素都会影响父母的参与水平。

儿童因素方面:孩子的年龄和性别会影响父母的参与水平。有研究发现,父亲的学习陪伴随着孩子年级升高有下降的趋势,而母亲的学习陪伴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2.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教育、培养孩子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教养方式是父母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集中体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教养孩子对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养方式一直是心理学界、教育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目前,对教养方式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父母教养行为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的具体教养方式;二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模式化、类型化。

针对具体教养行为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西蒙兹提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两大维度是接受—拒绝,支配—服从。

在接受—拒绝维度中,如果父母拒绝孩子,则孩子会表现出冷漠、不稳定的情绪;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倾向于情绪稳定、兴趣广泛等。此维度反映的是亲子间的情感关系。

在支配—服从维度中,习惯被父母支配的孩子更加自卑,会表现出被动、服从、焦虑等;而让父母顺从自己的孩子,则独立性更多,且倾向于有较强的攻击性,此维度反映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控制。

针对父母教养方式模式化的研究,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通过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 4 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方式,她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宽容型、专制型和权威型3 种类型。

宽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要求,他们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尊重孩子的选择,但在孩子需要帮助时,他们也愿意帮助孩子。

专制型父母要求孩子完全听从自己的意见,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受到保护和监督,他们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因此,相对来说,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是不好的,他们对孩子往往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

权威型父母认为自己在孩子心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以及父母对孩子提供的有效帮助。权威型父母对孩子要求很高,但同时也有很高的接受性,如权威型父母提出一个要求,孩子不愿接受且有自己合理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权威型家长会改变自己的要求。

有学者将鲍姆林特的理论进一步扩展,他们根据父母对儿童的要求性(如控制、监督、要求)和对儿童的反应性(如关怀、参与、接受)的水平,将宽容类型进一步分为忽视型和溺爱型,由此形成了专制型、权威型、忽视型、溺爱型 4 种教养方式。忽视型家长对孩子的接受性、反应性都很低,即对孩子没有要求、没有监督、没有关爱,有时甚至对孩子漠不关心;溺爱型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反应性,但要求性很低,即关爱孩子,但对孩子的要求和监督很弱。

四、家长陪伴的现状

目前,关于家长陪伴的研究主要关注的团体是小学生家长,本次体验式家长会的参与对象虽是高中生父母,但两者的陪伴现状一定有其相似、相通之处。下面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小学生父母的陪伴现状,希望给处于高中阶段的父母一些帮助和启发。

1.父亲陪伴率低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指出:“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无论是性格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在梁建芬的调查中却发现:母亲独立陪伴孩子的比率占62.5%,父母一起陪伴孩子的比率占 22.7%,父亲单独陪伴孩子的比率只占调查总数人的 7%。父亲对孩子的陪伴行为太少。

前人的很多研究都表明,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耶鲁大学曾连续 12 年对一些家庭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发现从小由爸爸带大的孩子智商高、精力旺盛、学习成绩好。 心理学家麦克·闵尼的研究显示:一天中,与父亲接触不少于 2 小时的男孩,比那些一周以内与父亲接触不到 6 小时的男孩,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处世更为开放,且具有进取和冒险精神,也更具有男子气概。 所以为了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父亲需要给孩子更多的陪伴。

2.家长与孩子沟通时间少

尽管许多家长从思想上已经认知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也想给孩子更多的陪伴时间与精力,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时间甚少。很多家长早上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没有睡醒,晚上回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下了,能够和孩子一起交流的机会很少,这就衍生出了家长“假陪伴”的现象。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虽然母亲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孩子的方方面面很难全部照顾到,这时就需要其他家人的加入。不过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有 1/3 的父亲很少与孩子交流,将近一半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与孩子的交流也很少。

美国亲子教育专家麦道卫和迪克·戴依认为,“爱的宝塔是由时间构筑而成的”。 家长仅有时间陪伴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效的交流。

3.家长对孩子的阅读陪伴行为少

家长对孩子往往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期望孩子可以活出家长理想中的自我,所以在教育方面,家长往往都是非常重视的,但他们的重视是有偏向的。在家长学习陪伴行为中,督促孩子做家庭作业排在第一位,帮助孩子复习功课排在第二位,与孩子制订学习目标排在第三位,培养孩子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第四位,陪孩子一起阅读则排在最后。这表明家长在学习陪伴中,更重视孩子的课堂学习,对孩子的阅读习惯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则很少关注。

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学习只是学习的一部分,而阅读习惯和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则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爱上学习的重要途径。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这时候家长的及时引导与陪伴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与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4.家长对孩子的娱乐陪伴少

孩子和家长一起玩游戏或者运动,应该是非常有趣的,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还可以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但是,调查显示,只有不到一半的家长陪孩子到户外玩耍,1/5 的家长陪孩子一起玩游戏,1/4 的家长陪孩子一起运动。这些数据表明,家长对孩子的娱乐陪伴也是不够的。

现在很多孩子缺乏运动,也不太爱运动,孩子更多的是沉迷于互联网的各种游戏中。这与家长对孩子娱乐陪伴的重视程度是有关系的,多数家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运动情况不太关注。如果家长在小学阶段就注意培养孩子运动的习惯,孩子沉迷网游的行为就会减少,不喜欢运动的习惯也会被改变。

孩子的生理与心理发展都离不开家长的帮助与陪伴,学习与娱乐都一样。我们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运动或游戏种类。相信经常陪孩子一起玩耍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一定非常良好。

五、课程目标

当孩子进入高中之后,家长的心情大都是比较焦虑且有压力的。但是由于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家长不愿意把自己的心情发泄出来。久而久之,这种焦虑情绪就会无意间在亲子互动中表现出来,无形中也会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很大压力。本次体验式家长会主要引导高中阶段的家长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促使家长意识到,即使家长在学习上帮不到孩子,但情感与生活中的陪伴也是促进孩子高效学习的推动力。

六、课堂实录

谢老师:今天到了这儿之后,我想我们就应该是一家人,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高中阶段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我们先做一个活动——“我们是一家人”。

暖场技术:

我们是一家人

操作步骤:

按顺序读出“我们是一家人”。从“我”开始,依次增加一个字,在读字的同时,配合双手合十击掌的动作和拍左/右手边人肩膀的动作。击掌和拍肩膀的次数和读字的个数是相同的。

比如说,读“我”,双手击掌一次,再读“我”,拍左手边人的肩膀一次;读“我们”,双手击掌两次,再读“我们”,拍左手边人的肩膀两次,依次类推。

请我的助手们到中间来,请在座的所有家长起立,围成一个大圆圈。请各位家长先看助手示范一下。助手们准备好了吗?

助手们:准备好了。

谢老师:好,现在开始。我(击掌),我(拍肩膀),我们(击掌),我们(拍肩膀),我们是(击掌),我们是(拍肩膀),我们是一(击掌),我们是一(拍肩膀),我们是一家(击掌),我们是一家(拍肩膀),我们是一家人(击掌),我们是一家人(拍肩膀)。

谢老师:好,谢谢我的助手们。家长都明白了是吧?好,我们开始。现在我们第一遍拍的时候,请向左拍你左边伙伴的肩膀,明白吗?

家长们:明白。

(谢老师带领家长们进行暖场互动……)

谢老师:好,你认识你左边的家长了吗?

家长们:认识。

谢老师:好,现在我们转过去拍你右边伙伴的肩膀。

(谢老师带领家长们进行暖场互动……)

谢老师:好,现在既然我们是一家人,就请家长们把你们的双手放到你旁边的伙伴的背后,男士也请勇敢地伸出手来。既然我们是一家人,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这里一起讨论我们想解决的问题,一起说一说我们心里的话,那么这里是值得信任的,是开放的,是包容的。

但是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心情,不影响我们持续地交流和沟通,请大家承诺,承诺什么呢?大家跟我讲。我承诺……

家长会设置: 宣誓承诺,导师一句一句带领大家宣誓。

家长们:我承诺。

谢老师:在今天的场里。

家长们:在今天的场里。

谢老师:我相信大家。

家长们:我相信大家。

谢老师:我包容所有。

家长们:我包容所有。

谢老师:我积极投入其中。

家长们:我积极投入其中。

谢老师:承诺人。

家长们:承诺人。

谢老师:谢××。

家长们:×××。

谢老师:现在第一件承诺要做的事就是请所有家长关闭手机,或者把手机调成振动模式。家长们请坐。

(家长们坐下,助手开始发放A4 纸……)

现在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为什么来这儿呢?因为我们的孩子。我们在座的家长主要是高一学生的家长,现在请你们回忆一下,孩子进入高中后你们主要的心情,是开心呢,满意呢,还是焦虑呢,着急呢?把你头脑里的第一反应写在这张白纸上。主要的情绪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请你写下来。你可以选自己喜欢的彩色笔,写下自己的主要情绪或者是感受。

操作技术:我的情绪画

操作过程: 写——想—— 画——分享

(家长们写情绪中……)

现在请你们看着自己写的那些情绪,慢慢地闭上眼睛,想着这些词语。这些词语会变成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可能有不同的风景、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或许还有不同的颜色。这些画面里可能有你自己,有你的孩子,还有你的家人,或许还有别的人。

(家长们想象中……)

这个画面清晰了吗?你想好了吗?想好了可以睁开眼睛,把这个画面画在你刚才这张白纸的背面。不考虑画得好还是不好,技术水平高还是一般,只要按照自己想好的那个画面画下来就可以了。

(家长们绘画中……)

谢老师:好,我看一部分家长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做一个分享。分享的时候我们先两两分享。现在我们请大家报下数,从你这儿开始,1、2、1、2……

用 1、2 报数的方式结对子,并彼此熟悉。

(家长们报数中……)

谢老师:好,现在请报数为 1 的家长起立出列,请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圈。请我们报数为 2 的家长拿一把椅子,把椅子放在报数为 1的家长们的背后。现在请报数为 1 的家长坐在这个凳子上,面向外坐在凳子上。

(报数为 1 的家长坐在了椅子上。)

好,我们报数为 2 的家长看哪一个 1 比较顺眼,你就在他对面坐下,现在把你的绘画向你对面的伙伴做一个分享,开始。

(家长们互相分享中……)

谢老师:现在请外圈的家长起立,顺时针移动 10 个位置。好,请坐下。我们继续刚才没有讲完的故事,跟对面的伙伴讲。

(家长们互相分享中……)

谢老师:好,停。现在我想知道,我们外圈的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家长 1:我听到了焦虑。

谢老师:焦虑。

家长 2:我听到了欣慰。

谢老师:欣慰。

家长 3:焦虑和无奈。

谢老师:焦虑和无奈。

家长 4:担忧和焦虑。

谢老师:担忧和焦虑。

家长 5:压力很大。

导师实时点评。

谢老师:压力很大。好,谢谢大家的分享。其实在孩子的高中阶段,我们每一位家长都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都怀着对孩子的期待,希望我们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但是有时候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那么,有哪些问题呢?我们现在来梳理一下。

第一是焦虑。为什么会焦虑呢?有可能是亲子沟通不畅,有可能是孩子在上学的时候不是那么爱学习,还有可能是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是那么好,也有可能是孩子的情绪不稳定,或者我们家长的情绪不稳定。现在我们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焦虑、压力等在这里梳理一下。请我的助手们站在这里。

(助手们站在前面,高举手中写着问题的白纸……)

好,现在请我们的家长起立,走动起来,看看前面这些问题。你们觉得自己主要遇到了哪一个问题,就请站在这个助手面前。

(家长们选择中……)

好。现在请我们的家长拿一个凳子坐在拿这个问题的纸的助手面前。

(家长们坐下……)

各位家长,面对这个问题,你想寻求帮助吗?

家长们:想。

谢老师:好,现在请向你左边的家长,问他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处理的。两人讨论一下。针对你刚才的问题,和你旁边的同伴做一个交流,看看他有没有办法。

家长交流。

(家长们交流中……)

谢老师:好了,你刚才已经找到答案了吗?你得到支持了吗?如果你觉得自己对面这个伙伴还不足以和你进一步地讨论你刚才的问题,可以在场内走动起来,去问其他的人。

(家长们寻找伙伴,继续交流……)

谢老师:好,现在请每一组的成员在我助手的带领下围成一个圈,每一组梳理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把这个办法写在纸上。

(家长们写解决方法……)

谢老师:每一组还有 1 分钟的时间,每一组选一位家长,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哪一组先来?好,谢谢。

分组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

代表 1:家长教育观念不一致,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就是父母要跟孩子进行一个有效的沟通,家庭和睦才能使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温馨,这对他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还有就是对孩子成长阶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现在青少年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是我们各位家长最主要关心的问题。现在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我们家长也要对此适当关注。另外,各位家长在家庭中还是要学习相关知识。现在时代在变,我们的观念也必须得改变才能解决问题,也包括我们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谢谢大家。

谢老师:说得非常好。建立良好的关系,关注孩子的心理。挺好的,谢谢你。来,下一个组。

代表 2:好,我们这一组是亲子交流不畅的问题。几位家长共同探讨出来的解决方法是——①找到孩子喜欢交流的话题;②多陪伴,在陪伴中交流;③多倾听孩子说什么,少唠叨;④多想孩子所想,多换位思考,多感受孩子的内心,要和孩子感同身受;⑤温柔以待,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冷处理;⑥多鼓励,少指责。

谢老师:好,谢谢。看来我们家长是很有智慧的,怎么去和孩子有更加通畅的交流,他们找到了 6 个方法。还有吗?来,下一组。

代表 3:我们这组的主要问题就是孩子玩游戏的问题。但是刚才通过家长们的交流,好像这个问题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法。主要集中在孩子放假就想玩手机。有的孩子现在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已经不能上学。有的家长是以考试成绩作为交换,孩子考得好就可以玩手机。还有一个方法是让孩子把手机上交,但是这个方法在有些家庭中又行不通,孩子还是天天吵着要玩。从讨论效果来看,我们这一组关于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谢老师:这个问题先留在那里,我们后面继续讨论。

代表 4:我们这组讨论的是孩子情绪不稳定。大家提出了 5 个原因——①考试成绩不理想;②爱打游戏,特别是手机游戏;③异性关系;④周末睡懒觉,起床气;⑤孩子接受不了别人,特别是老师的批评。

关于这几个问题,我们总结的解决方法有几点:第一,我们很多家庭现在没有开过家庭会议,没有建立家庭规则。我们建议家庭都要开家庭会议,建立家庭规则,规则不仅对孩子适用,还对家长适用,特别是针对打游戏的情况;还有周末睡懒觉,家庭规则也是很管用的。第二,异性关系的问题,我们讨论认为,应该先让孩子明确爱情的神圣,爱情和事业一样,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要先告诉孩子怎么谈恋爱,正确的男女交往方式对孩子是很重要的。也要让孩子去熟悉社会,这时候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这个时刻是谈恋爱重要还是学习重要,他明白了以后,自己就会产生成长的动力。我们暂时的解决方法就是这些,谢谢。

谢老师:好,谢谢。其实他们这一组的解决方法对刚才那一组的问题,就是关于打游戏的问题也有一个好的建议——建立规则。好,下一组分享。

代表 5:我们这一组主要是针对孩子学习效果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一个问题是孩子偏科,这个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偏科。如果是孩子自己学习习惯差,那么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怎样养成认真专注听课的习惯,以及课后认真做作业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说是因为以前基础太差,那么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是不是该请一个家教单独辅导一下。

第二个问题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孩子有一些情绪不稳定,如果考得好,就很高兴;如果考得不好,就会情绪低落。这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分析一下。首先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这种情绪,这说明他对自己的成绩非常在乎,是一个上进心非常强的孩子,所以我们要接纳他的情绪,看到他的长处,然后再和孩子讨论一下这次考试发挥得好的地方和考试失利的地方,分析失利的原因,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下次考得更好一点。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有时候会习惯性地给孩子贴标签,比如,对孩子说“你就是一个不上进的孩子”“你学习一点都不努力”。有可能这是你在气愤的时候说的,但是这对孩子的伤害其实挺大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处理方式可能和第二个有一点类似,就是先认同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的努力,然后运用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也许孩子是在非常认真地学习,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点懈怠,会有一点疲惫,我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陪伴在孩子的左右,告诉他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非常疲惫,也会非常倦怠,但是我们会重整自己的士气,继续扬帆远行。

谢老师:谢谢,谢谢,这位妈妈讲得很好,非常感谢。

代表 6:我们这组讨论的是孩子不喜欢上学,我们的一些解决方法是——

第一,通过一些说理,也就是跟孩子说高考是一次人生的经历,但是不要太强劲地说高考很重要之类的,这种话孩子不是特别愿意接受,他们更希望家长从内心去理解自己,然后给予一些安慰。

第二,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其实作为一个学生,孩子内心还是有很强的求知欲的,只是有的时候在心理方面有了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家长更多地去关注他们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第三,释放学习的压力。不同层次学习成绩的孩子,都是有一些学习压力的。我们需要去指导一些学习方法和释放压力的方法。比如高三,他们一周的休息时间是非常少的,可能就星期天半天,这个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完全地放松自我,让他们自由地休息。孩子释放压力之后,就不至于那么讨厌上学了。

第四,给孩子一个爱的陪伴,特别是对高三的孩子,他们的压力是非常非常大的,父母需要陪伴孩子,在孩子的背后给他们默默地支持。我们讨论就这么多。

导师总结点评。

谢老师:好,谢谢,非常好。我们刚才听到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就是学习成绩,因为学习成绩可能让孩子焦虑,也让我们家长焦虑。第二个就是关系,现在的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已经成为当前关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生心理障碍问题的增多大部分是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以及教师、家长对他们的消极态度和评价造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因为有情绪,就像刚才有家长说“我忍不住啊”,忍不住就导致关系的失调,然后形成恶性循环。恶性循环之后可能会让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有一篇文章叫《高三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的积极情绪、积极情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到积极作用,父母的消极情感对学业成绩起到消极作用。其实刚才我们有一位妈妈已经在这里讲到了。我想这个很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讲了。我们的积极情绪对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有好处。你越是批评,你越是否定,越是不接纳,孩子的成绩可能下滑得就越严重。

结合家长的讨论点评。

刚才有家长讲到:在孩子左右。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其实我们可以说在家庭关系中,在亲子关系中,我们这个关系处理得好不好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的角色在孩子左右有哪些规律呢?这是我总结的几个结论。一个是要时而在前。什么叫时而在前?就是在前引导,在孩子青春期之前,做父母的就要在前引导他。一个是时而在左右。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独立,需要我们家长去尊重、接纳,这时父母应该是在孩子的左右陪伴他。还有一个是时而在后。就是说孩子长大了,18 岁以后成年了,这个时候孩子有需求你再出手,这叫背后支持。如果我们家长能够做到时而在前、时而在左右、时而在后,那么我相信大家都可以和孩子建立起比较好的亲子关系,很好地去帮助孩子更健康地发展。

导师指出“陪伴”的重要性。

刚才有个关键词叫作陪伴,高中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对孩子的陪伴。为什么要强调这个事情呢?第一个是高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特征使得他们需要陪伴。第二个就是我们现实中一般说父母要陪孩子,什么时候陪?婴幼儿时,我们的孩子还小,要陪着他们。可我们高中阶段的孩子也需要陪伴,需要的是心灵的陪伴。

陪伴是最美的爱,最真的情,最高效的方法,是亲子关系中最长情的告白,是促进孩子高效学习的推动力。陪伴是智慧,是慈悲,是后勤保障。

我想说陪伴有讲究。讲究其实很多,我只是在这个地方根据大家的讨论和前面所提到的研究结论,总结了“三要三不要”。

首先是“三要”。

“三要”: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

第一,要相信孩子的生命力。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一定有他自身的能量。我们要相信孩子在高中阶段有他自身遗传带来的力量,还有早期成长过程中获得的那种内在力量。你千万不要觉得,我今天不管他,他就怎么样了,今天这个饭没吃好他会怎么样,明天那个关系没处理好他又会怎么样。孩子到了青春期,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开始有自己的一些价值取向。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的生命力。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

第二,就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这一点刚才家长也提到,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只要孩子一上了高中,就特别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孩子考高分重不重要?当然重要,但是它不是决定孩子这一生或者说他未来发展的唯一指标。这种案例很多,我想大家多少也都有所了解。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就是孩子有健康的心理,有健全的人格,他是积极向上的,他对外部世界是充满好奇的。这个动力来自哪里?主要来自好奇心。我就是很好奇,我就是想知道外部世界它有多么奇特。所以,如果是一个人格健全的孩子,我相信他一定会保留着我们人类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单一关注孩子的成绩,我们应该关注孩子整个人,人永远比事更重要。

要营造好的家庭氛围。

第三,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也是刚才家长提到的。一个良好、温馨的家庭氛围来自家庭人员的良好关系,包括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

其次是“三不要”。

“三不要”:不要过度关注。

第一,不要过度关注。我曾接触过好几位家长,他们的孩子出了一些状况,都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注而导致的。记得有一位家长在 5 年前过来找我,她的孩子在高一时辍学了。她家是从县里迁到市里的,为了让这个孩子好好学习,妈妈把事业放下,陪儿子读重点高中。但是这个孩子说他要疯了,妈妈每一次给他提饭去,他都不想让妈妈停留。可能就是由于妈妈的过度关注,给孩子造成了特别大的心理压力。

不要高度控制。

第二,不要高度控制。我们的孩子处于青春期,我们要在他的左右陪伴,而不是控制。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常用之前的判断标准,要知道我们是上一个年代过来的人,我们的标准可能和孩子现在的生活状况、学习情况不一致,这样有可能会扼杀,或者是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

不要情绪化。

第三,不要情绪化。我们看到有的孩子挺好的,一些矛盾的发生其实不是他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我们家长有时候觉得孩子情绪不稳定。其实孩子情绪不稳定有他生理的特点,也有可能是他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事情,情绪可能有波动。但如果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家长觉得,你考试不好你还发脾气,你还想怎么样,我情绪也来了,这样的话就会适得其反。

当然,家长怎样控制情绪?怎样才能够不过度关注?怎样才能够不高度地控制?这个我们在下一次的团体会上继续讨论。只是,这里我想就刚才提到的焦虑来说一下,怎么跟我们的孩子建立一种非常和谐的关系呢?根据我们前面这些讨论和归纳,请大家想一想。

现在请我们所有的家长,围成一个大圈,拿着你的椅子围成一个大圈。

(家长们围坐成圆形……)

运用冥想的方式,家长回想孩子的成长历程。

注意:这个过程中,你会有真实的情感流露,请你接受它。

现在请各位家长,根据我们前面的讨论,根据我们的一些经历,再回到我们的孩子身上。现在我们再一次调整坐姿,再一次放松我们的身体,调整我们的呼吸。让我们缓慢地呼吸,好,闭上你们的眼睛,回想我们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陪伴着我们的孩子,一起走过学前、走过小学、走过初中。跟孩子一起,陪伴着孩子到了高中这个阶段。我们的孩子从那么小,仅仅五六斤的样子,长到现在高中亭亭玉立的女孩子或率真的小伙子。他们现在到了高中,经历着青春期,我们会遇到和孩子相处中的很多事,有欢乐、有难过、有焦虑。孩子走到现在,你有话要对他说吗?我相信我们每一位家长一定有话要对自己的孩子说,不管是多还是少,一定有的。好了,请睁开你的眼睛,给你的孩子写一封信。

委屈也好,不甘也罢,让他们真实地流露出来,不要压抑和掩盖。

(家长们写信中……)

谢老师:我看我们多数家长都写得差不多了,现在让家长们读一下好吗?

结束技术:给孩子写一封信。写信过程中,可播放一些比较轻缓的背景音乐。

家长分享自己写给孩子的信。

分享 1: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高一(20)班的学生家长,我曾经也是有工作的。因为孩子从小跟我在广东那边长大,到高一的时候我们才回到了四川,因为怕她不适应这边的环境,所以我就做了全职妈妈,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学习上我确实帮不上什么,因为我本身就那么点文化程度,现在孩子的教材我一点都看不懂。我今天来到这儿的目的就是想找到让孩子重新愿意跟我沟通的方法。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跟老师交流很好,可是回到家里跟我一句话都不说。我说她两句话,她就跟我说“叨叨叨,你整天就知道叨叨叨”。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我很着急,因为我知道这 3 年对她来说是很关键的,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跟她相处好,才能帮助她。所以我过来就是想向老师、向各位家长学习这方面的经验。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我们之间的问题出在哪里了,我会调整、改变我的方式,来配合孩子顺利、愉快地度过人生中关键的 3 年。不管 3 年后高考结果如何,只要孩子无悔、无愧于自己的青春,就行了。好的,谢谢大家!

谢老师:你说一下吧。

分享 2:大家好,我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青海。我的孩子现在读高一,我在这儿分享一下我写给我宝贝的信。亲爱的宝贝,转眼已经过了 15 个春秋,你从啼哭的婴儿长成了一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你善良、有爱心,我真替你高兴。但是在你最需要陪伴的年纪,爸妈却没能陪你一起长大,我很内疚,妈妈对不起你,让你的童年有太多的遗憾。宝贝,妈妈真的对不起你,我错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妈妈将陪你一起长大,好好地爱你,让你在成长的路上不再孤单。无论在什么时候,我将是你坚强的后盾,相信我好吗?我们一起努力,宝贝。谢谢大家。

谢老师:好,咱们因为时间的关系,还有一个名额。还有谁要分享?

分享 3:我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也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在这里非常开心、非常荣幸能够认识大家。这是我写给我两个宝贝女儿的一封简短的信。

宝贝们,谢谢你们来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带给我们欢乐和惊喜。我们很珍惜你们成长的每一步带给我们的内心体验。看到你们一点一点地成长进步,我们感到非常幸福。也许你们的人生道路、学习之路会有许多的挫折、困难、逆境,但是别怕,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遇见更好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放心地去创造,放心地去高飞,爸爸妈妈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永远是你们温暖的依靠。相信人性是向善的,生命是向上的。好好地、勇敢地、欢乐地去走自己的人生路,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们。谢谢大家。

谢老师:我们刚才分享的都是几位女士,我们还有男士需要分享。话筒给你。

分享 4: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好,我来自江苏南通。我原来一直在上海工作,也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从上海转回了南通,现在孩子上高三文科班。我平时工作特别忙,今天特意请假来到这里跟老师和家长共同学习,这也是我个人的荣幸。我给孩子写了一封简短的信。

宝贝你好,自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天起,我和你母亲就充满欢喜与期望。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你带给父母的是无尽的喜悦和感动。从你第一次牙牙学语到背着书包第一天上学,你给我们唱歌、跳舞,你是上天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父母也深知责任重大,要帮你成长、成才。宝贝,你现在已经是一位亭亭少女,对生活怀有向往,对人生充满憧憬,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父母是你坚强的后盾,也希望你勤奋学习,只有勤奋学习才能使你更优秀,才能为你美好的人生打好坚实的基础。父母永远在你身旁,目送你越走越远,展翅高飞,开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谢谢大家。

布置作业:继续发酵。

谢老师:谢谢这位爸爸。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家长会即将结束。但是今天还有很多的家长给孩子写了信,我们的第一个作业是请家长回去把你的信念给你的孩子听。如果你觉得还拉不下脸,你可以把你的信放到孩子的房间里。第二个作业,刚才有家长说很想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还有的家长说我就是着急。这说明什么?我们需要学习,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回去好好学习,可以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好,今天的家长会就开到这里,谢谢大家。

(注:经谢老师同意,此次体验式家长会的整个过程,允许学校教师观察与学习。)

七、韦老师点评

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需要先做一件事情使自己开心起来。当我们的积极情绪起来的时候,那些不好的情绪就不在了。如果你只是“拔草”,“草”是拔不完的。如果你想让庄稼长得更好,就要压缩草的空间,这就是积极心理教育。

之前我在做报告时,曾讲到积极心理教育就是积极品质的培养。其实我们也是在引导家长去提升他们自身的积极品质,让家长们更有信心。所以教师的侵犯性还不能没有。过去我们的教师侵犯得太多了,对家长并不尊重,但是现在我们再去做这个课的时候,积极的、善意的侵犯性还是要有的。在这堂课中,只要家长不只是论证、不只是说问题,而是在自己表达,表达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行动,这就足够了。

刚才第一位家长在念信的时候,她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故事,如果是我,我就会跑过去跟她说,不要说故事,我只想听你把信念完。教育课堂与其他课堂不同的地方就是教育课堂不说别人,就说你自己。是看你感受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待问题的,你怎么解决问题的,不是你把一堆问题抛出来交给我。

我强调一点,我们今天在这里没有任何表演性的需要,我们是完全真实的。谢老师也没见过这一群人,也不知道他们是谁的家长。我也没见过谢老师的方案,我们之间也没有交流过,所以这是一堂非常真实的课。

各位观察的教师,你们想一想整个过程,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对你自己有哪些启发?如果你有一些收获是最好的,说明今天没有白来。在这里,家长是“小白鼠”,谢老师是第二层的“小白鼠”,就是给各位观察与学习的。不同于以往你们去参加的教师进修或者继续教育,我是心理学工作者,我对心理学很看重,我对人是否投入、用心很看重。虽然是谢老师在讲课,但我比她还要认真地投入每一个当下,包括你们中间有人出去,有多少人做了什么表情,哪些人投入,我这里都有记录,然后我还要想办法把话说明白给你们听。我们是真真正正地在研讨这一堂课,希望给个别睡觉的教师提醒一下。

最后做一个总结,体验是我们的核心,你能不能让家长走进自己的内心去体验,如果能,就说明这堂课成功了。而不是给家长讲多少道理,他们知道了多少方法仍然觉得很困难,因为他们没有信心,关键是让家长动情,让家长动心,让家长觉得孩子是我的,我要努力学习,这样就可以了。

整体上给谢老师这一堂课打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心理资本的层面,就是带领者的心理健康的水平,她一堂课没有任何消极性的情绪和行为,说明她是一个心理资本很雄厚的教师。她没有感觉到课上得很吃力,觉得带不下去,这个比我做得好,我有时候还发火呢,她没有,所以就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而言,谢老师的分数还是很高的。

第二,讲解体验和分享,谢老师没有揉得那么碎,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她讲解、体验、分享。分享有小组分享、有个人分享,小组里边有项目分享,个人有班级分享,谢老师的整堂课中规中矩,全部分数都拿到了。

第三,她的角色的“三位一体”,时而在前、时而在后、时而在左右。她是不是时而在前面引领,不是说只是知识层面,她拿着麦克风在现场走动观察,照顾每一个参与者,他们遇到问题时,她也及时解答,这不是在前面引领吗?她的知识点、知识面,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她在这些技术背后所需要的理论,都是她自己所掌握的,她自己查资料查到的。

在她的讲述中,既有情感的部分,也有知识的部分,理论联系实际,谢老师也是具备的。她围绕课标目标“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最后让大家都感受到了我们要认真陪伴孩子,这个教育效果她也达到了。我一开始认为她可能会给家长教很多的方法,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很多家长会抱着这样的心态“你是心理学教师,来给我们解决问题吧”,谢老师颠覆了家长对心理学教师的认知,并改变了他们的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 TLwSjehF64ct35//vGE6qhShkkg/hTw9xSGVp9/CKoHemMgJ9KprAC/Lr6Zlql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