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后督导

(一)不足与优化建议

1. 讲解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上面课堂中的讲解方面。观察发现,教师无论是在带领技术的过程中,还是在带领整个课堂的过程中,其讲解的方面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在带领技术的时候,教师有一个讲解方面的细节问题需要改进,也就是在体验之前和体验之中的环节里,不要讲解这些关键性的知识。体验、讲解和分享都是围绕着教育目标进行的,各个环节中涉及的知识都是教师通晓的,但可以先不告诉同学们,等他们亲身领略到个中的滋味和产生内心的体验之后,再在分享的环节中进行细致的讲解,即不失时机地娓娓道出这些理论知识,这个就是在后面的讲解中需要阐释的。当然,也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在前面进行讲解的,前面讲解的就类似于导语、背景铺垫和活动规则,只有这些表达清楚了,同学们才会懂得如何去参与活动。还有一些讲解是临时起意的,多数都具有澄清的作用,比如说,在同学们进行分享的时候,教师通过讲解对主题进行升华,或者在学生们跑偏的时候进行价值或者规则的澄清。当然,这种澄清往往都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干预,以此来纠正动力的发展方向、优化浪费时间的环节和修正偏离的理论与操作内容,然后再对正确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强化,这其实就是一个及时的干预过程。所有的讲解技术,只要用得恰当、适宜就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讲解的主要功能大概就是上面所述的这些。

在体验课堂中,教师的引导主要是为了推进课堂的进程,那么这里面的引导主要又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侧重于知识理性方面的引导。这种引导主要是向大家讲明接下来的活动内容、规则以及要求;另一种是侧重于情感方面的引导。这种引导的主要作用在于动力推进和体验促进的方面。引导要用在合适的时间节点上,在技术开始前,对必要的背景知识点要进行讲解,接下来与技术有关的规则和流程也是要进行引导或者解说的,这些必要的内容都需要讲清楚,只有这样,后续的衔接和操作才能顺利开展。

上面的体验课中,在出现一些需要及时干预的问题时,教师并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这就显示出教师自身的一些问题,或许是知识储备不够充分,或许是知识运用不够娴熟,又或许是技术的创设不太合适,还或许是对课堂中场的把控能力不足,这些问题都说明了教师的专业性还有待提高的事实。有时候教师的准备不足,就会沉浸在一种紧张的氛围中,其对课堂的把控也就不会那么游刃有余了,就会有细节被忽视或者被遗漏的情况发生。

在生涯规划蝴蝶模型的课堂中,教师关于梅西职业生涯的讲解,对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因为那个时刻我明显地看到,当教师讲梅西与病魔进行不屈斗争的时候,所有的同学在那一刻都忘我地投入进去了,都像是感受到了梅西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到了不低头于命运噩梦的那份勇敢,还有的同学在若有所思,可能是与自身的经历联系起来了。总之,这个范例给了大家很深刻的内心触动,这就是好课堂的效果,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走心了,否则这堂课就浮于表面了。当课堂只浮于表面的时候,再热闹的活动,用再大的动力去推动进程,都不会产生深入内心的效果。从这个全场投入的现象来看,我们会发现对同学们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同学们其实都渴望有这种充满力量的榜样来为自己指明前进的方向,无论是理性层面的,还是感性层面的,他们都需要这种真实的励志事件给予他们力量,可能他们不能完全意识到,但是他们确实是需要的。

2.鼓励同学们跳出惯性思维圈

教师在带领同学们参与一个新活动的尝试时,需要适合时宜地用语言给予促进和启发,鼓励同学们尽量跳出他们的惯性思维圈,这也是教师们在掌控体验课的进度和效果时的一种引导作用的体现,这种引导也是通过讲解来实现的。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做一些语言讲解上的促进,以确保在下一阶段中,同学们不会再次陷入过去的惯性思维的认知里面,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的就一定是要摒弃的,这里是一种新的思维角度的引导,课堂中设置的练习、讨论和分享等环节,其目的就是要重新改写同学们原来的认知和体验模式。

同学们在遇到一个事件或者事物时的条件反射就是用原来的经验去看待,或者用已经固着的行为模式进行反应。然而我们的体验课堂,就是要让同学们进行重新认知和重新体验。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用过于含蓄,有时候可以直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学生在理解和接纳这些观点之后,可能就会做出意识上和行动上的改变。另外,这堂课中的生涯规划蝴蝶模型是个好模型,也是种好的技术,生涯规划体验课中可以好好研究和优化这种技术,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有效又有趣的新技术。

(二)其他思考

1. 真诚的表达

在这几天的课堂中,我们都有意无意地在追求一个真诚的表达,课堂上教师千教万教,实质上最需要保持的就是一种真诚的状态。把这个话题拿出来探讨,就是希望教师们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切莫为了贪图不真实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同学们真实的成长状况,切莫给同学们施加压力,让他们学会用表面的假象去敷衍教师。

2. 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方兴未艾

在前面这几堂课当中,无论是上课的教师和观摩课堂的教师,还是我们后续进行讨论和评课的教师,对这些课堂的称呼,有的叫生涯发展教育,有的叫生涯教育,有的叫生涯规划,有的叫生涯辅导,这许许多多的叫法,其实都反映了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还不成体系的一个现状,现有的学者研究还没有完全地达成一个共识,这样就会出现持有不同理论的研究者和秉承不同技术的应用者,尤其是新课改之后的生涯规划教育,还处在一种方兴未艾的状态。所以从这些五花八门的名称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生涯规划教育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回到这两天的体验课中,从教师的备课角度来看,他们也有这种不知章法的迷茫在里面,没有站在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视角去厘清思路,而是站在学生需要的、能做的和愿意参与的这3个角度去设计课程,不是说这3个角度不对,而是说仅仅是这样,这个视角还不够全面和完整,这个是需要改进的。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第二个原因可能就是教师自身的学习、探索以及所具备的水平还不太够。

3.生涯规划体验课须匹配当下的需要

当下的高中生的生涯规划体验课,应该与他们现阶段的学习状态相匹配,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演示一堂课而进行演示,那么这个背后说明了什么?不仅仅是说明我们在专业知识上的掌握不够娴熟和深入,同时也说明目前生涯规划体验课与当下同学们的需要不相匹配。而且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因为心理成长、思维方式以及学业压力和任务等因素的不同影响,其需要的生涯规划的内容、重点和难度也会有所区别,不能太浅显,浅显会导致课堂缺乏指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能太深奥和空泛,这样会造成不切实际的空想,让学生没有行动的价值感。所以这个生涯规划体验课的目标设置也是大有学问的,需要根据同学们的发展特点,拟定符合他们需要的、在最近发展区范围内的课堂目标,合适的目标有它存在的积极意义,这个方面的摸索和优化,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学生的考验,就在于客观而准确地认知自己,这也恰恰是生涯规划课的重点所在。过去的学生从来不需要去考虑“我是谁”“我今后要从事何种工作”等问题。古时候的读书人都知道自己将来要在科举中考取功名、光宗耀祖。高考刚恢复时,读书人在大学中选择了某个专业,毕业之后便能被分配工作,这时的职业规划也无须过于操心。等到分配工作这个政策被取消之后,人们的从业便带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性,市场经济也开始对人才的培养起到导向和调节的作用,人们开始将目光放在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以及自己的擅长与喜好上,再也不是之前的计划就业的模式了。于是,国人学子慢慢地开始重视生涯规划。

古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尚且如此,我们作为子女本人,则更加要对自己今后的发展上心。如果你们跟身边的大学生聊关于他们自己毕业后的规划问题,大部分人都会表示茫然无措,这种现象在社会中很是常见,这也能以小见大地反映出社会上年轻人的就业迷失感。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认知社会的经济环境、职业发展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大环境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规划。然而这样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同学们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考验,而这种考验需要通过好的课堂内容和设计促进学生的进步与领悟,于是就转化成了对教师的极大的考验,这也不是仅仅用理论知识和简单沟通就能使教师们马上备好课与上好课的,还涉及意识层面的独立自主思考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中迷失了,很多人都只会按照网络上的指导去操作,而少了许多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的取舍。教师们在备课的时候就是这样的,不独立思考也不自主创新,一些技术和环节也是原样借鉴别人的,当然,我这里说的是一些普遍现象,并不是针对某位教师。所以,在课堂设计上,我们要努力地去攻克这个生涯规划的课堂,争取在各个方面把它做到炉火纯青,做到让同学们获益最大化。

4.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课程开发

近期有关生涯规划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有所转变,以前是研究其内涵,现在转向了其实施路径和课程开发的方面。经过对前面几堂课的观摩,我们应该也能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路径与课程开发有一些想法。

比如说,我们在高中生的课程中应该怎么去实施,这里有几条路径可以选择。第一条路径是真正的生涯规划课堂;第二条路径是班会式,有时候班会也可以以生涯规划为主题来进行;第三条路径就是我们传统的学科教学课堂,有时候在各科的教材之中,特别是语文、政治和历史等科目中会涉及名人传记或者对职业方面的解读等内容,那么这个时候,任课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延伸到考虑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何种职业上面来。这就是高中学校中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一些具体的实施路径。

还有关于课程开发的方面,我认为可以着力的方面就在于开发与职业规划有关的校本课程,这个校本课程需要针对本地的特色产业,总结出本地的各大企业的人才要求,或者定期请成功的企业家过来进行演讲,编写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册子,还要对学校所有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培训。这样在不断的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反馈情况和教师们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就能逐步形成一些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校本教材。这样的话,生涯规划教育就可以在理论认知和实践操作上都有一席之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还能跻身副科之列,成为同学们必修的科目之一。

5.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人生规划能力,以及适应职业变化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重要品格。这个是课堂中关于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的阐述,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就把这个展示出来,意在提升同学们对职业规划的重视程度,并且希望大家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态度端正好。

如果站在宏观的角度,这个关于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很准确的。但是放到某一堂具体的课堂上,上述的这个目标便不够具体化。可能是由于不在一个系统下进行的多主题轮流上课的原因,以单一的主题设计一堂课的话,上面的那种理论化的宏观的目标设定是不够具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可能还会理解得云里雾里。当我们站在系统的生涯规划的角度去评课时,我们就会更加地客观和公正。而如果我们持有的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在课堂的学习之中或者之余,顺便地去发展学生生涯和职业方面的认知,那么这种认知就是狭隘的。

提高学生生涯规划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上面课堂中有的学生回答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睡觉,这体现出当下同学们的管理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如果我们还是跟着文件走,去呼吁孩子意识到国家发展对他们的要求,以及他们能看到的所拥有的这些发展机会,这些指导建议和大的方向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业、人际关系以及心理压力的多重负担,已经让他们感到身心俱疲,所以他们是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国家与社会所创造出的大好的就业环境及机会的。所以这个关于生涯规划的教育,还是要由教师去进行一些专业的推动,进行一些系统化的、多层次的教育,在不同的年级和年龄阶段里慢慢地开展下去。

在常规的课堂中,教师在进行生涯规划相关的教育时,就得从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还要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好成长的长远目标。这一方面在前面的6堂生涯规划体验课中都有体现,因为教师不但是在态度的层面,而且是在价值观的层面都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进行深入的探讨。甚至包括在前面的小学生的生涯规划课堂中,教师也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引导。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要是能针对这个主题做了活动,那就是有效果的,因为在课后的时候,这些同学们就会自主地思考这些关于自己日后职业的选择问题,这就是这堂课最基本的积极影响。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则侧重于他们的初步选择和规划决策的能力,同时也会注意引导他们树立终身发展的意识。当然,这些针对不同年龄或者学龄阶段的学生的一些不同的生涯规划教育目标,我们都可以总结出来,形成每个阶段的一个个具体的目标,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体系,这样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根据这些目标去设置课堂的技术和活动。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家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忽视问题由来已久,同学们大部分也从小被培养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足的温室花朵,关于职业规划,他们需要去提前思考和操心的也就更少了,如果试图用一堂课去撬动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和观念,那是异想天开和过于乐观的想法。所以,在课堂的收尾环节,教师试图将学生的收获以夸大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同学们汇报本堂课是否已经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的学生居然信誓旦旦地回答说规划好了,这个回答里面的水分含量很大,要么是学生在敷衍自己,要么是学生在敷衍教师。我们的教师不要太过于焦虑,一堂课认认真真地上完,就算是学生当中有人坦言说自己没有生涯规划方面的具体设想,那也不能代表这堂课不成功,只要是这个课堂能够刺激到同学们去思考了,这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推进高中生的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外部的大环境的支持与推进。具体来说,在政策层面上,我们需要政府完善相关的教育法规制度;在价值层面上,我们需要学校提高对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操作层面上,我们还需要学校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具体课程的开发。只要这些宏观的方面有所推进和支持,那么在生涯规划的课堂上,教师们便能够在这些大的框架内自由发挥自己的技术,根据同学们的具体情况设置合适的环节。

关于高中生的生涯规划课堂中的环节创意设置的问题,我想到一种效果会很好的操作技术,即让班上的同学们做一个模拟招聘的活动,这个灵感源于今早我无意中看到的一段关于大学生求职招聘现场的视频,让高中特别是高三阶段的同学们提前体会一下职业选择与被选择的情景,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创意环节,我认为可以在高年级的生涯规划课堂中大力推广。

我们现在回到探讨课堂上面来。教师在“生涯规划蝴蝶模型”那一课的引导环节中,指导语中表达的是请大家站立、静心、微笑,然后围成圈开始抓手指的活动,当这个活动结束后,教师的讲解表达的意思是我们生命中的机会如何去把握和创造?这就是我们今天课堂上要去探讨的主题。这里的点题非常明确和自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但是这个导课的环节花费了10分钟之久,所以还需要对其进行时间上的优化,最好是将这个环节控制在5分钟之内。这个环节的优势在于它的完整度和与课堂目标的契合度,但是节奏不够紧凑,导致这里的时间过于拖沓了,应该要想办法将这个热身的导入环节优化为3 ~ 4分钟的小技术,这样就可以比较早地引出主题,为后续的核心环节腾出更多的发挥时间。

6.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和心育的区别

我们要区分生涯规划教育与德育和心育的不同之处,它既不是德育也不是心育,它是介乎于德育和心育之间的一种教育。因为心育走的是情感路线,德育走的往往是政治思维路线,而生涯规划发展的教育课程走的是介乎于中间的路线。这种路线其实很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生涯规划的体验课在高中也不难实施。如果完全以情感的路线来推动,同学们会不太适应;而如果是完全以理性知识的角度来讲解,又有些流于常规的学科知识教学的感觉了。生涯规划教育存在一个中间的度,这个度恰好与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相匹配,既能动之以情,又能晓之以理。生涯规划教育对于同学们到底有没有作用和价值,同学们都会很明显地感受到,其主题的实用性以及技术的体验性,往往也是同学们愿意接受这个发展性课程的原因。

现在的很多学生,在谈论自己学习和生活中不如意的方面时,都会下意识地、承认错误般地说:这是我自己的原因。这样一来,没有做错的事都像是自己一手造成的后果。实际上,这说明他们在遇到负面事件时的归因更倾向于内部归因,可能是外部的家校环境施加给他们的压力,也可能是家长和教师们对他们在学习活动上的控制与干预所带来的影响,还有可能是他们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具体来说,就是他们所受到的言语上的诘问、批评过多,写检讨写得过于麻木,自我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自尊心过强导致的内心太脆弱等一些因素共同的作用,才导致了他们思考和面对问题的时候总是走低的。这里说的走低是指自我力量的削弱,就是无能为力的一种状态,这种熟悉的无助感,可能唤醒了同学们在被长辈们批评、被教师们批评和被同学们嘲笑时候的那种负面情绪体验,而这种体验可能会慢慢蔓延他们的整个内心世界。所以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旁观者会发现某些围坐成小圈的学生都疲软了,这也是当下一种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的课堂现象。

这个时候教师要敏锐地发现这种现象,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澄清,澄清的时候,教师在表达的过程中需要向学生传达一些重要的观念,即我们当下的选择和境遇,都是为自己今后的整个人生服务的,这里面涵盖了与自身有关的所有事情,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还涉及以后的生活、工作、婚姻等方面一系列重要的选择。而且在生活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任凭如何努力都暂时无法做到的一些事情,但这不代表我们永远也做不到,也不代表这个决定或者这个无能为力的状态会影响到我们整个人生的走向。如果能提升同学们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那么他们对自己内心的掌控感会增强许多。

将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表格上那些做不到的部分移开,转向那些已经有所发展的擅长的方面,换个角度思考,这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其实也是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一种知觉。其中内心力量强大一些的人,已经能够把这种知觉当作自己成长的张力;而那些内心力量弱一些的同学,可能会沉浸在习得性无助这样一种负面情绪的循环体验之中,其中有的甚至已经放弃了对困难的抵抗,“破罐子破摔”说的就是这样的状态。所以,生涯规划教育旨在让还有动力的人更有希望地前行,让已经是习得性无助的人慢慢找到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感,这可能就是一个找到自我认同的过程。由此可以想到,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这种启蒙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肯定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从心理健康教育中自我意识的角度出发,落地于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能力的培养。

不听天由命,这就是生涯规划教育课堂要传达给学生的信念。当这种不听天由命的信念落实到行动中时,可能还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具体来说,在生涯规划蝴蝶模型的课堂中,同学们在听教师讲述梅西的传奇经历之时都很是投入和触动,但是梅西是高高在上的足坛巨匠,尽管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梅西在与命运抗争时候的那份坚韧不拔,但他的经历也不是常见的,他的挫折很苦、很难,他的成就很大、很耀眼,这些似乎与我们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小挫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就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所以,在谈我们自己的现实问题的时候,梅西的事例离我们又是那么遥远,遥远得有点失真,宛如这中间隔着一条又宽又深的长河,梅西等那些经历过大苦大难的著名人物在彼岸,我们不借助船只或者桥梁是压根过不去的。当这些光彩照人的励志故事变成同学们行事的参照标准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可能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有时候在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或者心理健康课上,当教师对名人励志故事把握得不够准确时,就可能会对学生造成这方面的压力。比如说,有时候教师会讲一些比较悲惨的励志故事,讲述某个人通过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然后在困境中摸爬滚打,最后拥有今日的地位和成就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人物的精神和品格被升华了,变得纯洁而神圣,但是教师往往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工作,即让这些学生能充满信心地、不带道德包袱地、轻松愉悦地和心甘情愿地去勇于对抗困境。这才是我们在课堂上用励志故事进行榜样教育时想要实现的效果,不然就会每进行一次榜样教育,就会增加同学们的一份习得性无助。 whWVBqWZetOWfdM3SEz+3b6S1LPziXCSSwBgbcnuG3J8N2V/QbAzxQGAW71u0b5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