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走西口的历史文化

在前一章中,我们讲了“送”。当我们在面对分离时,把分离的消极、哀伤、丧失转换成一种积极主动去送别的心态,就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伤感了,是自己在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自己被抛弃了。在本章中,我们来讲“走”。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难免也会遇到需要“走”的时刻,那么,要怎样“走”?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有五次重大的移民迁徙事件,分别是“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赴金山”“湖广填四川”。

“走西口”是指从明朝末年开始,数以万计的山西、陕西北部地区的汉民,因当地土地环境恶劣,又连年旱灾,无法维系生存,而官粮租税又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亲人,前往内蒙古西部的大草原谋求生路,形成了蒙古族与汉族相融合的社会现象。据学者研究,“西口”特指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旧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晋陕蒙三省的音乐相互交融,诞生了二人台小戏《走西口》。《走西口》讲述了一对新婚不久的夫妇为走西口谋生存而不得不分离的故事。“走西口”的路上艰苦异常,福祸难料。多少人上了“走西口”的路却再也没回来。女人们留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温饱难顾,最煎熬的事情就是忍受对丈夫的思念。玉莲得知丈夫要走西口,想留却不能留,不禁悲从心来,只能在临行前对丈夫一再嘱托,希望他一路平安,盼望他早日归来。由于人口迁徙,这首民歌迅速向外传播,受到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走西口》

陕西民歌
作词:赵国柱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你走西口,

哎小妹妹泪长流,

送出来就大门口。

小妹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

哎哥哥你记心头。

走路你走大路,

万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

拉话话解忧愁。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你要走西口,

小妹妹我泪长流。

送出来就大门口,

小妹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

哎哥哥你记心头。

哥哥你走西口,

万不要交朋友,

交下了的那个朋友多,

操心忘了奴。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难留。

提起哥哥你要走西口,

小妹妹我泪长流。

送出来就大门口,

小妹妹我不丢手,

有两句的那个知心话,

哎哥哥你记心头。

走路你走大路,

万不要走小路,

大路上的那个人儿多,

拉话话解忧愁,

拉话话解忧愁。

送红军,是无奈的,为了革命的胜利,百姓们通过唱歌,一遍一遍地道别,把“送”变成了积极主动的选择。走西口,也是无奈的,壮年男子们为了让一家老小活命而必须一往无前。《走西口》这首民歌如泣如诉,妻子悲伤的泪水洒在黄土地上,对命运的无法掌控,对丈夫的万分不舍,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细心地嘱咐丈夫要走大路,大路上有人拉话话解忧愁,盼丈夫早日回到家门口,饱满的情感表达令人闻之心痛。

我们来看看这几大移民迁徙事件:“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赴金山”“湖广填四川”。“走”“闯”“下”“赴”“填”,这些动词,都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在背井离乡谋生路时的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开拓精神。这种奋勇顽强的开路精神,是值得称许的。虽然家人舍不得与他们分开,但依然选择了支持,选择了盼亲人归来。 NCjg0Y5uGXA5wN5IXxPVo5OrWBjvqq2Yu0GvKeSdTZJ0pSu7pTHW0s6jqkhwXV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