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识别儿童的情绪

婴儿出生后会发出啼哭的声音,诗人将此描绘成“人生,从自己的哭声开始”。然而每个父母都知道,这个啼哭的声音,并不是婴儿在表达悲伤和难过的情绪,它背后有着生理学的原理: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胸廓伸张,气体吸入排出的过程冲击了婴儿的声带,因此产生哭声。从婴儿出生的一刻开始,父母就逐渐掌握了识别婴儿情绪的本领。从婴儿的表情、声音特点、时间判断婴儿是在表达生理需求还是在表达舒适与否。当孩子逐渐长大,父母还需要随时判断儿童情绪的真假,到底是伤心委屈的欲哭无泪,还是纯粹夸张的“干打雷不下雨”。父母和成人养育者判断与识别儿童情绪是否发生,通常依据的是与儿童相处过程中的经验。然而经验判断受到与儿童相处时间的长短,以及相处时的关注程度影响。当孩子来到学校,当孩子在户外玩耍,当孩子结交了朋友,当孩子观看了影片或者故事,孩子的情绪反应和表现往往会超出父母和成人养育者的已有经验。这时可能会发生误判。

其实,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是当人类接触到客观事物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心理学家的研究已经发现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由3个部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当情绪发生时,人们会产生一种主观体验,从主观角度表达出此刻的情绪感受是积极愉悦,还是消极悲伤;与此同时,还会有生理的变化,血液循环、呼吸心跳、肌肉神经都会不受控制地发生种种变化;此外,情绪还会伴有外在行为,如不同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情绪的3个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不论成人还是儿童,只有其一或者其二的部分发生,都不是真的情绪。因此,在识别儿童的情绪时,可以观察儿童这3个方面的情况。

情绪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观体验,也就是情绪感受。不同的事物引发不同的情绪感受,同一事物有时会引起不同的人的相同感受,有时会引起不同的人完全相反的情绪感受。通常情况下,情绪的主观体验由人们的自我报告表达出来。从婴儿阶段开始,在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时候,婴儿会用笑容和哭声表达主观的感受。到了儿童阶段,儿童逐渐使用语言表达当前感受到的是愉悦或是悲伤。父母会在对话中询问儿童“是不是很生气?”“是不是有点儿孤单?”因此,父母很容易掌握很多儿童喜欢的和厌恶的事物,在必要时会用来与儿童沟通以达到某种目的。例如,冰淇淋、蛋糕、游乐场等会引起儿童的积极情绪;牙医、黑暗、责骂等会引起儿童的消极情绪。

由于主观体验来自儿童的自我报告,有时也导致成人养育者对儿童的情绪判断并不准确。因为每个人的情绪主观体验标准不相同。同一个班级里的儿童,年龄一致,听到教师宣布要打预防针的时候,都会紧张,如果让他们按照0~10分的紧张程度打分,打分结果不尽相同。即使给出同样分数的两个儿童,他们之间的紧张程度也不能简单地被评定为是同等程度。因为每个儿童对紧张体验的经验和承受程度是不同的,承受程度高的儿童自评打分可能会低,承受程度低的儿童自评打分可能会高。这也使得父母或者成人养育者有时对儿童报告的情绪主观体验产生疑惑,为什么这么小的刺激,会让儿童有这样激烈的情绪,是否儿童在夸大?为什么这么大的刺激,儿童反而没有预想中剧烈的情绪反应,是否儿童情绪感受迟钝?即使由于同样的情景背景(教师宣布要打预防针)导致同一个班级的儿童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每个儿童,诱发焦虑的具体的刺激也会有很大不同。有的儿童是因为害怕打针的疼痛而紧张,有的儿童是因为不理解预防针是什么而对未知的紧张,有的儿童是因为身边的同学们都在紧张被感染而紧张。而对于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时间点和地点,要打预防针所导致的紧张程度也会变化。譬如,儿童和信任的父母或成人养育者在一起,儿童第一个打预防针和最后一个打预防针的状态是不一样的等。人们的情绪主观体验因人而异,尤其对于情绪主观体验更加敏感的儿童,使得在识别儿童情绪时有很大的难度,尤其不能够单纯地从语词的表面意义进行判断,还需要父母和成人养育者结合更多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

不过,有一个好消息是,有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情绪主观体验与需要和动机有很大的关联。这代表着凡是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引起的是肯定的、积极的情绪;那些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物,引起的是否定的、消极的情绪。尽管无法从儿童的表述中进行简单判断,但是,如果儿童表达出某种情绪感受,父母可以考察和评估诱发情绪的事物与儿童的需要和动机之间的联系,判断其是否符合逻辑,以协助识别和理解儿童的情绪。

情绪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生理唤醒,主要是指情绪发生时伴随的身体内部的变化。很多研究人员发现,当情绪发生时,人们的体温、心跳、血压、呼吸频率、内分泌、肌肉等都会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不受主观意识控制,是身体在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发生的。因此,情绪生理唤醒也是与生俱来的,不论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发生。

已有研究表明,恐惧会使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和血压上升,口腔发干,毛发直立(即起鸡皮疙瘩);愤怒会使心率和呼吸频率增加,手指温度上升,比较容易出现短暂的心肌缺血(如愤怒引发心脏病);焦虑时人体的心率和血压上升,呼吸快速不规律,皮肤电导上升;等等。尽管不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生理唤醒和变化,但是所唤醒的生理指标很多有交叉,比如,焦虑和愉悦都会引起心跳加速,愤怒和恐惧都会提高呼吸的频率;愤怒和幸福都会给上肢带来某种生理变化,体温上升;沮丧和悲伤都会使下肢的活动减少,腿和脚出现麻木等。儿童和成人的生理指标随时都在不断变化,用于调节人体适应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当情绪发生,这些生理指标会迅速地发生变化,有时并不需要借助仪器也清晰可见。研究人员发现,不同情绪的生理唤醒由于相互交叉,不同情绪的每种生理变化之间是不能够准确区分的,但是不同情绪在同一个生理变量上的唤醒程度是明显不同的。这意味着,如果只是给出生理变化的情况,无法准确反推当前的情绪种类,但是可以知道当下的情绪强度,甚至可以通过提高或者降低某个生理变量,达到缓解情绪强度的目的。因此,成人养育者无法单纯地以生理变化来定义儿童的情绪,但是可以根据不同情绪的生理唤醒程度,了解每种情绪对儿童的身心影响,获得儿童情绪的调节方法。

关于情绪生理唤醒方面的研究,和我们常说的“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内容一致。这也表明一旦人们长时间地处于某种情绪状态,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状态。儿童阶段,人体的脏器器官、骨骼肌肉等都还在发育过程中,情绪自然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之一。在生活中,情绪往往不是单一发生的,有时几种情绪感受交织在一起。持久的、不能自我调节的负面情绪削弱了儿童的健康。比较常见的一种被持久负面情绪影响的情景是压力状态。儿童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父母与儿童的教养也离不开学习话题,几乎每个儿童都在面对学业压力。压力诱发的往往是恐惧、愤怒、悲伤交织的情绪。研究发现,压力感受与免疫系统的活动和唤醒有关。短期的压力(如考试前的压力),儿童会出现失眠、发烧、活动性降低、食欲下降的情况,虽然看上去儿童的状态与平时有不同,父母通常会担心,但是这些表现是免疫系统活动增强的结果,免疫系统活动增强是为了给身体提供能量、抵抗疾病。从生理指标的角度来看,父母此时可以不必担心,也可以通过其他提升儿童免疫力的方式适当缓解儿童身体的状态,如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但是长期的压力状态,反而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活性,此时儿童生病的可能性增加。持续的学业压力下的儿童,更容易生病。当然,这个对比的是每个儿童自己,并非不同的儿童个体之间。可见,成人养育者往往关注儿童的负面情绪,担忧负面情绪的影响,也是在所难免。在情绪生理唤醒的层面上,正面的、积极的情绪也具有缓解负面情绪的作用。积极情绪的生理指标变化相对较小,但是可以帮助身体从正在发生的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指标的增加中恢复到平常状态。成人养育者通常会在儿童哭泣悲伤的时候,给予拥抱和礼物,用各种方式激起儿童的开心和愉悦。这也是情绪调节的合理有效的方法。只是难度在于无法判断愉悦的哪种程度可以抵消当前的悲伤、愤怒和抑郁。一颗糖果的惊喜和迈下楼梯的恐惧,言语夸奖的满足和在陌生人面前表达的焦虑,拥抱传递的关爱和错失运动会第一名的沮丧……对于不同的儿童,情绪的主观体验又有不同,这给父母和成人养育者带来新的困扰。

情绪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外在行为,通常是指语音语调、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情绪的外在行为是情绪表达的重要途径。当情绪感受发生时,人们很少直接说出当下情绪的主观感受,也不会将情绪引发的生理唤醒统计出来,而是通过语气、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出来,从而获得安慰、支持、肯定、道歉等反馈。情绪表达实现了与外界沟通的目的。婴儿天生就会通过外在行为表达情绪,如微笑、皱眉、四肢蹬动等。婴儿出生后可以表达出开心、惊讶、恐惧、愤怒、兴趣和悲伤,这些情绪不需要学习和教导,属于遗传本能。随着儿童逐渐长大,对骨骼肌肉的控制逐渐熟练,表情和肢体动作也开始受到调节与控制,儿童会通过成人的反馈和引导,学习在特定的情景下控制不合适的情绪,在适合的情景中表达符合社会化的情绪,甚至学会了夸张、谎报和隐瞒情绪。当儿童第一次来到幼儿园,因为与父母分离的焦虑,因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儿童会流泪、喊叫、抱着父母,极力地表达此刻的痛苦和排斥。父母们有的温柔安慰,有的故作冷酷,有的顺从儿童的要求带其回家,有的试图用语言或道理和儿童达成协议。儿童也会不断尝试和学习,将哭声和情绪动作更加夸大,或是停止肢体动作,更多地运用表情,或是终止情绪表达和释放。儿童会根据父母的反馈,逐渐学会自己的哪种情绪可以获得父母和成人养育者的关注与反馈。有人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形容成一种博弈,而在情绪方面,儿童就是在父母的反馈中,通过情绪的外在行为表现学会了情绪的调节,父母通常也更多地通过外在行为判断儿童的情绪状态。

比起主观的自我报告,人们更相信客观的行为观察。在情绪表达的过程中,心理学家发现语言只能传递不到10%的信息,90%的信息通过声音语调和肢体信息表达。在同样的社会文化中,肢体信息尤其表情是成人与儿童共有的特点。关于表情的编码研究成为人们试图破解他人情绪的密码。人们统计微表情信息,分辨犯人和异己者。当然很多父母和成人养育者也希望能够掌握一定的表情线索,识别儿童的谎言、隐藏情绪。譬如,瘪嘴角、手扶额头表示对自己说的话没有信心,代表犯错、羞愧和惭愧;摸鼻子代表有所隐瞒,想要掩饰;真心的微笑者在眨眼睛表明想到了开心的事情;眼角没有皱纹多半是假笑;说谎时眼神和手指方向不一致,有摸脖子之类的机械动作。行为学家的确给出了很多信息,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当语言和外在行为相矛盾的时候,人们相信外在行为比语言本身表达出更多的信息。但是语言本身并非情绪的主观感受,只是表达的信号之一。如果在操场边看到一个攥紧拳头、流泪的男孩,人们的情绪判断会倾向于是悲伤。如果这个男孩穿着球衣,在赛场上刚刚完成一场比赛呢?也许判断会是喜极而泣和激动。如果男孩所在的球队失败了,或者男孩是一直没有机会上场的替补呢?如果男孩语气兴奋地说“我没事”呢?父母在识别和观察儿童情绪的时候,可以参考并借助外在行为信息,但是也不能忽略儿童表达的主观感受,这个自我报告不是简单的“我很好”“我很痛苦”之类的形容,而是“我现在很内疚”“我很开心”“我害怕”之类具体的情绪分类。 lH9zWsO1dfwA+9RepDVOTXcm8XdG+yBSh6h4JNQi6CAQFrUE2G3izBLlZHgEe/X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