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完宋江的性格后,本章我们将要分析的人物是林冲。《水浒传》中,有许多人由于自己的性格缺陷使自己的命运走向低谷,走向糟糕的境地。
梁山好汉的出身都各不相同。有的是偷鸡摸狗的,比如时迁,有的是一般的农民,有渔民,有农民、猎户、小工商贩人,等等。这些人上梁山各有各的原因,但其中有一个人是人们一直很同情,但同时又觉得很可恨的,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人就是林冲。
林冲在梁山好汉中受的委屈是比较大的。在我们的文化里,对他人的侮辱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智商上的侮辱,就是别人会说某个人的智商低,以这样的方式去侮辱他人,这是一种很大的侮辱。第二种涉及人的祖先,比如说一个人是野种,侮辱他人的祖先,这不是侮辱出身,而是以种的概念对人进行侮辱。出身是有阶级的,种不好,就是一个人的品种不好。比如袁绍讨伐曹操的时候,让陈琳写了徼文,上面就侮辱曹操的爷爷是太监,曹操当时看了之后头疼病就治好了,那一顿侮辱非常狠,竟然把曹操给治好了。第三种则跟性有关系,往往是骂别人的母亲、姐妹、女儿,侮辱一个人家族中的女性。
一个是智商,一个是祖宗,一个是性。这三种侮辱,谁遇到了都是一种很大的打击。林冲就经历过这样的侮辱。他的妻子被高衙内调戏了。妻子被人侮辱是林冲走上另一条道路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林冲的性格中不但有一忍再忍的软弱,还有他在处理事情方面能力的欠缺。林冲是一个禁军教头,相当于现代一个警察部队的教头,但他处理事情的能力是有欠缺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虽然他们的社会地位很高,身担要职,但他们的实际能力与他们的地位是不匹配的,这个人的情商、能力和他所取得的地位不相称。比如一个人读书读到博士,现在分配到一个厅级的单位,随着发展成了一个不错的领导,社会地位也挺高,但是他可能没有办法处理好自己的私生活,尤其是在教育小孩或者是处理夫妻关系时,他经常感觉不得要领,就会造成很多问题。
在取缔邪教团伙的新闻中人们经常会发现加入邪教的往往有许多上层人物,有好多社会成功人士,这个发现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才算成功人士。成功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在物质上取得的成就,也不仅仅是指一个人获得的社会地位。就像我们之前说的那样,宋江是不成功的,虽然他很有名声,他的名号很多,但成也名号败也名号,宋江的名号很多也说明他想要的太多。成功不能体现在单一的物质或社会地位上,成功应当呈现出一种立体饱满的状态,而不是某一方面不协调的饱和。
心理人格上的完善,体现在一个人是否能够化解危机事件。林冲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危机事件时总是自怨自艾,即使是上了梁山以后也还是在受气。
林冲上了梁山以后,还是受制于王伦三兄弟。林冲作为一名禁军教头,本应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何况他本身体力了得,是习武之人,而梁山又是靠实力说话的地方,他却偏偏还得受别人压迫,实在让人看不过去。所以说林冲的性格缺陷就是懦弱。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曾经有一位朋友跟我说过他哥哥的故事:他从小就非常崇拜自己的哥哥,认为哥哥很了不起,做什么事都能成功。结果有一次,哥哥失恋了,这个事情一下就暴露出哥哥性格当中的缺陷,他在失恋后一蹶不振,变得很颓废。这反映了哥哥的强大只是一种单方面的、不协调的强大,而这种强大没有和他处理危机事件、处理情感问题的能力统一起来,他的成功不是立体的。所以我们说一个人的成功是要立体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林冲的成就显然不立体。林冲虽然武功高强,但是在人格上有着严重的缺陷。
接下来我们会通过林冲的几个故事分析他的性格。讲故事是为了提供多方面的视角,把林冲这个人的人格多方面、多维度地描述清楚。本章的关键词就是立体的人格,成功的标准、概念,以及化解危机的能力。我们将从这几个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林冲的性格,从而带来一些启示。
话说林冲陪妻子去逛寺庙时暂时独自离开,这个时候恰逢高衙内遇到他妻子,劫住了他的妻子和丫鬟,并对他的妻子进行调戏。林冲听得有人在呼救,马上大步向前,飞奔而至。林冲本来要怒打此人,但是一认出对方的脸,他本来作势要挥下去的拳头顿时软了下来,因为他认得这个人。这个人就是高太尉的义子高衙内。偏偏这时候旁边的庄客还煽风点火,对林冲说:你不认得衙内?这么没规矩,把手放下!于是林冲甚至不敢表明自己就是被调戏者的丈夫,颤颤地把手松开,内心愤愤地走到一边,任由衙内和一帮庄客扬长而去。
而高衙内由于迷恋林冲娘子的美色,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他门下的庄客就给他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林冲有个好朋友叫陆虞候,陆谦,可以安排陆迁约林冲出去喝酒,趁林冲不在把林冲的娘子骗出来,衙内自可跟她耍耍。陆虞候接到嘱咐,果然去找林冲,把林冲约到酒楼,叫上果酒,摆上宴席,和他一起喝酒。喝酒途中,陆虞候就问林冲为何最近闷闷不乐?两三杯酒下肚后,林冲就对着陆虞候抱怨起来:娘子被高衙内调戏,非常生气,受了这等侮辱,换谁都闷闷不乐。林冲与陆虞候喝到一半,家里的丫鬟跌跌撞撞地冲了过来,径直在楼下喊叫着官人,林冲问丫鬟发生什么事。丫鬟说:“娘子被人诓走了,刚才你前脚刚出门,过不许久就有人来说你在别人家摔倒了,让娘子过去看一下,去了半晌,到现在还没回来,我便寻思着赶紧过来找你。”林冲一听便急急忙忙往家里赶。结果后来发现妻子被人带到了陆虞候家,林冲刚赶到陆虞候家就听见娘子在楼上大喊。林冲快步奔上二楼打开房门,高衙内已经跳墙跑了,林冲见到妻子第一句话便是:可曾被这厮侮辱?妻子答不曾,于是林冲将陆虞候家砸了个粉碎,从而引发了后面误入白虎堂等故事,而林冲的悲剧命运也从此开启。
自己的妻子被人调戏,林冲作为夫君没有跟对方理论,作为武将也没有动手,光是看见高衙内的脸就退缩了,让他逃走了,也不敢跟对方表明这是自己的妻子。最后妻子被人设计掳走,林冲找到娘子之后,第一句话竟是问可曾被这厮侮辱,作为一个堂堂七尺男儿,此番做法的确没有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胸襟,反而更像是一个小气男人的心思。假设妻子真的被侮辱了,他此刻又该有何感想呢?
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场景,把林冲的遭遇变成一个实验情境,招募一百个被试,告诉他们,他们的妻子被一个他们的上司调戏了,以此来观察被试者的反应。我的推测是,这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像林冲一样无法惩罚对方。遇到这种情况,会有相当多的家庭因此破裂。原因为何?因为这件事发生之后妻子觉得受辱,产生心理创伤,而丈夫并不去化解她的创伤,导致夫妻两个人心生芥蒂,就会出问题。
在男权社会的话语体系下,有些男性会去责怪自己的妻子,比较典型的责怪有:谁让你穿着这样暴露的衣服到处跑?虽然林冲没有这样做,但林冲也没做好,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地体恤他的妻子。
许多不敢惩罚调戏者的人,跟林冲一样是出于性格原因。化解的方式有许多种,林冲却选择了不作为。假设林冲有三种化解的方法:第一种是直接诉诸暴力,对他一顿暴揍,打完之后直接就带着妻子走了,也不稀罕当什么教头了。第二种是不但要揍高衙内,还要他跟自己妻子道歉。第三种是表明身份。林冲好歹是个教头,高衙内不可能完全不怕他,有人推测,高衙内若是知道这是林冲的妻子,那么他是有贼心没贼胆的,这就是为什么应当表明自己的丈夫身份。但林冲什么都不敢做,这说明林冲看似有胆量,但他实际采取的行动跟他在外人面前的形象不匹配,这就涉及本章的重点,人格应当是立体充实的,像林冲这种状况可以称为“虚胖”。
林冲本身有一定的名气,高衙内对他是有畏惧之心的,可他没有好好运用自己的优势,一知道对方是谁自己就先手软了。金圣叹在点评水浒的时候,就重点点评了这部分:扒着肩膀,他一转身一看是高衙内,手先是软了。在这种情况下,说明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不敢打高衙内,反映的是他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他不懂沟通。懂得沟通的人会明白未必要采取暴力的方式,即使软了也有软的处理方法,比如他可以这样说:“衙内,这是你弟妹(或这是你嫂子),你怎么能这样干呢?”一个人如果会沟通的话,即使是不敢动手的人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处理问题。坚硬有坚硬的处理方法,软弱也有软弱的处理方法。而林冲两者都没有,他是根本没有处理,他先是软了。首先,这说明他自己的内心是怯懦的;其次,他没有跟高衙内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对着他干瞪眼,这个动作说明什么?说明他性格中缺失了沟通的能力。他和别人武枪弄棒,他可以和鲁智深打五十个回合,但一旦无法使用暴力,林冲就对沟通一窍不通了。高衙内不知道他是谁,再加上庄客在旁边添油加醋,林冲马上就哑口无言。
林冲既不打高衙内又不说明身份,高衙内等人还以为他是在多管闲事呢。从这个故事中就可以看出林冲人格中的两个缺陷:一个是软弱,一个是不懂沟通。小人有小人的办法,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奸诈之人,而是说即使是不够强大的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也许一个人不高大,但是他要有自己的办法。林冲如果跟高衙内这么一说,对方一客气,说不定也就一笑置之了,心里有什么仇过后再说,反正实质性的伤害还没有造成,也就算了。林冲被带入白虎堂,就是因为他不会处理和沟通。其实人人都知道他惹不起,他功夫太厉害了。他的失败是他人格上的缺陷导致的,首先是他的人格与他的武艺与他的社会地位不匹配,其次是他的沟通能力与他的社会地位也不协调。
我在前文中大胆推测,若是遭遇了跟林冲一样的事情,有50%的家庭会因此而破碎,为什么?因为通过这种事件,很轻易就能看透对方的本质。以前我曾在讲授旅游心理学时举过一个例子:夫妻两个人去旅行,遇到了抢劫,有的丈夫平常看似很木讷却保护了妻子,而有的丈夫平常甜言蜜语的,关键时刻跑得比谁都快,一看老婆被打劫,自己先溜了,事后很快就离婚了。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所谓患难见真情就是这个道理。
问题就在于为什么作者偏偏把老婆被人欺负这个剧情安排在林冲身上。作者为何不给鲁智深安排这种剧情?按照鲁智深的性格,调戏者必然会被暴揍一顿,这个故事也就没有后续发展了。作者就是要安排在林冲这样一个软弱的、不懂得沟通的、逆来顺受的人身上,才能够显示出他的卑卑怯怯,才能显示出高俅这个贪官污吏欺霸的嘴脸,才能显示出封建王朝背景下的老百姓的疾苦。
然而安排剧情那是小说家的任务,我们心理学人的任务就是根据剧情分析人物的性格。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小人为何专找林冲式的人?比如陆迁,这应该是欺压他最严重的人了。林冲把他当好朋友,待他不薄,那么陆迁为何敢这样对待林冲?因为他内心根本就看不起林冲。为什么?显然是林冲在平日里跟他的相处中表现出了自己性格上的缺陷,他的言行让对方看到了他的外强中干。哪怕他是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也是有缺失的。若不是把自己的弱点暴露了,陆迁是打死也不敢这样待他的。虽然陆迁不厚道,但与人交往时,人们第一个考虑的还是自身的安危。如果林冲是有实力并且有底线的,那别人是坚决不敢惹他的。
就好比杨志卖刀的故事,杨志就是碰到了一个横的,碰到了一个愣头青。愣头青是什么样的?不管三七二十一,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跟愣头青计较是绝对没有好处的,一个人一旦被人认定是愣头青,有了这样的名声,在这一带就没那么容易被人招惹。我故乡的村子里有一个和我同龄的人,我跟他关系很好,他就是典型的愣头青,一旦有人得罪了他,无论对方是什么人,他都必定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这个愣头青在我的故乡也算是一个传奇人物了,但他的下场并不怎么好,我前一段时间回故乡,从他人口中得知他已经去世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我是很难过的,因为我跟他也是好朋友。据说他是在外出的时候,因为横穿马路出车祸去世了。这也侧面证明了我在书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性格决定命运,他的愣头青性格导致他做事不计后果,最终落得这样的下场。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有些人不懂得及时止损。有愣头青性格未必是坏事,重点在于要知道自己的性格缺陷,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回到对林冲的分析中来,有人认为,从现代人的视角来看,林冲这种性格的人,在当今社会是很容易交不到朋友,或者容易被他人利用的。举个例子,三国中的吕布,惶惶如丧家之犬,离开董卓之后,今天投靠这个,明天投靠那个,没有固定的目标,无法安定下来,最后住到刘备徐州的小沛,搞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走投无路。读者可以想想,在当时,又有几个人是可以与吕布匹敌的?但他最终还是落得这样的下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就是实力与地位不匹配,人格不立体、不饱满的下场。
性格决定命运。不了解自己性格的缺陷,无法调节自己的劣势,也就无法充分地运用自己的优势,对自身性格的不了解很容易导致悲剧的人生。前两章分析宋江的时候,我们发现宋江身上有一种假性完美主义,这也是宋江自己的悲剧。上文为林冲提出了几种处理方法,林冲可以诉诸暴力,直接揍高衙内一顿,或者采取软一点的手段,商量一下也可以,但林冲一个也没选,他的行为说白了就是不作为,是懦弱和逃避。解决问题未必一定需要拳头,就像前文提到的那样,小人有小人的做法,林冲不敢动手,但他哪怕表明自己的身份也好,可他也不说,人家还以为他是在多管闲事。
也许林冲表明自己的身份之后,高衙内也就不敢造次了,更不会有后面的故事,可他偏偏不敢,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遇到困难他自己就先服软了。鲁智深想替林冲出头,他说:师兄你哪里去,我来帮你厮打。林冲心中也有怨气,他也想要痛打高衙内一顿,可是又怕损害了高太尉的面子。正所谓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但实际上林冲也不是怕高太尉,他怕的不是官,也不是管,他怕的是丢掉了自己的职位。他根本不知道和人的尊严比起来,一官半职根本没那么重要。
总结一下林冲的性格缺陷:第一,他性格软弱,遇到问题自己就先服软了;第二,他不会沟通,不知道如何表达,不表明自己的身份;第三,他害怕丢掉官职;第四,他没有站在妻子的角度上看问题,不懂得体恤他人。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最难过的人本应是他的妻子,他却不懂得安慰妻子。妻子被人骗走,差点遭到侮辱,林冲去找她的第一句话竟然是问她有没有被侮辱。后来林冲离开了,还要写封休书把妻子休了。说实话,林冲作为一个男人是不合格的,他不合格在哪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保护到妻子而不合格这么简单,问题在于他没有理解女人的心,他不配拥有自己的妻子。
这里又涉及作者对人物的设定问题:为什么要给一个不配拥有妻子的人安排一个妻子的角色?其余的梁山好汉都是光棍,其中还有一些人是贪恋美色的,可作者偏偏给林冲这个软弱的角色配了一位妻子。话说林冲写了休书,他的妻子收到后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他的丈人张教头对女儿说:“你别怕,这是林冲的想法,等他走了以后,我不把你嫁出去就是了,爹爹相信你。”作为父亲,张教头知道女儿的心思是要维护自己的清白,林冲的一纸休书对她来说是严重的二次伤害。她是有情感创伤的女人,林冲做出这样的行为,就等于是在告诉她,自己嫌弃她了。林冲走之前的一纸休书,看似有情有义,表面上是给对方一个交代,但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伤害,这也说明了林冲是一个不懂得交流的人,哪怕面对的是自己最亲密的妻子,他也无法与她进行有效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