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区分人们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将之划分为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两个范畴。心理正常的人在人群中约占95%,心理正常的人又可以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个范畴。其中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独立处理和应对生活事件,心理不健康的人在情绪、行为和认知3个方面出现了一定的状况,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心理医生的咨询与诊疗。心理异常的人在人群中占据少数,属于精神疾病范畴,需要配合药物治疗甚至住院治疗,这时心理咨询师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求助于精神卫生中心和心理医院。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访谈过程疗愈的是心理正常的人群中心理不健康的群体。心理咨询师通常会使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来描述这些人的困扰。由于心理学的概念时刻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导致了很多的误解和曲解。生活中人们常使用“神经病”描述某些极端的不可理解的行为,但其实“神经病”在临床医学中指代的是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像神经衰弱、神经痛之类。“精神疾病”才是心理学与医学界对人们情绪、行为、认知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心理异常病症的统称。人们排斥心理咨询,认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指导。其实心理咨询包括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前者面向人们的不健康状态,解除障碍和困扰,后者帮助人们更好地认知自己和开发潜能。每个人都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挫折与压力,当陷入困境无法独立解决的时候,人们会寻求各种帮助,心理咨询就是其中比较理智且专业的选择之一。人们由于日常生活中大众将这些心理概念附加了负面的偏见,所以产生厌恶情绪,这其实是一种讳疾忌医。
在前面的章节中,所有关于情绪的分析和讨论都在“儿童心理正常”的范围内,但是儿童心理异常的比例理论上也占据5%左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儿童的情绪和心理是否出现了异常。通常情况下,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儿童的成熟,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和社会支持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起伏摆动。但是儿童心理进入异常范畴,有的可以通过临床治疗好转,有的则要伴随终生。由于心理异常而导致的情绪有着比较典型的表现,其调节需要父母和成人养育者借助专业人员的帮助。根据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3版),儿童的异常心理主要包括精神发育迟滞(智商低于69分)、言语与语言发育障碍、儿童在学龄早期出现的特定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如阅读障碍和计算障碍)、特定运动技能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障碍、品行障碍、特发于儿童阶段的情绪障碍(如儿童广泛性焦虑症和儿童恐惧症、儿童分离性焦虑症)等。接下来,笔者将主要分享几种儿童异常心理状态下的情绪特点。
儿童孤独症是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伴随着媒体报道和影视作品的传播,成为成人养育者比较关注的内容。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在儿童的行为方式、语言、人际交往和兴趣方面有明显异常的表现。通常在儿童3岁之前,就有比较明显的表现,一方面是语言发育迟缓滞后;另一方面是缺乏人际交流的回应和能力,情绪反应很少。正常婴儿在出生后的几天之内就已经可以做出微笑的表情,并且在3~6周就能够对母亲或主要照料者回应主动的微笑。但是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没有高兴的反应,也缺少对视,基本没有面部表情,肢体的动作回应也很少,甚至在5个月左右的时候,依旧没有笑容出现。他们与同龄人几乎不能交流和交往,即使语言尚未形成,也没有牙牙学语的模仿和声音,对父母的声音也没有反应。反而注意力和兴趣有限,反复重复某种动作,遵循一种没有意义的规则或者仪式。人们常常会形容自己最近“自闭”了,用来表示对压力造成的疲惫和兴趣减退,家长有时也会对儿童在某个阶段表现出的拒绝交流的情况,做出是否自闭的猜测。其实儿童的孤独症都是在儿童早期就已经呈现,在长大后才确诊的儿童属于智力正常、人际交往异常而未被在早期发现。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大多智力发育迟滞,智力水平低于70分,只有少部分的儿童智力正常或具有某些方面的超常能力。智力正常的孤独症儿童也被称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他们由于智力正常,语言发育没有障碍,在儿童早期的人际交往状况常常被忽视,随着这些儿童长大,他们不能理解和使用大众的交往规则,什么时候应该诚实地直接说出感受,什么时候应该保持沉默,对于大量的信息加工是淹没式的,他们行为刻板,对逻辑异常敏感。
由于孤独症的最主要表现就是儿童不能理解他人的人际交往,因此这些儿童的情绪表现与成人养育者的已有经验大相径庭,也不会按照成人的期待进行回应。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令成人养育者手足无措。有时他们似乎在游戏,如果成人加入进来,他们不会使用表情或者身体姿势表示是欢迎还是排斥,只是在重复自己的动作,更加不会加入成人设定的游戏情景中。父母期待能够有方法将这些儿童治愈,但是现在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孤独症有效的治愈方法,目前的所有治疗都是采取教育训练的方法,进行长期的系统干预。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可以依据智力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行为训练、情绪训练和人际交往训练,从而帮助他们完善自理能力,并且能够从事一些简单的工作。那些社交困难,刻板的、重复的行为会持续存在,但是及早的干预训练能够帮助儿童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具有一种尚未被发现的独特能力,部分媒体报道的只是极少数的孤独症儿童,尽管他们具备了某种能力,很多时候还是会因为社交困难和重复刻板行为而无法适应工作,更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这也许是一种美好的期待,但也是一种不合理的观点。
与儿童的孤独症常常进行对比的是儿童的多动障碍,也被称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这类儿童也是在3岁左右症状明显,他们智力正常,但是行为上常常动个不停,无法集中注意力,总是被细小的声响吸引注意力,常常在对方还没有说完的时候就进行回答,活动过多,小动作也多,不能够很好地自我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多动障碍重点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不是以动作的多少来决定。很多家长在要求学生专心读书或进行某项学习任务的时候,儿童由于没有兴趣,却又无力反抗,只能通过各种附加动作和行为转移注意力,释放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通常会担忧此时的儿童是否患有了多动症。这其实是由于大众的曲解而导致的错误认知。儿童的多动障碍在婴儿阶段已经有一定的表现,如过分地哭闹、不安宁,活动过多。随着儿童长大,他们越来越难以集中注意力,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一旦有了需要就必须即刻满足,行为冲动,做事情有始无终,常被其他的信号吸引,如果有其他儿童在场就常常对其进行干扰,并且动作笨拙,无法完成像是系鞋带或扣纽扣这种精细的动作,情绪不稳定,对不愉快的刺激反应激烈,冲动、兴奋、着急,学习成绩差。可能很多父母对照这段描述发现自己家的孩子就是这样的,那么请各位家长先深呼吸,关于症状的诊断,在抑郁情绪的部分曾有提及:需要注意儿童行为的持续时间,判断客观性和症状符合程度。儿童的上述行为需要持续6个月以上,并且能够与儿童的调皮、精力旺盛、特殊动机、品行障碍、焦虑状态等其他身心问题区分,所有症状在各种场合中的表现一致并满足4项以上(项目参照于CCMD-3)。如果各位成人养育者依旧做出同样的判断,就需要带着儿童到专门的医院继续诊断。儿童多动障碍的原因目前没有定论,关于其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很多感统训练在没有药物配合的情况下并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其诊疗需尊重医生的建议。研究人员曾经在2004年追踪了236例患过多动障碍的儿童成年后的随访结果,其中约20.8%的患者的症状已经消失,约72.9%的患者有残留症状,而约11.4%的患者依旧具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症对儿童最大的影响是在学龄期对儿童的学习造成不良后果,儿童的智力正常,但是无法很好地集中注意力,因此也无法适应学校教学模式,学习成绩难以提高。
儿童阶段发生的以焦虑、恐惧、抑郁、强迫、悲伤等异常情绪为主的异常心理障碍,称为儿童情绪障碍,这包括儿童广泛性焦虑症、儿童恐惧症、儿童抑郁症、儿童癔症等。当儿童的情绪反应脱离了现实刺激,伴随着异常的行为和被损坏的社会功能,并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那么需要对儿童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儿童的广泛性焦虑症的主要症状就是儿童的整日紧张和烦躁不安,并且这种紧张在两种以上的活动和环境中表现一致。虽然知道自己这种焦虑没有必要但还是控制不住,同时儿童在注意力、身体疲惫、睡眠等方面都出现症状,情绪容易激动,容易引发哭闹。儿童恐惧症是指对于那些儿童知道并无危险的事物,儿童还是无法控制自己而产生异常强烈的恐惧,会出现逃离的行为。儿童恐惧症有关于动物的恐惧、高空恐惧、学校等特定环境恐惧、流血恐惧、社交恐惧、广场恐惧等,持续时间至少一个月。儿童时期的强迫症与成人症状类似,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在青春期出现较多,包括强迫性回忆、强迫性联想、强迫仪式动作、强迫数数、强迫检查等。儿童癔症是一种躯体形式障碍,主要表现为儿童对身体失去控制。分离型癔症发作时,情绪爆发激烈,儿童哭闹严重、脸色苍白、大小便失禁,儿童会烦躁、摔东西、四肢抽动,甚至自伤,通常与周围人的关注有关,并且发作后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遗忘。转换型癔症发作的时候,儿童会出现四肢挺直、失聪失明、突然不能说话或者声音嘶哑的症状。儿童抑郁症伴随的是持久的、显著的情绪低落,青春期发病率较儿童期多,儿童啼哭、失望、自我贬低、行动迟缓。儿童情感障碍状态中的情绪表现与健康状态下差异不大,只是出现了泛化,即使不是相关情景和相关刺激,也会引发儿童的情绪,使儿童处于异常状态。这时情绪调节策略无法独立发挥作用,需要专业的诊疗过程。由于心理状态是动态变化的,父母需要根据儿童的症状缓解程度,随时发挥自己的力量,父母元情绪的作用更加凸显。
其实儿童的成长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心理障碍同生理障碍一样,都是儿童和家长不需要惧怕的一段经历。如果成人养育者能够把儿童的心理障碍与儿童的感冒发生放在天平的两端,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儿童的成长和自己的行为。当儿童出现生理疾病,父母虽然会查阅资料,但是并不会自制药物,然而当儿童出现异常的情绪和行为,父母在查阅资料和咨询后,第一个想法却是自己先试用一下。这与自配药物给儿童治病是同样的。当儿童感到饥饿,父母可以根据经验和新的知识,选择营养搭配的食谱。当儿童出现正常的情绪反应,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和积累的书本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
大众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理解与描述,让成人养育者对儿童的种种异常心理本能地排斥,尤其担心给儿童贴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标签,反而造成儿童的困扰。很多患上心理障碍的儿童,其痛苦情绪有时并不是来自异常心理状态,而是因为周围人对他的差异对待。差异来自排斥和不认可。这些排斥是一种对表现形式完全的否定,他们不被尊重,无法获得和维护权益。因为被诊断为某种心理障碍,所以被退学,所以其他的小朋友的家长不允许继续与其交往互动,没有相应的学习训练机构,没有工作的机会。当然这种情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完善,已经有很多公益机构和基金会开始为不同状态的儿童群体争取合适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排斥中,儿童虽然有负面感受,但是会通过制度完善而逐渐化解。还有一种排斥却是儿童难以化解的,那是一种来自父母包装成关爱的排斥。很多成人养育者排斥这种情况,认为虽然儿童的境况让他们焦虑、着急,但是他们从不会把这些消极情绪展现给孩子,更加不会对孩子表现出任何的排斥和抱怨。那么,这些成人养育者做了什么呢?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与大多数的孩子不同——他们有一些无法控制也无法解释的重复行为,他们收集记录一些完全无聊无用的信息,他们无法保持足够的注意力时间,所以不能很好地获取课堂知识,他们对尖嘴的动物莫名恐惧,他们对空旷的广场控制不住地开心。然后父母带着孩子进行了诊断,并且开始了漫长的治疗,并不断告诉孩子:你会好的,你已经进步了。但是这些关爱都传递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个异常的孩子错了,他和别人不一样,得改正。然而孤独症儿童的刻板行为是会伴随很久的,他们无法理解人际互动和无法停止小动作并不是主观能够控制的,这和大脑结构的变化有关,劝说的收效很小。这些孩子错了吗?感冒的儿童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儿童了吗?所有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都是心理学家区分了大多数人的行为之后进行的总结。因为和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相违背,所以难以适应大多数人,这个儿童就错了吗?所有的心理治疗只是在寻找一个特别个体适应这个世界的新的方式,寻找一种平衡,只要这个个体能够很好地工作、生活,不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伤害,社会功能正常,那么即使他继续一些特别的行为,也未尝不可。各位父母和成人养育者在面对这些儿童时,只需告诉他们:不论你处于什么状态,我都无条件地爱你,陪伴你。
有位心理咨询师说过:“少数人严重的世界,跟多数人不同,这也谈不上谁对谁错。”有时候,儿童因为感知到父母那种期待自己的心情,自己却无力做到,反而承担了更多的痛苦。心理异常状态下的情绪已经令儿童很痛苦,也令父母饱受很多负面的情绪,不妨彼此接纳,包容对方的状态,允许对方的行为和表现,从而缓解儿童附加的额外情绪,也缓解父母自己的压力。
儿童期的情绪障碍通常不会延续到成人阶段,只要运用合适的方法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治愈。而且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并不存在患有心理问题,不及时医治就会恶化转成精神病,这与具体的症状和病因有关。每个人都有存在患上心理障碍的可能,每个出现心理异常症状的个体也都可以恢复正常。在心理咨询诊断的过程中,有一个关于判断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与非病三原则”,用于判断来访人员的精神状态。原则一,主观反应与客观世界相一致。如果现实中并不存在的声音和关系被主观意识报告出来,那么就是不一致。原则二,内在精神活动的协调统一。遇到伤心的事情有悲伤的体验和悲伤的行为,遇到开心的事情有开心的体验和行为。原则三,人格的相对稳定。除非是重大的事件刺激,否则人格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发生,人格个性发生转变则是异常的。这3个原则是诊断区分的一个参照,每一项中还会有具体的考量细则,毕竟有时人们的行为表现并不明显。此外,还需要来访者报告其对自己心理状态的判断,是否意识到自己有异常,如果来访者完全违反了上述“三原则”,并且报告自己没有问题,那么就是失去了自知力,处于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状态中了。这个原则在用来衡量他人的同时,也可以用于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