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课后督导

(一)不足与优化建议

1.关于课堂中一些细节的优化

下面,我们就这堂课中需要优化的一些细节进行具体探讨。我们看一下第一堂课的开场:我们今天来上一堂课,叫作“我的梦想”生涯规划课。然后我们再结合上文所述的3个教学目标,设定这堂课的内容如何排序,我们可以先上什么内容,再上什么内容,那么可以在第一堂课中,就学生们对未来的认知和希望进行演示课的切入。

我们看看第一堂课中,教师要求这些12 ~ 14岁的小学生们谈一谈他们10年前的梦想,这个要求的表述好像不是最合适的,如果改为让学生们回忆自己10年前在做什么,那么效果就会好一些。因为让学生们谈两三岁时候的梦想,第一可能记忆都模糊了;第二可能学生们那时候还太小,啥都没有想过,谈两三岁时候的梦想可能会有点为难他们。或者我们不必把时间点定得太死板,不用硬是要将大家的记忆拉回到10年前,可以把问题优化为:学生们,你们第一次想到要从事一个职业是什么时候?或者是,你们第一次想过长大了要当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时候?这样提问的话,就会有孩子回忆自己在3岁、5岁或者6岁时候的想法,其实这里说的10年前应该也只能当作一种象征性的概念而已,没有那么生硬和死板,像这样具体化之后,其实是很好的一个问题。

我们其实还可以继续优化和具体这个问题:是受什么事件影响,让你产生了要从事这个职业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们思考其初次对自己的职业萌生想法背后的因素事件。举例而言,如果有一个学生回答说:“当我6岁的时候,我就在想我要当一名警察。”那么教师可以继续跟他探讨:“你6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想当一名警察的念头?”然后当这位学生回忆那些对他的职业取向颇具影响力的事件时,就会找出那些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再举例而言,某个孩子去医院打针的时候,给他扎针的是一位非常漂亮的护士,这位护士美好的外表以及其在当时给这个孩子留下的安全感,让他印象深刻。之后不论他上幼儿园,还是上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他都一直喜欢童年时期护士在他心中的那种感觉,可能在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心里下决心要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了,可以是医生或者是护士。再有一个孩子,他外出游玩的时候,凑巧一睹军人在检阅中的风采,或者在旁边观赏了一次威严震撼的军事演习,内心受到了冲击,认为军人威武帅气,以后想要当警察或者军人,为民除害、保家卫国!这些所有生活中的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都可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梦想的种子,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旨在找到这些种子,让它们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如果学生们的信息接触面更广,对社会各行各业的认知度更深,他们也就会更加了解自己,如果再继续慢慢地对他们进行启发,他们便会更加深刻地明白与自己最匹配的职业是什么,所以教师要学会适当地调整课堂中的切入点。

只要教师们愿意跟同学们就生涯规划这方面谈一谈,也是可以实现他们的启蒙的,如果能做到让他们对这一主题进行思考,那就更加具有积极意义了。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心理健康课和德育课,还是这种职业规划发展课,实际上,教师有时候只要带着同学们做一些与生涯规划相关的活动,就都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比不做任何的涉猎要强上许多。但我们讨论的是优化前面展示的生涯规划主题课堂,如果我们将上面已经很不错的课堂进行目标明确、环节优化和技术升级,这个课堂就可以说是不浪费一颗子弹了,这与临时起意的一些相关的活动相比,其效果就会提升很多个级别。

生涯规划课的内容,要先从了解社会上的这些职业开始,比如说,社会上有多少种职业、那些职业都处于什么样的现状之中,那么这个时候教师的PPT内容就应该包括职业的类型、特点、发展现状等一些比较客观的资料。待了解完这些具体的、客观的知识之后,就可以让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家中的长辈们的职业,比如,爷爷、奶奶、爸爸以及妈妈各自的职业都是什么,甚至可以以家庭为单位画一个职业图谱,然后让同学们讲一讲对家里长辈们所从事的职业的了解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个环节命名为“我的家庭职业图”,这样一个开场的环节就会很有效果,因为它贴近主题,而且能让同学们产生心理共鸣。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个课外作业式的体验环节,即让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做一次观察式的体验和采访,让每个孩子当一次职业记者,跟着家里的某一个人一起去上班,对他在工作时候的状态进行一天或者半天的观察和访谈,然后写一篇主题小作文,在作文点评课上与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分享。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职业教育,因为同学们平时没有什么机会去进行观察,那么借助学校的作业和任务,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深同学们对家人和社会的了解。

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应该围绕3个部分:了解职业、了解自己和了解未来。我们注意一下,第二堂课的分组之后的环节就是了解未来,由于我们每次的主题课可能面对的学生都不是同一批学生,在给小学生上生涯规划课的第一个核心环节就去了解未来,这样就越过了前面的了解职业和了解自己的两个部分,扯远了之后同学们难免就会乱演,他们就会想起什么演什么,这个就有点浮于表面了,这样可能就有点偏离目标了。稳妥的方式是让同学们先对自身进行深入了解。那么我们给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定的技能方面的目标是:第一阶段是了解职业,第二阶段是学会规划,即要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学会设计和规划之后的学习与职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要学会自己设计自己的一生。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生涯规划的教育要有不同的重点,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可能在生涯规划教育中注重于了解职业这个层面,即重点在于知识性的探讨层面。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即将面临高考这一重大的人生弯道,那么让他们在深入了解社会上方方面面的职业的基础上,加深对自我的了解才是最核心的目标,当然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做一些关于未来职业规划的练习和决定,这样也有助于他们选择正确的大学、专业和城市。而在高等教育即大学阶段,就要将了解未来划为生涯规划课的重点了,在深入了解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和自己的前提下,尽情地畅想未来的自己和未来的社会,然后根据自己的期待和理想,在步入社会之前的最后的象牙塔时光里,抓紧学习各种理论知识、本领技巧以及拿到入职需要具备的各种资格证书,这些都是在今后的职场中需要具备的东西。那么在这样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中,从意识启蒙、认知世界,到探索自我,再到树立目标、理想和信念,最后的生涯规划则是在一个比较高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的。这样,同学们的职业价值观,在这个漫长的教育和体验的过程中就会慢慢地形成,之后在适应社会和竞聘工作中便会体现出这么多年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来。

2.生涯规划课与心理健康课的区别

严格来说,生涯发展教育并非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它可以借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和原理来为其课堂目标服务,相较于偏感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生涯发展教育是偏理性的,这里说的理性,意思就是让同学们在认知层面得到收获,而感性则是让同学们更多地在体验层面得到领悟。这里面的具体区别,我们来一一探讨。在心理健康课上,可能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同学们并不能领悟个中精髓,但是他们只要在活动中体验到这些品质、情绪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之后,他们的心理能量就会得到增长,心理资本水平也会得到逐步提高;而在生涯规划课上,同学们能不能体验到倒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在认知层面理解到知识和开阔眼界,而不是在情感情绪层面有什么很深刻的体验,当然,如果能让同学们体验到一些情绪和情感,也会有助于他们进行更好的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但是大多数时候都不需要多么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

在上面的课堂中表演这些关于未来职业的心理剧,其实需要一定程度的改良,这里的心理剧是先从心理学视角动之以情,然后再间接地晓之以理,但我们的生涯规划课需要让同学们了解各行各业的岗位的现状、待遇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条件,那么他们喜欢哪个,就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行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让自己向既定的目标靠近。而心理健康课是从意到知,同学们对某一事物或者概念的体验和感受深入了,他们的认知就会更上一层楼。生涯规划课和心理健康课的区别就在这里。所以,生涯规划课就是从知到行,而不是从行到知。

在我们的生涯规划课上,如果体验的情绪和情感过多,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现象。再回过头来看上面的课堂展示,最后这个冥想的环节也是需要优化的,教师让同学们冥想10年后的自己,建议优化得简单一些,直接让同学们谈一谈10年后的某一天在做什么,对于小孩子就是要简单直接,没有必要使用类似于成年人催眠的冥想技术。如果将这个环节的指导语具体化一点,可以优化为:同学们,10年后的某一天,你认为自己会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地方是办公室还是家里?你是在什么岗位上工作?穿着什么样的职业装?大家现在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具体化的指导语的好处在于,教师说到哪里,同学们就会想到哪里,然后同学们脑海中对于未来的设想就直接可以想象出来了,然后就可以睁开眼睛了,这就是将冥想具象化一点产生的效果。不要用太高深的类似于催眠成年人的手法,这是职业规划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育,所以需要在这些细节方面做简单化和具体化的调整。小学生生涯规划教育课,在不对同学们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这样的课怎么上都会有效果,都会比不上这堂课要强,但是如果我们严谨、细致、高效地做好这堂课的引导和带领,这里面的效果就可以提升了。

(二)其他思考

1. 播种理想,很有必要

据统计,关于生涯规划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著述目前还不够系统与全面,且课程的设置也不够成熟。在当下终身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职业对人在工作中的创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对自己也愈发要求精益求精,于是,在职场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会离我们远去。未来的高薪工作都是高技术含量、高创造性、高脑力劳动的,不是混一混就能应付得了的,工作者们不能再像从前那般听完命令只动手不动脑子了。未来的职业都会更加精致化和智能化,在认知和了解了未来的职业的发展趋向之后,我们就能意识到,无论是从国家发展的宏观人才培养计划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本位论中将人改造成为“社会的新人”的角度,抑或是从个人本位论中守护儿童天性、发展人的个性的角度出发,都需要我们帮助同学们树立对未来的生活和职业的一个大概的理想,换句话来说就是做点规划,运筹帷幄,很有必要。

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最大化为目标,我们就要在基础教育阶段施行生涯规划的课堂教育与体验,这样会让多方受益。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在生涯规划的教育方面能受益,这实际上能促进当下学科本身的发展与完善,也能促进学校的学科课堂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因为同学们树立了属于自己的理想或者方向,其学习的动力,不论是内心对文化知识的兴趣,还是完成学业之后所能达到的职位和生活水平的外部诱因,都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而且阶段性的学习目标的达到,将会使同学们离自己的理想更进一步,便能更进一步促进大家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些学生从小就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事,目标清晰就会产生强烈的动机,就会有明确的行为,就会紧盯着目标不放,所以,早早地在同学们心里种下这样的一颗种子就能够提升他们的积极情绪、积极品质和学业成绩,还有助于他们养成规划和自律的好习惯。

2.小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课的目标

有的学者对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义是:所有的教育都或多或少地将是生涯教育。这里面含有的意思可能是:一个人过去和现在受到的所有教育,都是为了其一生的发展打基础和做铺垫,换个角度而言,那么所有的教育都可以融入生涯规划教育。举例而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奠定很好的写作功底,这样他们有可能在未来成为编剧和作家,甚至是导演。总之,教师在语文课上对同学们进行严格的、专业的写作功底的培养,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在今后有能力和兴趣选择做一些跟文字创作有关的工作,这就是上面所说的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那么,有没有必要像学科课程一样,开设专门的生涯教育课程?我认为答案是:没必要。我们的常规课堂教学中,授课目标有3种:知识与技能目标、方法与过程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般的课堂中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完成前面两种目标上面,比较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深入探讨,如果某个学科课堂做到了兼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深入体验和探索,那么,生涯规划课程就没有必要专门开设。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今天专门开设几堂生涯规划体验课也是为了专门做这个专题,一是为了做一些实践上的探讨,以引起各方的重视;二是做一个展示和评估,让教师们看到整个过程,能有所裨益。

我们的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同学们在完成学业之后,进入社会成为有价值的工作者,能为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教育者仅仅将学生学习的目标定为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而没有考虑到同学们今后的发展,那么他们在毕业之后就不能适应社会,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工作者,这样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所谓学以致用,大学生在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之后,在对外面现实残酷的竞争环境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迷茫且无助,这些都是源于对社会各行各业的无知,他们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时之间难以竞聘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其价值便难以展现出来。为了将这种现象杜绝,防患于未然,我们应该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多进行生涯规划方面的科普和引导,让同学们有规划未来的意识和行动。

由于学校中各科都需要考核,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有一部分是为了应付考试,可能这些同学没有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兴趣。如果学生在经过学校的一系列基础的和高等的常规教育之后,出了学校就再也没有重温书本的想法,那么这个生涯规划教育会让同学们对自己的人生走向产生兴趣,这里就起到了一部分类似于心理教育的效果,唤醒同学们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跟着自己的职业规划走,培养起自己在某些领域真正的兴趣,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真正地投入,真正地为自己的前途而学习。所以,从生涯规划课堂中受到裨益的孩子会一直学习,而且还不是为别人学习,更不是受外力逼迫或者为达到考试要求的那种学习。但是,反思现在的一些学习观,比如,要为父母而学习或为国家而学习,我想问:为什么不是为自己的美好未来而学习呢?这里就出现了偏差,没错,为了以后给父母优渥的养老条件,为了以后为建设祖国做贡献,我们是需要努力学习,将自己打造成精英,但是父母和国家并不是我们逃避自己的挡箭牌,我们学习和成长的最大受益者是自己,身边的人只是间接受益。所以,为了自己,我们要正视学习,这样才能在生涯规划的学习中做出正确、有利的选择。很多人都不在人生的发展上做计划,都是在放浪形骸、随波逐流,不经意间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

生涯规划教育鼓励同学们进行自主选择和规划,让他们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进而掌控人生的步伐。由于生涯规划教育中必定会有认知自我的环节,而这个认知自我又属于心理成长教育的范畴,因此,生涯规划是一种交叉的教育,它不是心理教育,它只是运用心理成长教育的形式来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这个性质是要理解清楚的。

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探索是一个漫长的、逐渐深入的过程,需要同学们在思维逐渐成熟、心性逐渐坚定和人格逐渐成形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就是: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当第一个问题解决后,接着的问题就是:我怎么做才能够活成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一般情况下,小学和初中阶段可能就是处于理清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阶段,可能会比较清晰地知道如何去做。如果未来想要成为一名物理学家,那就要在物理学习方面格外下功夫,在备考和报考的时候都要有意识地朝这方面靠拢。这是一个需要漫长学习和钻研的过程,可能从孩提时代就要开始行动了,如果前期投入的努力够多,打下的基础扎实,那么后期的成功就会水到渠成。 yFqUJA+/86NYFF831sc74naS1SrzJ646f1VqnekIGCBa9t27toh/2C46guISO+9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