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诚信的解读

在个人层面,诚信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为人处世的美德。《现代汉语词典》对“诚信”的解释为:诚实,守信用。诚实即不隐瞒和掩饰自我真实的想法,也就是行为忠于良善的心;守信则注重“外信于人”,是一种行为活动。只有把诚与信统一起来,才能发挥内化与外化的统一,真正做到诚信。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就是一种道德品质,注重人的内心修养,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们的传统诚信观侧重诚信的道义性,即人生的价值不只是满足物质需要,更应该注重自我道德的完善。

在社会层面,“诚信”是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在传统社会,由于社会环境的封闭,诚信更多的是指个人的内在修养。然而在现代社会,公民已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诚信已不单只是一种内在意识形态,还是全体社会成员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诚信,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诚信,社会秩序将变得混乱,社会将陷入互相猜忌、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人自危的境地。在经济交往活动中,诚信是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黄金法则,如果企业没有诚信经营,有可能会面临破产的风险。

在国家层面,诚信是国家对内处理一切事务的指导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对内履行的职能,无外乎是为了经济发展,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国家要始终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政治方针。只有本着诚信的原则治理国家,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拥护,才能促进国家繁荣昌盛。另外,诚信也是国家进行外交的主要原则。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声望是保证外部环境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根本。当今时代,一个守诚信的国家才能有良好的国际形象,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广泛信任与支持。反之,如果一个国家出尔反尔,声望低下,就可能为国家的安全埋下巨大的隐患。 qnQGnxF9ur3XF0QsBGNiJMwJFe3il8pweD6NzosPFY2A1wJ8yvklNvgypWfz5ns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