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自我意识情绪
——谁才最了解我

复合情绪反映了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人际互动的关系和对世界的探索进程。其中依恋和爱与他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有关,焦虑与儿童的控制感有关,敌意与儿童的界限有关,这些都指向了儿童与外在世界的关系。随着儿童对自己认知的增加,逐渐产生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也就是自我意识情绪。自我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是儿童对自己状态的认知,包含对自己的独立性、社会角色的评价,同时也包含了行为标准、规则等。自我意识情绪反映了儿童对自己的态度。自我意识从儿童2~3岁形成“我”的概念时开始出现。当儿童对事件的感知加入了反思,从自己的角度寻找原因,自我意识情绪就出现了。自我意识情绪包含自我的认知和评价,自我认知评价升高和降低时,会感觉到不同的情绪。和其他情绪比起来,诱发自我意识情绪的特定刺激并不明显,但是认知加工过程相对复杂,而且自我意识情绪没有明显的可以识别和检测的表情,通常依靠整体的身体姿态和动作识别。

自我意识情绪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调节,是儿童对自己行为进行监控和约束的重要环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对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和期待,当这些目标和期待符合社会规则,儿童体验到自信和自尊,甚至当得到夸奖和称赞的时候,就会有一种自豪和自傲的情绪。但是当目标和期待不符合社会规则,甚至违背了某些准则时,就会导致羞愧、内疚的情绪发生。自我意识情绪促使儿童以一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更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进程,并且获得一定的归属感,被自己和他人接受。此外,自我意识情绪鼓励儿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尴尬是一种自我意识情绪,在看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人们就会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尴尬情绪包含了紧张、别扭、难为情、不知所措的体验。通常有4种类型的情景会引发尴尬:失礼和违背社会习俗(例如,不小心碰倒了公共场所的东西,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别人都穿着校服但是自己穿得很随意,无意间发现他人的隐私等),两难的棘手情景(例如,刚刚借出去的书不得不要回来),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例如,在亲戚面前唱歌,课堂上被叫起来回答问题,被当众夸奖等)和共情性尴尬(看到他人处于尴尬情景时也会引起自己的尴尬)。2岁左右的婴儿逐渐出现尴尬情绪;4岁时他人的表扬、某个任务的成功和失败都会引起儿童的尴尬情绪。尽管此时的儿童能够识别和理解尴尬,但是在8岁之后他才能用语言恰当地表述出自己的感受是尴尬,在10岁之后,尴尬情绪的理解和表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青春期儿童的尴尬情绪最频繁也最强烈。但是成年后,尴尬的体验越来越少。尴尬情绪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和女生对尴尬的理解、发生情景和感受是基本一致的。尴尬发生的时候,其外在行为常常以一种特定的顺序出现:频繁的目光躲闪,逃避眼神接触,言语中断,触摸脸部或者用手遮住眼睛,紧张地傻笑,传递出来的是一种不想被看见的信息,有时还会低下头或者干脆走掉。

尴尬是一种偏负面的体验,但是尴尬情绪却发挥着保护性的作用。有研究发现,当有人做错了事或者做了不合适的、冒犯的行为,比如,损坏了私人物品,水洒在了衣服上,表现出尴尬情绪的人更容易被谅解。面对犯错的儿童,如果他表现出尴尬,惩罚和批评的程度都会减弱。尴尬情绪传递了一种信号:我的行为不是故意的,我很在意你的想法。对方的尴尬会降低当事者的愤怒,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将冲突的紧张气氛转化为礼貌的气氛,人们也更愿意接近看上去尴尬的人并提供帮助。但是如果父母认为儿童就是故意犯错,儿童的尴尬并不会发挥太大作用。尴尬能够帮助儿童修复不良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引发尴尬的情景是失礼的,并且违背了社会习俗,但是并没有违背社会道德。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某种预设和预期,当儿童的行为或者所处的情景破坏了这个预期,或者有可能会引起他人不可预估的评价时,儿童就会感到尴尬。但是如果儿童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尴尬就会出现比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成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儿童尴尬的原因之一。儿童最开始产生尴尬情绪就是暴露在大家的关注中,不论此时的关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父母常常会对儿童提出在公共场所成为焦点的要求,儿童拒绝,父母会理解为儿童害羞、缺乏勇气或者礼貌性地回绝,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儿童无法预估他人的评价而产生的尴尬。尽管儿童的尴尬并不会持续太久,但是经历尴尬情绪后,儿童对自己的评价会发生变化。

羞愧、内疚和尴尬3种情绪常常进行相互比较,因为这3种情绪的诱发情景有相似之处:糟糕的表现。当糟糕的表现增加了公众关注的机会,并且行为出错的原因并不能归咎于自己,此时的情绪是尴尬;但是当糟糕的表现是因为没有成功实现预期,不论这种预期是自己的,还是他人期待的,一旦任务失败,则会引起羞愧的情绪;当糟糕的表现违背了社会道德,如果伤害到了他人,人们会感到内疚,若是损害到了自己,人们会感到后悔。在主观体验方面,尴尬虽然让人感到不舒服,但是人们还会感觉滑稽可笑,甚至谈及时会自嘲,感受也比较轻松。羞愧和内疚的情绪只会更多地让人感到厌恶和愤怒。尴尬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旁观者以陌生人居多,但是当被亲人朋友关注时,羞愧和内疚感会更强烈。3种情绪对自我的判断感受完全不同,是彼此独立的情绪。

儿童的羞愧从失败和失误开始。儿童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能力不足,会有一种强烈的、痛苦的体验,这就是羞愧,也叫作羞耻感。儿童羞愧时会有深深的无力感,行动上想要逃避和退缩,也会尝试各种方法摆脱这种情绪,例如,寻找新的角度解释任务的失败,努力地压抑并隐藏情绪,但是往往难以摆脱。因此,羞愧情绪常常引发焦虑和愤怒,他们觉得这些糟糕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局面难以掌控。羞愧的诱发事件可能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失败,也可能只是发生在儿童内心的某个期待落空。大约5岁的时候,儿童逐渐理解并表现出羞愧情绪。羞愧与道德感有很大的相关性,羞愧会阻止儿童做出违反道德的事情,并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和自己的期待。儿童的羞愧与成人的直接刺激相关,成人养育者尤其是父母的消极评价会激发羞愧的情绪。很多父母在教养过程中也期待儿童能够感觉到羞愧,以此来约束儿童的行为,遵守规则。父母认为感到羞愧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改正,才会去追求荣誉。有研究发现自尊心比较强的儿童,常常体验到羞愧情绪。但是羞愧情绪本身并不会促进行为,反而是一种退缩,父母在运用羞愧激发儿童的动力时,需要与儿童对事件进行客观的分析,并充分运用鼓励的技巧。

与羞愧情绪比较相近的另一种自我意识情绪是羞怯,也被称为害羞,经常发生在人际交往的情景中。父母比较担心儿童的羞怯,认为这是儿童的适应不良,不擅长社会交往。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适当的羞怯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只是表明儿童对社交过程的感受不同。儿童的自我发展完善与否并不以羞怯表现为衡量标准。羞怯与性格特点有关。儿童阶段常常产生羞怯,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变化。如果儿童只是在交往中表现出适度的羞怯,而非因为过于紧张拒绝人际沟通,父母遵循儿童的个性发展规律就好。

当人们经历了失败和违反了社会道德,并觉得伤害了他人,内疚的情绪就会出现。与羞愧不同的是,内疚促使人们采取行动,如道歉、修正失败或避免再次犯错。内疚和羞愧常常是交互的,令人内疚的行为也会让人感到羞愧,但是羞愧并不会转化为内疚,内疚的感受相对弱一些。人们感到内疚时只针对自己的某种行为,常常对自己说要是没有做这件事就好了。在自我评价方面,并不会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的,只是觉得某种行为有错。有研究发现,儿童的内疚情绪会促进助人的亲社会性行为,为了弥补过错和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儿童会主动地采取一些行动。正是这种主动的行动使得内疚感比较容易摆脱。而且,内疚并不会让儿童慌乱,他们通常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阶段,儿童内疚情绪引发的亲社会性行为较多。内疚同样与道德感的形成有很大关系,儿童越接纳道德准则,一旦破坏,内疚感就越严重。而内疚体验较少的儿童行为更倾向于以自己的利益为先,很难做到体谅他人。然而内疚事件并不都是能够采取行动弥补的,如果无法向被伤害的他人道歉,也无法采取行动,人们会采取惩罚自己、拒绝让自己快乐的行动。心理学家称为“幸存者内疚”,通常这种情况与大的灾难事故有关,比如,某人在某次事故或者灾难中幸存,产生了“为什么死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如果他们不开心我也不能开心”这种不合理的逻辑。这种情况在父母幸存而孩子遭受伤害的时候尤为常见。有的父母因为孩子在医院去世,指责医生;因为事故中自己获救而孩子去世,父母甚至选择自杀等。

羡慕、嫉妒和妒忌都是儿童与他人进行比较、发现自己存在不足时感受到的情绪。凡是儿童觉得有价值、能够激起内心的渴望,但是又暂时无法拥有的人或物,都会引起羡慕的情绪。羡慕的体验并不好,提及羡慕情绪,基本每个人都会提及对他人的羡慕,很少有人会自诩是被他人羡慕的。羡慕情绪有4种表现形式:钦佩型、矛盾型、攻击型和抑制攻击破坏型。钦佩型羡慕情绪的儿童愿意承认自己的羡慕,对羡慕者心怀敬意,提及向往的事物充满愉悦,甚至会努力地提升自己,这是一种积极的体验;矛盾型羡慕情绪的儿童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羡慕,甚至在内心压抑和排斥这种感觉,他们希望自己不会对他人的优越之处有渴望,所以内心感受是挣扎矛盾的;攻击型羡慕情绪的儿童攻击羡慕的对象,故意贬低诋毁,此时的儿童并不会采取自我提升的行动,反而用这种贬损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抑制攻击破坏型羡慕情绪的儿童则完全沉默,儿童不会承认,也不会诋毁,感觉像是对那些优势的部分不感兴趣。羡慕既可能会激发儿童努力,也可能会引起攻击性行为。

嫉妒在人际关系中发生,通常涉及3个人,当儿童看到妈妈抱起别的孩子,儿童会嫉妒。嫉妒包含了焦虑、悲伤和怨恨等感觉。儿童的嫉妒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发生,儿童在有了自我意识之后,会经历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认为自己独享父母的宠爱和称赞,也希望自己是备受表扬的。此时儿童还不能理解他人,所以最初的嫉妒是儿童的一种自然的情绪反应。但是随着儿童自我的发展,再次感受到嫉妒,是因为担忧自己拥有的关系或者物品会失去,同时也担忧他人会得到属于自己的这部分关系。双重焦虑之下,嫉妒成为一种负面的体验,长时间的嫉妒体验还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儿童担忧的关系可能是目前属于儿童的,比如,妈妈是教师,就觉得妈妈班级里的学生抢走了自己的母爱;爸爸是儿科医生,就焦虑那些儿童患者抢走了爸爸对自己的关爱。也有可能目前还不属于儿童,例如,希望成为某个同学最重要的好朋友,但是发现他的同桌好像抢先一步成为他最好的朋友。在这种失去的焦虑之下,儿童充满防范,患得患失。儿童会有两种方向的行动,一种是贬低对方,强调对方不值得拥有这份关系;一种是努力让对方嫉妒自己,儿童会“受伤”以博得父母更多的关注,让核心关系中的那一方倾向于自己。

妒忌同样发生在他人比自己拥有更好的成就、更优越的条件、更好的物品和能力时,与羡慕不同的是,妒忌还伴随着自卑、敌意和怨恨,内心期待着他人失去这些令自己羡慕的东西。妒忌发生在相似群体中,儿童会妒忌自己的同学、兄弟姐妹或同龄人。妒忌的产生代表儿童认为自己做不到那么好。研究发现,儿童的妒忌在6~8岁出现得比较多,随后逐渐减少,这可能与儿童自我认知的发展有关,当儿童能够从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角度认知自己时,自卑和敌意降低,妒忌也就减少了。妒忌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儿童自我提升,因为不希望他人表现得比自己好,所以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另一方面会导致一些欺骗和攻击性的不道德的行为,在对方遇到困难时还会幸灾乐祸、暗自高兴,故意疏远对方。

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与他人进行外在和内在的比较,通过比较了解自己。当发现他人比自己更优越,甚至会威胁到自己拥有的关系和珍惜的事物时,羡慕、嫉妒和妒忌就产生了。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若儿童由于出现了不良行为和不良体验,影响到儿童的人际交往和自我判断,父母可以从如何认知自己与他人、如何合理对比的角度帮助儿童调节此时的负面感受。

自豪是自我意识情绪中一种具有积极良好体验的情绪。当人们获得了某种成功,并且认为这种成功是自己的某种具体行为促成的,就会感到自豪。这里有两个自豪产生的要素:首先这是一件好事,事情的结果会带来一定的声望和好处,同时,自我评价指向积极的部分。自豪与任务的难度有关,如果儿童参加了一个十分严格的竞赛,经过层层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获得了第一名,那么儿童会体验到强烈的自豪感,但是如果这个竞赛赛制简单,获奖名单是随机产生的,甚至是人人都有奖励,那么儿童就不会有自豪感。如果儿童对自己的能力认知是远远超出这个比赛要求的,那么儿童的自豪感也会很小。另外,如果儿童对这个比赛的内容并不感兴趣,自豪感也会降低。研究人员发现自豪和自信有很大的相关性,如果儿童在具体的事件中获得了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进行其他事情的时候成功率也会增加。当儿童在对自我进行积极评价的同时,对他人采取了消极评价,自豪就转变为自大。自大并不是成人养育者期待看到的儿童表现。父母期待儿童能够对自己的成就产生合理的积极评价。自豪受社会文化影响,在强调集体和合作的团队中,能够为集体带来荣誉的自豪是备受推崇的。当儿童在运动会上为班级赢得了长跑的第一名,可能会比儿童自己的兴趣特长获得奖项的自豪感更强。

自我意识情绪随着儿童自我的发展,主观体验会有所不同,因此关于自我意识情绪的调节策略主要集中在认知调节的方向,即更客观、更准确地认知自己,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首先,合理认知自我。儿童通过他人的评价、父母的态度,建立关于自己的概念。但是他人的评价并不完整,父母的态度有时也不够客观。当儿童对自己出现误判,就会陷入自我意识情绪的不良体验中。心理学中认为每个人的自我由4个部分构成: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公开的自我是自己很了解、他人也很了解的、比较公开透明的自我,儿童表现在所有人面前的特点就是公开的自我,比如,性别、年龄、学校、爱好等,这些是儿童不需要隐藏也无法隐藏的自我内容。盲目的自我是他人能够发现但是自己并不清楚的部分,通常是儿童不经意的习惯和行为倾向,可能是优点也可能是缺点。通常父母、教师和亲密的朋友会发现,而且当告知儿童的时候,儿童常常是讶异和怀疑的。当儿童陷入自我羞愧、内疚和嫉妒的时候,尤其需要让他们发现盲目的自我。此时的告知要有理有据。有时父母根据儿童的某种行为就断定儿童的想法,认为儿童是不适应环境的,或者是冲动的,也有可能是误解。所以关于儿童盲目的自我的探索需要避免将虚假的以为错当成了儿童的特点。秘密的自我是只有儿童自己了解、他人并不了解的部分,属于儿童的隐私和秘密。每个儿童都有秘密,适当地保留一些秘密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秘密并不一定只能自己知晓,儿童常常和不同的朋友之间交流不同的秘密,这就增进了儿童的人际亲密。但是如果儿童心中堆积了太多的秘密,会阻碍儿童的交往。可以适当鼓励儿童为不同的秘密寻找相应的分担对象。未知的自我是自己和他人都还没有觉察到的自我,是在特定情景下可以激发的特质,需要经过一定的练习可以展现出来的自我。父母习惯了管理儿童的日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探索。有很多鼓励儿童进行尝试的方法:去游乐场的时候,由儿童导航,选择公交路线并区分不同的站点;出门旅行的时候,由儿童规划某天的行程;让儿童管理一个月的家庭支出;等等。为了更好地认知自我,儿童需要增加公开的自我,减少盲目的自我,适当保留秘密的自我,探索未知的自我。其次,悦纳自我。不论儿童的优点、缺点如何,情绪调节的能力如何,都接纳和包容自我。毕竟儿童还处于成长阶段,认知、思维、喜好都还在变化中。有一位心理学家小的时候因为搬家,觉得自己和新学校的同学喜好差异很大,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交到朋友,她并没有急于改变自己,而是依旧专注于自己的爱好,保证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直到她升入中学,有了新的兴趣点,同时也结交到了新的朋友。因此她告诉家长们,儿童的成长与变化不是朝夕可见的,完全地接纳他,接纳自己现在的阶段,更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最后,探索和重塑。儿童走在成长的路上,设定的目标和对自己的期待会有不切实际的情况,鼓励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坚持的毅力,慎用质疑。被父母或者他人告知自己适合做什么,能做到什么,往往不被信服,也不一定准确,毕竟儿童还有未知的自我是没有被发现的。

尽管儿童的情绪能够细分成不同的种类,但是儿童的情绪感受向来是交织在一起的。不愿去幼儿园,可能因为与父母的分离焦虑,可能掺杂了弟弟因此会独占妈妈的嫉妒,可能有对新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尽管能够总结出儿童行为的一般性特点,但是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特别的存在,没有任何情景是可以准确地预测儿童的情绪感受和认知评价是如何的。情绪自儿童出生就与儿童在一起,随着儿童的知识增加、社会交往经验累积以及自我认知的成熟逐渐稳定,并且可以调控,甚至帮助儿童面对困境,迎接生活的挑战。直到儿童成年、老去,情绪依旧陪伴着儿童。情绪反映了儿童当下的感受,也努力展示出儿童的需要和渴求。认知儿童的情绪、学习调节情绪,从来不是要摆脱某种情绪,只是为了让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收获一些与情绪相处的启发。 tPbWmYkoaBJkEexVfsbWRv8rTn+ioQQAx/yP5vydZdlZrlJwNunmEAY/P66svsZ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