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文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成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主要包括以下内涵:
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是依据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并对其赋予了时代精神,是中国人自己的文明形式。
文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充分体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升华。
文明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与极大进步的精神文明的统一。历届国家领导人都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体现了社会主义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和谐发展的追求。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是重要而迫切的。
文明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与富强、民主、和谐一起给我们解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这个问题。
富强、民主、和谐与文明是统一的。富强是文明的基础。只有国家富强了,才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兴旺发达;民主是文明的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对实现文明的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同时,民主可以促使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作用,激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谐是文明的体现与归宿。社会主义文明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且文明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尽管文明是从国家层面提出的核心价值观,但其实还是要落实到个人层面上,需要每位公民共同努力。一方面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如道德水平、理想信念、组织性与纪律性等。本节内容主要围绕精神文明,特别是从文化素质方面进行阐述。
文明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文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我们追求文明社会,就是希望每一个体都是有文化的,都是明理的。
“文化”这两个字我们分开来解读,“文”是文以载道,“化”是化成一种行为。也就是说运用一切的文,如文学、文字、文艺等,去使人的行为改变的过程。所以,文化就是运用你知道的知识和学问,来使自己的行为更加的规范,让个人更趋向于一种理智的状态。
人是文化塑造出来的。有怎样的家庭文化,就会塑造出怎样的孩子;同理,每个国家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其民众的行为方式也是相差很大的。
我国主张一夫一妻制,如果一方出轨是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的,更别说有重婚的,那就要实施法律手段了。但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是承认一夫多妻制的。三四个女人嫁给一个男人,是很常见且合理的。不过作为丈夫,男人要对自己的多个妻子绝对公平。给一位妻子买了首饰,给其他的妻子也要买同等价位的东西,否则有可能遭到其他妻子的上诉。
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文化中形成的。例如一个女孩在贫穷家庭中长大,自身的外貌品行都很好,但是她就是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当她碰到出色的男孩追求时,她会认为自己配不上人家。而另外一个女孩,出生在富裕家庭中,虽然相貌、品行不是很出色,但她就认为自己很好,如果男孩不喜欢她,她也会缠着人家不放。这两个女孩的区别在哪?就是对自己的认知不同。这种认知的不同就是文化熏陶的。
现在我们用心理学辅导别人的时候,主要是想改变原来文化对他的塑造,其实这是很难的。因为他的眼前已经有张文化网,有堵文化墙。这张网构成了阶层观念,有些人突破不了这个观念,就会被撞得头破血流。
现在有很多人被文化网、文化墙束缚。虽然对文化的塑造,是一个很难的工作,但是一旦做了,就会有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共情就变得很重要了,如果你能换位思考,能学会倾听,能表达尊重,这就很厉害了。
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一个文明的人,那你就要听他说话,听他的心声,让他觉得被理解,让他觉得被尊重。当他认为自己被人尊重、被人倾听、被人接纳,他就会有自信,有自尊,进而就会有自觉。有些事情不用别人跟他说,他自己就会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做,我要考虑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