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区分儿童的情绪

父母是敏感的,即使儿童没有明显的外在行为,父母也会觉察到孩子情绪的变化。我们将儿童情绪进行分类,一方面可以帮助儿童更加清晰地认知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父母更加理解儿童的感受,不会出现误会,最终完成情绪调节。心理学家为了便于研究,按照各自的研究范式有不同的情绪分类方法,本节将介绍3种便于成人养育者理解儿童情绪特点的分类方法,以及情绪的3种状态。

情绪的第一种分类方法: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根据情绪所造成的影响与结果,凡是促进问题解决,对人的行为有助力作用的,归类为积极情绪;凡是阻碍问题解决,对人的行为有减力作用的,归类为消极情绪。通常情况下,积极情绪包括开心、愉悦、自豪、满足、平和、兴奋等;消极情绪包括恐惧、气愤、懊悔、抑郁、沮丧等。这种分类方法是父母和成人养育者经常使用的。如果让父母列举自己的孩子曾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父母很快就可以完成答案。父母在教养的过程中一直致力于将儿童的消极情绪转变为积极情绪。逐一对比一下父母列举的每种情绪的影响结果,就会发现,满足的情绪也会引起孩子的懈怠,对某次测验失误的懊恼也能促进孩子的认真复习。情绪影响和情绪引起的个体感受是不同的,那些愉快和开心有可能导致消极的影响,那些痛苦和悲伤也有可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父母在认知儿童情绪的时候,如果采取此种分类方法,须注意分类标准是对行为产生的影响,避免陷入儿童只能开心、不能伤心的调节误区。

情绪的第二种分类方法: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婴儿在出生后,根据遗传本能可以表达出开心、惊讶、恐惧、愤怒、兴趣和悲伤的情绪,这些情绪不学而能,被称为基本情绪。由几种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情绪是复合情绪,例如,焦虑集合了内疚、担忧、愤怒和痛苦,敌意复合了厌恶、愤怒和轻蔑,爱包括了焦虑、期待、内疚和恐惧等。本书接下来的分享也按照这种分类方法。

基本情绪在婴儿出生后到6个月的时间里逐渐显现。随着神经肌理的成熟,包括天生眼盲的婴儿在内,所有的婴儿都可以通过表情来表达基本情绪。我国心理学家孟昭兰教授将基本情绪总结为快乐、兴趣、惊奇、厌恶、愤怒、恐惧和悲伤。成人在见到小婴儿的时候,经常的互动就是在引起婴儿的情绪,对于6个月内的婴儿,可以从基本情绪的诱发进行尝试。随着成人对婴儿的反馈和互动增加,婴儿的基本情绪也开始分化出不同的含义。哭可以代表饥饿、疼痛,也可以是因为成人的责备、玩具被拿走、被突然出现的声响惊吓、父母的离开等。基本情绪开始和婴儿的经验、人际交往、语言联系起来。当婴儿超过6个月,成人养育者需要辨认婴儿基本情绪发生的原因,有助于理解婴儿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复合情绪包括爱与依恋、焦虑、抑郁、敌对、自我意识情绪(自尊、自傲、自豪、自卑、自信)(在下文中我会继续分析每种复合情绪对儿童的影响与调节方法)。复合情绪具有后天学习的特点。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婴儿逐渐长大,学会了通过反馈信息来确定他人的心理状态和偏好,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在1岁以后,他们出现了更丰富复杂的情绪:尴尬、骄傲、妒忌和羞耻。复合情绪是婴儿社会化的表现,也反映了父母与婴儿最初接触的特点。心理学家认为,据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测出父母对婴儿需求满足的及时性,以及父母对婴儿鼓励的话语多,还是批评的话语多。

情绪的第三种分类方法:将所有的情绪放在一个整体中,它认为各种情绪之间可以按照某种规律和顺序进行排列。就像在超市货架上的饮料,可以按照价格、口感、厂家等规则将其进行摆放,便于挑选和比较。情绪也可以按照某种特点(心理学中称为“维度”)将所有的情绪排列摆放。只是维度并不如分类饮料那么直观。1980年,有学者按照情绪的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两方面的指标,将情绪按照一个环形排列。具体来说,是按照情绪的愉快程度和强烈程度分类。愉快程度是指从愉快到不愉快,强烈程度是指从中等强度到高等强度。具体来说,如下图所示。

根据维度分类,有利于将不同情绪进行比较。例如,“惊奇”和“惊恐”两种情绪都属于高强度,但是“惊奇”伴随的是相对愉快的体验,“惊恐”伴随的是相对不愉快的体验。如果父母在这种排列中找到儿童的情绪,可以更加清楚如何帮助儿童认知和调整自己的情绪。环形排列的情绪之间比较相似,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同时出现,这需要父母避免单一评判儿童的情绪体验。当然这种分类中,维度也随着研究的细化有所不同。不论分类维度如何变化,它都在提醒父母,儿童各种情绪之间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

除了按照情绪的内容、种类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把情绪的存在方式分为激情、心境和应激3种状态。

激情由某个具体事件或原因引起,通常当场发作,产生欣喜若狂或者暴跳如雷的强烈情绪。其生理唤醒水平很高,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在激情状态下,人们的理智分析能力受限,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甚至不能正确认知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例如,球赛结束后两支球队球迷的群殴,音乐节现场的酣畅淋漓、痛快释放。激情和青春期时的情绪特点很像,青春期时的情绪热烈而冲动,最易因为小的摩擦而做出冲动的行为。因此,父母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要关注其在激情状态下的不当行为。激情持续时间很短,既会产生消极作用,也会产生积极作用。消极方面的结果是伤害性的行动,积极方面的结果是迸发巨大能量,有利于自我激励、提高效率。例如,比赛时的加油呐喊。激情爆发时,也是情绪宣泄的过程。父母面对激情爆发的儿童,尤其需要理智冷静,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等待其爆发结束,再进行安抚。

然而有些情绪发生后,会持续很久,甚至离开原本的情绪诱发事件后,还导致生活和人际交往都沉浸在这种情绪中。此时,儿童的情绪状态就是心境。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比较稳定、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心境可以持续几个小时、几周、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心境平稳、微弱,可能是愉快的,也可能是不愉快的。起初由某个原因引起,但是在心境状态下,诱因已经扩散。例如,儿童交到了好朋友,保持了愉快的心境,他们开始活跃、宽容、对身边的事物报以积极的心态。又或者儿童经历了亲人离世,陷入悲伤的心境,就会萎靡不振,感知和思维麻木,所思所想都是伤心的事情。所谓“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面对处于心境状态下的儿童,父母需要耐心寻找被隐藏的原因。

生活中还会有很多不可预料、突如其来的事件,尤其在意外和危急情况下,人们会表现出一种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这就是应激。例如,突发的灾难、突然的故障、亲人的突然离世、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等。应激状态下,生理变化急速,心率、血压和肌肉紧张度都急剧变化。应激带给人们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激活了人们的状态,人们思维敏捷,急中生智,甚至爆发出超乎平时的意志力和勇气,如地震中保护子女安全的父母,或者因为家庭变故,好像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的孩子;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人们行为紊乱,不知所措,大脑空白,意识狭窄,无法判断,就像火灾中慌不择路,或者因为亲人离世而麻木、恸哭、失去理智思考。长期的应激状态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身心健康。当儿童经历或者目睹父母经历重大的灾难,甚至威胁生命的事件后,有时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反复出现这些痛苦的回忆,在幼儿身上,他们变得急躁、呆滞、畏惧夜晚、常做噩梦、异常黏人;学龄期的儿童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拒绝上学、胃疼、头疼、注意力下降等现象;青春期前期的儿童则会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觉得生活不真实,以及表现出言行不一致,哭笑打滚情绪剧烈,有时甚至会不知道时间、地点和自己是谁。这时,儿童可能陷入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父母需要带着儿童到专业的心理医院进行调节和治疗。 KypXBmIPENsIJM09JmVGG+xDmK3VVOLmx3wJopJDK/LHYOkybSbW1TxVMIwK5A8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