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欣赏一曲东北民歌《月牙五更》。这是辽宁、吉林的民间小调,因唱词为“五更调”,且每“更”中必有“月牙儿”三个字而得名。
我国古代把自黄昏至拂晓一夜之间分为五个时间段,在每个节点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也叫作五鼓、五夜。五个时间段分别是: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两更之间的时间相当于现在的2.4小时。俗语曰:“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一更关鼓闭城门,二更上床睡觉,三更半夜换日期,四更睡得最沉,五更天光开城门。
“五更调”是我国民间广为传唱的小调,也是流传至今的传统曲牌之一。其歌词都是从一更唱到五更。“五更调”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记载,南北朝时期的《从军五更转》虽然是以军旅生活为主题,但可以看作是“五更调”的鼻祖。《从军五更转》是五首诗,具体内容如下:
一更刁斗鸣,校尉逴连城。遥闻射雕骑,悬惮将军名。
二更愁未央,高城寒夜长。试将弓学月,聊持剑比霜。
三更夜警新,横吹独吟春。强听梅花落,误忆柳园人。
四更星汉低,落月与云齐。依稀北风里,胡笳杂马嘶。
五更催送筹,晓色映山头。城乌初起堞,更人悄下楼。
隋、唐、五代时期,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民间“五更调”被教徒们用来进行宗教宣传,《太子入山修道赞》及《南宗赞》即属此类。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之际,“五更调”不仅普遍流行,内容还多种多样。此时的“五更调”主要是与百姓世俗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被称为“世俗五更”。从所见的作品来看,“世俗五更”最主要的题材为情词类。
“闺怨五更”即是“世俗五更”的一种,主要描写的是闺中女子对情郎的相思之情。对于思念情郎的闺中女子而言,她所感受到的夜晚比一般人漫长许多,因为相思之情无形之中延展了夜的时间。由于五更体以夜间时间为线索,就和闺思、闺怨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成为女性用第一叙述视角来倾吐自己对情郎相思之情的常用文学样式。民歌《月牙五更》即是诉说女子的相思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