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是蓝色的,海是蓝色的,这听起来是那么理所当然,但如果翻遍世界各地的古老文献,你会发现“蓝色”这个词的出现诚属难能可贵。例如,古希腊的史诗《奥德赛》里总共用了超过一百个字眼描述海洋,唯独没有我们熟悉的“蓝色”。此外,希伯来语版《圣经》或《古兰经》中同样没有只言片语提到蓝色 ① 。
这当中的例外是古埃及和古中国,二者正好是较早发明蓝色染料的文明。古埃及和古中国的例子间接证实,大自然制造的蓝色色素非常稀少;得等到工艺技术能实现调染以后,人们才渐渐明白蓝色是什么概念。
所以在这之前,天空或海洋大多被描述为青色、绿色甚至灰色,而不是蓝色。
科学家曾找到一个语言里没有表示蓝色的词汇却有非常多表示绿色的词汇的非洲部落,进行辨色测验。结果发现,虽然他们辨别蓝色系色彩的能力很弱(蓝色和蓝紫色在他们眼里是一模一样的),但有能力分辨出多种深浅不一的绿色——这些绿色的差异之细微,连科学家都看不出来。
这也证明,人对颜色的分辨能力,不只会受到先天生理条件影响,还和后天文化环境有重大关系。比如你平常没有使用口红的习惯,那猪肝色、豆沙色、南瓜色、珊瑚色在你眼里,就叫红色、红色、红色、红色了。
若说亲眼所见即真实,那在一百个人的眼里,这个世界就有可能呈现出一百种真实。认同别人看见的和你看见的一样真实,我想这是在多元的社会中人人都需要培养的一种雅量吧。