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依恋与爱
——其实不只爱你

每个人都向往爱。向往能够拥有与父母之间的爱、与朋友之间的爱、与爱人伴侣之间的爱、与兄弟姐妹之间的爱、与宠物之间的爱,以及各种或近或远的关系之中的爱。爱具有指向性,表明了人们的感受、信念,爱指向的人或物,反映了人们社会化的情况。爱是一种感受,也是一种复合情绪,但是它和基本情绪一样是与生俱来的。爱从婴儿的母婴依恋的关系中发展而来,随着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深入而深刻。爱涵盖了快乐、愤怒、悲伤和恐惧,也包含了满足、焦虑、担心和怨恨等感受,对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巨大的作用。父母养育子女,为其提供无条件的爱即可,但是这份爱在遇到多子女情况的时候,在表达的时候,在面对子女与他人的爱的时候,总是充满困惑。

婴儿最初感受到的爱,就是婴儿与成人养育者之间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心理学家称为“依恋”,它是一种与某个特定的成人养育者(通常情况下是母亲)之间强烈的、长久的、持续的关系。婴儿阶段的依恋,发展为成长各阶段的爱,并能够反映各个阶段的婴儿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情况。婴儿的依恋在3个月左右的时候开始具有指向性,并逐渐建立,直到婴儿2岁左右,不同的亲子互动方式已经与婴儿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依恋类型。

有这样一个实验,可以观察到婴儿的依恋特点:首先准备一个有很多玩具的陌生房间,由母亲带着7个月大到2岁的婴儿一起进入,母亲坐在婴儿旁边,任由婴儿自由地玩耍;玩耍1.5分钟之后,一个婴儿并不认识的陌生人进入这个房间,进入后与母亲保持沉默1分钟,再与母亲进行简单的交谈,交谈大约1分钟的时间后,陌生人来到婴儿身边,与婴儿一起游戏,游戏时间1分钟;接着母亲离开房间,留下陌生人与婴儿在一起;母亲离开1.5分钟之后,回到房间,安抚婴儿,同时陌生人离开;母亲第一次回来,与婴儿相处1.5分钟后,母亲再次离开,并且只留下婴儿自己单独在房间里;当婴儿独处1.5分钟之后,之前的陌生人一个人回到房间,并参与婴儿的活动1.5分钟;最后母亲第二次返回,重新安抚婴儿,同时陌生人离开,母亲的安抚持续1.5分钟。到此整个实验过程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可以观察婴儿在每个环节的表情、动作和情绪反应,可以看到婴儿游戏的专注程度,以及摆弄玩具的动作变化,还有婴儿对母亲离开、回来,以及陌生人出现时的态度和情绪。不同的婴儿反应完全不同,有的婴儿发现母亲离开马上大哭,不允许陌生人靠近,有的婴儿在母亲回来后反而很愤怒,摔打玩具,还有的婴儿会对陌生人表现出友好。

婴儿共表现出3种依恋的特点:第一种,焦虑-矛盾型。这类婴儿在进入房间后就一直关注着母亲的动作,对玩具不是很专心,时不时地会看向母亲,在母亲离开时会抓狂大哭,情绪像是要崩溃一般,当母亲回来之后,他们拒绝母亲的安抚与怀抱,很难平复情绪,既表现出想要亲近母亲,同时也会对母亲踢打,像是要惩罚母亲,出现自相矛盾的行为,并且对陌生人并不友好,与玩具的接触探索较少,情绪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第二种,回避型。这类婴儿似乎更关注手中的玩具,对母亲的离开并没有表现出痛苦和不高兴,当母亲回来的时候也没有很高兴,并且主动地回避母亲的安抚,他们对陌生人并不在意,有时还会关注到房间里其他的物品,但是对玩具可能会摔打,表现出愤怒。第三种,安全型。这类婴儿在进入房间后,虽然在玩玩具,却会经常性地回到母亲身边,寻求母亲的关注和安慰,当母亲离开房间的时候,开始烦躁、不开心,甚至哭泣,在母亲回来后,婴儿会主动寻找母亲的怀抱,情绪很快也可以稳定下来,他们对身边出现的陌生人比较友好,当陌生人参与游戏的时候,也愿意一起。2岁左右婴儿的依恋类型在婴儿的潜意识中形成了某种内部工作模式,使婴儿在人际关系中对他人有了相似的预期。回避型依恋的婴儿认为自己并不值得被爱,他人也不愿意爱我,所以他们对亲密的人和陌生人都不关注;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婴儿觉得他人不会爱自己,但是时而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时而又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渴望他人的主动接近却又拒绝接近;安全型依恋的婴儿认为自己值得被爱,也相信他人会爱自己,所以通常表现出友善,并且乐于接受他人的友善。这些预期同时反映了婴儿自童年至成人各阶段的人际关系的特点。

借助上述实验过程,父母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的依恋类型是怎样的。婴儿的依恋类型反映了亲密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对婴儿需要的回应,以及互动特点如何。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对婴儿的需要能做到及时觉察、随时回应,并且鼓励婴儿独立活动,常常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即使婴儿还不懂得运用语言,母亲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回答”“对话”,在辛苦的养育过程中传递给婴儿快乐的情绪较多。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更关注婴儿的生理需要,对婴儿的情绪的关注和情感交流很少,婴儿只能通过不停地表示痛苦才能得到安慰。回避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本身并不善于表达感受,比较少地与婴儿进行身体接触,容易愤怒,对婴儿的很多状况手足无措,只能退缩什么也不做。如果父母发现婴儿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一些不适应的情况,或许可以从自己与婴儿之间的互动寻找一下原因。

心理学家相信,婴儿依恋的建立是分离焦虑的根本原因。不论婴儿形成了何种依恋类型,婴儿对母亲(亲密养育者)的情感联结的渴望是相同的,只是母亲不同的回应方式让婴儿形成了不同的获取亲密联结的方式。所以当婴儿发现要离开父母的时候,他们都是拒绝排斥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天生而在,却因为元情绪特点不同,对爱的认知产生了差异。如果父母难以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不妨试试将自己对子女的爱尽可能地完全传递,增加婴儿被爱的认知,鼓励婴儿建立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模型。表达爱的方式不只是语言的表述,还可以通过动作和肢体语言,如拥抱。儿童学会行走,进入学校之后,就脱离了父母的怀抱,似乎父母与子女之间越保持距离,越能证明子女的独立。但是拥抱是最能够拉近距离、建立安全感的肢体语言,拥抱的时候身体内会分泌某种化学物质,使人自然而然产生一种亲密感。拥抱还能减轻伤痛的心理感受,缓解负面情绪,甚至增强免疫力。拥抱的时候,将儿童环抱进怀里,不必有语言,双手也不需要拍打孩子的后背。拥抱时间持续3秒钟以上就可以。小天因为临近考试,总是很紧张,妈妈遵照心理教师的建议,每天在小天上学出门和回到家里的时候,都拥抱他一下,不主动和小天谈论关于学习的话题,刚开始的时候,小天很僵硬,在妈妈的怀里并不自然,像是被定住了一样。但是一周之后,小天开始回抱妈妈,焦虑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每天的心情也变得愉快起来。在学龄前,儿童经常表达对父母的爱,父母也很愿意说出那句“我爱你”。但是随着儿童的长大,这句关于爱的表述逐渐被各种要求掩盖了。如果找不到表达的途径,不妨回到孩子小的时候,拿起他的故事书,一起回顾关于爱的故事。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中描绘了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大兔子的对话,小兔子说:“我很爱你,就像张开的手臂长那么爱,就像我跳的高度那么爱。”然而大兔子的手臂比小兔子张开后更长,跳起来更高,每次大兔子都回应说:“我爱你,就像我张开手臂长这么爱。”似乎它的爱比小兔子的爱要多。但是就是这样一句一句的细语,将亲子之间的爱都表达了出来。

儿童对父母的爱的渴望是无法阻挡的。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经将一只小猴子和一个“邪恶”的替代母亲放在一个笼子里,这个替代母亲由特殊的工具制作,它能够给小猴子提供温暖的拥抱,但是不定时地会发射出钝头的铁钉,朝着小猴子发出奇怪的声音,吹出强力冷气,这些举动有时还会弄伤小猴子。替代母亲做出“邪恶”举动的时候,小猴子都会害怕无助地躲到笼子的角落,叫喊着贴紧栏杆,可是当替代母亲的“邪恶”举动结束时,小猴子会立刻回到它的身边,依旧紧紧地抱住这个“邪恶”母亲。这个实验的结果给了很多父母触动,儿童并不介意父母的行为,只需父母的爱。有时父母情绪化地用批评和严厉掩盖了背后的关爱,甚至误以为儿童可以理解父母的深意。与其让儿童去试探和猜测,倒不如将爱直接地展示给你的孩子,可能会换来不一样的结果。

父母对独生子女的爱与对多子女的爱有不同吗?很多教育案例阐明,当家中有了第二个孩子,会给第一个孩子造成各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产生很多矛盾。很多父母也因此陷入了为难,家里有了小女儿,大女儿的脾气就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抢夺妹妹的东西,只要她在家里,妈妈不可以抱妹妹,否则就哭闹,严重的时候还会生病。儿童渴望父母的爱,这份渴望直到长大甚至老去也不曾改变。当家中多出了一个一切都需要他人照顾的弟弟或妹妹,儿童会感觉到失落,不同依恋类型导致他们表现出对父母的冷漠、拒绝,以及对新成员的排斥和试探。小小的弟弟出生之后,家中来了很多人探望妈妈和弟弟,当这些人走后,妈妈都会对小小说,今天的礼物里有一半是送给小小的,祝贺小小成为姐姐,妈妈还会提前和探望的朋友们提示说礼物尽量选择小小喜欢的,到了家中一定要先抱抱小小,再来看弟弟。这样的方式让小小觉得姐姐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她得做好才行。此外,当家中的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要制定清晰的对错判断标准,不以哪个受伤或者流泪多为依据。妹妹抢了哥哥的玩具是错的,需要道歉;哥哥推了妹妹,这是有危险的动作,也要道歉。尊重家中每个成员的空间和物品,可以把生活用品或者玩具、文具贴上标签,这是妈妈的,这是爸爸的,这是哥哥的,这是妹妹的,让儿童感受到公平与尊重。有时家中的第一个孩子排斥弟弟或妹妹可能是还不能适应原本的生活中多出来一个更加弱小的存在,他在睡觉的时候不能挨着妈妈,洗澡的时间要缩短等。这时候,家中可以制定一个“哥哥日”或“姐姐日”,每个月的这一天,父母只带着哥哥出门,恢复之前一家三口的状态,同时也给父母自己放个假,和一个能够清晰对话,不需要时刻抱着的大孩子在一起,甚至听哥哥或姐姐吐槽弟弟或妹妹的幼稚,完全站在哥哥或姐姐这一边。很多父母认为,对待子女总会偏心,总会因为各种原因分配了不同的关注度,孩子小的时候更关注年幼的一个,读书的时候更操心学习不好的一个,孩子长大了更喜欢愿意陪着父母的一个。然而爱是一种情绪,每个子女诱发的父母的爱,就如同不同的事件引发的快乐和悲伤一样,无法对比哪个更快乐,因此也不能对比哪个子女诱发的爱更多。爱有着特定的指向,面对特定的人或事,只有爱与不爱,只能对比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爱的感受如何,却不能衡量不同的人之间你的爱对哪个更多。因此,衡量对哪个子女的爱更多,是不合理的,也是一个误区。人们的爱并非只有一份,认识了新朋友就要分出去一部分,遇到喜欢的东西也要分出去一部分,导致每个喜欢的事物之间的爱总在变化。不同的人和物之间瓜分的只是我们的注意力,不是爱。因此,不存在“因为爱哥哥,所以爱弟弟少了一些”,也不存在“爱他所以不爱我”这类的情况。澄清了这个界限后,面对不同的子女,父母可以更加从容。

随着儿童的长大,儿童开始体验到各种爱,朋友之间的友爱,师生之间的关爱,以及伴侣之间的恋爱。各种爱的表达和传递建立了儿童的社会关系网络,并且随时为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这就是前文提过的社会支持系统。这种支持将伴随儿童的一生。如果将爱按照人生阶段划分,可以分成儿童阶段的依恋和成人阶段的爱情。爱情是最强烈的情绪主观体验,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碰撞出很多动人的故事。爱情发生时,大脑内会分泌很多与情绪感受有关的化学物质,产生一种观念陶醉感和兴奋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体内逐渐适应爱情唤醒的生理变化,爱情的体验逐渐消失,有研究表明这个过程持续6~30个月。爱情的体验有时也可能是一种误判,有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提心吊胆地走在吊桥上的时候,如果正巧遇见另一个外貌上容易引起其好感的人,那么人们通常会把此时的心跳加速、紧张兴奋,理解为是对对方的怦然心动,认为对方很有魅力,进而会对对方萌生爱情。这种情况是因为人们将情绪的生理唤醒和认知判断的顺序颠倒了,出现了错误的理解,以为当时的生理变化是因为遇到的人。

爱情美好而充满诱惑力,不仅是成人,儿童也向往着。很多父母担心进入青春期的儿童出现“早恋”的情况,并且在儿童阶段避免与儿童讨论关于爱情的话题。但是儿童能够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相关资讯。即使父母和教师都避而不谈,儿童还是会接触到爱情,并保持对其好奇和探索。爱情并不是成人专属,儿童有着自己关于爱情的理解,爷爷奶奶之间,爸爸妈妈之间,爱情其实就在身边。认知爱请,也是儿童情绪调节系统中的一环。爱情只是情绪主观体验的一种。随着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爱情自然萌发。这个过程与年龄无关。因此父母在怀疑儿童的爱情时,首先考量的应该是儿童的成熟程度,如果儿童的生理和心理还未发育完全,那么并不会产生爱情。如果儿童已经发育完全,就不存在“早”的问题。爱情也许只是一种错误的理解,顺其自然,这种强烈的感情也会逐渐消退。所以,不必这样紧张,父母对儿童“早恋”和“恋爱”问题的关注,也是一种焦虑,是指向未来的一种担忧。仔细想一下,这个担忧一定会出现吗?缓解焦虑的方法其实父母是知道的。 UFfk2bXkmFu8P7URykfs2GHRPiYXo1jTXeUs+N9F9liwG7iZyLGXd7ntLzgf+Yy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