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敌对
——需要一个敌人

这原本是个完美的暑假:爸爸帮我盖了一间树屋,妹妹有3个星期的时间都在夏令营里,我加入了全镇最厉害的棒球队。可是杰米搬来了,他成为我最好朋友的邻居,当我在棒球赛上失误时他哈哈大笑,他举办了蹦床派对却没有邀请我。于是杰米出现在我的敌人名单上,并且是唯一名字。我把敌人名单钉在树屋里,他休想进去。爸爸是对付敌人的高手,他说和我一样大的时候也有几个死对头,他用自己的方法消灭了他们。于是爸爸拿出了一本发黄的食谱,里面夹着破破烂烂、字迹模糊的纸片,爸爸要帮我制作敌人派。这就是爸爸的独家秘方。爸爸说敌人派是消灭敌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我想敌人派一定是很恶心的,所以我找来了一些毛毛虫、石头、嚼过的口香糖,可是爸爸都拒绝了,还让我先出去玩。我在院子里一直听到厨房里各种搅、拌、剁的声音,但是奇怪的是没有恶心的臭味,飘出来的却是香香的味道。敌人派做好了,看上去和普通的派没有区别,而且好像很好吃的样子。爸爸说如果敌人派很难闻,敌人是不会吃的。

然后爸爸说要想敌人派发挥作用,最重要的是需要我用一整天的时间和敌人待在一起,并且要对敌人很友好。虽然我并不愿意,但是只要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让杰米消失,还是值得的,只是不知道敌人派最后会让他大哭,还是头发掉光。于是我来到杰米家,杰米看到我也很吃惊,我紧张得要命,问他要不要出来玩,他有一丝疑惑,但是很快就答应了。我们一起玩了篮球、蹦床、骑脚踏车、灌水球,为了对他友好,我故意让他赢。而且我还在杰米家吃了午饭,下午的时候杰米看到我的树屋,他问我可不可以进去玩。那是我一个人的树屋,妹妹和爸爸我都可以拒绝,况且杰米是我敌人名单上的人,可是杰米教我扔回力镖,让我玩他的蹦床,还请我吃饭,是不是也不能算真正的敌人呢?最后我还是答应了。我和杰米在树屋里度过了很愉快的下午。晚饭的时候,爸爸做了我最爱的通心粉,也是杰米的最爱。之后爸爸拿出了敌人派。我大声地告诉爸爸:“我有个新朋友,他真的很棒!”可是爸爸只是笑笑点头,他一定以为我在演戏,可是我真的觉得杰米没有那么坏了。爸爸把敌人派放在我们面前的盘子里,还放了一大勺冰淇淋。我开始发慌了,我不想杰米吃这个派,他现在是我的朋友,不是我的敌人。于是我阻止杰米:“这个派很难吃,说不定还有毒。”杰米果然停住了,我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救了他的命。可是杰米问:“为什么你爸爸已经吃掉那么多了?”爸爸嘴里塞满了派,笑个不停,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杰米也吃了起来。我尝了一小口,敌人派真的好吃极了。最后我的敌人消失了,因为他变成了我的朋友。

——故事摘自绘本《敌人派》

当儿童描述一天的经历时,有没有苦恼愤恨地诉说自己最讨厌的某个人呢?他的样子、举止、穿的衣服、梳的发型,都让人讨厌。成人希望儿童在和谐美好的环境中长大,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与儿童想法不同、行为不能理解甚至立场完全不同的人,当儿童感到被冒犯,无法与之友好相处,敌意就出现了。

敌对是一种儿童阶段出现的复合情绪,是在遭受挫折和阻碍,引起强烈不满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仇视和对抗。儿童的敌对情绪不是天生就有,它与社会化和认知评价、认知判断有关。敌对情绪由愤怒情绪转化而来,其中主要包含愤怒、厌恶和轻蔑3种情绪。愤怒是在持续的痛苦体验下发生的,是当自己有权利做的事情被阻止而体验到的一种情绪;厌恶是当人们的纯净感被侵犯时的一种体验,包含饮食和环境方面的厌恶与道德上的厌恶;轻蔑是当面对强大危险的对手的时候,以“我比对手强”的信念去对付对手的一种情绪。可见,敌对是完全的负面体验。儿童的敌意指向很多人,如班级活动中有不同想法的另一个负责人,和我的好朋友更亲密的其他同学,做事不公平一直偏心别人的教师等。在这种敌对情绪下,会影响理智判断,出现冲动不合理的行为,尽管敌意指向的是他人,但是在内在体验到的是持续的不良体现,这种负面心理体验会导致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疾病,甚至还会导致忧郁类的心理问题。缓解敌对情绪是很重要的,然而所有的敌人都要像前文故事中一样化解吗?

情绪是儿童对人际交往情况的直接反应,敌意中更掺杂了儿童的价值判断。愤怒的部分表明了儿童被限制的自由,而厌恶的部分表明了儿童的价值判断。儿童大约在4岁以后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厌恶情绪。研究发现,厌恶由两个部分组成:原始厌恶和道德厌恶。原始厌恶来自难闻的气味,恶心的、肮脏的物品,排泄物等。但是这种原始厌恶取决于物品本身是什么,而不是其散发的味道或者形状等属性。就像是臭豆腐之类的小吃,虽然气味本身是刺激性的,但是人们认为这是一种美味,并不会厌恶反而很追捧。有时父母会发现,在某个时期,儿童之间流行那些看上去恶心甚至恐怖的物品,如排泄物形状的糖果、能够流出鼻涕的玩具、血淋淋的仿真内脏摆件等。这些物品通常会令人恶心,但是在儿童眼中使用它代表了一种勇敢和另类。同时这些物品本身是制作出来的,并非真实的,也降低了厌恶感。道德厌恶是对违反道德和社会规范的语言与行为的厌恶。道德厌恶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时代可能会有不同的立场和感受。儿童与父母之间对于大众文化的道德认知基本一致,但是对于小众流行中的规范可能难以达成一致,如关于追星、关于衣着、关于化妆等。有些在父母的价值体系中是违反道德纯粹的行为,在儿童的眼中可能并不认同。这个矛盾在儿童进入青春期,追求独立自主时尤为明显。厌恶情绪导致的结果是躲避和回避。厌恶情绪具有传染性,厌恶的人或物碰触过的物品,也会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例如,蟑螂爬过的盘子,即使消毒清洗,人们也不会愿意再次使用,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戴过的帽子也会被人们排斥。当儿童对某人产生厌恶的感觉,会拒绝靠近和接触。

而轻蔑的部分表明了儿童对自己的期待与对他人的偏见。轻蔑是在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出现的,伴随着嫉妒和怨恨。儿童对轻蔑的对象的评价都是极端的、贬低的。儿童通常会远离轻蔑的对象,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也会有管制的意向,希望能够清除或者重塑他们。引起儿童轻蔑情绪的对象,在儿童认知中是能力低下、等级不同的,与自己的价值标准不同甚至冒犯了这个标准。但是研究发现,轻蔑情绪常常在同层级但是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出现。例如,熟人、同事、校友、小区邻居以及大家族中的成员等。研究人员认为,其实人们和自己的轻蔑对象有很多共同点。经常表现出轻蔑的人,会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的高自尊”,即言行看上去像是自尊很高,但是很容易被外界的评价影响,内心深处的自我评价并不高。婴儿期的依恋类型属于回避型,儿童的轻蔑并不是骄傲,反而暴露了自我的脆弱。

儿童的人际交往并不会一直顺利,面对与自己不同的人、不能理解的信念和不同的立场,敌意是儿童面对人际交往困境的一种抗议。由于厌恶和轻蔑的交织,儿童对他人的认知和判断都是负面的。在愤怒的影响下,儿童有可能产生语言和行动上的攻击,但是厌恶驱使儿童远离,轻蔑则让儿童与之保持距离,因此大部分儿童的敌意都是意向多于行为。当然,有的儿童在无法回避的时候,也会采取心理和情感上的伤害。例如,不让杰米进入树屋,拒绝对方的任何诉求,用冷笑、白眼、斜视的表情面对对方,孤立和远离对方。儿童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会被这种敌对情绪困扰,同时让自己陷入苦恼。儿童的敌意可能有些道理,也可能证据并不牢靠,这与儿童的主观判断有很大关系。如果其中发生了某种误解,或许可以像前文的故事一样化敌为友。如果儿童并不能接纳这个敌人,敬而远之也是一种策略。令儿童产生敌意的人或事,如果有了父母的帮助,总会找到解决办法。回到情绪调节本身,如果儿童想要缓解自己感受到的敌对情绪,可以尝试这样几种调节策略:第一,控制表情。当听说或面对敌人的时候,控制自己不要出现厌恶或者轻蔑的神情,努力做到普通的表情。第二,改变对对方的判断。不是完全扭转,而是告诉自己:事情并不完全是我想的那样。适当改变自己设定的原则和界限,避免走进绝对化的不合理信念。第三,顺其自然的遗忘。随着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儿童还会接触到更多的人、更多的事,7岁时的敌意,在10岁时可能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儿童的敌意可能朝向某个人,可能朝向某个具体的物品或者某件事。具体的表现包括挑食、厌学以及故意违背成人的意愿、与弟弟妹妹争吵等。面对儿童的种种敌意,父母一定不能忽略儿童隐藏在情绪背后的需要。有时这个需要只能由父母去发现,发现儿童正在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研究人员相信,儿童的坏习惯、不遵守规则、排斥学习都是一种无声的反抗,用敌对坚持自己的界限。很多家长苦恼儿童的不听话,每天的对话都像是和一头小狮子在对抗。那么需要再次强调一个立场,儿童的情绪感受和情绪调节是以儿童为主导的,如果父母的困扰是觉得儿童的种种对抗行为让自己苦恼,那么需要调整情绪的其实是父母自己。寻找与儿童的沟通方法,而不是以此证明儿童有敌对情绪,需要调节。从儿童的角度,儿童的感受可能不是对抗,只是悲伤和压抑。如果儿童因为每天想着自己的“敌人”,满腔愤恨和厌恶,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儿童需要情绪调节。

很多教育研究人员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形容成一场博弈,不断相互试探彼此的界限。儿童并不能够马上理解父母的立场,有时儿童会表达出对父母的不满,甚至说:“我讨厌爸爸!我恨你们!”这句话一定会让很多父母伤心无比,瞬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回想对敌对情绪的分析,这句话正是儿童的攻击。如果这句话也引起了父母的愤怒,恐怕结果会走向一个彼此都受伤的结果。既然这是儿童的攻击,那么干脆忽略它,不做回应,让儿童看不到这句话攻击的力量,自然就会放弃了。如果父母当下还是想要回应些什么,可以告诉你的孩子:“听到你这样说,我很遗憾,但是不论怎样,我都是爱你的。”父母可能会觉得当下我已经受伤了,还怎么可能这么冷静地处理呢?那么强调原则,而不是自己的委屈:“我知道你不高兴了。但是这涉及安全,就算你不愿意也不行。而且,我希望你告诉我你的想法,而不是使用这些伤人的话。”如果希望儿童就事论事,那么父母也要贯彻这个规则。要知道,儿童反抗的只是对他的限制,并不是父母。

儿童会因为他人冒犯了自己的价值理念而产生敌意,同样地,儿童也会因为自己的价值理念被他人认为是冒犯的而感受到来自他人的敌意。那么这时要调整自己的认知判断还是坚持到底呢?关于世界、关于自己、关于未来、关于过去,有太多的观点。有一个女孩热衷于哥特式风格,每天的衣着打扮在同龄人中显得很另类,所以很多同学远离她,甚至议论批评她。作为她的父母,要怎么做呢?没有朋友孤单的感觉很糟糕,但是要结交朋友却要否定自己。按照大多数人的喜好妥协了的话,如果有一天这个女孩现在的喜欢成了流行,又该怎么办呢?女孩也许也很纠结,直到有一天回到家里,她发现爸爸把家里的房子改成了哥特式风格。对与错,如何选择,困扰着儿童,也困扰着成人。女孩想要加入足球队,男孩喜欢洋娃娃,为什么不可以呢?或许没有对与错,只是思维定式罢了。父母常常感慨现代的儿童接触到了太多的信息,甚至萌生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想法。如果这些想法没有违反法律和道德,只是过于小众,那么需要改变自己而追随大多数吗?如果是他对一个与自己价值理念不同的人表现出排斥和敌意,那么需要改变自己而包容小众吗?怎么都是让我们的孩子改变呢?面对这其中的偏见和感到被冒犯,一定要区分对错,对的要赞扬,错的必定要惩罚,这种想法似乎过于绝对化,陷入了不合理信念中(详见第三章第四节)。对和错是相对的,都有存在的意义,那么就出现了另一个角度:尝试让儿童学会运用包容。包容,也就是尊重所有的存在。如果我不能理解,这只是我的想法,并不影响你的存在。即使是敌人,我尊重你和我生活在同一个空间的权利,我尊重我的敌人,我允许自己有一个敌人。毕竟,比起拥有一个敌人,让整个世界的人都成为朋友太难了。 FlV7QEEFRHcNKkMPvsfo1GTTWuhPE6hyTV+lEj0GGKk8zTwo1GKFXw90m7vO5q9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