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九章
李逵的天真与无知

最后一章,让我们来谈谈李逵。李逵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呢?大约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李逵的形象。有人觉得他“简单、粗暴”,有人觉得他“莽撞、耿直”,有人觉得他“妈宝男”,当然也有人认为他“孝顺,他是真孝顺”。还有人觉得他太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了。做一个比较的话,实际上在我们的四大名著中,另外还有一个粗鲁的人,就是三国里的张飞。在很多评论中,把张飞跟李逵做比较的时候,好像一边倒的倾向于张飞,张飞可能比李逵又多了一点点的聪明劲,而李逵就被完全描绘成了一个“愣头青”“黑大傻”。

在水浒里面,他是杀老虎最多的一个英雄。但他没有主心骨,他的生和死都是由宋江来决定的。相信宋江,因此想都没想,就把毒酒喝了。有人说那是因为他不知道酒里有毒,如果他提前知道了,他才不会喝。那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做个假设:你觉得如果宋江告诉他酒里有毒,他会不会喝?根据对这个人物的分析,可以推测,他可能会犹豫,但是最后还是会喝。他的江湖义气让他不可能不喝。这也能解释,为何后面吴用和花荣会在他们两个人的坟前上吊自尽,都是为了江湖义气。所以老实说,水浒里面的这些人都是悲情人物。说李逵,他其实也闯了好多次祸的。跟燕青去打擂的时候,就是因为他暴露了身份,结果本来好端端的擂台打下来了,赢了,但人家认得他是梁山泊的人,他应该算是梁山泊贼寇里面最容易认得出的,张榜就来抓人。整个水浒故事线中江湖义气是贯穿始终的。好多人为什么会受牵连、受影响?都是因为江湖义气导致的。

我们来说一说这个江湖义气,它为什么会存在?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些群体的功能,群体的功能就是社会功能。比如人类要进化出交往的能力,交往的能力可以让人与他人建立连接、建立社会互动,再进一步进化成更规范的社会制度。社会的制度比如说有阶级,而夏商时代就开始有国王,就是一些土著的国王管理,这都是我们自身慢慢依靠生理上的基因进化出的功能,进而作用于社会生活中。

我们要和其他人合作,就会进化出便于与他人合作的语言,比如说打招呼。动物也是如此,比如海豚,它们也能进化出相互发号施令,围堵一个鱼群的能力。如果它们不能进化出这个能力,它们的生存就得不到保障。进化是为什么服务的呢?为生存服务、为繁衍服务。这就是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慢慢就进化出一些基本的社会功能,最终推动文化的形成。文化形成也是为生存和发展服务的。群体多了,人多了,就会为了利益彼此斗争,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一个地区的人多了,要想得以不断地生息繁衍,就需要保护自己的家族、种族。这就有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伦、五福。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人们倾向于保护基因相同体,而杀掉别的基因。所以在进化中就有排他性。在社会层面也是排他的,其他的群体就要被消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群体的排他模式和相容模式。

有的地区人是相对固定的。可能几百年都是这个家族、这个种族在这里。有的地区却没有这么幸运,会因为战争、斗争、饥荒大量死人,会让祖辈生存的地方不再适合生存,为了活下去,大家不得不背井离乡,流亡、逃荒,去找新的栖息地。这种情况发生之后,在一个新的生存地带,就会有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比如在黄河边、长江边上,有几家人,这个来自山西、那个来自山东、另一个来自四川……他们都需要在这个地方重新生存下去。他们有完全不同的祖先,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是完全不同的姓氏。然而,他们都需要在这个新的地方生存下去。原本家族内部是依靠血缘相互维系,在这个时候就会进一步进化,演变为没有血缘的异姓同盟,之后彼此像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一般,相互扶持,共同进退。在中原地带,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北部等地方,在平原地带,人员的流动性更大。河南光山林氏,祖上从河南迁徙到了广东,从广东又到了福建、到了马来西亚,福州闽侯一带现在他们的门楣上还写着祖上是河南光山林氏。但他们去河南光山找自己的祖先,却一个姓林的都找不到了。为什么?因为那里是平原地带,流动性更大,原住民早就冲散了,早就被更迭替代了。在这些更迭更快的地方,依靠什么来维持相互的关系,实现相互扶持呢?就是江湖文化。江湖义气就是在伦理被破坏之后,维持人际关系的必然替代。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结成异姓的兄弟呢?他们有血缘的家族去哪里了?只提宋江的爹老太公,只提宋江的弟弟宋清,为什么不提宋江的二大爷呢?他既然四代在这里,为何不提呢?说明在民不聊生的社会中,婚姻制度被冲破,社会的家族制度也被严重破坏。也许是因为打仗,也许是因为农民造反,也许是被饿死,各类天灾人祸,能轻易要了平民百姓的命。人口在不断下降,随时谁都可以把另一个人杀掉,这就是乱世的可怕之处。人少了,社会宗族也维持不下去了,原来的制度,原来的血缘,原来抱团取暖、相互扶持的模式,都不管用了。要继续生存下去怎么办?彼此没有血缘关系,万一有别人欺负我们,怎么办?结拜。结拜成异性兄弟之后,彼此便结成新的同盟,可以一致对外,相互保护。结拜的文化、结盟的文化,就是从平原地区、江河地区,演变发展而来的。江湖文化是进化而来的,这种文化是保命的,是使生命得以存续的原始命题。宋江深谙此道,同时也发自内心地认同江湖文化,因此,只要时机合适,人物合适,他都会积极跟别人结拜。

李逵更是如此,为了江湖义气,他可以义无反顾地去死。

李逵也属于悲剧人物。他是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没有主见的人,不清楚自己的人生方向。宋江活得很明白,他打从心底里希望被招安,他希望忠精报国,他忠于天子,忠于朝廷,他希望通过大众认可的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像卢俊义、杨志这些人,他们是希望自己能光宗耀祖,能家族兴旺。他们都有目标,做每一件事都是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去迈进。李逵不同,他自始至终没有一个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宋江的影响。说得极端一些,就是受宋江的掌控。他没有主动去判断哪条路是自己喜欢的,是自己想走的,他只能跟着别人走,即使因此赔上了性命,他也还是糊里糊涂的。

为什么他会完全受宋江的影响?这跟他的成长背景有关。

他只有一个老母亲。一个老母亲撑起的家必然是风雨飘摇,非常不稳固的。在他眼中,梁山就相当于他的家,梁山兄弟就是他的兄弟,为了家人卖命,为了家人赴汤蹈火,都是应该的。他一路跟着梁山兄弟,他打从心底里不希望被招安,被招安之后,其他人都有着落了,但他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家了。李逵最缺的东西就是三个字“社会化”,他社会化程度太低。如果他上了小学,他就知道仁义廉耻,一旦知道仁义廉耻,他就有社会规范意识、就有自我约束能力,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如果上了中学,他可能就会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也更懂得为人处世的哲学。就算他没有上学,要是他家里有爹、哥哥、叔叔或者大爷带着他教他,带他去打猎、带他去赶集、带他去种地,他也能够知道人情世故。遗憾的是,这些社会化的机会他都没有。他只能凭自己的兴趣到处玩,到处逛,学习一些生存技能和社交技巧,当然,也就顺带学会很多社会不良习气,这些能让他生存下来,不被欺负,让他获得保护。他第一次见宋江,是怎样的情形呢?他是欠了人家的银子不还,想赖账,就跑。逃跑还去抢人家的鱼,结果碰到张顺,就把他弄到江里喝了一口水。从这个过程中就能看出,他的处世哲学是什么:我想要就要,管你什么鸟,管你有主人没主人。我欠了钱,我还理所当然地赖账,我还要赌博,赌输了也赖账,不给人家钱。总之就是怎么无赖怎么来。他这些方式背后透着天真,但是天真的背后实际上就是没有教化,没有社会化。他没有社会化,他需要有一个人带领着,给他指明方向,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大哥。所有这一类的人物都会和另一种人相见恨晚,进而组成黄金搭档,像张飞和刘备,牛皋和岳飞,孟良和杨六郎。所有的莽汉都有一个大哥,而且这个大哥往往都是有理想、有出息的,能够引领他们方向的人。

岳飞、杨六郎、刘备,都有这么一个兄弟,一个横冲直撞,基本没有经历过社会化的兄弟,所谓一物降一物。莾汉就要有一个大哥,来使他的人生完整,帮助他找寻到生命的意义。无论他面对别人多么无赖、蛮不讲理,对于这个大哥他们就是说不出一个“不”字,他们像孩子对父母般的言听计从,亦步亦趋。这在心理学上叫作移情。大哥就是他们生命中缺失的父性的代表,是父权的象征,代表父性对他的领导。他们享受这样的领导,为了获得这样的关系,完全忠实于自己的父性客体,他甘愿赴汤蹈火,献出生命眼睛都不会眨一下。所以就有了我们看到的,李逵一听说对方是宋江,“你就是及时雨宋江!”立马扑通一声倒头就拜,并做出承诺:从此以后就跟着你了,生一块儿死一块儿。四处游荡,完全没有定性的他,真的做到了,哥哥让我去哪我就去哪,哥哥让我杀谁我就杀谁,哥哥让我死我就死。在这个世界里,他其实不惜命,甚至不惜任何东西,哥哥都走了,他就是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无所有,生命对他而言也毫无意义。

他是一个父性客体严重缺少的可悲之人。往深一层讲,他没有社会意识,没有规则意识,不知天高地厚。他也不是讲义气,他连什么是兄弟义气大约都还没完全理解。他根本不管什么鸟义气,他第一考虑的是自己,第二是大哥,除此之外,通通都是粪土。为什么先是自己呢?这源于人的本性。所有的文化和社会教化都是跟本性做斗争的,他没有社会教化,所以完全依靠本性为人处世。我要喝酒,大哥不让我喝,我就不喝了吗?当然不是,我就偷着喝,能喝到酒才是最爽的,最满足内心需要的事情。我要去赶集、要上京城,大哥不让我去,我还是要想办法偷着去,最后是满足了谁?满足了我,所以大哥不是第一重要的。是本能在驱使他,他没有受过社会化的约束,他是本我在操纵,而不是社会的我、道德的我在操纵。因此他是一个积极人物,就是他随便砍人,杀了无辜,乱来一气,害了亲生母亲,做了很多错事,可是他的积极性就在于他所有行为都不用心的,都是他的本能使然。如何看出他不用心?最明显的一点是他在老母亲这件事的处理上。李逵是一个孝顺儿子吗?这一点我觉得他不够格。为什么不够格?李逵的妈是一个失明的老太太,失明的老太太谁来照顾?他每天每夜都在外边疯玩,老母亲只能天天在家里念叨:“我们铁牛没犯事,为什么这么多天不回来?”实际上让母亲很不省心,很担心,他没做到孝顺儿子的本分。

他母亲被老虎吃掉的原因是什么?他回到了老家,他要背着他老娘上梁山一块儿享福去。他是抱着这样的初衷,看似非常善良,无比孝顺的初衷。而实际上他只是赶时髦,他是小孩子般的有样学样。他看见大哥把宋太公接回来了,其他兄弟也把家人接来了,把家人接上梁山享福成了一时风气。不这样做,自己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他不想他老母亲,老母亲只能排第三,他排第一,大哥排第二。他就看到别人的做法,心想:“我得赶紧把家里老娘接过来。”这也算是他主动地学习。这也可以算是宋江对他的教化的一部分。遗憾的是,宋江只叫他回去把老娘接来享福,没有告诉他路上要注意点,要小心老虎,注意安全。他没有方法,完全是想当然地去做,想起来一出是一出,最后造成自己的老母亲被老虎吃掉的悲剧。

他可爱之处就在于他未知、无知、天真,他可恨之处就在于他乱来一气,没有教化,没有章法。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就有类似的人,他们好像生下来之后被父母抚养到三五岁,而后十几年的时间里边,他们就只长了身体,社会化程度却一点都没有变化。其间他们只是按部就班地上学,不跟任何人来往,没有学会任何的社会交往,也没有家人教育他们人情世故,社会规则,他们好像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其实就是情商太低,不懂如何为人处世。他的情商,在这十几年中,停止了成长。

这就是李逵,他和鲁智深有相似的地方,他们一样的天真、直接、鲁莽。但鲁智深受过社会教化,还是个提辖,他能当上官,相当于现代的治安大队队长。他如何能做到这样的高度,最终获得体制的认可?因为他受过正规的社会教育。难能可贵的是,鲁智深受到了社会教育,竟然没丢掉自己的真。李逵没有机会在接受社会教育的时候,去整合自己本性中的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是他人生可悲和遗憾之处。

话分两头,我们来讲一个现代的故事,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超规格葬礼,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扶棺,他是谁?他就是杨立三将军。为何他能受到如此礼遇?他对于周总理而言,是恩人,是贵人。红军过草地的时候,周恩来刚刚大病脱险,走不了路。彭德怀断然决定:“抬!宁可把装备丢掉一些,也要把周副主席抬出草地!”他交代军团参谋长萧劲光负责组织担架队。杨立三深知,保证周恩来的绝对安全,是中国革命全局的需要,也要求参加担架队。彭德怀拗不过他:“好吧,你负责!找副好担架,找几个可靠的人!”整整六天六夜,杨立三寸步没离周恩来,双肩都磨破了,在草地高原缺氧、随处都有沼泽地的异常艰险环境中和只有草根树皮充饥的情况下,硬是把未来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安全抬出了这片“死亡之海”。刚走出草地,杨立三自己便累病倒下。1954年,杨立三因病去世,国家为其举行超规格的葬礼,追悼会结束之后,周恩来坚持要为他抬棺送葬:“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不是无情论者,是杨立三把我从鬼门关抬出来的,我现在不送他一程,死人也会说话的……”周恩来亲自执绋到西郊八宝山。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人一生中都会有生命中的贵人。那么李逵呢?宋江是他的贵人吗?从江湖义气的角度来讲,宋江肯定是他的贵人。遇到宋江之后,他才第一次享受了做人、做一个社会人的滋味。没遇到宋江之前,他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他就跟动物一样,吃了睡、睡了吃,耍耍钱、搞搞流氓。他不思考人生的意义,也不考虑未来,每日得过且过。某一天死在路边,大约他的一生也就这样籍籍无名地终结了。遇到大哥之后,他也有了理想,虽然这个理想他不怎么懂,可他不管这么多,反正大哥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上梁山之后,他有了很多兄弟,不是之前的酒肉朋友,是真正的生死兄弟,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他找到了归属感,这是一种社会的归属感。他的归属感是可贵的,你说他能不为这个死吗?我大哥都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一旦尝到了做人的滋味,获得过爱和归属感,就无法再像之前一样孤独、混沌地活着了。再回到以前行尸走肉,动物一般的生活状态,他宁愿追随大哥,结束生命。由此可见,宋江绝对算得上是他的贵人,带他体验了人间烟花,人情冷暖,让他不枉来人间走一遭。

不同的人看水浒,对水浒的认知完全不一样,不同时代的人点评也不同,每一个人又有自己的人物偏好。有人就把李逵说成是一流人物。另外又有人说,李逵为了试验一下自己的斧子,他要劈死一个小孩子,他完全是杀人不眨眼,可恶至极。也有人把林冲看成一等一的英雄,但我们就觉得林冲懦弱、隐忍,没有担当。我要把鲁智深作为第一等人,因为在我的心理咨询实践中,在我经营自己的生活关系的过程中,我发现,在真诚、勇气、善良、创造、宽容、尊重、学习、进取、勤奋这些积极品质中,我会把真诚排第一位。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你出各种拳路,我就一招真诚拳,就能克敌制胜。人人都需要这个品质,这个真诚就是直,直恰好是鲁智深所具备的最宝贵的品质,这个品质也让他最终坐化,真正成了佛。

我们要避免走人类历史中一些已经走过的老路、犯过的错误,我们分析《水浒传》是为了以史为鉴,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度过更有意义的人生。作为一个人来说,我们必须培养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一个人立于世间的金字招牌。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金字招牌,真诚、善良、无畏、勇敢……无论哪一个,每一个人都需要擦亮自己最有特色的那一块。禅宗中讲“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禅宗的讲法,换到人格心理学的角度也同样说得通。人人有好品质,那就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擦亮我们的金字招牌,就像一个相声演员,每天琢磨自己的包袱,什么时候站在舞台上,用什么动作,两个人怎么去说,才能让别人笑?有了这个包袱,你就可以站在舞台上,让别人因为你而欢笑。我们一个人站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的金字招牌就是我们人格的闪光点。从擦亮一个到擦亮几个,最后满天星光。

《水浒传》中的英雄是不是英雄?他们是英雄,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可叹的是他们没有成为大英雄,为什么?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不够亮、不够多。宋江想做三全其美的人,他却没有一块金字招牌,他想百事周全,人人夸赞,结果什么都没有处理好,他变成了争议人物。林冲如果能够让勇气跟他的武艺一样高,也就没有了悲悲切切的际遇。有一块真诚招牌的鲁智深,有一块真挚招牌的仁义小乙,都被我们记住。所以还是要打磨自己。打磨好自己,任外界的环境风霜雨雪、世事变化,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在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去锻炼我们良好的品格?回归到儒家的一句话,便是“一日三省吾身”,心理学跟我们的儒家思想,还有我们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可以从中去学习,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鲁智深是我最欣赏的水浒人物,从他的身上我感悟良多。平时人不舒服,生病了或者生气了,旁人一般都劝慰“不要想那么多”。是哪方面不要想那么多?我想可能就要学一学鲁智深,简单一点、纯粹一点,不要想那么多名利、得失的东西。另外,要知行合一,抓住机会,遵从自己的内心,说行动就行动,不要瞻前顾后,顾虑太多,反而失去了机会。再一点就是随遇而安的心态。活在当下,就是时时刻刻跟自己在一起,和周围的环境在一起,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这样对于实现人生价值、对于身体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cmFA4D8iVjQWyq2JFYtsXMZPe8+DnNKVPDUaTJi6iIudusNd7frAvV+1nqkNptO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