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干一行爱一行的能力

在前文敬业的解读中,我提到过敬业需要从业者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也是敬业价值观最基本的内容。

干一行爱一行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现阶段经济高度发展,竞争也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基本法则,而干一行爱一行,就能对工作保持热情。

另外,干一行爱一行也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是“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一个人是否热爱工作,是否敬业,会直接影响他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就。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不能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不是频繁跳槽,就是对现有的工作牢骚满腹,这恰恰是缺乏敬业精神的体现。

其实敬业精神的缺乏,也和职业规划教育不足有关。在学校教育中,很少有职业规划的课程,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曾经给大学生讲课时,问现场的学生,“你们有多少人是自己主动选的专业?”很多人要么回答是自己随便选的,要么回答是父母帮忙选的。然后我又问,“你们以后会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吗?”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会”。

很多学生一开始是没有确定的目标的,大学四年读完后不从事相关职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的什么。例如,本科学心理学的学生,以后做与心理学相关工作的人很少。他们毕业之后有人会做客服热线、销售保险、课程顾问等,也有人到学校做老师。心理学专业是这样的情况,其他专业的也差不多。这恰恰说明我们对待职业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干一行爱一行的人少了。

干一行爱一行的能力其实体现的是随遇而安的能力。随遇而安就是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而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标准中,有一项标准就是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例如如果一个人的适应能力比较弱,他可能只和很少的人有来往,而大多数时间是宅在家里的。时间长了,就可能发展为社交恐惧症。

我之前曾给一些跨国企业进行培训。他们中的很多员工都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这就涉及跨文化适应问题。在国外适应很好的人,在国内是不是也能同样适应?例如有些人到非洲工作,那里有些国家治安不是很好,再加上与家人分离,最后很多人因不能适应就回国了。这反映的都是适应能力。 uiWLIKuoCctG5iAiCC/WqjvcgyRq/Ea3L+ONLmk0WKJmS7aLKslSJo+QmzRbUV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