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八章龙虎云纹金手镯

拍卖现场。

一时冲动发完脾气,陈谦义有些后悔,却又拉不下面子主动和宋铭搭话,只能任由气氛变得尴尬。

他来古玩街的目的不是跟宋铭斗嘴皮子,而是和绝大多数同行一样,将压轴卖品收入囊中——

先秦时期统一度量衡所用的鎏金铜权,如此珍奇之物,试问谁不想拥有?!

除了楚青,元一大师和赵浩天的目光也时不时游走于两人之间。

前者想利用自身实力和名气,在上流社会打响西华考古的招牌;后者则试图与楚家联手,齐力撼动陈谦义在古玩街的统治地位,以便占据更多更优质的市场份额。

众人心思各异之时,屏风售价已上涨至八十万。

听着络绎不绝的叫价,元一大师心情可谓舒畅无比。

叫吧叫吧!

不管叫到什么价位,楚青都会在一锤定音前拦截,他们叫得越贵,他和赵浩天从楚家捞到的油水就越厚!

“很好!最高价现在已经足足有一百二十万!还有没有更高的?!”

“没有了吗?一百二十万第一次!”

“一百二十万第二次!”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楚青不慌不忙地举起手中的竞价牌,眉目间含着笑意:“我出一百五十万。”

话音未落,一片哗然。

这都快结束了,居然……还整整加了三十万?

按理说,越是接近尾声,加价幅度就越小。

为何楚家反其道而行之?!

“哇哦!楚青先生又出到了一百五十万!”就连主持人也跟着愣了一下,随即恢复了激情澎湃的模样,高声道,“看来楚先生对屏风是势在必得!还有朋友要跟楚先生一较高下吗?还有没有!”

过了十几秒,众人依然只顾着议论纷纷,无人举牌。

一百二十万已经超出实物价值一大截了,更别说一百五十万,傻子才会继续争!

“朋友们!一百五十万第一次!”

“一百五十万第二次!”

“一百五十万第三次!”

“成交!让我们祝贺楚先生获得黄式伦提供的晚清富贵花鸟三折屏风一扇!”

现场响起热烈的鼓掌声,夹杂着几句稀稀拉拉的唏嘘。

难以用常理解释的出价,陈宋两人之间的争执,楚家近日以来的不安分……所有线索串在一起,真相即将浮出水面。

楚家与黄式伦,暗中必然达成了某种协议对付陈家!

陈谦义也不傻。

观众能想到的,他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果然,宋铭是来替楚家干扰监视他的,再加上黄式伦因被踢出古玩街一事记恨陈家,双方怎能不一拍即合?!

他深吸一口气,脸色沉得发黑。

“朋友们!接下来出场的是由宝灵阁阁主许凯翼提供的宋末龙虎云纹金手镯!龙虎眼珠由成色极好的红玉石镶嵌点缀,传统雕刻手法……”

台上,主持人话还没说完,元一大师便蓦然起身,大手一挥,字句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别说了!什么宋末什么传统,不过是个西贝货罢了!”

又是一枚重磅炸弹!

人们顿时沸腾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吵嚷不已。

“西贝货?许凯翼做了十几年古董生意,谨慎得很,又向来爱惜羽毛,怎么可能拿个假的来卖?”

“哎呀,谁都有老马失前蹄的时候,指不定是打眼了呢!”

“谁打眼?元一大师还是许凯翼?”

“肯定是老许啊,元一大师的实力还用得着质疑?!”

赵浩天没说话,只抬眼看了看自信无比、头颅高昂的元一大师,目光复杂。

他着实没料到,元一大师会当着江州这么多豪门巨擘的面做出如此……幼稚的行为。

若手镯是假物,元一大师倒的确可以向众人证明实力,可代价呢?

代价不止是得罪许家,更是得罪和许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几十家企业!

若手镯是真品,那元一大师以及他背后的整个西华考古,岂不是会被冠以“眼力欠佳”、“鉴宝技术拙劣”一类的名头?

横竖都不划算!

“元一,你瞎说什么呢!龙虎云纹金手镯是老子费劲千辛万苦之力找来的,经过五名国家级鉴定师重重把关,怎么可能是西贝货?!”平白无故被人泼脏水,许凯翼气得跳脚,破口大骂,“要是手镯有问题,我把姓倒过来写!”

“我靠,这是一山不容二虎,必有一死?”

“今年的拍卖也太精彩了……”

“别吧,俩重量级专家,谁离开鉴宝界可都是损失!”

两位大佬当场较劲儿,气氛又一次被推向了热潮。

宋铭凝神聚气望着台上的金手镯,叹息。

他曾从楚老太君口中听过许凯翼之名。

虽然白道上的身份是宝灵阁阁主,可不为人知的暗处,他还有另一幅阴狠扭曲的面孔——为国外犯罪组织洗钱的同伙,且私下培养了上百名配有枪支弹药的死士,以扫清揽金之路上的各种障碍。

如此人物,压根不是会被元一大师搓扁捏圆的软柿子!

可元一大师丝毫没察觉到与自己争锋相对的男人究竟什么来头,脸上除了骄傲还是骄傲,似已笃定胜券在握。

受惯了追逐吹捧,又对自身实力有充足信心,他嗤笑着嘲讽道:“宋末距今上千年,就算保存得再好也不可能毫无磨损,可大家仔细瞧瞧手镯,呵……金面光滑如镜!也就你这种半路出家的业余人士会上当了!我都替你丢脸!”

“胡说八……”

许凯翼才气急败坏地蹦出三个字,另一道沉静的声音便在会场内响起:“不好意思,依我之见,此手镯不仅不是西贝货,而且价值连城!”

“众所周知,宋末出现了一种专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制作金银首饰的独门技艺,哪怕一只小小的耳环,也需锤炼足足三年,从而使金属拥有独特光泽。该技艺早已在五百年前失传,又如何利用现代工艺仿制?”

说话者不是别人,正是宋铭。

“诶,你看,这手镯的光还真跟其他金子不一样!”

“还真是!”

“小伙子不说我还没发现!”

……

众人七嘴八舌,争长论短,舆论支持逐渐从元一大师偏向许凯翼。 T55xWavhMKOGL5vDAa4Y9zEiFZhzPRiFeS7z+I8VyrUYtBkIjjTikXIWa9lAB4J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