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梦想”这个词的解读,有大致3种不同的看法。
首先,梦想的意思可以指梦中怀想。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有云:“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这里面的“梦想”是指在睡梦中自己潜意识的一些想法,或者意识层面的一些想法,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其次,梦想也可以指空想和妄想。宋代苏轼的《赠清凉寺和长老》诗有云:“老去山林徒梦想,雨馀钟鼓更清新。”这里的“梦想”是指那些不切实际的、难以实现的想法或者愿望。
最后,梦想还可以指理想。何其芳在《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首诗中写道:“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这个语境中的“梦想”是指自己的理想,即对未来生涯和职业的展望与期待,这是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产生的比较贴合实际的想法。
那么,本堂课中的梦想是什么意思?是取的第三种解读,即理想,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期望,是一件可以达到但必须努力才可以达到的事情,它也是一种让人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甚至可以视其为一种信仰。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至于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就是心怀梦想的人充实的一生,有梦想的人不会虚度光阴,也不会无所事事,梦想的彼岸会指引人们不断地前行,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没有梦想的人,其实跟咸鱼没什么两样。
梦想就是理想,承载着个体生活的信仰和价值,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一旦确定了一个梦想,就会在接下来的岁月中为此而拼命努力,可以说梦想是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行动的动力,更是人们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意义所在。另外,少年强,则国强,社会和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宏大与明确的进程规划,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作为民族未来的镇国之器,其未来的发展当然是要与社会的发展相契合的,是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众、实现自我价值为导向的。
无论是站在社会本位论的角度,还是站在个体本位论的角度,对学生们来说,有梦想都能促进其学业成绩的提高,也能使其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规划,这样就能避免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中产生迷茫感和荒诞感。
既然梦想那么重要,那么我们就必须努力去实现它。当然,梦想也分为不现实的梦想和现实的梦想,举例而言,A同学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买下整座迪拜城,B同学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医术精湛、救人无数的外科主刀医生。这两个都是梦想,前面一个梦想属于不现实的类型,A同学就算是用尽所有的聪明才智和人脉资源,到最后都不可能会实现他这个宏大的“理想”;后面这个梦想经过B同学日积月累的辛苦钻研,最终还是有可能得到实现的。
按照常理来看,A同学的梦想非常荒诞可笑,B同学的理想虽然也很难实现,但还是有达成所愿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看到,不论是荒诞的梦想,还是现实的梦想,不管能不能实现,只要朝着定下的方向,用尽所有的努力去靠近它,那么就算是最后遗憾而与成功失之交臂,自己也可以成为某一领域的一个较高水平的存在。比如说,A同学为了有一天有买下迪拜城的经济实力,就可能会就读于与金融相关的专业,然后在4年的大学生涯中刻苦钻研经济学、金融学、股票、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形成自己对业界形势独到的见解,之后在社会上艰苦创业,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可能日后回想起当初的这份无法企及的梦想时,他也会感谢当初自己为了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执着和付出。
无论是现实的梦想,还是不现实的梦想,我们都会在努力朝梦想靠近的路上,收获到与努力成正比的成长、成就和际遇。
那么,我们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需要首先想好梦想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我们为之付出所有努力的目标;其次,我们要付诸行动,通过学习相关的基础、进阶和高端方面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系统,为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我们还要在行动中,通过自己在能力和意识上的反馈,不断地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梦想或者是行为,如果梦想有变,那么我们就要调整我们行动的方向,如果梦想依旧,那么我们就要调整我们行动的方式以提高效率;最后,剩下的就是坚持不懈、日积月累的练习和努力,过程可能会伴随着枯燥、孤独、艰难和痛苦,但是只要我们挺过去,最后的结果一定比没有梦想的人要强很多。
当然,本书仅仅旨在通过体验课的方式,让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能通过参与下列这种体验课,意识到梦想和职业规划的重要意义,如果能做到让学生们在之后的学习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职业倾向和梦想,那么已经算是达成我们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