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儿童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儿童与情绪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儿童的情绪理解、情绪体验与表达以及情绪表达规则使用等方面的发展都伴随着人际交往自主完成,但是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除了婴儿期无意识的内部生理性调节,3岁之后主要依靠成人养育者的帮助。儿童通过观察、模仿、学习成人养育者有意或无意传达的情绪调节策略,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障自己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父母在面对儿童的情绪表现时,会有不同的反馈模式,心理学领域称为“父母元情绪”。父母元情绪影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情绪调节的目标是内部情绪体验与外部表达的调控,是儿童控制自己产生什么样的情绪,什么时候产生情绪,体验到的情绪强烈程度以及如何表达情绪的过程。情绪调节并非单纯的缓解消除消极情绪,而是根据具体情景调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成人养育者在协助儿童进行情绪调节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情绪调节的目标,如果儿童的情绪困扰是面对情绪的手足无措,对情绪的认知不完整,是成长指向的,就可以通过情绪记录、情绪风车等方式,协助儿童全面地认知情绪,和情绪成为朋友;如果儿童的情绪困扰是关于情绪表达规则,怎样表达情绪,是感受指向的,就可以通过绘画、游戏的方式,协助儿童学会表达和倾诉情绪;如果儿童因为情绪的困扰出现了不适应的行为,是行为指向的,就可以通过调整情绪认知,协助儿童获得新的情绪体验。儿童每天都会体验不同的情绪,经历不同的情绪起伏,儿童的情绪调节不只在儿童陷入情绪困扰的时候发挥作用,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也很有必要。在儿童陷入情绪困扰,出现异常行为的时候,父母希望掌握更多的应对方法,而不是自乱阵脚、杂乱无章。其实父母可以在日常教养过程中,通过运动、自我控制等方法,增强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当父母和其他成人养育者可以客观、科学、从容地面对儿童的情绪问题,那么也可以实现通过情绪促进儿童的学习和行为养成,教养儿童的同时教养情绪。
此外,儿童情绪的诱发事件并不在情绪调节的范围内,很多父母常常被诱发儿童情绪的事件所困扰,认为解决了具体事件自然就可以缓解儿童的不良情绪,但是诱发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况且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有一个及时而合适的解决方案,甚至有的诱发事件不能重来,纠结于事件本身,不一定能够帮助儿童成长。有时解决了情绪困扰,那些问题也将被解决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