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给儿童和情绪的相处留出空间

小陈是一个10岁的男孩。暑假时,他要一个人参加一场为期5天5夜的成长营。成长营中有一半的儿童是小学生,一半的儿童是初中生。小陈和几个同龄的小学生一起坐着大巴车来到成长营。由于是最后一批报到的成员,小陈的寝室里已经有3个男孩入住,当时正是晚饭前,早一天报到的孩子已经在成长营里帮忙和玩耍了。小陈第一次来到这里,和这些孩子都不熟,他站在寝室门口,一直皱着眉头,看着院子里跑来跑去的其他孩子。成长营的指导教师担心他不适应,问他累不累,东西有没有放好。小陈只是摇头,不说话,有点儿孤单的样子。教师虽然担心他,但是没有想到什么办法。过了一会儿,小陈离开寝室,被几个跳远的小学生吸引了注意力。这几个孩子来自同一所学校,他们的跳远游戏规则只有他们几个知道。很多孩子都被吸引过来旁观,有比较大胆开朗的孩子看了几个回合之后就主动加入了进来。小陈也有点儿感兴趣,指导教师站在他身边问他:“你看懂他们的规则了吗?要不要一起参加?”小陈还是不说话。又过了一会儿,指导教师悄悄和正在游戏中的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示意,让他去叫小陈。那个孩子跑过去,一把把小陈拉了进来,两个人没有什么语言交流,一个对视和一个微笑,小陈就加入了游戏,露出了到成长营后的第一个微笑。

这是一个儿童成长营的指导教师的观察故事。儿童在未成年之前,身边围绕着各种成人养育者,每个成人养育者都承担着教养的责任。在看到儿童的愁眉苦脸时,总会想要询问或想办法解决。然而这个干预的时机如何把握?儿童当下的状态是可以顺其自然转变的,还是需要成人养育者的指导呢?是需要专业的干预技巧,还是只要提供一点儿协助呢?在上述的故事中,这位指导教师的参与是必要的吗?这位指导教师在成长营的接触中发现,小陈的个性比较内向,但是很有主见,他不喜欢交流,善于独自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如果是熟悉小陈个性的父母和教师,他们是否会只是旁观,等待小陈的适应呢?

儿童的情绪状态反映了儿童对环境和他人的感受,然而并非情绪刚发生就要立即跟进。成人养育者需要有耐心地等待儿童情绪的发生过程,并且需要区分儿童的情绪反应、儿童的情绪困扰和情绪心理问题之间的区别。正常状态下的情绪反应是儿童必要经历的过程,成人无法杜绝儿童的负面情绪感受。开心的事情喜上眉梢,愤怒的事情横眉冷对,但是只有正面情绪的儿童也无法正常地成长。儿童因为某种情绪的持续体验,甚至陷入某种心境,导致焦虑烦恼,影响了行为,自己无法调节时,父母和教师的帮助就可以发挥作用了。而当儿童的情绪困扰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父母和教师已经无法帮助改善,成了情绪问题,影响了心理健康,则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心理治疗机构的介入。情绪状态是判断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如果儿童的情绪能够保持平和、稳定和愉悦,他就是心理健康的。平和是指心境宁静,不浮躁;稳定是指情绪平稳,没有大起大落;愉悦是指心情愉快。父母在觉察儿童的情绪时,如果儿童一段时间内的情绪记录,整体上符合这6个字的特点,则可以运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和协助儿童形成自己的情绪调节策略。这几个特点的衡量因儿童的个性不同而已。有的儿童个性好动、活泼,喜欢交往,兴趣广泛,注意力难以集中,这种个性的儿童大部分时间情绪愉悦,虽然心境常起伏,但也属于稳定的。有的儿童精力旺盛,直率冲动,情绪起伏较大,虽然心境稳定,但是宁静的时候比较少。有的儿童则稳重、沉默,反应比较慢,喜欢安静,情绪稳定不愿外露,相对来说情绪大起大落时的表现也不是很明显。儿童的个性在儿童阶段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特点,父母要在尊重儿童的个性类型的基础上判断其情绪的变化,而不是从成人自己的角度理解。有些时候,需要给儿童一个自己和情绪相处的机会。

父母每当面对儿童的问题,从来都是关心则乱,常常对儿童的情绪状态做出不好的结论:“你这样不行,开朗点儿才能被大家喜欢。”“我孩子抑郁了。”而且父母也对儿童之间的差异十分敏感,比较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你怎么这么胆小,你看别的男生都是勇敢的,这有什么可怕的!”“我家孩子特别没有耐心,××多好,做事情又细心又好。”这些评价和比较,就像是一个个标签,贴在了儿童身上。父母只是想表述自己的期待,但是儿童却在潜意识中使自己的行为越来越贴近这些标签,反而陷入急躁,越来越不能控制住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每个适应社会的技能都在不断地成长、成熟,情绪调节的技能也是如此。在儿童独立应对情绪时,父母需要克制自己,尽力做出鼓励。鼓励不同于夸奖,比起“你真活泼”“你真勇敢”“太好了,男子汉就是要忍住眼泪,能屈能伸”,那些具体的平和的表述“你做到了在大家面前保持微笑”“你控制住了自己的愤怒”,更能清晰地传达给儿童他们做得好的地方。成人养育者,尤其父母,对儿童教养和引导的时候,敏感、急躁,且目标设置永远只有更高、更好。考试达到了90分,会补上一句:“下次要考到更高分!”数学测验得了第一名,会补上一句:“英语测验也得提高!”有的父母秉持着激励的路线,却忽视了儿童的自我成长空间。有的父母的敏感表现在总是对儿童的境况表示担忧,这样下去会更糟糕的。陷入心理问题的儿童只占人群比例的5%左右,而且这其中只有1%的儿童严重到需要持续治疗。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除了情绪状态,还包括智力正常,自尊自爱,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协调的个性,热爱生活,心理活动与心理发展与年龄特征相适应。如果只是其中某一方面出现状况,并不能认定儿童出现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判断心理健康与否,考察的也是一段时间内儿童的各种心理状态的平衡。当儿童的不良情绪在某些现实冲突中持续了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是心理状态的平衡被打破了。评判心理问题的程度,有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例如,首先判断是否是心理问题,确认后,判定心理问题的程度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还是神经症、精神类疾病,最后才是根据不同的症状判定是何种的结论。有时,还需要借助心理测量工具进行。很多父母跳过了前面的流程,首先查找了各种症状,然后就判定儿童是心理问题,这是不准确的。此外,在心理界定方面,只有精神障碍属于心理异常,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都在心理正常的范围内。心理正常的儿童的问题可以由具有心理咨询资格的心理教师或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心理异常的儿童可以由临床精神科医生来处理。心理问题与儿童的身体疾病是一样的,专业的咨询和治疗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如果儿童的种种表现令父母棘手或已经干扰到日常生活,父母首先要反思是否可以改变某些固化的教养方法,或寻找专业支持。

情绪与儿童一起长大,儿童总会找到和自己的情绪相处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状态、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策略。不妨给儿童一些与情绪相处的空间,在需要的时候父母再出现。当遇到挫折和困境,人们会产生一种反应状态,并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最终完成在心理上的调节和适应,这种能力叫作心理弹性。心理弹性在生理系统内首先发生,从儿童阶段就已经在发挥作用。心理弹性像是心理状态中的一根弹簧,会随着适当的练习和经验不断增强。在儿童遇到情绪困扰的时候,心理弹性也会发挥功能。儿童是具备自己完善情绪管理的能力的,父母可以适当地等待,给予儿童自我成长的信任。当儿童来求助的时候,父母不妨询问他:你自己有没有尝试过什么样的方法呢?这些方法起到多少作用?肯定儿童做得好的地方,分析他做得不那么好的部分。鼓励儿童积累自己的经验。哪怕儿童说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表明他尝试过,只是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向父母和其他成人养育者求助,这也是他做的努力之一,并且是一个很有效的尝试。只有儿童把这些情绪调节的策略纳入自己的情绪管理中,才是真正的成长。 u9mCaP9qBZUqSGqhsHm0HQ/zm3LjnL89F0o/A8GQt4h7l3u6O2CFDtgM5WBagDk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