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成就是一个普通人,他有自己的缺点,但也有自己的优点。
他会嘲讽陆晨,但自己说的话,向来不会食言。
刘志成深吸一口气,咬牙下跪。
所有人震惊的看着刘志成,谁也没有想到,他居然真的会下跪。
刘志成这时也满心羞愤,脸涨得通红,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但他依然中气十足说了一句:“对不起!是我有眼无珠,是我学艺不精。”
“还有,之前说了过分的话,也向你道个歉。”
这两个道歉是他们的赌约。
陆晨见刘志成痛快,也没有打算多为难他:“行了,走吧!”
刘志成确实不想多呆,但他对陈川刚才的手法又很好奇,起身后犹豫两秒,开口问道:“你刚才用醋泡钧窑瓷器是什么手法?”
陆晨也没藏着掖着:“这个瓷器上有一层清漆,应该是拿到的人不懂古玩,想拿来用,觉得他不好看,就刷了一层。”
“虽然是清漆,但会导致瓷器显不出真实颜色和质感。”
“用醋泡,只是让清漆变软,方便擦掉,不是什么鉴定古玩的手法。”
刘志成苦笑:“行,我服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陆晨说道:“如果我说是经验,你信么?”
刘志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不相信陆晨这么短时间在鉴定古玩方面能积累什么经验,可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陆晨能一眼看出这件钧窑瓷器的原因。
“我承认,你现在确实有些水准了,答应你的事我会办到,明天一百万送到胧月斋。”刘志成说完转身就走。
再留下来,即便别人不说,他自己也觉得会沦为别人的笑柄。
刘志成都走了,其他人留下来也没有意思。
纷纷跟着离开。
一直紧张得不敢说话的赵平安三人兴奋的满脸笑容:“陆老板,你太厉害了。”
陆晨看了一眼桌子上的物件:“你们把这些收拾一下,那钧窑瓷器我带回去,其他的帮我送还给刘志成。”
“没问题!”赵平安满口答应。
这么一折腾,时间也已经不早,陆晨几人打道回府。
陆晨回到胧月斋已经是下午五点多。
韩焉在这等了陆晨一上午,根本没看到陆晨的人,找人问了一圈,有消息说陆晨下乡收货,跟刘志成在村里比试起来。
这些消息都是在场人打电话传回来的。
韩焉知道后,心里又气又急。
陆晨下乡收货她没有什么意见。
但陆晨要跟刘志成比试,也太没自知之明了。
刘志成是什么人?
“上货人”里面最厉害的几个之一。
就算是很多古玩店掌柜见了,都得礼让三分。
几乎不用想,韩焉就觉得陆晨没有机会。
现在见陆晨回来,开口就责怪:“你下去上货就上货,怎么跟刘志成斗上了呢?”
“你能斗得赢他啊?”
“你们是不是赌彩头了?”
陆晨点头:“赌了,一百万。”
韩焉听到一百万,叹了口气:“一百万不少,但我们也给的起。”
“你以后上点心,不要以为自己现在鉴宝水准有了很大提升就天下无敌了。”
“我们现在到处都要钱,胧月斋进货,流动资金,手里那点钱根本就花不过来。”
“我也不指望你有多大成就,我们只要能守住这个胧月斋,我就已经很高兴了。”
陆晨静静听着韩焉唠叨,等她说完才说道:“我赢了!”
“啊?”韩焉觉得自己肯定是听错了:“你刚说什么?”
“我赢了。”陆晨把带回来小叶紫檀盒子和那一件钧窑瓷器放桌子上:“这宋朝钧窑瓷器是我从刘志成手里赢过来的。”
“这个小叶紫檀是我五万六收的。”
韩焉一时有点反应不过来,陆晨最近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额……你……你赢了,我……”韩焉有些语无伦次,梳理好心情连连点头:“挺好!以后不要再这样,太让人担心了。”
“这是小叶紫檀的盒子?五万六也不算多,六万左右出手,还有点利润。”
陆晨说道:“这盒子最低八十万。”
“八十万?”韩焉仔细看了几遍:“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小叶紫檀长匣子,怎么可能八十万?”
陆晨拿起一支笔,盒子上的那两行赠言上稍微描边了一下:“如果字体是这样的,你觉得值多少钱?”
韩焉认真看着,觉得有些眼熟:“这是谁的字?”
“清末民初的术法家……篆刻……啊……吴昌硕?”
“如果是吴昌硕的篆刻,八十万倒也不贵。”
可这明明不是吴昌硕的篆刻,韩焉想到一个可能,微微皱眉:“你不会想造假吧?这万万不行,做生意讲诚信。”
“尤其古玩生意,经常这样,会把自己名声做坏的。”
“陆晨,我知道你最近变化很大,但你不能把心思往歪门邪道上用啊!”
陆晨拿起一把刻刀,在赠语一个字体边上轻轻刮了几下:“你看!”
韩焉看了一眼,里面是正常的木纹,她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小叶紫檀:“又什么问题?”
陆晨说道:“这就是高明之处。”
说着,陆晨继续轻轻刮了几下,随着油漆被刮开的越来越多,陆晨在里面轻轻挑出一块小木片。
整个字体的笔锋完全变了。
韩焉看得满是震惊:“居然真是吴昌硕的篆刻。”
陆晨说道:“这里面很多地方都有这种木片垫,都是用小叶紫檀木片垫的,甚至纹路都经过加工,完全严丝合缝。”
“所以一般人看不出来。”
韩焉心中又是佩服又是欢喜。
他佩服陆晨的眼力,欢喜陆晨的能力。
现在陆晨给他的惊喜越来越多,让她对陆晨也越来越有信心。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韩焉看着陆晨,满脸都是崇拜。
陆晨说道:“这东西就看细心,做假的东西总会留下蛛丝马迹的。”
“我看出来主要是因为这纹理密度不一样。”
“也是我运气好,如果这东西一直在古玩市场流动,说不定早有人看出来了,因为在农村被人收着,看到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