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儿童情绪的科学观

情绪对人的成长如此重要,与情绪有关的工作者、专家,都有一些关于情绪的认知。然而在科学界,关于情绪的理论仍有很多未验证。不同研究人员对不同角度的情绪理论只能达成部分共识,不过这部分共识已经可以用于指导父母和其他成人养育者理解儿童的情绪特点。下面分享关于情绪的生理学理论和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生理学理论强调情绪的生理唤醒,认为生理唤醒是情绪的诱发因素。儿童并不是因为难过而哭泣,而是因为感觉到眼泪流出、心跳、血压的变化,进而哭泣,从而感受到难过的情绪。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詹姆斯-兰格理论,该理论认为当刺激情景发生时(儿童在路上遇到一只小狗),刺激会引发生理反应(心跳加速,迅速逃跑;或者心跳平和,体温上升,蹲下来抚摸),大脑会对生理反应做出觉察和判断(这属于恐惧或愉悦),最终感受到情绪主观体验(恐惧或愉悦)。詹姆斯-兰格理论认为生理唤醒先于情绪主观体验,如果适当地控制生理唤醒程度,就可以调节情绪。例如,根据愤怒时躯体温度会上升,可以通过降低身体温度来降低愤怒的程度。燥热的天气常使人失去耐心发生口角,就是因为身体温度的上升增加了人们对愤怒情绪的体验。因此,在儿童体验到紧张、恐惧的情绪,呼吸心跳加速的时候,可以通过深呼吸调整心率,保持或提高双手的温度,让儿童在生理层面先得到缓解,情绪体验也就随之改变了。现在很多情绪调节方法就是参照情绪的生理学理论,通过调整生理唤醒程度,体验新的情绪。例如,一定程度的运动、舞蹈、微笑练习、大喊和呼吸调整,都会使儿童放松下来,缓解不良情绪,体验良好的情绪。

然而情绪种类众多,每种情绪对应的生理唤醒只有程度不同,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一套模式。那些生理唤醒程度相近的感受,儿童是如何区分的呢?如果完全控制住不产生生理变化,是否就不会产生情绪主观体验了呢?这两个疑问使得詹姆斯-兰格理论不那么牢靠。随后也有其他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关于生理唤醒和情绪主观体验之间不同的理解角度。但是不论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情绪的生理学理论为父母提供了一种应对儿童情绪的方法。日常教养中身体的协调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尤其当儿童拒绝吐露情绪的原因,情绪刺激事件无法改变,或者出现心境状态时,通过生理调节的方法可以先缓解儿童的不良感受。

情绪的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加工过程(大脑的判断和解释)对情绪的影响。儿童难过哭泣,是因为大脑将刺激事件解释为悲伤的,所以体验到悲伤情绪,并做出哭泣的表情和行为。最先阐述这种观点的是阿诺德评定-兴奋理论。该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发生时(儿童在路上遇到一只小狗),儿童根据已有的记忆进行评价(妈妈说过小狗是危险的;或者家中也养过一只很像的小狗;或者那只小狗属于柯基),然后产生相应的情绪(恐惧、欣喜或者平静),并诱发不同的行为(赶紧离开;或者停下来抚摸;或者继续走路没有特别的行为)。这个情景结束会保留在记忆中作为下一次情景的判断依据。在情绪认知理论的指导下,父母和成人养育者不仅要在情绪刺激发生、儿童有情绪主观体验的时候发挥教养作用,在平时也要对儿童进行各种认知引导,协助其对情景进行判断。当儿童因为刺激事件陷入不良情绪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改变儿童对刺激事件的判断和解释,从而诱发新的情绪且具有适应性的情绪主观体验。

然而情绪的认知理论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阶段,判定事件的对错多依据权威,从新的角度去解读和理解,需要儿童逻辑分析能力、抽象思维的发展成熟。所以父母和成人养育者通过认知调节儿童情绪的时候,需要转换成人的认知视角,以儿童可以理解的方式进行。在一个综艺节目中,曾有一位父亲带着分别为5岁和3岁的两个儿子去参观博物馆,两个孩子在博物馆里很兴奋,一直喊叫和乱跑,父亲把他们带到休息区,指着博物馆的保安,对孩子说,博物馆里不允许喊叫和乱跑,这样下去会受到惩罚。两个孩子完全不理会也不理解。这时父亲偷偷在嘴里放了一个假的舌头道具,然后做出痛苦的表情,“大舌头”地说好痛,两个孩子很紧张地看着父亲。然后父亲吐出舌头道具,孩子们以为父亲因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很担心,甚至开始合掌祈祷。父亲看到孩子们意识到行为的严重性,于是又露出真正的舌头。接下来再参观的时候,孩子们时刻控制着自己的兴奋,跟在父亲身边,小声地讨论。

不论情绪的生理学理论还是情绪的认知理论,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只能解释情绪的部分表现。关于儿童情绪教育的科普读物和方法有很多,还有很多关于情绪与儿童成长关系的假说,父母需要客观判断,结合每个儿童的情况不同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僵化使用。尽管情绪如此常见,在生活中我们也积攒了很多的独特经验,使我们有很了解它的错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从心理学家到生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教育学家,对情绪的科学研究还在进行中,过于自信生活经验和使用未经证实的假说,反而对儿童的成长不利。不过父母不必过分担忧,毕竟关于情绪的构成、分类、理论、功能,其实都是人们的总结和梳理,其根本目标是协助父母多角度、多层面地理解儿童的感受。 D+BoeY77s17TPGqH0Kb/2UwDSqrjFsYhZ/2p0516TLBUPiXTt0O1U9IGMOgEO0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