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理论架构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是以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为途径,对教学过程优化中涉及的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群体进行关怀,形成和谐互动的动力场,通过流动的动力过程,实现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图1.1 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图

一、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质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内容,重视的是教学的方法而不是教学的结果。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专业知识、课程计划、视听辅导材料、演示和讲解、丰富的书籍等,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促进者”与“学习者”的人际关系之中。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体验式团体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体验式团体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而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三个概念的整合应用。

教育技术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如学习者的行为水平、能力、知识基础、年龄特征等。

教育技术主要依靠学习资源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资源包括信息、人员、材料(教学媒体)、设备、技巧和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使它们在学习中产生整体功能、发挥优良作用,就必须进行系统的设计实现优化组合。因此,教育技术涉及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包括有效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有效的教学过程设计。

教育技术强调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来分析和整合教学过程。例如,利用系统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经过需求分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制定出可以操作的逐次递进的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策略(过程、方式、媒体),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方案的试行中进行评价总结,依据需要做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这样的系统过程为实现优化教学活动(或学习经验)提供了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是教育技术。但是请注意,在使用教育技术时,要充分运用体验式团体教育的核心理念,注重体验、互动和表达,让教和学形成和谐的互动,从而实现课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体验式团体动力场

团体动力场亦称“团体动力学”,它以群体的性质、群体发展的规律、群体和个人的关系,群体和群体的关系等作为研究对象。这一理论对社会心理学、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研究群体行为做出了重要贡献。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是其创始人勒温。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性特征和场(指环境的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勒温强调,从婴儿开始,个体便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改造,个体所属的团体决定了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趋向。

在体验式团体动力场的建设中,需要关注四个方面:物理环境条件、动力过程、会心状态、动力策略。

物理环境条件:课堂就是进行教学的复杂环境,一个积极的、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是开展有效教学活动的关键。通过给学生提供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可以建立内聚力和成员的认同感。

动力过程: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全体成员组成的空间,称为场。老师可使用聚焦技术,把场动力聚焦在某一个学生身上,以这一点带动场的面的发展。当然老师要尽量关注所有学生,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带动面的点,让动力均衡发展。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对场的把握是需要能力和学习的。

会心状态:会心是一种温暖、安全、尊重的流动的状态。在会心状态中,成员会做到对自己真诚,也会对别人真诚。既能积极关注自己当下的感受,也能够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接受别人的不同。

动力策略: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师整堂课都站在讲台上,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学生传授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在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时而在前面引领,时而在左右陪伴,时而在后面促动;学生的角色应该是时而在情境中体验,时而与同伴们分享,时而听教师讲解。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化。 sNyCZNevJYHzcPnPBdcoewonuxtLWHIi9BBLBKMV3FRnJuJMVq/ZPEGGwcTfYI2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