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希望儿童每天都体验着积极情绪,因为积极情绪让儿童产生积极的行为,而消极情绪会让儿童失去做事和学习的兴致。持续的某种情绪状态的确会影响儿童的行为。然而现实却是即使儿童经历了同样的事件,却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情绪,相同的情绪也不能推测出必然的行为。这使得父母在调节儿童情绪的时候更加为难。因为,儿童经历的事件并非直接导致情绪感受,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情绪调节ABC理论所阐述的内容。情绪调节ABC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他认为同样的生活事件(activating event,A),之所以引发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consequence,C),是因为每个人对生活事件的想法、信念、解释和认知(belief,B)不同,符合理性的B,会产生合理的积极应对的情绪和行为,不符合理性的B,会产生非理性的情绪困扰和消极行为。
儿童进入学龄期,主要的生活任务是学习,情绪诱发的主要事件也离不开学习。当学习成绩下降,或者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有的儿童会认为这是自己太笨了,学习能力不足,复习准备了这么久却得到这样的结果,学习没有希望,从此一直郁闷、自责,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不再投入学习;有的儿童觉得这只是一次偶然的考试结果,是自己没有全身心投入,只要再努力点儿,下次成绩一定会提高,因此会更加投入学习。儿童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完善,时常陷入不合理的信念中。即使是成人,对发生事件的信念也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埃利斯总结了常见的11种不合理信念。
“我一定要得到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与称赞。”被自己在意的家人、朋友和教师喜爱是每个学生都期待的,但是这种喜爱却不是永远不变的。和朋友会发生矛盾,和家人会有意见不同,也会受到教师的批评,有时这些重要的人也会表现出对其他人的喜爱。当儿童执着于一定要获得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喜爱,并且不论是什么情况下都要称赞自己,往往使儿童设法取悦父母,按照父母的期待参加各种比赛竞赛,按照父母的喜好选择兴趣班和学校。一旦做不到或做不好,儿童就会陷入沮丧、失望,感觉被冷落。有时儿童表现出的情绪是愤怒和急躁,有时表现出的是内疚和自责。父母需要告诉儿童,只要不是被身边人时时排斥和事事厌恶,哪怕只有一个人称赞自己,就能够确定自己是被喜爱的。
“我必须各个方面都有能力,这样才是有价值的。”父母经常向儿童传递“望子成龙”的期待,然而父母期待看到的是自己的孩子获得努力、勤勉的品质,有能力胜任将来的生活。但是儿童一旦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能做到的成绩建立起联系,儿童只会不断追求完美,一旦失败就会深陷痛苦,被无尽的焦虑包围。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有成绩,每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在某些范围内做出一些成绩,就是有价值的,人的价值不会因为某件事情的成功或失败而受损伤。父母此时需要认可儿童已经做到的事情,避免和儿童强调你其实还可以做得更好。
“世界上的坏人、恶人、做错事的人,必须受到谴责与惩罚。”世界并不是只有一种判断标准,好人也会犯错,坏人也有好的一面。一件好事或者坏事,不能评判这个人的本质。不必因为同伴做了一件不符合自己标准的事情,就一定要惩罚他。也不必因为一件不理解的事情,就觉得教师是恶人,必须让教师受到谴责。儿童对行为结果和行为原因的区分理解需要到小学高年级才能逐渐理解,父母要注意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引导儿童包容和理解自己不认同的行为,避免陷入不合理的愤怒和极端行为中。
“当事情的发展不像自己预想的一样,是悲惨可怕的。”儿童期待对事情的掌控,尤其青春期的儿童渴望成人般的独立,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会手足无措,甚至有大难临头的感觉。父母可以帮助儿童寻找应对挫折的方法。凡事的走向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论什么样的发展,什么样的挫折,都不是最终的结局,都还有改变的机会。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儿童要关注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事件某一时刻的结果。当事件的结果不如意,就努力地改变它,如果结果不能改变,就尝试接受它。
“我的痛苦和困惑、不快乐,都是外在因素引起的,我无法控制。”情绪感受并不是由外在的事件引起的,而是由内在信念判断决定的。信念是儿童主观的想法,可以学习与调整,由此引发的情绪也是可以改变的。毕竟,同样的事件不会诱发每个人相同的情绪感受。情绪感受的发生不能完全控制,但是情绪调节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
“那些危险的、可怕的事情,必须时时刻刻注意,随时关注它的发生。”那些还没有发生的危险,指向未来的担忧,就是焦虑。焦虑使得儿童不能平静,一直沉浸在做不必要的检查和准备中。危险的事情很可怕,提前做一些准备是必要的,但关注需要有一个程度,要控制在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情况下,时时刻刻是不必要的。随时随地的关注不仅表示谨慎,也显示儿童不敢面对这些危险的事情,一旦事情发生自己不能承担后果。父母可以让儿童多了解所担忧的事情,增强危机应对的信心和勇气。那些可怕的事情不一定发生,我们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就算发生了,也要敢于面对危险。
“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责任太难了,逃避反而更容易。”当假期就要结束,堆积的作业没有完成,有这种认知信念的儿童并不会抓紧时间补救,反而自动忽略,完全避开作业的相关信息。当和朋友因为某事发生矛盾,这种想法支配下的儿童会躲开矛盾事件,开始溜走当作事情没有发生。然而问题不会因为忽视就自然消失,反而还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儿童的烦躁情绪也不会得到缓解。父母可以做的是引导儿童尝试面对困难,并给予相关的方案和支持。通过主动的行动,发现困难和责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我必须依赖比自己更强的人才能够生活得更好。”依赖是一种不自信和不成熟,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拒绝独立和成长。儿童阶段很多生活应对的确都需要依赖父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能够自理,关于学习、关于生活、关于规划都可以独立完成。过分夸大依赖的必要性,忽视了儿童自己的自主性,导致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惰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人格的独立。每个儿童都可以成长为有能力的个体,可以向更强的人求助,但是不能将自己的生活完全由他人做主,毕竟父母不能替代自己的生活。
“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和事件,决定了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永远不可改变。”过去的经历和事件确实是不可改变的,但是过去并不能决定现在,现在的认知和行为取决于对过去经历的理解与想法。如果儿童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儿童就可以积极学习和生活;认为自己必须依赖他人,就会偷懒和逃避。同样地,过去也不能决定未来,未来的事情还没发生,未来的价值判断也会变化,是不可预测的。有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了过去的经历,尤其曾经的伤痛。因为痛苦是难以消除的,父母也因此小心翼翼。然而那些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影响是可以改变的。父母不必过于担心,要传递给儿童成长的信心,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改变现在的现状。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之感到悲伤与难过。”儿童的共情能力自婴儿时期就已经具备,成人养育者也不断鼓励儿童的同理心。共情同理应是一种期待,而不应是一种要求。让儿童因此陷入悲伤而不能自拔,甚至觉得他人处于痛苦中,自己也不可以轻松快乐,则表明儿童陷入了不合理的认知联结。没有人能够完全替代他人的感受,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对事件和他人来说都是无意义的。共情他人感受是为了理解和体谅,而不是将对方的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父母需要告诉儿童,关心和同情他人的处境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不吝援手就好。即使无法提供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关心是虚假的。共情与提供帮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每个问题都必须有一个正确、完美的解决办法或唯一的答案。”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正确答案,导致了这种观念从试卷中转移到生活中,凡事都必须找到正确的、唯一的答案。然而生活事件并不是数学题,比如选择玩具,并不存在哪个玩具是最完美的唯一选择,也不存在哪个人是最完美的好朋友。有些问题的答案永远不唯一,有些问题甚至没有适合的答案,执着于那个明确的答案,儿童只会迷惑和沮丧。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导致情绪困扰的不合理信念有如此之多,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3个主要的特点:绝对化、过分概括和糟糕至极。绝对化是指那些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定某件事情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的信念。通常的表述中会带有“必须”“一定”。比如,“我必须是第一名”“朋友必须夸奖我”“做错事一定要受到惩罚”“一定要得到所有人的喜欢”等。过分概括,即以偏概全,通常体现在评价观念中,以某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评价自己或他人的全部,一旦失败,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没有价值,或者认为他人很坏,没有任何能力,导致自责自卑、愤怒责备。糟糕至极是认为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会导致更多不好的事情发生,认为一个糟糕的结果会带来可怕的、灾难性的后果。关注点总是围绕负面的信息。如果这次的英语测验不理想,自己的英语学习也不会提升,整体学习成绩也就没希望了,以后也就没有机会去想去的学校,未来也就没有希望了。
在运用情绪调节ABC理论的时候,父母首先要帮助儿童寻找到情绪事件A,分析对情绪事件A的不合理信念B,以及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C。然后与儿童一起将B 转变为合理信念,最后建立新的情绪感受。不合理信念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可以概括出儿童的观点,然后询问儿童,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怎样证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这个过程不是说教的过程,举例子比道理更易理解,关键词的转换比句子转换更易实现。这个过程受到儿童年龄和理解力的影响,比较适用于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儿童。几种不合理信念可能同时出现,不合理信念和合理信念也可能交互出现。父母也要注意觉察自己的认知是否合理。每个儿童或成人,既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按照理性去思维,将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并且使行动充满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