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是对失去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当人们失去某种对自己来说很有价值的人或事物,此时的感受就是悲伤。失去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显的离别:毕业、生活环境或工作环境的变化、亲友过世等;另一方面是内隐的失败:愿望落空、错失机会或计划失败等。悲伤的时候,双眼无神,嘴角会向两侧拉扯或者紧闭,眼睛通常会避免直视,看向下边或旁边。眼泪是判断悲伤表情的重要依据。悲伤传递了不想改变现状、不愿接收失去的信息。当儿童表现出悲伤情绪,父母通常会想办法避免儿童的失去。悲伤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诱发他人的帮助。如果失去不可避免,悲伤会促进儿童产生改变的动力,减少失去造成的痛苦感受。当在离别的情景中表现出悲伤情绪,还会提高儿童人际交往的黏性,增进人际、团队之间的凝聚力。儿童体验到的悲伤的程度与儿童对失去的人或事物的价值感有关,越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引发的悲伤感受就越强烈。有时父母不明白为什么儿童只是因为弄丢了一块橡皮却难过好几天,这与橡皮的价格无关,这或许是儿童最舍不得用的,也许是好朋友送的,也许是某次获奖的奖品。尽管悲伤对儿童的成长来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悲伤却是一种负面情绪,因为悲伤是痛苦的,持续性的悲伤会让儿童陷入失望、孤独中,拒绝交流,还会引发愤怒、抱怨、恐惧和抑郁,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
诱发儿童悲伤的第一个内容是分离。儿童第一次感觉到悲伤就是与父母的分离。6个月大的婴儿有时会莫名哭闹,他们不需要换尿布也不需要食物,只是因为没有看到父母出现在视野中。当婴儿长到1岁之后,很多父母需要每天上班,这时的儿童开始拒绝父母出门,他们抓着爸爸妈妈的手,十分悲伤痛苦的样子。有的儿童甚至在父母开始换外套的时候就开始阻挠,央求着不要爸爸妈妈走。很多父母上班之前需要斗智斗勇,需要在孩子起床之前偷偷出门,或者其中一个负责掩护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甚至要佯装生气,喝止儿童的行为。3岁之前,儿童还没有形成物体守恒的概念,以为看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存在的,无法理解父母出门后还会回来。他们对时间的概念也是模糊的,不清楚1个小时和半天的时间是多久。所以,对于父母的离开,他们会用尽办法阻止,这也是悲伤情绪下引发的行为。如果每次上班前与儿童的拉锯成了父母的困扰,那么父母可以尝试一些方法暂缓儿童的情绪,帮助儿童理解父母的暂时离开不会影响到儿童的生活,他们还是会得到很好的照顾,而且父母一定会回来。例如,进行一些捉迷藏游戏,制定出门和回来的特殊仪式,增加儿童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信任与依赖。捉迷藏游戏并非是在出门的时候,和儿童说“妈妈要藏起来,你在10个数字之后来找我”,然后趁机溜出门。这样的做法只会增加儿童的焦虑,他们只会感受到欺骗。正确的做法是在日常与儿童做游戏互动,让儿童明白当父母暂时地离开了视线是没有关系的。也可以在儿童藏、父母找的过程中,拖延一下时间,在5分钟或者10分钟之后才找到,并告诉儿童,这段时间就是10分钟,其实并不是很长。这样逐渐让儿童理解和学习等待。出门的时候告诉儿童:“这是一次比较长时间的捉迷藏,你是可以做到的,等我回来。”一些出门和回来后的固定仪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缓解儿童对父母离开的不良情绪,为父母已经回来制定一个信号,减少不安全感。这种“仪式”不需要很盛大,可以只是一个拥抱或击掌,或者只是一句“我回来了”之类的招呼。此外,儿童不愿父母离开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对父母的依赖,在日常生活中,不论爸爸妈妈或者生活在一起的其他家庭成员,在儿童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出现在儿童身边。通常情况下,妈妈总是第一个出现,并且扮演着关于儿童所有事情的“权威角色”,有时其他家庭成员也会对儿童开玩笑地说:“再不吃饭就让妈妈走了。”这样的行为和语言也会加深儿童对母亲或者某个成人的依赖,当其要离开的时候,儿童会表现出更大的悲伤。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分离的过程,从出生时离开母亲的子宫,到婴儿期父母离开视线和离开奶粉转换到辅食,再到幼儿期离开父母到达幼儿园和学校,每个假期,每次毕业,以及离开成长的环境创造自己的空间,最后还要面临与亲人朋友的生离死别,离愁别绪似乎难以避免。悲伤情绪相较于其他情绪持续的时间更长,父母可以鼓励儿童在调节过程中以情绪的释放与表达为主,将自己的悲伤通过语言、绘画、运动等方式释放出来,逐渐恢复情绪的平静。这其中的表达不仅是儿童自己向他人诉说难过,还包括向离别的对象倾诉不舍,情绪的回应与安慰有利于悲伤情绪的缓解。儿童可以与将要分别的小伙伴制作临别礼物,约定再次相见的时间。若是改变了生活环境,也可以帮助儿童练习一些结交新朋友、加入新集体的方法,准备自我介绍,了解周围的环境,以及想办法加入新家附近陌生小伙伴的游戏等。
还有一种分离是成人有时也难以应对的——亲人的离世。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教师都希望能够呈现积极有活力的事物,关于死亡的话题一直难以启齿。但是就像离别不可避免,死亡同样也是不能躲避的。阳台上的小花、家里的宠物、认识的亲人……儿童自己也会发现、会好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和反应有着不同的特点:3~5岁的时候,儿童对死亡的好奇多于对死亡的理解,会认为死亡是可以逆转的,死去的人也可以感觉到饥饿、痛苦,既能听见又能看见,如果自己喊叫、拉着去世的人的手,去世的人就会被唤醒。有时也会产生错误的联系,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导致了死亡,比如,因为我没带着宠物小狗出门,不让它碰到我的玩具,所以它死了。他们会哭泣、难过,也会容易生气,和其他小朋友打架,出现过分依赖的行为,情绪激烈时还会责备死去的人,对周围事物反应冷淡,有了突然尿床、吸手指的习惯,甚至出现害怕被抛弃的情况。6~8岁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死亡的概念,意识到死亡是不能逆转的,但是还不能理解自己也会死亡,并不会觉得每个人都会死亡。他们开始想要探究死亡的原因,甚至会害怕这些导致死亡的可怕事情会发生在活着的亲人身上,有时还会指责医生和父母,是他们没有尽力,所以爷爷奶奶去世了,所以心爱的宠物死去了。因此,他们容易发怒生气,心情起伏不定,不愿意和朋友、家人交流,或者格外缠着父母,不愿意上学,有时会肚子疼、头疼,出现一些身体上的不舒服等。当儿童进入小学高年级,到了12岁左右,就可以完全理解死亡的概念,并且意识到自己也会死亡,他们逐渐像成人一样理解和看待死亡,同样地也会像成人一样去面对死亡,儿童的责任感也会显现,开始主动安慰和想要保护其他悲伤的家人。当儿童进入青春期之后,不仅是与自己有关的人的死亡会引起触动,他们还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甚至会对死亡产生兴趣,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希望能够掌握更多关于生命的信息,还会对一些猎奇、另类的生命视角产生兴趣。儿童的思维从具象逐渐向抽象转变,认知也是从眼睛能够看到的内容开始。有时父母会觉得儿童还小,会隐瞒或者用各种方式修饰死亡的信息。然而儿童是细心且敏感的,他们能够意识到身边有事情发生。有时隐瞒反而让儿童的恐惧增加。父母可以将事情逐渐地告诉儿童:“爷爷生病了,病得很严重。”“现在爷爷去世了,看上去像是睡着了一样。”“从现在开始我们还会为爷爷做一些事情,让他安息。你可能还不明白现在是怎么回事,你可以自己先看一会儿书或者玩一会儿,等我忙完会来继续陪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死亡的概念直接告诉儿童,只是这件事不必遮掩,也不必要求身为父母就一定比儿童坚强和镇定,有时父母甚至可以告诉儿童:“爸爸/妈妈现在也很难过,因为想到奶奶再也不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了。你能陪陪爸爸/妈妈吗?”这时的拥抱或许会成为彼此共同的安慰。
悲伤会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月,如果父母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儿童沟通,可以借助故事和绘本,让儿童理解目前的情况和自己的情绪。绘本《爷爷变成了幽灵》就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小男孩的爷爷去世了,夜晚变成了幽灵出现在他的房间里,因为爷爷忘记了一件事,于是两个人用了好几个晚上一起寻找忘记的事情,最后爷爷终于想起来了,他忘记的是和小男孩说再见,于是他们约定,小男孩以后要乖一点儿(但也不用太乖),要时不时地想着对方(但是也不用一直想着),之后爷爷就离开了。故事温馨中也伴随着淡淡的忧伤。还有一种讨论的方式,就是把问题反问给儿童:你觉得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然后根据儿童的理解水平,寻找回应的角度。当然,如果死亡的悲伤或者冲击让儿童的负面情绪更加严重,不良情绪难以控制,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教师或者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诱发儿童悲伤的第二个内容是目标落空。当儿童考试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没能成功进入足球队,或者用了很长时间制作的假期计划被打乱不能进行等,这些儿童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没有做到,儿童也会产生悲伤的情绪。此时的悲伤与离别的悲伤略有不同,离别的情景多是不能避免的客观原因,儿童很难通过一些行为改变当下情景,只能调节情绪,调整自己更好地去适应;而那些导致失败的原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儿童努力不够,如果再仔细一些,如果再练习几次,如果再坚定一点儿,可能结局就会不同。因此,由于内隐的理想目标落空诱发了悲伤情绪之后,儿童可能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当儿童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才出现这个结果的时候,儿童会在悲伤的激励下继续努力,付出更多的时间,有更强的动力促进接下来的行为。当儿童认为自己已经用尽了全力依旧失败,自己就没有这个天赋,不可能成功,是一个失败的人的时候,儿童就会陷入消极体验,郁郁寡欢,失去对原目标的兴趣,甚至不再有任何积极的尝试。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人生每个阶段的心理任务的总结,学龄前的儿童需要树立“正式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儿童根据自己的那些主动的探索行为,好奇心和创造力是否受到鼓励,逐渐形成积极主动的能力和品质。如果这个阶段儿童的探索行为一直被打断,无法成功,他们就会缺少进取的力量,行动上缺乏自信。而学龄期的儿童需要获得“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获得勤奋感。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活动任务中能够经常获得成功与肯定的时候,勤奋感就会增加;反之,经常的失败会让儿童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因此,父母需要在儿童失败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分析和指导,帮助儿童减少消极的体验和行为,掌握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方法。例如,制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关注努力的过程,提高自己的意志力等。同时也要尽量鼓励儿童。或许儿童制定了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但是他热情满满,如果你担心他实现不了会失望,又担心阻碍他反而会感觉被打击,那么可以告诉你的孩子:你的勇气和坚持是很难得的,我永远支持你对理想的热情。这样,即使他失败了,也可以通过对过程的肯定,来缓解儿童的悲伤。
适当的挫折和失败经历对儿童的成长也是有益的,切不可为了减少悲伤的负面影响而一直避免儿童遭受挫折。有一个故事叫作《糟糕透了和精彩极了》,讲述一个作者在孩提时代,每次自己写出的诗,母亲都会说精彩极了,给他很大的鼓舞;而父亲却总是严苛地说糟糕透了,让他备受打击,想着一定要写出让父亲称赞的诗。于是他的写作热情就在两种评价中一直保持着,直到有一天他成了作家,想起小时候的经历,翻看那时的作品,果然像父亲说的,糟糕透了。如果母亲也如实告诉他,他会受到打击不再写作了,可是如果父亲也像母亲一样称赞他,他也会因为自满不再继续钻研,最后也不会成功。挫折和成功对儿童同样重要,经历悲伤和调节悲伤不可避免,成长的经历也不可缺失。
不论是内隐的失败还是外显的离别,儿童在所有的悲伤诱发事件中都是被动的。然而,儿童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重新认知自己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有价值的人和事物,除了坚持与争取,还有一种选择叫作放弃与成全。一个男孩想要加入足球队,他每天锻炼体能,每天练球,可是有一天他发现了排球的魅力,两者之间只能选择一个,或者几年之后他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是达不到校队的要求,他是可以做出放弃原来目标的决定的。这个主动选择的失去也会带来痛苦和悲伤,但是并非所有的目标都要以实现为终极结果。父母的鼓励不是只有一个方向,鼓励的是儿童本身的特质,而不是特定行为的结果。成人养育者期待的是儿童面对悲伤情绪的时候,能够自我调节,依旧对自己充满信心。主动放弃也是一种能力,是衡量了各种结果和因素做出的决定,代表了儿童的成长和独立。
虽然悲伤是痛苦的,但是悲伤并不可怕。悲伤不等于抑郁,悲伤的心境也不代表悲观。有时儿童为了证明自己是乐观坚强的,会压抑和掩饰悲伤,有时父母为了减轻儿童的痛苦,在悲伤之初就马上制止。这些其实并不利于悲伤情绪的缓解。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儿童悲伤,每种情绪都不必排斥它,情绪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朋友。其次是有效的陪伴,适当的肢体接触,轻声的安慰,不打断儿童的眼泪。最后告诉儿童,如果是我,我也会像你一样难过,不过别担心,我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