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一种体验的过程。爱情也是我们体验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需要明白,如此重要的“体验”,究竟是什么?
体验是个体感受内外刺激的过程。比如觉得肚子痛,比如喝一杯蜂蜜水觉得很甜,比如欣赏一幅画觉得很美,比如读书引发自己产生了天马行空的想象……这些体验的内容都是由内在、外在的刺激产生的。当王洛宾被卓玛轻轻抽了一鞭时,他体验到的是爱情,而不是愤怒,就是因为他同时感受到了内在的心跳和喜悦。
体验也是个体的一种状态。当一个人形成了长期体验的能力,他就会随时随地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方式,不断地进行内省,不断地进行自我觉察,那么这个人就是处于一种长期体验的状态。当一个人在婚姻中能够时常进行自我觉察,感受自己在其中的心理成长,感受彼此关系的状态,那么他就是处于一种长期体验的状态。
体验还是个体想要实现的目标。比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希望自己今天能够多多地感受到一些东西,能够领悟到一些东西,能够有一些直觉的内容产生。体验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想要达到的效果。当一对刚刚步入恋情的情侣一起去看一部电影或是去旅行时,这就是为了增进感情而进行的一种体验。
体验还是实现目标的技术。比如作为心理成长团体带领者,想让团体成员产生深刻的感受和领悟,达到一些心理成长的目标,就要运用一些心理技术。当人们去参加爱情心理成长团体,他们就能够通过对这些心理技术的体验,实现提升婚姻积极关系、培养婚姻积极品质、学习婚姻积极语言等目标。
体验还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比如,我倡导人们进行一种“感恩拜访”的行为,给自己想要感谢的人写一封感恩拜访信。有很多朋友在写感恩拜访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情结、怨恨,心理空间变得通透、干净、阳光,打通了内在真善美的源泉。
同样是体验,我们每个人体验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体验的能力,是把身心投入某个情境或场中,并产生感觉、知觉、情绪、情感、想象、领悟、直觉等心理内容的能力。体验的能力既和体验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有关,也和每个人的感受力、感悟力等有关。好的体验能力,首先需要跳出过去的经验,放空自我,放下自我,才能够实现。就好像我们去旅行,在风景中,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去感受,觉察眼睛、耳朵、鼻子等器官的感受,觉察身体的感受,觉察心中涌出的情绪、情感,觉察脑海中出现的一些思考、领悟、直觉等。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会忽视体验的过程,在来到一个新的情境中时,就会开始做判断: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些还应该怎么样才好……这样脑海里的内容还是他时他地,而并没有来到此时此地,因此,能够体验到的也就很有限了。
在爱情中,有的人经常能够体验到美好,对伴侣感到满意,即便失恋了,回过头去看这段感情,依然觉得美好,感谢曾经拥有过。然而,有的人,只要开始爱了,就会进入一种受害者思维模式,开始寻找伴侣身上及其家庭中对自己不利的部分。这样的人,只要走进爱情,就不会拥有很多快乐,也收获不到一个好的结果。在这里面,我们就能够看到每个人对于爱情的心理体验能力的不同。有的人会产生更多积极的体验,有的人会产生更多消极的体验。
个体在爱情中所收获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多源自自身乐观的态度,并对生活积极地进行参与式建构。当人们能够跳出过去的经验,去充分地欣赏对方,用心地去感受和对方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时,我们就能够从中发现很多美好,也能够积极地看待对方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对方进行接纳、理解和包容,关心对方,帮助对方,共同建构幸福的生活。在这种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产生丰富的爱情积极心理体验。
个体在爱情中所获得的消极的体验多源自自身悲观的态度,以及在爱情里并没有真正投入进来。有的人曾经经历过一些伤痛,自身的安全感不够,如果不能够放下过去,还带着过去的眼光去经历新的爱情,那么在感受外在发生的某件事对自己的影响时,就很容易解读为一种创伤、一种危险,陷入一种创伤体验的思维黑洞里,担心自己会受伤,担心会遇到各种危险,看不到自身幸福的其他线索,遇到问题找不到新的解决方式,没有力量去建构一份幸福的生活。而体验者自身往往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会觉得自己很无辜,会感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如果没有学习心理学,很多人是没有这种自我觉察的能力的。
我们要承认,有些事件确实会造成创伤,会令人们产生强烈的创伤体验,例如失去亲人,失去爱情。但这些创伤经过转换、升华之后,人们依然会拥有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而有些事情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创伤或危机,比如男友今天没给自己打电话,比如刚刚和女友吵架了,这时就要看体验的人是否把其解读为创伤或危机。当人们把一些事情解读为对方需要自己的关心,解读为机会,解读为幸福,我们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