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突发性特殊事件中的情绪

7岁的强强经历了人生第一场火灾,邻居家夜里意外失火,其实强强并没有真的看到大火,只是看到了强烈的红光,就被父母带着匆忙逃离了现场。当大火止住,脱离了危险,强强和父母暂时住在了姥姥家。接下来的几天,强强白天没有特别的反应,夜里却总是睡不好,有时窗外有车经过,车灯晃动,强强就会钻进妈妈的怀里。妈妈安慰强强危险已经过去了,但是强强依旧处于一种戒备的状态,没有办法睡好。

在生活中,诱发情绪的刺激事件随时发生。有时刺激事件是持续性的、出乎意料的,甚至是危险的,这会使情绪进入一种应激状态。人们变得易怒,攻击性增加;意志消沉,拒绝交往;持续性地焦虑,坐立不安,不能沉静地做事;饮食、睡眠都受到干扰,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这些应激的刺激来源可以是自然环境变化、内在生理变化,以及造成心理损伤的事件。自然环境变化包括持续的炎热、寒冷、噪声、潮湿、雷电等,尽管是自然环境变化,但是仍会引发人们的适应不良,尤其对于儿童,自然环境会引起儿童的焦虑与不安。一个生活在干燥内陆的儿童,暑假和父母来到海滨小城游玩,但是到了之后,天气闷热,气温远远超过原本生活的地方,住宿的地方很潮湿,被子盖在身上湿冷难耐。这种生理上的不适极有可能引发儿童的不适应,儿童的兴奋转变为抱怨,甚至是暴躁。内在生理变化主要是一种生理失衡,可能由药物引起,也可能由外部环境引起。例如,儿童长期的营养不良、遭受身体虐待或者由于药物治疗导致生理上某种激素指标变化等。造成心理损伤的事件是引发应激情绪的主要刺激,例如,父母离异前的持续争吵、经历灾害事故、父母的恐慌和焦虑、被告知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联欢会的主持任务、学习压力、考级失败等。

这些刺激事件可以看作环境和自我向儿童提出的成长挑战,生活中每天都有着不同的挑战,儿童根据已经掌握的应对方式、目前的个性特点、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评价倾向、已经获得的生活经验、当前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建立的社会支持系统等,面对和迎接挑战。如果儿童能够寻找到应对方法,则建立了良好的情绪调节机制度过成长的关卡;如果儿童没有很好的应对策略,挑战就成了应激刺激,甚至是危机事件。危机事件可能是家庭性的,如父母离异、家庭重组、有了兄弟姐妹、家庭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也可能是社会性的,如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车祸、火灾、疫情等涉及某个参与群体的事件。应激状态下的儿童常见的情绪性应激反应有状态性的焦虑、抑郁、恐惧和愤怒,它们干扰着儿童的行为和生活。应激情绪是人们在特殊刺激下的正常反应,只是诱发的情绪状态和强烈程度让人们不知道该如何调适。根据儿童遭受应激后的反应的程度,情绪变化特点可以分为一般适应综合征(压力)、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当人们面对生活的挑战,本能地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寻找平衡与修复。修复的过程或多或少会对人们造成影响,心理学家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压力”。本节中将其泛指为刺激强度较低但是持续时间较长的压力状态。压力是一个很形象的概念,当有一种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会发生变形,看上去物体的某些部分被削弱了,但是物体会逐渐变形恢复,同时回击这个力,力被反削弱。物体和力之间相互作用,最后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这个力就是压力。压力和物体之间的作用,如同压力和人们之间的博弈。生活中的压力似乎无处不在,从儿童阶段开始直到成年、老年,不论身在何方,压力如影随形。人们希望摆脱压力,也认为儿童离开压力才能无忧无虑地、快乐地生活。然而这是对压力的误解。关于压力,虽然人们常常提到,却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内容,以下有关于压力的描述,可以尝试判断一下,是对还是错。

1.人一旦有压力的感受,首先一定会觉得神经紧张。

2.只要你遭受到压力,你就一定知道。

3.长期的运动会减弱你抗拒压力的能力。

4.有压力总是不好的。

5.压力会制造不愉快的问题,但不会置人于死地。

6.打针、吃药就可以控制压力。

7.离开工作单位时就会留下工作的压力而不会把它带回家。

8.压力只是心事,与身体无关。

9.压力是可以完全消除的。

10.除非改变生活方式,否则你对压力一点儿也没有办法。

上述关于压力的描述,全部是错误的。人们有时并不会完全觉察到自己受到了压力,压力事件或压力源并不都是生活中的负面事件,有的可能只是很平常的或者开心的事情,例如,获得奖励、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到邻居家借个工具、即将去旅行等。压力带来的反应是多重的,首先在情绪方面,会产生悲伤、孤独、绝望、内疚、愤怒等负面的情绪主观体验;身体上会觉得筋疲力尽,提不起兴趣,头痛、肌肉痛;还会导致健忘、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拒绝交往、睡不好、食欲变化,甚至做噩梦。压力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导致生理的疾病。压力并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只跟随发生的情景,儿童出现了学习的压力,不会因为放学回到家就立即轻松,放任不管会发展到更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

其实不仅我们在主观意识上想要抗衡压力,生理层面也积极做好了准备。研究发现,压力到来时,人们会经历3个阶段的生理层面的应对。首先是警觉阶段。这个阶段比较短暂,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发生生理唤醒和准备的,迅速地调整生理状态是为了应对压力,是防御的状态。其次是抵抗阶段。一个较长的中等程度的生理唤醒,肾上腺素会调整分泌,呼吸加快、血糖增加,充分调动生理内容应对环境变化。最后是耗竭阶段。压力刺激持续越久,身体因为消耗而透支,进入疲惫、倦怠的状态,虽然抵抗还在持续,但是力量微弱。3个阶段之间的持续时间和转换时间无法预知,随着人们应对压力的策略以及与压力抗衡的时间而有所不同。3个应对阶段也表明在长期的压力之下,身体是吃不消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唤醒和情绪的生理唤醒情况类似,因此,在不同的压力应对阶段,情绪也随之变化。由此也证明了,持续的运动是压力调节的有效方法,运动能够促进生理唤醒,为抵抗阶段提供更多的力量。当因为压力感到全身酸痛时,适当地拉伸,舒展四肢,双手张开,尽全力举过头顶,坚持5秒钟,感受血液的快速流淌,以及之前提到的放松训练、有氧运动,都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

梳理儿童的压力来源,主要有学业、升学竞争、人际交往、情感,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后的生涯探索。有时压力也是交织在一起的,压力的程度可以进行主观评估。选择一个星期天,或者阳光正好的时候,或者晚饭后,和儿童一起说一下最近的压力有多大,如果用1~10打分,压力是在哪个分值上。压力感是主观感受,不要惊讶孩子的分值高过自己,也不必纠结自己的分值这么高,怎样帮助儿童缓解压力。了解对方感受到的压力指数,有利于理解对方的情绪和异常行为。“每个人都在承受压力,我们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吧。”父母的角色定位并不是无所不能,在儿童面前坦诚自己的难处,并不会降低在儿童心目中的地位。这样也能够帮助儿童理解压力是普遍存在的,有压力其实是常态。一定的压力有利于积极地投入工作中。如果完全没有压力,或者压力很小,比如,儿童有10天的假期,但是作业只是需要背下一篇七言绝句;或者刚刚接到一个项目,结项期是一年之后;或者四年级的小学生需要完成100以内的数学运算;在假期和任务开始的时候一定是最轻松愉悦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儿童和成人都不会积极地去完成任务,反而会觉得无聊,甚至抱怨、疲惫,无所事事。只有适当地增加压力,减少假期,或者根据能力水平设置任务难度,这时儿童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发挥到最好,而且会有对任务完成产生的成就感。当压力过大,儿童很难找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地耗竭力气和信心。因此,压力调节的目的并不是将压力指数降到零,而是减少到能够处理的程度,或者说是适当的程度。只是这个适当的压力很难把握。情绪感受可以成为一个判断的依据,焦虑减缓了,愤怒可控了,抑郁状态也就适当缓解了。

因此,缓解压力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调整情绪到快乐和愉悦的积极体验,设想和感受压力缓解后的轻松状态可以增强信心,比如绘画和倾诉,寻找一个信任的听众或者沉默的树洞,观看一些幽默滑稽的影片和演出等。在压力中适当地恢复认知状态,再对压力情景进行判断、分析找到解决策略。如果儿童是一个对压力敏感的个性,其他儿童并不会在意的事件,都会成为他的压力源,那么不要担心,可以恭喜他,他是一个压力承受能力较大的人,这是一个特别的能力。压力感受因人而异,压力事件随处可见,压力总是出现,别担心,我们就是与压力一起也可以很好地生活。

急性应激反应是指在遭受到突然的、急剧的、严重的应激刺激后,人们会在几分钟到1小时之内出现的短暂的心理异常状态。这些剧烈的刺激包括严重的生活事件,如亲人突然离世、强烈的车祸、临时的公开演讲、破产、面试等;重大的自然灾害,如火灾、地震、海啸等危及生命且亲身经历的事件;战争场面;以及隔绝的状态。刺激的剧烈程度由当事人判定,同时也受到其心理弹性的影响。就像《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故事里的范进,科举考试考了30多年,终于中了举人,知道消息的时候癫狂大笑,神志不清,就算摔进水坑也不知道疼痛,这就是典型的急性应激反应。只要儿童遭受到即时的强大压力,就都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心理学研究人员发现在实验中可以采取一些任务设定,也能够让儿童做出急性应激反应。研究人员要求儿童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5分钟的演讲任务,主题包括在新班级里自我介绍并讲述自己做过的一件好事和一件坏事;讲故事或者对一件不合理的事情做出解释。然后完成4分钟的口算任务(从2023开始,依次减去17)。10岁以下的儿童需要依次完成758减7的口算。在演讲过程中,研究人员全程保持沉默,控制表情,不做点头的回应,并且在儿童口算出错的时候立刻打断指出。在公共场所成为焦点是引起儿童尴尬的重要情景,强制性的、临时性的或者任务性的要求,会令儿童产生急性应激反应(有过相关训练经验的儿童除外)。

儿童的急性应激反应包括情绪和行为两个方面。情绪方面,以焦虑、恐惧、愤怒、抑郁、抱怨为主,有时还有大哭和狂笑,每种情绪并非同时发生,根据不同的情景以及儿童的不同认知评价,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但是每种情绪体验都很强烈,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都处于一种即将失控的状况。行为方面,会出现由于焦虑和恐惧交织的躁动不安,难以平静,双手颤抖,不能保持一个姿势,做出多余动作,无法安静,注意力不能集中,有时甚至否认事件的发生,拒绝回忆等;出现攻击性行为,通过释放能量减少压力感,儿童可能会摔打手边的物品,对他人冷嘲热讽,还有的儿童会大声喊叫;出现有伴随抑郁情绪的无助感和拒绝帮助的倾向,缄默、发呆,失去反应;还会更加依赖成人,甚至原本可以做的事情也不去做,当巨大刺激出现在生活中,儿童一下子变成幼儿,需要父母时刻的安抚,自理能力降低甚至消失;以及做出转换性的行为,越是临近考试,越是控制不住地玩游戏,不停地吃某一种零食等。

这些反应同样适用于成人,儿童的伤害性经历,尤其会成为父母的急性应激源。当在新闻中听到某幼儿园的儿童遭受了虐待或者不公平的事情,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立即转过头询问自己的孩子,最近在幼儿园有没有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绪理解和共情联结总是很强烈,当父母正经历某种激烈的情绪时,儿童也会感知到,父母的焦虑和抑郁同样也会引发儿童类似的情绪。然而,也正是因为父母与儿童的共情联结,更加强化了儿童的反应。所以父母的理智与平和是缓解儿童应激状态的重要保障之一。拥抱儿童,传递给儿童安全感。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之内减轻,1~3天消失,疗愈效果也比较好。但是如果3天后儿童并未缓解,则儿童可能已经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需要进一步的专业治疗。

当儿童的应激情绪反应持续一周以上,导致儿童出现了长期的持续异常表现,可以推断儿童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有统计发现,约25%的儿童在经历交通事故后,即使没有受伤,也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如果在幼年时期经历了身体方面的虐待,约有55%的儿童会在成年后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在重大的灾难性刺激事件中,儿童的角色可能是受伤当事人,可能是幸存者、目击者,也可能受伤的当事人或者救援者是儿童的父母,这种直接或间接的经历都会造成儿童异常的心理反应。此时儿童主要的表现有3个:①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儿童不受控制地回想刺激事件,不断地接触相关的物件,甚至反复做与之相关的噩梦,严重的时候还会发生错觉和幻觉。②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有睡眠方面的障碍,难以集中注意力,过分地焦虑、恐惧,容易愤怒,莫名地发火,当知道父母参与救灾前线,24小时关注新闻和消息,每小时都要和父母通话确保父母的安全等。③持续性的回避。避免参加与相关痛苦刺激有关的活动,接触相关的物品,极力地拒绝回忆那段经历,甚至会出现对某些片段的遗忘,有的儿童经历车祸之后,只记得回来之后的事情,车祸当时的记忆是错乱的甚至是空白的。他们不愿与人交往,变得冷淡,即使父母已经回到身边却并不表现出开心,兴趣爱好变少,甚至对未来也失去了希望。这些症状并不需要同时都出现,根据专业的诊断方法,符合其中某些表现,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并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活,才会确定儿童出现了心理障碍。只是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可能在刺激事件发生一段时间之后才出现,因此需要身边的亲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尽管此时的儿童出现的异常情绪和行为需要专业的临床心理医生与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但是父母和成人养育者也可以提供相应的支持。首先,为儿童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和生理环境,充分地陪伴儿童,让儿童感受到成人的支持和力量;其次,和每一次的情绪问题一样,引导儿童接纳自己的情绪,每种情绪并无好坏之分,只是不同的理解角度导致我们有了不同的体验,这代表了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以及我们真实的感受;最后,尝试相应的情绪缓解方法,运动、对话、倾诉、角色扮演等,与儿童一起寻找解决和调整的方法,并耐心地等待转变的发生,相信专业的疗愈方案并积极地配合。

应激状态下的情绪并不是异常的,只是我们对异常的刺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因而陷入的困扰是因为力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不论我们的情绪因何而产生,它从来没有恶意,只是在提醒我们被忽略的需要,为每个人提供成长的契机。 60bVnMk5Eh3ZvqWsdju8K9/VRY8iYJSgVwCax06skn8w8rRWxWK1Smfjl6B9JxK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